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疫情下手機銀行APP該如何運營獲客和活客?

2020-12-22 九卦金融圈

「挑戰與責任:戰『疫』催化數位化銀行」徵文大賽

*隔離也許會隔斷我們距離,但是不能隔離我們的真愛:還等什麼呢?拿起筆來,參加索信達與九卦金融圈聯合舉辦的 「零接觸」銀行徵文大賽哦。

*快來投稿!眾多獎品等你拿!大賽截止日期為3月13日!本文為徵文選登,期望引發行業關於數字金融和「零接觸」的深入探討。

作者:王夏( 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

攝影:侯本旗(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恆豐銀行人力總監)

編輯:蔡天昊

來源:九卦金融圈

2020年初的這場疫情,對銀行業來說是挑戰也同樣是機遇。疫情期間,作為線上重要渠道之一的手機銀行,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從交易量上還是交易金額上都實現了大幅上升,幫助銀行停運期間不停業。正是這次網點客戶及櫃檯交易量的驟減,線上渠道流量及交易額的反增不減,讓銀行更多部門更加意識到手機銀行的重要性。

為進一步提升銀行服務客戶的數量及質量,結合銀行自身的金融屬性及非高頻交易的特點,建議可通過以下方式繼續加強手機銀行APP的獲客及活客。

打造線上創新產品

首先,在銀行自有業務上,可進一步將網點叫號、出示身份憑證、提供交易憑證等非動帳類業務線上化操作,同時將轉帳限額修改等動帳業務通過與遠程中心合作,結合人臉+人工審核方式為客戶節省到櫃檯的時間。例如民生銀行手機銀行提供了客戶遠程視頻打開對外轉帳權限的功能,為客戶減少了疫情期間出行的風險。

其次,加強與零售、資管等各部門加強配合與溝通,通過流量及客戶價值促進平臺自身的銷售,引導更多部門將線下產品或活動線上化,例如將僅針對線下銷售的私行產品或專屬產品放到線上銷售。

最後,將各分行各地區尚未有可使用的線上銷售平臺的專屬特色服務線上化,即通過一系列不同的地區特色服務擴大客群及客戶粘性。例如,在光大銀行手機銀行城市服務專區裡,為客戶提供了各家分行特色服務,銀行通過總行+分行服務模式,豐富了線上內容,同時還將業務與客戶聯繫更緊密,真正做到惠民的服務。

加強客群特色服務

手機銀行有它自身的優勢,可以足不出戶,在線辦理各種業務。

一方面,共同梳理並發展重點客群,摸清客戶的喜好並找到營銷重點,例如為提升高資產客戶的價值重點打造出國金融線上服務及外幣理財服務,同時結合零售資源共同宣傳;針對25-45歲女性,將理財、保險等產品進行詳細介紹並突出產品特點;針對有孩子的客戶重點宣傳親情帳戶(結合活動,實現一帶三的客戶增長)。

另一方面, 在銀行產品及功能同質化的今天,我們是否可在生活服務下打造特色內容,專門為30-50歲的家長提供課程教育類的專區,通過該專區找到得到、喜馬拉雅、VIPKID等在內的所有教育類的優惠券,並整合所有教育公眾號中的音頻課程並在手機銀行收聽;為家長級用戶客戶提供各省市地區的幼升小、小升初中等各年齡段的升學指南資訊。

針對25-45歲女性,將母嬰、化妝品等產品等作為商城爆品,提升商品銷售及商城收入;專門為50以上客戶,提供每日登錄領取繳費充值抵扣金(每月連續登錄20天領取5元優惠抵扣金),用於手機充值或是繳費業務。例如中信銀行手機銀行的友魚積分商城,產品重點覆蓋了年輕女性客群,抓住用戶的喜好,推出一系列輕奢商品。

