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之下》: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玩家在善與惡的邊緣遊走

2020-12-15 樹哥的遊戲世界

《博德之門》、《異域鎮魂曲》、《仙劍奇俠傳》,一款款經典角色扮演遊戲歷經了歲月的洗禮,仍難以被時間掩蓋光芒。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玩家與遊戲主角進行"置換",塑造出全新的自己,領略百態人生。好的作品往往能夠傳遞出積極的價值觀,通過扮演遊戲中的角色,玩家體會到了勇敢的力量,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雖然是虛構的世界,但它所傳遞的精神充滿了溫度。從形式上來看,《傳說之下》披著一層古典RPG的外衣,冗長的對話、偏慢的節奏需要玩家耐下心慢慢品味;但是,一旦融入它所構建的世界,將會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就算不擊殺任何一個敵人也能夠通關。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玩家將在善與惡的邊緣遊走。

作為一款經典的角色扮演遊戲,《傳說之下》足夠好玩。彈幕躲避、音遊的按時擊鍵為玩家帶來了有趣的操作體驗,一行行文字所組成的故事又為遊戲注入了靈魂,一點點探索未知世界,將會感受到人性的複雜。《傳說之下》走得是像素復古風,置身其中,仿佛給人一種回到紅白機時代的感覺。雖然"其貌不揚",但相對簡單的表現手法也讓開發者的創意獲得"自由",避免陷入高成本的泥潭。憑藉著獨特的創意與玩法,DarkStation、IGN,Gameblog.fr等多家遊戲媒體給予了《傳說之下》滿分評價,這也印證了有趣的靈魂才最為重要。

從地下世界逃離

很久之前,地球由人類與怪物兩個種族共同統治。某一日,戰鼓擊碎了雙方之間的和平協定,人類憑藉著強大力量將怪物驅逐到地下世界,為了防止戰鬥捲土重來,七位術士設下了魔法結界,徹底將怪物封印在起來。遊戲開篇,玩家所扮演的人類掉入了地下怪物世界,如何找到出去的路成為了一大難題。

多變的彈幕代表著敵人的性格與狀態,怪物也有"人性"

《傳說之下》採用了"回合制"的戰鬥模式,但它卻不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一下"無腦操作,因為融入了彈幕遊戲的元素,頗具趣味性。不論玩家選擇哪一個路線,彈幕躲避成為了難以繞過的一環。《傳說之下》的彈幕擁有不同的顏色,普通彈幕是白色,而藍色彈幕只要保持靜止不動就不會受傷。設置彈幕的目的並非只是讓玩家受傷,綠色彈幕則可以用來恢復生命。從顏色出發,遊戲賦予了彈幕不同的特性,面對不同的情況,玩家需要做出相應的操作。其實,彈幕的存在並不只是為了增加遊戲性,更是代表著敵人的性格與狀態。

在遊戲中,玩家將會遇到怯懦的小幽靈,他所發射出來的彈幕是"眼淚"。如果玩家將小幽靈逗笑之後,他會表演一個小節目,用眼淚向上形成一個帽子;性格孤僻且爆炸的MAD DUMMY沒有朋友,他只能操作人偶與機器人進行攻擊,如果這些機械未能命中目標或是打中自己之後,暴躁老闆便會"解僱"他們。

《傳說之下》通過彈幕的方式賦予了每個怪物特定的性格,一旦深入了解敵人之後,將會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正邪之間的對抗成為了很多作品推動遊戲流程的重要手段,雖然手法頗為老套,但善與惡的衝突往往能夠激發玩家的興趣。但是,一些作品往往會陷入誤區,反派角色往往會為了"惡"而"惡",只是為了推進劇情,除此之外毫無作用。然而,《傳說之下》並沒有刻板化地塑造人物,面對地下世界的一個個怪物,他們都極為鮮活,膽小懦弱、風趣幽默,亦或是孤僻暴躁。所謂的反派勢力摘掉了"工具人"的帽子,他們讓冰冷的遊戲世界擁有了溫度。

