圖解國內遊戲公司半年報:疫情下重返增長,海外市場危、機並存

2020-12-07 騰訊網

隨著8月30日晚間三七互娛公布半年報後,國內主要遊戲公司已全部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遊戲市場實現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雙位數增長,不少遊戲公司錄得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的營收和淨利潤。

但進入下半年,疫情對國內遊戲市場形成的激增需求將逐漸消失,重返常態的遊戲公司如何應對下半年的挑戰和機遇?在上半年版號數量進一步同比下降後,遊戲公司是否能繼續靠海外市場維持增長?

疫情下遊戲市場表現超出預期

自2018年版號暫緩審批以及版號數量銳減後,過去兩年上半年中國手遊市場增速跌至只有個位數,不過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國內手遊市場增速重返實現雙位數增長。據伽馬數據統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較去年同期的8.59%增加近14個百分點。

因新冠疫情帶來的遊戲娛樂需求在一季度體現最為突出,但由於虛擬道具的收費規則使得企業往往只有在道具被用戶消耗後才能予以確認,因此遊戲公司的收入通常會遞延至下一季度。換而言之,今年第二季度才是真正反映疫情期間遊戲公司的表現。

以騰訊為例,今年第二季度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其中手遊收入(含社交網絡部分)同比激增62%,主要源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海外市場的強勁增長。財報顯示,騰訊上半年的流動負債-遞延收入較2019年出現明顯升高,二季度增長至882億元,同比增長73%。

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的十家頭部遊戲公司中,只有兩家企業營收在上半年出現負增長,其餘八家均錄得正增長,且有四家增幅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吉比特、完美世界、三七互娛、遊族網絡的營收增速均在30%以上。

而扣非後淨利潤方面,亦只有兩家企業出現同比下降,其餘八家企業的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崑崙萬維、中手遊、三七互娛和世紀華通增幅超過20%。

三七互娛上半年重奪A股「遊戲王」寶座

今年前六個月,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在競爭中處於下風,前者在上半年實現營收77.43億元,後者營收則達到79.89億元,三七互娛成功反超世紀華通一個身位。事實上,今年第一季度,三七互娛的營收已經超過世紀華通,其中一個原因是世紀華通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現下降,二季度才開始出現復甦。

這是三七互娛近兩年來首次在營收上超過世紀華通,成功登頂A股「遊戲王」。2017年完美世界為A股遊戲公司中營收最多的公司,但2018年和2019年期間世紀華通先後對點點互動和盛趣遊戲完成並表,使得公司的營收連續暴增,連續兩年問鼎第一寶座。

三七互娛今年登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營收增速在2019年實現大爆發後,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移動遊戲業務同比增長36.59%,抵消了頁遊下降的影響。相比之下,世紀華通的增速開始放緩,去年營收增速為20.65%,今年上半年下降至12.02%。

不過世紀華通依然是A股遊戲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達16.02億元,同比增長36.0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17億元,同比增135.29%。而三七互娛的歸母淨利潤達17億元,同比增長64.5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4.65億元,同比增長54.31%。

由於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之間的營收和淨利潤指標差距不大,因此誰將坐上今年A股遊戲公司的頭把交椅仍有懸念。

國內市場天花板已至,海外市場成新故事

自2018年年末國內遊戲版號審批全面收緊,以及國內遊戲用戶紅利基本消失後,國內的遊戲公司開始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並加強遊戲出海的力度。

根據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聯合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增速同比提高13.75%。

不過在海外市場,國內遊戲公司的收入增速更為突出。《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遊戲公司自主研發的遊戲,在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75.8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33.62億元,同比增長36.32%。

根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多家遊戲公司特別是頭部在海外市場掘金成功,而且佔公司營收比例有明顯上升。其中,三七互娛和巨人網絡的表現最為突出,二者上半年的海外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94.77%和95.94%,前者受益於公司海外品牌37GAMES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多款遊戲在海外市場實現高流水;後者則是在2019年實行「鄭和出海」計劃後迎來收穫期,公司的自研遊戲《帕斯卡契約》在全球多個地區iOS付費遊戲排行榜第一。

此外,完美世界的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速也達到44.29%,主要是公司的多款遊戲在上半年推向全球各國市場,使得來自海外的收入提升至7.25億元。

但也有部分遊戲公司上半年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不如預期,如世紀華通,其境外收入主要來自點點互動,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App Annie發布的中國App發行商2019年月度出海發行商收入排行榜單顯示,點點互動收入在2019年全年均位於三甲行列。不過此次半年報顯示,世紀華通上半年的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79%,目前未知這一下降是點點互動還是其汽車零部件業務造成。

而另一家主要以海外市場為主的遊戲公司崑崙萬維也在上半年遭遇挫折,公司的境外收入同比下降16.79%,佔公司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7.76%下降至37.27%。崑崙萬維表示,由於公司遊戲業務板塊過半的流水來自於海外,所以國內的版號政策對公司未產生明顯影響,但旗下GameArk業務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於海外,而且美國和印度地區均有涉及。不過半年報提示稱,截至目前,GameArk所有遊戲產品均未受到影響。

下半年國內遊戲市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要點?

