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30日晚間三七互娛公布半年報後,國內主要遊戲公司已全部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遊戲市場實現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雙位數增長,不少遊戲公司錄得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的營收和淨利潤。
但進入下半年,疫情對國內遊戲市場形成的激增需求將逐漸消失,重返常態的遊戲公司如何應對下半年的挑戰和機遇?在上半年版號數量進一步同比下降後,遊戲公司是否能繼續靠海外市場維持增長?
疫情下遊戲市場表現超出預期
自2018年版號暫緩審批以及版號數量銳減後,過去兩年上半年中國手遊市場增速跌至只有個位數,不過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國內手遊市場增速重返實現雙位數增長。據伽馬數據統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較去年同期的8.59%增加近14個百分點。
因新冠疫情帶來的遊戲娛樂需求在一季度體現最為突出,但由於虛擬道具的收費規則使得企業往往只有在道具被用戶消耗後才能予以確認,因此遊戲公司的收入通常會遞延至下一季度。換而言之,今年第二季度才是真正反映疫情期間遊戲公司的表現。
以騰訊為例,今年第二季度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其中手遊收入(含社交網絡部分)同比激增62%,主要源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海外市場的強勁增長。財報顯示,騰訊上半年的流動負債-遞延收入較2019年出現明顯升高,二季度增長至882億元,同比增長73%。
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的十家頭部遊戲公司中,只有兩家企業營收在上半年出現負增長,其餘八家均錄得正增長,且有四家增幅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吉比特、完美世界、三七互娛、遊族網絡的營收增速均在30%以上。
而扣非後淨利潤方面,亦只有兩家企業出現同比下降,其餘八家企業的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崑崙萬維、中手遊、三七互娛和世紀華通增幅超過20%。
三七互娛上半年重奪A股「遊戲王」寶座
今年前六個月,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在競爭中處於下風,前者在上半年實現營收77.43億元,後者營收則達到79.89億元,三七互娛成功反超世紀華通一個身位。事實上,今年第一季度,三七互娛的營收已經超過世紀華通,其中一個原因是世紀華通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現下降,二季度才開始出現復甦。
這是三七互娛近兩年來首次在營收上超過世紀華通,成功登頂A股「遊戲王」。2017年完美世界為A股遊戲公司中營收最多的公司,但2018年和2019年期間世紀華通先後對點點互動和盛趣遊戲完成並表,使得公司的營收連續暴增,連續兩年問鼎第一寶座。
三七互娛今年登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營收增速在2019年實現大爆發後,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移動遊戲業務同比增長36.59%,抵消了頁遊下降的影響。相比之下,世紀華通的增速開始放緩,去年營收增速為20.65%,今年上半年下降至12.02%。
不過世紀華通依然是A股遊戲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達16.02億元,同比增長36.0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17億元,同比增135.29%。而三七互娛的歸母淨利潤達17億元,同比增長64.5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4.65億元,同比增長54.31%。
由於世紀華通與三七互娛之間的營收和淨利潤指標差距不大,因此誰將坐上今年A股遊戲公司的頭把交椅仍有懸念。
國內市場天花板已至,海外市場成新故事
自2018年年末國內遊戲版號審批全面收緊,以及國內遊戲用戶紅利基本消失後,國內的遊戲公司開始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並加強遊戲出海的力度。
根據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聯合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增速同比提高13.75%。
不過在海外市場,國內遊戲公司的收入增速更為突出。《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遊戲公司自主研發的遊戲,在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75.8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33.62億元,同比增長36.32%。
根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多家遊戲公司特別是頭部在海外市場掘金成功,而且佔公司營收比例有明顯上升。其中,三七互娛和巨人網絡的表現最為突出,二者上半年的海外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94.77%和95.94%,前者受益於公司海外品牌37GAMES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多款遊戲在海外市場實現高流水;後者則是在2019年實行「鄭和出海」計劃後迎來收穫期,公司的自研遊戲《帕斯卡契約》在全球多個地區iOS付費遊戲排行榜第一。
此外,完美世界的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速也達到44.29%,主要是公司的多款遊戲在上半年推向全球各國市場,使得來自海外的收入提升至7.25億元。
但也有部分遊戲公司上半年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不如預期,如世紀華通,其境外收入主要來自點點互動,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App Annie發布的中國App發行商2019年月度出海發行商收入排行榜單顯示,點點互動收入在2019年全年均位於三甲行列。不過此次半年報顯示,世紀華通上半年的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79%,目前未知這一下降是點點互動還是其汽車零部件業務造成。
而另一家主要以海外市場為主的遊戲公司崑崙萬維也在上半年遭遇挫折,公司的境外收入同比下降16.79%,佔公司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7.76%下降至37.27%。崑崙萬維表示,由於公司遊戲業務板塊過半的流水來自於海外,所以國內的版號政策對公司未產生明顯影響,但旗下GameArk業務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於海外,而且美國和印度地區均有涉及。不過半年報提示稱,截至目前,GameArk所有遊戲產品均未受到影響。
下半年國內遊戲市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要點?
隨著國內疫情受控,以及學生用戶陸續複課,下半年遊戲市場將重回常態。工信部在8月31日發布今年前7月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時亦表示,網路遊戲企業由年初的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常態化增長。
在疫情對市場影響降低後,國內的遊戲市場和各家公司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是蘋果AppStore中國區的版號政策變動:今年7月1日起,蘋果要求開發者在中國區上線遊戲時需提交相應的版號,否則將不允許上架;其後在8月1日起,蘋果開始清理AppStore中國區的無版號遊戲。根據七麥數據的統計顯示,在新政實施首日蘋果便清理了AppStore中國區上接近2.7萬款遊戲,整個8月共下架超過3.9萬款,執行力度之強超出市場預期。
其次是海外市場的風險升溫。早前印度封禁了59款由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開發的App,迫使部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退出印度市場,美國也宣布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潛在風險讓國內遊戲公司出海變得謹慎。
但正所謂危中有機,國內的遊戲市場也存在多方面的機遇,例如隨著騰訊與任天堂去年達成合作,將Switch主機遊戲陸續引進國內後,遊戲公司開始在手遊之外嘗試研發主機遊戲,部分獨立遊戲公司也將有望從中分一杯羹——自去年12月上線至今,騰訊和其他遊戲廠商已為國行版Switch引進6款國產遊戲。
另外,由於5G基站在國內多個城市快速布局,多家遊戲公司也在今年推出了首款雲遊戲產品,例如完美世界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新神魔大陸》、三七互娛與華為合作推出《大天使之劍》等。上述由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和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雲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4.03億元,同比增長79.35%。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陸一夫 編輯 徐超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