"一邊天堂",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提起通關方式,各位玩家會想到什麼?一路上逐漸消滅小怪,最終挑戰BOSS成為了最常見的方式。在通關方式上《傳說之下》並沒有固定化,而是為玩家提供了多種選擇。"殺"與"不殺"構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不殺代表作和平,玩家可以利用非暴力方式解決問題。因為選擇的不同,遊戲將會呈現出兩個世界,在和平模式下,怪物身上的"人性"逐漸展露。之所以怪物會攻擊玩家,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他們害怕。只要你主動釋放內心的善意,給予一個寬容的微笑,之前的敵人也願意放下手中的武器,與你和平共處。

不僅僅是沿路的小怪能夠和平相處,就連強大的BOSS也能與玩家成為朋友並了解背後的故事。羊媽媽曾極力阻止玩家回家,之所以選擇這樣做,主要因為她想要保護你。在怪物世界存在著一條規則"只要擁有了人類的靈魂,就能打破結界重回人間",對於被關押在地下世界太久的怪物們來說,人類無疑是一個致命誘惑。一旦走出羊媽媽的家後,就很容易被盯上,她不想悲劇發生,才選擇挽留。在《傳說之下》中,和平是一個重要的通關方式,通過與"敵人"友好相處,能夠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

"一邊地獄",用戰鬥迎接敵人

暴力與和平相對立,同時也是遊戲的另外一種通關方式。無論是隨機遇到的野怪,還是與玩家擦前而過的NPC,只要是遊戲中的角色,幾乎都可以實現擊殺。原本地下世界的很多戰鬥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為了獲得裝備與金錢,屠刀很難停下。隨著殺戮的延續,原本繁華的地下世界也逐漸冷清起來。到最後,熙熙攘攘的酒吧只剩玩家一人。天堂與地獄只是一牆之隔,到底如何選擇,玩家需要給出自己的答案。

關於"善"與"惡"的思考

跌落地下世界之後,如何逃脫成為了《傳說之下》的核心所在。一方面,玩家可以選擇用善良、用微笑與地下怪物和平相處,深入了解每一個"敵人"背後的故事,發現他們身上的人性與溫暖;但是,如果玩家選擇暴力通關方式,那麼就會搖身一變成為摧毀和平的惡魔。善與惡、天堂與地獄全都在一念之間,不同的選擇將會體驗到不同的人生,也會帶來不同的體驗。

作為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傳說之下》雖然沒有精緻的畫面,但是有趣的彈幕射擊增添了不少樂趣。同時,關於善與惡的選擇給予玩家很大的自由;但是自由並不意味著"為所欲為",各位需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每一個選擇都關乎著他人的命運,面對這份責任,玩家也會更加重視每一次的決定。

