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2021-01-15 騰訊網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日本的隼鳥二號

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由H-2A火箭發射升空,2018年6月抵達距離小行星「Ryugu(龍宮)」的預訂軌道。

據了解,這顆「龍宮」小行星距離地球大約3億公裡,所以此次隼鳥二號僅單程的飛行時間就用了3年半,直徑大約只有1公裡,特別小,所以它的逃逸速度只有1m/s,屬於C類小行星,即是含碳為主的,是最常見的小行星類型(近地小行星),這也就是說它的軌道會穿越地球軌道,因此它有和地球相撞的可能性。

2019年2月,隼鳥二號首次在「龍宮」著陸並收集了地表樣本,還發現了水合礦物質;2019年4月,隼鳥二號對「龍宮」發射了一枚金屬彈並製造出了一個大約直徑10米的撞擊坑,然後對其收集樣本於2019年11月離開「龍宮」。

2020年12月6號,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降落於澳大利亞西南部的沙漠中,但這並不是隼鳥二號的終點,因為隼鳥二號在完成「龍宮」小行星取樣後又點火離開了地球,計劃在2026年和2031年再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

日本在全世界的小行星探測取樣返回領域屬於領先地位

其實日本早在2003年就已經發射了「隼鳥號」的小行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採集距離地球約0.7億公裡的絲川小行星的樣本返回地球,中間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挫折,終於在2010年6月成功將微量樣品帶回地球,而此次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成功返回,使日本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兩次小行星取樣返回的國家。

在小行星探測方面,日本展現一流的技術,首先是在取樣深度方面,隼鳥二號就實現了對小行星地表和地表以下兩個不同深度的取樣;其次是在空間技術方面,日本在衛星通信、自動控制、圖像處理、高精度傳感器、耐熱密封艙等領域都展現出了較高的技術操作水平。

最後是在經濟性方面,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項目總費用花費了大約10億美元,而日本的隼鳥二號費用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就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很好的體現了經濟性。

由此可見,日本的科學技術和航空技術方面都很先進,在全球也是排得上號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不去月球取樣呢?

日本其實有過登月計劃,並期望在1995年就發射月球登陸器,但是之後歷時十七年還是沒有成功,此後日本再也沒有對月球進行過探測,由此可見日本在登月的核心技術上應該遇到了瓶頸。

總體上,月球取樣>小行星取樣

首先是火箭技術和探測器質量,日本在發射隼鳥二號時的火箭是H-IIA(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5噸),而隼鳥二號的重量只有609公斤,用H-IIA火箭發射有點浪費,所以當時H-IIA火箭發射的時候不僅攜帶了隼鳥二號探測器,而且還有3顆衛星。

另外隼鳥二號探測器結構相對簡單,不具備重回地球的能力,因此它收集到的小行星樣本只能拋向地球;反觀我國的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發射,秒殺了日本H-IIA火箭,而且作為全球目前最重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總質量8.2噸,由軌道器、上升器、返回器、著陸器四大部分構成。

其次是技術操作難度方面,月球的引力大約為地球的1/6,而且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對於太空飛行器的降落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嫦娥五號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等多項技術的重大突破。

再來看日本隼鳥二號的龍宮小行星直徑大約才1千米,重力幾乎都可以不計,由此也可以看出嫦娥五號的技術操作難度明顯要比隼鳥二號的大。

最後就是取樣方式,隼鳥二號取樣方式是在靠近小行星表面後,通過發射金屬彈到小行星表面,將爆炸濺起的塵埃狀物質或碎片由取樣機械臂收集到樣本容器裡,然後換地方,重複操作,進行3次;

而嫦娥五號採用了兩種挖土方式,一是通過機械臂上的「鏟子」工具直接在月球表面進行取樣,二是鑽取月球表面下數十釐米內的物質,所以隼鳥二號的樣本重量不及嫦娥五號。

但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在太空飛行了6年,行程來回大概有60億公裡,在飛行路程上也是很了不起的,而且日本隼鳥二號帶回的地月系以外的小行星碎石也是很有研究價值,尤其是對研究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一個狀態,因此日本隼鳥二號還是蠻厲害的。