渠道引流交叉營銷

一方面,應該豐富自有平臺拉新手段。例如,將生活服務中的優惠券(例如商城、外賣、咖啡、電影票等包裝為銀行自有優惠券)發放至第三方平臺,作為資源互換,第三方平臺將利用銀行自有業務的券碼營銷客戶,客戶領取優惠券後會登錄手機銀行平臺消費使用,從而促活的同時實現了品牌宣傳、商品銷售等多重效果。

另一方面,銀行應不再僅僅依賴行內的網點、網銀、門戶網站等行內渠道,而是進一步將分行對接的平臺、商戶都作為渠道,以及線上的大流量平臺、客戶中的大V等等,甚至可以聯合更多地區特色的商戶公眾號向手機銀行導流。在下圖中可以看到,通過一些列渠道(包括平臺自身的交易結果頁)推薦,客戶可以獲得各種形式的權益並使用在生活服務中,同時因為消費可以繼續獲得更多權益,從而讓客戶「自覺」留在平臺體內。

加強內容運營效率

內容不僅僅是官方微信,手機銀行上的所有圖片及文案都是內容運營的重點。內容如人的外貌和溝通表達,長得漂亮、易於溝通,往往人們更願意去交流合作。因此,在手機銀行上圖片及文字內容應加強專人管理,因為它所在的欄位及樣式決定了這個平臺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能否根據時效性,快速推出易於客戶理解的內容也是提升客戶粘性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招行銀行手機銀行推出的「伴您復工」專區以及資訊,整合了在線教育、出行、外賣等所有疫情期間高頻使用的業務,內容清晰明了,使用流程也十分順暢。

保持線上活動開展

針對各類客群要開展各類活動,讓新客戶平臺更有憧憬及期待,讓老客戶粘性更加明顯。根據經驗,針對代發、出國金融、信用卡、理財、基金、繳費等,每月在線上至少開展5-10個活動。活動更多是作為手段,雖然無法帶來活躍客戶的穩定增長,但在疫情期間,活動仍舊是客戶訪問平臺的有效激勵手段,沒有活動也是萬萬不能的。例如光大銀行手機銀行推出了「捐贈陽光值 為疫區獻愛心」活動,不僅實現了促活效果,同時還實現了公益捐贈的目標。光大銀行手機銀行近期推出了「捐贈陽光值 為疫區獻愛心」活動,不僅實現了促活效果,同時還實現了公益捐贈的目標。

運營功能快速優化

運營需要不斷自動化,解放更多人力去思考。手機銀行APP消息推送是一種觸達客戶時效性最高的方式,若能夠實現針對不同客群消息的自動化推送,以及在客戶未同意開通接收手機銀行APP消息功能的情況下由系統推送彈窗再次確認的功能普及推廣方式,將大大減少運營人員的重複性工作。

若能夠實現快速配置商品銷售頁面的系統機制,從而將小商戶的產品快速配置在銀行商城前端銷售,將大大提升運營工作的效率和價值。

運營數據實時追蹤

運營需要業務人員積極動腦+時刻行動,內容的點擊量、活動的轉化率、客戶的留存率,需要運營人員根據數據結果做出快速調整。同時,在頁面內容、活動形式、渠道交易引流上,需要大量精細化的同業及行業競品及時調研工作。

運營不能一味羅列工作,而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數據結論作為參考依據,做到快速複製行業成功案例,對於不成功的內容做到及時退出。

精準核算成本收入

在成本管控上,可通過「資源互換,借力發力」的方式,充分調動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免費開展宣傳及活動。例如,因為在合作商戶進行採購所以可免費在其平臺布放手機銀行相關廣告,或是將手機銀行平臺作為銀行系內其他平臺產品或活動的宣傳入口。在效果實現上,通過不同資產客戶AUM的提升,客單價的提升(生活商戶手續費+收入,商城收入等),計算得出手機銀行月活客戶價值從而讓零售客戶發展更有側重。