相關焦點

  •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你的選擇是什麼?
    與此同時,在蘇州河的另一邊,四行倉庫與之一河相隔的英美租界,因為歷史的原因,租界成為日軍投鼠忌器的地方,為避免得罪西方列強而止步不前。租界中依然能夠平靜生活的中國老百姓和各國洋人就是在這種詭異的情形下,一起目睹了這場發生在身邊的戰爭。正如電影中所說,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 《地獄神探》:註定在地獄和天堂邊緣遊走的孤獨男人!
    他收集一系列可以通過人間召喚地獄頂級惡魔的工具和條件,就為了給急於跨越當初父輩和天堂籤署的協議——天堂和地獄都不能直接插手人間的具體事務,只能夠間接誘惑和利用人間的規定,強行穿透人間與地獄的界限,前往人間控制人類,進一步與天堂宣戰!而在這個兩邊都焦灼於開戰的事態之下,康斯坦丁卻又要面對強於自己無數倍的力量,他必須在守護人間,還是幫助地獄之間做出選擇。
  • 一條蘇州河相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
    真的是一條蘇州河,將一邊變成了天堂、一邊變成了地獄。這讓我突然想起那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蘇州河北岸蘇州河南岸之所以國府統帥部讓524團一營防守這裡,主要還是因為其背靠租界,日軍不敢輕易使用大規模進攻武器,這自然給中國守軍製造了防禦優勢。
  • 《地獄神探》一部豪華的戒菸廣告,康斯坦汀遊走天堂和地獄之間
    2005年有基努·裡維斯主演的這部《地獄神探》,橫空出世。它改編自DC漫畫宇宙中的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又被許多DC影迷稱為渣康,由於其非常喜歡做出超乎常人行為,但有時為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就連魔鬼他都騙,大家對他是又愛又恨。
  • 傳說之下:你以為所處的是地獄,實際上是「惡魔們」的天堂
    前段時間被一位粉絲朋友安利了一款十分有趣的RPG像素風格的冒險遊戲——《Undertale》,非官方翻譯為「傳說之下」。作為主人公的我們,不幸掉入了地下的怪物世界,從此主人公便開始了在滿是怪物的「地獄」世界裡輾轉求生之旅。遊戲的過程基本上跟其他RPG遊戲沒有太大出入,探圖、打怪、賺取金幣和EXP,不斷提升自己的LV,這是很典型的養成類路線。只要自身的LV數值夠高,那就可以在戰鬥中獲得極大優勢,輕鬆打敗各種攔路敵人,最後找到回家的路。
  • 一想到天堂!一想到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僅來自佛語。從佛經開始,就是佛經由禪宗等宗派的禪俗語,變成這樣的詞。後來,它被佛教徒用作禪宗詩。《法華玄義·一》:「釋論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佛陀說:凡在三界修行的眾生,其言行都是以一顆心為基礎的,都有相應的發自內心的結果。
  • 1天內,中美各發生兩件大事,一邊天堂一邊地獄
    結果就是,一邊沉浸在「上天」的喜悅,而另一邊則是深陷「病魔地獄」中。 而美國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美國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該條約參與國可按照規定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有助於建立信任措施,以避免互相猜忌引發的局勢緊張。美國退出該條約,不利於美國自身以及盟友的安全,並且推動新一輪軍事競賽。
  • 講述電影《戰狼傳說》,啟示:人生真正的得到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
    佛說,有得有舍,人活著,真正的得到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是得失平衡。傳說中江湖有一戰狼,戰無不勝,深不可測,但已隱姓埋名,只有少數人見過他的真面目,無人知道他的身份,而且每一個人都想挑戰他。年輕人啊本不斷透過電腦網路尋訪戰狼,只為打敗他,讓自己成為新一代的傳說,這時候的他已經被功名利祿蒙雙眼,只想快速成名,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只為得到那個虛無縹緲的榮耀。這一天阿本終於得到戰狼助手威叔的引見下,在熟睡的戰狼面前,威叔跟他講起兩個人的過往。
  • 《Fate HF》間桐櫻:承受此世間全部之惡,身在地獄,宛若天堂
    Heaven's Feel作為FSN原作遊戲第三條攻略線路重要的儀式魔法被譯作「天之杯」,而作為標題使用的時候,更多人願意譯作「宛若天堂」。可惜聖杯戰爭始終不是一個和諧的故事,恰如其反,HF敘說的是女主角「身在地獄,宛若天堂」的遭遇。今天吐槽君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承受此世間全部之惡的女主角——間桐櫻。
  • 異世界風俗娘:一邊大膽ghs一邊正經科普?挑戰最大尺度的表番
    「只要是可愛的女孩子,管他是天堂還是地獄,照去不誤」 這正是性戰士的作風!先鋒評鑑員們每天都渴望去追求全新的快樂(快感)...... 一邊冒險一邊評價各種特色服務風俗店,興(性)致勃勃的冒險之旅又啟程了!
  • 一邊大膽ghs一邊正經科普?挑戰最大尺度的表番,異世界風俗娘
