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玩具公司Q3淨利潤均下滑50%以上,為什麼?|雷報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木森森

編輯:努爾哈哈赤

剛剛過去的財報季,國內A股已經上市的玩具公司紛紛發布了各自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對其中的7家公司進行了業績梳理,其中奧飛娛樂、星輝娛樂、美盛文化及邦寶益智在該季度實現盈利,而高樂股份、實豐文化及*ST群興則仍與上半年相同仍維持虧損狀態。

而與2019年三季度相比,這7家玩具公司的淨利潤均有所減少,其中減幅最大的*ST群興淨利潤大減315.79%,減幅最小的奧飛娛樂也減少了53.14%。

從前三季度的累計業績來看,上述7家公司的淨利潤也大多較2019年有所下滑,其中不少公司疊加上半年的虧損後,下滑程度更為嚴重,例如高樂股份較2019年同期減少269.13%,虧損了1939.81萬元,奧飛娛樂減少139.12%,虧損了4635.83萬元。

此前,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曾報導美國兩大玩具巨頭孩之寶與美泰的三季度業績,與所統計的國內玩具公司不同,這兩家公司三季度都實現了業績增長。其中,美泰在老牌玩具芭比娃娃的帶動下,淨利潤更是暴增了348%至3.16億美元(約合20.95億人民幣)。

在美國日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10萬而國內疫情態勢基本穩定的對比之下,何以國內玩具公司業績遲遲不能恢復?國內玩具企業三季度的業績表現為何遠不如美國公司?

衰也疫情、興也疫情,美國玩具業疫情期間銷售額反增27%?

上半年,美泰和孩之寶也曾因疫情對生產及線下銷售的衝擊而業績下滑,根據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此前在:玩具公司上半年利潤受挫已成定局,下半年要如何破局? | 雷報中的數據 2020年上半年,美泰和孩之寶分別虧損了21.87億及7.11億人民幣(據當時匯率折算),與國內玩具企業的虧損狀況並無二致。

然而,三季度美泰與孩之寶紛紛業績回升,而國內玩具公司依舊業績下滑慘重。疫情,確實是把雙刃劍。由於美國疫情長期肆虐,居家隔離的家長們希望孩子少花一點時間在電子屏幕前,因而更多地購買玩具和益智產品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推動了美泰與孩之寶等美國玩具公司業績的回升。

在前幾日,NPD集團發布報告稱,今年前三個季度(1-9月),美國玩具業按美元計算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9.1%。其中,尤其是在4月19日至8月1日的這15周時間裡,美國聯邦經濟刺激計劃的發布使玩具總銷售額增加了27%。

11個玩具類別中有9個實現了增長,其中8個類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尤其是三個類別玩具的增速超過了玩具行業的總體增長速度:戶外運動玩具(增長31%)、 拼圖桌遊(增長42%),以及 拼搭積木(增長30%)。戶外運動玩具佔總銷售額的36%,仍是最大的玩具類別,銷售額近35億美元。

另外,線上銷售的助力也推動了美國玩具業的業績回升。與去年相比,亞馬遜2020年Prime Day銷售額增長了54%,這也為玩具業的整體增長做出了貢獻。

全球25大玩具品牌無一上榜,國內玩具品牌力構建道阻且長

持續的疫情反倒成了美國玩具業的「紅利」。在國內三季度生產生活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玩具公司業績表現仍遠不如去年同期難道是因為沒有疫情紅利?還是線上渠道不夠發達?

似乎都不是。就在前幾天,全球玩具巨頭樂高第三次參與進口博覽會,樂高集團執行長倪志偉表示,中國是樂高集團的戰略增長市場,2020年的中國市場對樂高來說更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實際上確實如此,2020年樂高將在全球範圍新開設120家品牌零售店,其中將有80家位於中國,截止今年10月,樂高已在中國市場有200家線下零售商店。國內玩具市場雖無所謂的疫情「紅利」,但增長態勢依舊樂觀。

線上銷售呢?根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的數據,銷售渠道方面,我國現階段玩具銷售的主要途徑仍以線下銷售為主,但2019年線上銷售也已佔比33%,且近兩年電商直播的發展和疫情的推動,玩具線上銷售規模必然會進一步增加。