一個好的產品離不開運營,正是通過結合銀行自身屬性及疫情期間運營不停的一系列工作,助力手機銀行可以共克時艱,為銀行客戶帶來更好的服務。也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助運營崗位的同事們更好的參與並熱愛手機銀行APP運營,讓大家可以在2020新的一年,借力打力,用心運營銀行業務。

相關焦點

  • 九卦| 如何打造「零接觸」銀行,緊抓疫情催化四大機遇?
    作者:王凱鴿(億聯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攝影:侯本旗(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恆豐銀行人力總監)編輯:魏萊來源:九卦金融圈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線上業務優勢凸顯,「全民隔離」下,各種線上服務如雨後春筍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各行各業均不同程度將業務和服務向線上發展,打造「零接觸」業務模式。
  • 手機銀行使用頻率陡降 銀行如何打造高頻App?
    數位化轉型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然而目前進展如何?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9年個人手機銀行使用頻率明顯增長和略有增長佔比為71%,2020年則降低至57%;2019年個人網銀使用頻率明顯增長和略有增長佔比為64%,2020年則降低年則降低至51%。
  • 銀行如何做場景化獲客?一線參與者分享實戰經驗
    來源:新流財經來源 | 九卦金融圈 作者 | 蔡宇煜這幾年很多銀行都在談數位化轉型,都希望順應網際網路轉型的發展趨勢,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進一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改善經營過程中的弱勢,尤其是在大力推廣零售業務的銀行中,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提升客戶體驗已經成為戰略布局
  • 九卦|中小銀行突圍之路:金融科技玩轉新電商
    作者:楊波(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編輯:殷宜家、楊文華來源:九卦金融圈「金融服務無所不在,就是不在銀行網點。」這是銀行創新教父Brett King在《Bank 4.0》中對未來銀行的預判。在金融數位化潮流和全球疫情影響下,傳統銀行櫃檯的「脫媒」趨勢更加明顯。儘管近些年商業銀行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大大降低了銀行和客戶的交易成本,但是「知道客戶做了什麼,而不知道他想做什麼」卻變得日益嚴重,針對性服務缺失。銀行網上銀行、APP等日益成為一種「超低頻」渠道,在客戶生活圈中邊緣化趨勢明顯。
  • 【運營】金融行業App數智化運營與增長
    但實際情況,用戶常常把手機銀行做成工具,只在查帳、轉帳等單一場景下使用,這使得手機銀行在線上場景的增長受阻。個推在與多家銀行深度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只要多一點的數據支持,銀行就能在用戶全生命周期中發現更多的增長點。
  • 坐擁1.3億用戶 招行APP最新打法來了!從獲客轉戰流量經營 MAU和AUM...
    基於此,部分銀行將側重點放在了對非金融場景的耕耘上,希望以高頻生活場景帶動低頻金融場景。成效是顯著的,MAU指標在銀行內部考核中也愈發重要。不過,如何將APP用戶轉化為與銀行密切交互的「客戶」,需要有新的動作。
  • 運營方法|全面解析優衣庫、永輝生活、全球蛙如何數位化獲客
    你連忙走開,卻發現倆個「90後」追著你,「我們現在有個倆周年活動,可以免費領取一張周卡」……緊接著,聽見手機「嗡嗡」震動,打開一看:「您好,我是母嬰行業從業人員…」你關了手機,開始回家。無論是對什麼行業,客源是最重要的,任何企業的一大痛點,就是如何獲取客戶,把魚引入到自己得魚塘裡。
  • 抗擊疫情在行動 渤海銀行聯合飛常準app推出線上「同行查詢」服務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役仍在繼續。時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春運返程的人員流動也為防控工作帶來了更多挑戰,如何確保旅途安全、及時有效採取相關防護措施,成為旅客關注的重點。渤海銀行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對接線上航班準點查詢平臺—飛常準app, 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同行查詢系統」,為全國人民以及渤海銀行客戶提供「同行查詢」服務,共同抗擊疫情。
  • 九卦|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做全球化傳播?