隨著國內疫情受控,以及學生用戶陸續複課,下半年遊戲市場將重回常態。工信部在8月31日發布今年前7月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時亦表示,網路遊戲企業由年初的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常態化增長。

在疫情對市場影響降低後,國內的遊戲市場和各家公司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是蘋果AppStore中國區的版號政策變動:今年7月1日起,蘋果要求開發者在中國區上線遊戲時需提交相應的版號,否則將不允許上架;其後在8月1日起,蘋果開始清理AppStore中國區的無版號遊戲。根據七麥數據的統計顯示,在新政實施首日蘋果便清理了AppStore中國區上接近2.7萬款遊戲,整個8月共下架超過3.9萬款,執行力度之強超出市場預期。

其次是海外市場的風險升溫。早前印度封禁了59款由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開發的App,迫使部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退出印度市場,美國也宣布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潛在風險讓國內遊戲公司出海變得謹慎。

但正所謂危中有機,國內的遊戲市場也存在多方面的機遇,例如隨著騰訊與任天堂去年達成合作,將Switch主機遊戲陸續引進國內後,遊戲公司開始在手遊之外嘗試研發主機遊戲,部分獨立遊戲公司也將有望從中分一杯羹——自去年12月上線至今,騰訊和其他遊戲廠商已為國行版Switch引進6款國產遊戲。