另外,從下表7家公司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淨利潤與2019年同期相比的增減幅度可以看出,儘管多數公司的前三季度的淨利潤仍遠少於去年同期,但與一季度或上半年相比,降幅均有所收窄。

這說明整體上而言,國內疫情好轉推動了線下銷售的逐步恢復,使得國內玩具公司的業績有所回升,其中奧飛娛樂與星輝娛樂還順利轉虧為盈,在三季度實現了盈利。

各個公司的季度業績是否增長當然涉及諸多因素,但對於整個中國玩具業來說,品牌影響力不足確實是繞不開的問題。

在前段時間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發布的「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玩具品牌排行榜」中,中國玩具品牌無一上榜,而正於加速搶奪中國市場的樂高則位居榜首,並以一己之力佔據了46.3%,近半成的品牌價值(25個品牌總價值為141億美元)。三季度業績大增的孩之寶與美泰更是分別佔據了25達玩具品牌的8席與5席。

另外,根據ECdataway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主流電商平臺玩具銷售情況中,樂高佔據了46%的市場份額,國內最大的玩具上市公司奧飛娛樂旗下品牌「奧迪雙鑽」則僅佔4%的市場份額,對於國內玩具公司來說,提升品牌知名度搶佔市場份額這條路依舊漫長。

7家玩具公司三季度業4家盈利3家虧損,但營收淨利都在負增長

雖然均有玩具業務,但各個公司玩具業務的佔比、國內外市場佔比及玩具品類都有所不同,因而也呈現出不盡相同的業績下滑原因,具體來看:

奧飛娛樂:

奧飛娛樂以玩具銷售起家,玩具銷售也長期是奧飛營收的第一大來源,2018年及2019年玩具銷售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48.51%及46.29%。

產品上,奧飛以IP類玩具「奧迪雙鑽」、非IP類玩具「澳貝」兩大品牌並駕齊驅,而隨著面向年輕群體的潮玩市場的快速崛起,奧飛娛樂也緊隨趨勢,推出盲盒類、手辦類等產品,比如今年8月以來推出的「陰陽師」Ip的疊疊樂盲包、Q版盲盒等產品。

渠道上,奧飛通過多年的拓展與積累,已打造出廣覆蓋、多層級的銷售渠道體系,主要包括KA渠道(一般是大型連鎖商場,如孩子王、玩具反鬥城、沃爾瑪等)、流通渠道、電商渠道等,線上線下均有布局。疫情的影響,奧飛娛樂在今年更不斷加碼線上渠道的營銷,不僅在淘寶、抖音等平臺開展上千場直播營銷,還持續布局既有IP矩陣的短視頻帳號。

國內市場之外,奧飛在海外市場也早有布局。根據早前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奧飛娛樂的海外業務覆蓋近50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北美、英國、法國、荷蘭豆設立了子公司,區域範圍輻射北美地區以及整個歐洲地區。

奧飛娛樂的野心很大,但三季度的業績依舊不好看。2020年Q3,奧飛娛樂的營收有所恢復僅較2019年減少了2.68%,但淨利潤卻只有359.93萬元,且同比減少53.14%。且該季度奧飛還計入了2163.41萬元的政府補助,其扣非淨利潤僅有14.90萬元。

什麼原因呢?奧飛娛樂再次搬出了半年報時曾使用過的「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相關影響,公司玩具等涉及到線下終端銷售的部分業務業績下滑」這個說法。線下銷售的業績下滑有多大影響?據奧飛娛樂方面對北京商報的回應,國內線下渠道恢復速度滯後,到7、8月暑假才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七成。

另據半年數據,玩具銷售業務上半年僅實現營收3.91億元,同比減少了36.23%,是主要業務中下滑最為慘重的一項,佔營收比重也首次跌破4成至35.92%,嬰童用品則成為上半年營收唯一增長的業務並超過玩具銷售成為營收第一大來源。

線下恢復難,線上呢?儘管奧飛在線上渠道動作不斷,如奧迪雙鑽旗艦店由代運營轉為自營、加速構建短視頻帳號矩陣、與「陰陽師」開展合作迎合年輕群體。但從業績表現來看,相關動作或許並未達到預期。