相關焦點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奔月球取土,而是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日本為何不奔赴月球取月土往返,而是發射隼鳥器2號採回3.5億公裡之外的小行星樣品,首先還要從日本的地緣政治關係說一下。▲隼鳥2號著陸位置其次 美國取回的月球樣品,經過40多年科學研究,估計實驗數據基本上也搞得差不多少了,以日本與美國的關係,科學數據可以達到共享,日本就坐享其成算了。美國給咱們國家的月球樣品只有1克,這些數據不會與我們國家共享的,只能靠自己努力,開展嫦娥奔月工程,去月球上取回更多的樣品。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赴月球取月土,而發射隼鳥2到小行星?
    長久以來,網絡上一直一種說日本航天水平被低估的聲音,這一次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從3.5億公裡之外取回小行星「龍宮」的塵土樣本,並且還搶先嫦娥五號回到地球。這波操作怕是又要引起精日分子和日吹的一大波高潮了,日本政府又可以省下一大筆經費了。
  • 日本實力雄厚,為什麼不去月球採樣,卻發射隼鳥奔襲3.5億公裡?
    隼鳥二號遠3.5億千米外的龍宮小行星,花了6年時間帶回了5.4克樣品,而早在隼鳥二號之前的2010年,隼鳥一號早就已經於2010年從「絲川」小行星上採樣返回了!當然網上也出現了日本航天技術遠超中國的聲音!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上個月24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帶著國人的美好祝願成功飛天,8.2噸的嫦娥五號在飛行了大約2200秒後成功到達了預定軌道。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_騰訊網
    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 日本能去小行星採樣,為何不能登陸月球?核心技術十七年無法攻克
    比如這種論調:日本科技實力不是吹的,本次探測器飛行了52億公裡!準確找到並登陸小行星,比登月更難……這種基於幻想與人為加工的論調曾長期大行其道,然而隨著大眾綜合科學素養的提升,類似言論已經很難有多大市場。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那麼,同樣是太空取樣,咱們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呢?首先,來看距離:隼鳥2號的目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5號的目標是距離地球40多萬公裡的月球。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日本突然宣布航天喜訊,美:難度大於登月
    嫦娥五號工程反映了中國航天的實力,返回器攜帶的4斤月球土壤也吸引了很多國家關注,美國科學研究人員,也呼籲中國航天可以「禮尚往來」。就在此刻,日本突然宣布一則航天喜訊,美國NASA的專家認為:此項日本航天的作業難度要大於登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離地球3億公裡,日本展現太空技術,我們或小看日本航天水平了!
    而這也是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積極地去探索外太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果了,比如說,阿姆斯特朗搭乘著阿波羅號登上了月球,並且在月球留下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腳印,不過令人非常好奇的是,除了美國在上個世紀阿波羅號的成功登月之外,現在已經很少有國家能夠實現對月球的探索了。
  • 日本探測器飛行52億公裡,卻取回「人造物」,難道被澳洲調包了?
    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近期中國的航天事業迎來了高潮,中國的嫦娥5號從月球回來,並且攜帶了1700多克的月球土壤,無疑是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一大進步,不僅是月球土壤,更重要的是此次的探月數據。
  • 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對宇宙的探索也未止步,如今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sǔn]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近期日本宣稱,已經成功登陸「龍宮」小行星的「隼鳥號」探測器已經準備返航,將在澳洲南部安全著陸。隼鳥號是日本研製並在2003年用MV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小行星取樣太空飛行器。
  • 用「打水漂」返回月球樣品,為何嫦娥五號舍易求難?而日本卻不用
    公元2020年12月17日,它將被載入人類史冊,因為重300多公斤的中國嫦娥5號返回艙帶著月球樣品安全返回預定著陸點,中國首次月球取樣成功了,標誌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3個獲得月球樣品的國家,值得國人慶祝。
  • 嫦娥5號成功登月!日本「隼鳥2號」也將完成,中日航天誰更強?
    就在前天的23時,我們所發射出去的嫦娥5號在月球的表面成功著陸到了預選區域,也就是月球表面的風暴洋的確,這片地區跟美國還有蘇聯的探月相比之下,是另外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達的地區,而這也使得我們國家成為了第三個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成功著陸以後,著陸器會在我們地面操控之下展開大約兩天的工作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同樣是去太空挖土,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二號誰更厲害?
    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上返回地球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從太空中返回,並在前兩天著陸地球。 和我國嫦娥五號相同的是,日本隼鳥二號也是去其他星球挖土,不過隼鳥二號挖的是小行星1999JU3,又稱為「龍宮」的小行星,嫦娥五號採集的則是月球土壤和巖石。
  • 日本異常行動引警惕,隼鳥二號真正意圖被曝光,白宮鷹派拍案而起
    如今的日本每年需要給駐日美軍繳納高達20億美元的「撫養費」,而且還要充當美國在亞太地區橋頭堡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面臨的國防壓力可想而知。因此美國對於日本自衛隊的軍力建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在不久之前中方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目前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在月球表面完成了挖土的工作,將會尋找機會返回地球。
  • 【知識】航天大國為啥都要千裡迢迢去月球「挖土」?
    說到月球採樣,就不得不提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之間的「月球挖土競賽」了,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登月之後沒有下一步動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那些年月球採樣背後的故事。激烈的頭名之爭「二戰」過後,美、蘇兩國各自從德國獲得了一批火箭專家,並從此開啟了本國的航天事業。
  • 日本公司計劃建造「月球城市」,中國航天專家:異想天開!
    作為地球最近的鄰居,月球一直是人類載人航天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不過,與過去由國家級航天機構提出探月計劃相比,近年來許多私營公司也紛紛湧入探月大潮,而且其計劃更為大膽超前。據報導,一家名為ispace的日本公司最近宣稱,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並使其客流量達到每年萬人左右。
  • 美國航天落伍了?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不被看好,人們稱不現實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登上過月球的國家,不過,大約10年後,這個「唯一」就要不保了,因為中國、俄羅斯等很多國家如今都在計劃著載人登月,而且未來伴隨著人類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或許也真的會有其他國家「後來居上」,在航天實力方面趕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