    兩位偉大先驅「只要是可愛的女孩子,管他是天堂還是地獄,照去不誤」這正是性戰士的作風!先鋒評鑑員們每天都渴望去追求全新的快樂(快感)......一邊冒險一邊評價各種特色服務風俗店,興(性)致勃勃的冒險之旅又啟程了!
  • 第五人格:求生者高端局VS低端局,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如果你也深入體驗之後你真的會發現,高端局的第五人格和低端局的第五人格基本就是兩個遊戲了,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隨趣遊君一起看下去吧。我們認為這個裡面官方對於新手教程的疏忽有一定的責任,還有就是低端局的晉升之路比較混亂,結果導致監管者亂殺都能上分,而求生者則是痛苦無比,好像生活在地獄中一般!
  • 中國神話體系中,為什麼只有「地獄」,沒有「天堂」?
    在西方各國的神話體系之中,都強調了「天堂」與「地獄」的說法,作為一種勸人向善的賞罰措施而存在。天堂從天堂到天庭最為著名的是基督教中的天堂,作為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即上帝之國,也稱天國,是每個信仰者所期盼的最終歸宿。
  • 「地獄行星」與「天堂行星」,宇宙中最奇特的兩顆行星!
    天堂在哪裡?估計大家一時半會應該反應不過來,不過地獄長什麼樣,大家心裡都有個譜,下面介紹下地獄星球,不過是否能滿足各位心中地獄的標準!地獄行星Wasp-76bNASA應該發現過不少地獄行星,但沒有任何一顆行星的條件有最近發現那顆編號為Wasp-76b那麼惡劣,它朝向恆星的那一面溫度高達2400℃,足以讓大部分常見金屬汽化,而背向行星的一面也有1000℃,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地獄環境,一邊將鐵曬成蒸汽,然後鐵蒸汽雲通過環流到背面冷卻,變成鐵雨落到行星表面
  • 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獄嗎?
    大足石刻中的地獄獄卒雕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佛教毫不懷疑天堂與地獄的存在,因為天堂與地獄,都在生死範圍的輪迴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獄,人人都有經歷的可能,甚至可說,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惡五逆的大罪下地獄。苦報受完了,地獄的眾生可以生天堂;福報享盡了,天堂的眾生可以下地獄。所以佛教相信,天堂雖好,不是究竟的樂土,地獄雖苦,也有出離的日子。 同時,由於所修善業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於所造惡業的輕重,地獄也分層級。
  • 《星露谷物語》風格,《防殭屍基地》讓玩家一邊種田一邊打喪屍
    上面兩款新作品顯然還在製作中,玩家們暫時是玩不到的。如果你喜歡《星露谷物語》這種開放式模擬經營遊戲的話,博士近日倒是留意到一款一邊打喪屍一邊模擬種田的遊戲,叫做《Zhelter(防殭屍基地)》,今天推薦給大家。《防殭屍基地》將在6月30日於Steam上推出。
  • 達利遇見但丁:從地獄到天堂《神曲》中的「天堂遊記」
    代表人性的但丁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理性與哲學的化身)的帶領下穿過地獄、煉獄,然後將他交給自己單相思的心上人貝阿特麗彩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這幅壁畫是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的一部分。畫面中,但丁手持《神曲》,背景是地獄、7層煉獄、佛羅倫斯城,上方則是天堂。《神曲》整部作品分為三大篇章:「地獄」、「煉獄」、「天堂」,每一篇章33歌,加上序曲,正好100首。
  • 一邊挖礦一邊學習?玩家用《我的世界》記錄課堂筆記
    遊戲提供了沒有限制的遊戲世界和海量的工具讓玩家自由創作,得到了不少讓人嘆為觀止的作品。官方持續的更新讓《我的世界》顯現出無限可能,也衍生出「教育應用」的支線。玩家們可以在這裡體驗毛利族的文化。隨著時間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我的世界》慢慢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近日,《我的世界》與學習教育相結合的例子成為玩家社群中的熱門話題,博士帶大家來看看。
  • 小遊戲《天堂還是地獄》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你定!
    小遊戲《天堂還是地獄》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你定! 最近有一款頗有創意的遊戲登陸STEAM青睞之光,遊戲的名稱為《天堂還是地獄
  • 一邊上網課,一邊分屏打遊戲,網課上出新境界,看看老師怎麼說!
    最近,一名初中男生學會了一邊上網課,一邊分屏打遊戲。不僅如此,他還向自己的同學炫耀並分享了這個「獨家秘籍」。後來,被一個同學告發,把「截圖」發給了老師。「原來還有這種操作?」老師驚詫不已,無奈地表示:一道數學題講五遍,考試的時候還是會有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