星輝娛樂:

星輝娛樂三季度實現營收4.97億元,同比減少了47.01%,淨利潤雖有7104.02萬元,是所統計的7家玩具公司中三季度淨賺最多的一家,然而與2019年相比則減少了66.68%,下滑慘重。

星輝娛樂的主要業務包括遊戲業務、足球俱樂部業務、玩具業務三大板塊,玩具業務主要專注於車模及童車等嬰童產品兩個領域,並已獲得35個世界知名汽車品牌超300款車模生產的品牌授權,是國內車模企業中獲得授權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

玩具衍生品銷售業務是星輝娛樂的第三大業務,佔總營收比重的15%上下。三季度星輝娛樂營收與淨利的減少,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玩具銷售業務。其中上半年玩具衍生品業務營收減少了49.02%,是三大業務中下滑最為嚴重的一項。

另外,長期佔據星輝娛樂營收大頭的體育業務也因疫情及球隊降級影響下滑慘重,營收佔比更直接由2019年的46.72%降至34.95%,且該業務營業成本頗高上半年的毛利率已然為負,成為拖垮星輝娛樂業績的重要原因。

美盛文化:

美盛文化三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同比減少了35.91%,實現淨利潤3702.38萬元,是本期統計公司中淨賺第二多的玩具公司,但也同樣較2019年下滑了65.64%。

美盛文化的主要產品包括三大塊,分別是IP衍生品、輕遊戲服務平臺收入及玩具製造。其中IP衍生品佔據總營收的3成以上,旗下IP衍生品的主要形象授權來源為迪士尼,並專門在上海設立JAKKS美盛專門銷售迪士尼授權玩具產品。

營收及淨利潤的減少主要受國外疫情影響,動漫服飾和玩具境外銷售量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所致,上半年其主要產品中IP衍生品的營收下滑了26.27%,是三大板塊中唯一營收減少的部分。

高樂股份:

高樂股份三季度實現營收1.85億元,同比減少24.19%,淨虧損達720.26萬元,同比減少了138.76%,三季度累計虧損已達3951.27萬元。

高樂股份主要包括玩具和網際網路教育兩大業務板塊,玩具方面擁有獨立自主的「GOLDLOK」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括電動火車、互動對打機器人、電動車、線控仿真飛機、智能女仔等,玩具製造業佔營收的比重2019年以來均在7成上下。

另外高樂股份除了國內之外,海外業務業發展較好,2019年海外業務佔營收比重超4成,而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海外玩具的訂單減少,銷售收入也因此同比下降。

邦寶益智:

邦寶益智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益智積木教玩具、精密非金屬模具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文化創意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有益智玩具業務、教育業務、醫療器械業務三大模塊。

玩具業務方面,以益智產品為主,包括教育系列、科普系列、城市系列、嬰幼兒系列及市場各類熱門 IP 授權如「櫻桃小丸子」、「三隻松鼠」、「Oringa 問號鴨」、「京劇貓」等。並獲得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國產超人氣動漫「鬥羅大陸」的 IP 授權,進行盲盒系列產品開發。

三季度邦寶益智實現營收1.21億元,同比減少3.20%,實現淨利潤190.50萬元,同比減少了90.74%。這主要是因為旗下全資子公司國內玩具運營商美奇林的主要銷售渠道為國內大型超市、百貨商場、玩具連鎖商店、母嬰店等線下實體店。疫情導致線下實體經濟整體客流明顯下降,消費者到店消費明顯減少,從而導致美奇林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下降近3成,拖累邦寶益智整體業績表現。

實豐文化:

實豐文化主要從事各類玩具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動遙控玩具、嬰幼玩具、車模玩具、動漫遊戲衍生品玩具和其他玩具五大類,其中前三者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超5成,玩具業務更是其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佔比近100%。

因而也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國內外訂單減少,從而業績下滑,三季度實豐文化實現營收營收0.98億元,同比減少23.06%,淨虧潤358.68萬元,同比減少129.26%。