另外,由於5G基站在國內多個城市快速布局,多家遊戲公司也在今年推出了首款雲遊戲產品,例如完美世界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新神魔大陸》、三七互娛與華為合作推出《大天使之劍》等。上述由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雲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4.03億元,同比增長79.35%。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陸一夫 編輯 徐超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疫情下,這些大陸臺企海外銷售逆勢增長
    新華社上海8月7日電(記者潘清)海外疫情蔓延,對全球消費市場形成衝擊。疫情嚴密防控下,一些大陸臺企不僅有序復產復工,海外銷售也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雖是不期而至,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卻是「有備而來」,二季度南美和北美市場銷售實現15%的增長,亞太市場增幅也達到約10%。
  • 晨光文具:國內業務現瓶頸,如何拓展海外市場成難題
    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85%至26.78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0.15%至2.34億元。  疫情的影響之下,公司整體業績稍有下滑。半年報說明,受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不斷延期,學生的文具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全國零售終端數量下滑;另外,外貿的需求也顯著放緩。面對終端市場需求下滑,晨光加快發展線上分銷渠道,晨光科技上半年的營收增長63.92%至2.04億元。
  • 125公司曬出一季報成績單: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51隻雙增長白馬股
    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但是統計發現,仍然有68家公司2020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54.4%。其中,有51家公司實現了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淨利潤同比雙增長。值得關注的是,開爾新材、輝煌科技、普利特、金山股份和拓維信息等5家公司均實現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淨利潤同比雙翻番。
  • 將「疫情之危」變為「轉型之機」——從「世界超市」義烏看經濟形勢
    「義烏一家露營產品的視頻在TIKTOK上有上千萬播放量,面對海外買家,視頻可以越過文字翻譯的門檻,展示作用更強。」阿里巴巴副總裁、全球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表示,一方面海外線上零售滲透率還很低,發達國家約為10%,發展中國家甚至不足5%,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海外無接觸式消費需求猛漲,跨境電商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利亞德正式披露半年報數據,業績表現亮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熱度不減,「虛擬動點作為未來上市主體,在境內上市。」利亞德方面表示。依據於利亞德半年報可知,根據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公司擬將海外全資子公司NATURALPOINT,INC.重組至利亞德全資子公司——北京虛擬動點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虛擬動點全資子公司,也就是說會把VR體驗業務板塊拆分上市。
  • 站在風口之上:解讀完美世界半年報
    在2019年遊戲市場回歸版號供應新常態的背景下,A股遊戲企業的業績表現持續向好。而經過2020年特殊時期,全球玩家活躍度顯著增長,使得遊戲企業半年報整體跑贏大盤。同期發布的完美世界上半年業績,給我們展示出一個根植研發的數字內容企業,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在特殊時期帶來的全球數位化浪潮中尋機而動,抓住發展機會。
  • 點評*ST天娛半年報:電競驅動遊戲戰略初顯成效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公司在電競遊戲領域亮點頻現,尤其是棋牌電競和遊戲出海領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順應電子競技時代,確立電競驅動遊戲戰略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子遊戲市場,在手機遊戲領域更是位居全球第一。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的數據,2019年國內電子遊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08.8億元,同比增長7.7%,仍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 ​點評*ST天娛半年報:電競驅動遊戲戰略初顯成效
    月27日晚間,*ST天娛(002354.SZ)披露了半年報。公告顯示,公司確立了「電競驅動遊戲,數據流量驅動實體經濟」的發展理念,憑藉優秀的人才隊伍基礎、強勁的產品矩陣、成熟的內容生產機制以及全球化運營能力,持續打造電競遊戲和數據流量雙業務引擎。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公司在電競遊戲領域亮點頻現,尤其是棋牌電競和遊戲出海領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 遊戲市場景氣提升 多家企業調整策略積極備戰海外
    海外遊戲需求增加一季度接近尾聲,二季度的市場情況更受遊戲企業關注。目前,國內疫情已逐漸平穩,遊戲產品各項數據逐漸回歸正常,但海外疫情正迅速爆發。數據顯示,海外市場對遊戲的需求明顯提升,這讓出海遊戲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這一因素。
  • 公牛集團半年報:增長遇阻 資金閒置
    另外,公司在報告中表示,新冠疫情對公司一季度業績衝擊較大,二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實現較快地恢復,2020年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7.29 億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 97.78%。對於公牛集團未來發展,海通證券仍持積極態度,認為公牛集團擁有極強的線下渠道優勢,公司新品的拓展也有望受益於現有轉換器/牆開的渠道,並通過終端網點的營銷、生產端的品控對公司新品品牌力形成正向反饋,從而不斷提高公司競爭力。
  • 國內玩具公司Q3淨利潤均下滑50%以上,為什麼?|雷報
    其中,美泰在老牌玩具芭比娃娃的帶動下,淨利潤更是暴增了348%至3.16億美元(約合20.95億人民幣)。 在美國日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10萬而國內疫情態勢基本穩定的對比之下,何以國內玩具公司業績遲遲不能恢復?國內玩具企業三季度的業績表現為何遠不如美國公司? 衰也疫情、興也疫情,美國玩具業疫情期間銷售額反增27%?
  • 微盟接入海外商家加速國際擴張 SaaS業務逆勢增長上半年營收增59.9%
    今年,疫情倒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種種契機,鋪墊了微盟集團SaaS業務的逆勢增長。從財報上來看,微盟集團也取得逆勢增長的好成績,2020年上半年經調整營收10.5億元,同比增長59.9%;經調整淨利潤為5200萬元,同比增長77.4%。微盟在財報中提到,「大客化、國際化、生態化」是其核心戰略。
  • 如何「危」中求「機」穩住外貿基本盤?
    下降幅度雖然不小,但似乎已被市場各方廣泛接受。在接下來更複雜的局面下,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各方面都在想方設法。疫情成最大變數,外貿人承受重壓  「我們過去常說,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都不錯,今年外貿是真難做。」
  • 新冠肺炎檢測指數8天漲10%,相關公司半年報成色幾何?
    近期,北京新發地疫情發生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需求大幅上升,新冠肺炎檢測指數呈上升趨勢,8個交易日漲幅約10%。Wind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檢測相關公司一季報業績亮眼,有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70.91%。那麼這些公司半年報成色如何?依然是投資好標的嗎?
  • 新冠疫情對我國海外工程承包市場的影響分析
    根據惠譽國際預測,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建築業增長率將降至0%,成為20多年來增長最慢的一年;2020年馬來西亞建築業將下降5.2%。根據「領先數據分析公司」預測,中東和北非地區2020年將進一步削減建築部門支出,建築業產出將下降2.4%。整體而言,預計2020年海外工程市場規模將下滑。(二)疫情衝擊,海外工程承包面臨巨大挑戰
  • 小家電半年報:後起之秀VS傳統強者,誰更強?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家電市場哀鴻一片。但伴隨著「宅經濟」的崛起,小家電市場需求爆發,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 疫情期間,人們居家的時間延長,對廚房的熱情空前高漲,就連往日沉迷於外賣,不常下廚的年輕人也把對生活的熱情寄托在廚房中。
  • 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發布 國內遊戲市場繼續增長
    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營銷總額為2786.87億元,比上年增加478.1億元,同比增長20.71%,繼續保持較快增速。與此同時遊戲用戶數量也保持穩定增長,規模達6.65億,同比增長3.7%。
  • 今年中國遊戲產業海外市場營銷收入同比增長33.25%
    日前,在廣州舉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保持增長,自主研發遊戲出海再創佳績,海外市場實際營銷收入達154.5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3.25%,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 疫情下美年健康穩練內功,全力加速數位化轉型
    疫情下的「危」與「機」近年來,健康體檢市場擴容明顯,根據《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2(2019)》報告,2017年健康體檢人次近5億人次,市場容量超過1300億元,近五年市場容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左右,其中,2017年全國健康體檢市場中社會辦健康體檢佔比約為10%,過去5年中增長了近4倍。。
  • 中美遊戲公司對比:海外遊戲公司估值高,憑什麼?
    A股遊戲公司估值低於港股(騰訊控股)、美股(動視暴雪、Take-Two、網易),我們認為背後核心原因是:穩定增長的預期與潛在的市場空間帶來估值溢價,是遊戲公司估值的錨。即A股遊戲公司即使在看起來擁有穩定業績增長的情況下,市場仍然擔心其未來業績的穩定性不足,潛在空間不夠,進而給予了一定的估值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