在所統計的7家公司中僅群興玩具一家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實現了增長,且增幅高達63.67%,不過這家原從事研發生產各類電子塑膠玩具的公司,實際上目前已基本完成轉型,逐步開展數字經濟、諮詢服務等業務。

早在今年上半年本佔據營收2成的玩具業務已然收縮清零,業績增長主要源於軟體開發及投資性房地產所帶來的租金。

除了文字報導之外,您還可以關注【雷報】在bilibili 上的視頻報導。

相關焦點

  • 8大IP價值3736億美元|雷報
    作者:木森森 編輯:努爾哈哈赤 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行業的發展節奏,根據此前的財報統計,雷報【微信:leinewspaper +關注】長期關注的影視(《26家影視公司Q3,18家虧損,最多虧了4.5億,8家盈利,最多賺了5.4億 | 雷報》)、文旅及零售業(
  • 16家衍生品/玩具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部分公司實現增長
    2019年是衍生品的破圈之年,大部分公司都實現了增長今年情況比往年稍好,16家公司裡有10家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2家實現淨利潤(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期內出現虧損的企業只有5家。營收增幅最大的是摩點。
  • 7家玩具上市公司一半虧損,為什麼中國出不了知名玩具品牌?
    1992年,蔡東青創辦了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並把四驅車作為公司最主要的產品。2000年前後,《四驅兄弟》熱播,正是國內四驅車最火爆的時候。當時日本田宮迷你四驅車整車售價均在60元以上,而且需要額外購買馬達,而奧迪公司生產的四驅車整車價格在20元以下,大大降低了迷你四驅車的門檻,讓更多的小朋友能玩得起。
  • 看完這10家玩具上市公司2020年財報,同行都沉默了……
    財報顯示,該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88億元,同比減少19.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4995.7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5.08%;從產品分類來看,奧飛的玩具銷售、影視類、電視媒體、遊戲類、信息服務類業務收入上半年均出現下滑,同比分別下降36.23%、22.63%、32.85%、18.32%、32.30%。
  • 13家玩具公司的上半年:7家營收過億,8家盈利5家虧損
    歐美國家仍是全球最大玩具消費市場,約佔全球60%份額,而這些市場,以及非洲、亞洲等海外地區的部分國家疫情形式依然嚴峻,這會對我國重出口的玩具公司業務繼續造成影響。比如,創源文化的手工益智類業務——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手工益智類收入0.48億元,同比下降了50.31%。
  • 股價、業績齊齊下滑!久日新材今年以來股價整體下滑:最近五個月...
    前三季度淨利下滑超50%在股價整體下滑的同時,久日新材上半年以及三季度業績也同樣呈現下滑。久日新材《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正文》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營收、淨利同比雙雙下滑。其中今年1月至9月,久日新材實現營收7.07億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33.11%。
  • 今天,澄海有了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玩具公司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澄海早已成為全球非常具活力的玩具生產、貿易基地。奧飛娛樂、星輝娛樂、實豐文化等國內上市玩具公司均來自澄海,新三板也有十多家掛牌的澄海玩具企業。中外玩具網獲悉,奇士達曾於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至2019年8月摘牌時市值達13.26億元;2019年11月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 「今日鋼鐵」2019年鋼鐵行業十大上市公司淨利潤排行榜揭曉
    寶鋼股份2019年年報點評:淨利下滑超四成4月28日,寶鋼股份披露了2019年年報。從主要的財務數據看,寶鋼股份的營收、淨利潤、經營現金流均在下滑。去年,公司營業收入2915.94億元,同比減少4.42%;淨利潤124.23億元,同比下滑42.0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下滑35.25%。下滑的還有寶鋼股份產品毛利率,營收佔比較高的冷軋碳鋼板卷和熱軋碳鋼板卷,毛利率均是10%出頭,分別同比減少5.6個百分點、9.0個百分點。
  • 萬達電影:戰略併購協同效應欠佳,淨利潤大幅下滑
    研究員:Allan出品:財經塗鴉近日,萬達電影(002793.SZ)發布了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4.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21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324.50%。
  • 中國石化:2019年度淨利潤575.91億 同比下滑8.7%
    原標題:中國石化:2019年度淨利潤575.91億元 同比下滑8.7% 摘要 【中國石化:2019年度淨利潤575.91億 同比下滑8.7%】中國石化(600028
  • 玩具行業發展潛力大
    實豐文化近日發布2017年年報,另有4家玩具公司發布了業績快報。其中,僅實豐文化和高樂股份淨利潤實現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二孩政策、第四次嬰兒潮紅利逐漸釋放,居民消費能力增加,玩具行業內外需均有望保持增長。
  • 2019年,樂高賺了83億,在中國40個城市開220多家店 | 雷報
    作者:赤樊編輯:努爾哈哈赤前幾日,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對國內幾家玩具公司2019年業績進行了分析報導玩具公司賺錢嗎?星輝賺2.8億,奧飛賺1.2億,美盛賺6598萬 | 雷報,3月4日,知名玩具公司樂高集團公布了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
  • 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 9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
    安奈兒表示,受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居民外出活動減少,國內大型商場、購物中心等場所顧客流量低迷,兒童服裝消費場景減少,公司業務受到較大影響,半年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19年公司新拓展店鋪較多,公司店鋪租金、管理費均有所上升,且相對剛性,進而影響公司淨利潤。知名老牌男裝品牌七匹狼也未能獨善其身。
  • 葉羅麗玩具年收入過億元,精英動漫2019年淨利潤1664萬元
    玩具業務營收下滑千萬,銷售費用漲逾三成。 這是藍魔方的第14期文章 3月27日,精英動漫發布了2019年度財務報告。
  • 遊戲股龍虎鬥:三七互娛、崑崙萬維Q3營收下滑,買流量沒效果?
    Wind信息顯示,A股31家遊戲企業均已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規模過百億元的公司為世紀華通和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的營收為80億元,位列第三。縱觀2020年前三季度,共有18家A股上市的遊戲公司營收同比下降,約佔整體的六成,包括崑崙萬維、巨人網絡、星輝娛樂等。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為眾應互聯、艾格拉斯。同時,也有13家公司出現了同比上漲的情況。根據Wind數據,中青寶、*ST大晟、盛天網絡、電魂網絡同比增速相對靠前,均超過50%。
  • 下滑!道森股份: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約50萬元,同比下降99.25%
    下滑!道森股份: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約50萬元,同比下降99.25%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6 15:44:32
  • 衍生品公司賺錢嗎?16家公司的上半年:13家賺錢,2家虧損超千萬
    2019年上半年,24家主營業務含動畫內容製作的公司中,13家賺錢了,11家的虧損超過了百萬元。(詳情回顧: 《減員、借款、轉型,動畫公司上半年不好過:24家公司13家賺錢了》 ) 那麼,哪些以衍生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虧錢了?為什麼大部分的公司能在營收或扣非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下,仍能盈利呢?
  • 盤點2019年淨利潤下降超過30%的公司,有10家超10倍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作者|黎光壽 孔祥凱反做空研究中心在關註上市公司過程中,發現近期有不少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虧損十分驚人,因此將2020年1月份公布年報的公司做了部分整理,發現了一個十分震撼的事實,一共有72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淨利潤下滑的規模在30%以上。
  • 中國潮流玩具文化開拓者泡泡瑪特
    一、中國潮流玩具文化開拓者泡泡瑪特國際的國內主要經營實體-北京泡泡瑪特於2010年在北京創立,2016年開始天貓旗艦店業務,在同年推出公司第一個自主潮流玩具產品系列--「Molly星座」盲盒系列。2020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長50%至8.2 億元RMB。淨利潤從2017 年的156.9 萬增長至2019 年的4.5 億,淨利潤大幅增長27.8 倍。2020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24%至1.4 億元RMB。在業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公司的規模效應顯現,盈利能力提升。2017-2019 年間,公司的毛利率及淨利率均快速提升。
  • P2P團滅 洗白的陸金所Q3淨利潤驟減37%
    陸金所最早創立於2011年9月,於2012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背靠平安集團這棵大樹,陸金所一躍而起,成為了國內知名的「P2P大王」。然而,自2015年起,P2P頻繁爆雷。金融具有強監管屬性,監管從嚴整治下,國內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整頓治理的政策也不斷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