    作者:金明正編輯:金明正來源:九卦金融圈12月7日,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開幕,本次科技節為期五天。全球40多座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共同連線。羅琦明顯感覺到在香港的地鐵站進行地推廣告的效果大不如前,而在疫情之前,因為香港的城市特色於人文特點,這種模式能收到很高的曝光率。為適應疫情下的新業態,羅琦與同事們將會議更多搬到了線上進行。她更希望做好橋梁工作,扶持在香港當地新生的網際網路券商,並適應地域特色,在線上線下都做好傳播工作。
  • 選讀|招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數位化經營:以「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App為平臺,探索和構建數位化獲客模型,打造新的獲客增長點。生態建設:通過「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App平臺開放不斷提升服務創新效率。同時,不斷強化擴展智能風控平臺「天秤系統」,偽冒偵測範圍覆蓋線上和線下交易渠道,優化電信詐騙提醒攔截。數位化管理:設置專業用戶體驗團隊,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出發點,推動客戶體驗升級。零售方面,實現對零售客戶體驗的實時監測和數位化呈現,初步構建零售客戶的體驗風向標和服務升級引擎。
  • 併入手機銀行成趨勢 直銷銀行App「失寵」
    12月31日,下架各應用市場華夏直銷銀行App應用及華夏銀行官網直銷銀行App下載連結,同時不再維護更新直銷銀行App。  收縮直銷銀行服務渠道並非孤例,早在華夏銀行之前,就有銀行將直銷銀行和手機銀行統一入口模式,先是浦發銀行和平安銀行將直銷銀行融入到了手機銀行中,接著南京銀行在2019年12月將手機銀行App和直銷銀行你好銀行App進行了合併升級。
  • 從智慧廳堂營銷到信息化晨夕會 這家銀行網點這樣「躲」過關停潮
    網際網路浪潮對銀行網點的影響有多大?就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數據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銀行行業離櫃率為89.77%。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預計業務線上化、離櫃化的趨勢會進一步加深。在此行業大環境下,截至今年9月底,共計有2千餘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那麼,未來銀行網點需要做些什麼來維持"生計"?
  • 深扒分期樂、360借條APP,我們發現了消費信貸APP運營「套路」
    頭部機構逆勢增長,月活超1500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消費金融逾期上升,一些消費金融公司開始調整獲客模式和投放計劃,適度收緊風控策略,開源節流。當新客戶獲取變少,對老客戶運營能力要求變得更高。亦有分析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恰好是一根導火索,實際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消費金融行業流量增長放緩,獲客成本持續提升,疫情恰好給激進的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如此一來,最大化現有用戶價值成消費金融機構當前最重要的事。
  • 藝術塗料是如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抖音的本質是追求娛樂化,遇到了好的市場機遇,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而成功成為人們每天必進入的app;美團堅持正確的戰略,結果回報周期比想像更短,成為如今人們點外賣必備的app;而在藝術塗料行業當中,也同樣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 招商銀行App 9.0上線:當一個十歲的App談「新基建」與「殺手鐧」
    當流量增長的天花板近在眼前,當沉澱在線上App的用戶已經過億,當疫情直接給銀行帶來一場網點零流量的終極測試,招商銀行App 9.0,是「零售之王」在2020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下,如期交出的大考答卷。數以千計的功能需求、迭代細節裡,正藏著招行零售金融3.0轉型的「內功」。
  • 科技金融下商業銀行網點發展趨勢與轉型研究
    如圖5,浦發銀行營業網點與手機銀行客戶數趨勢圖中所示,浦發銀行近十年來自助銀行數和營業網點數與工行一樣經歷了先升後降的過程,自助銀行個數從2016年最高點4801家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3603家,即每年關停600多家自助銀行,但同時手機銀行客戶數在近五年有爆發式增長,2018年末已逼近3500萬人。
  • 大數據時代下,APP拉新獲客怎麼做?二次元APP這樣玩!
    今年的線下踏青受疫情影響比往年晚了些,但這些二次元愛好者們的「線上娛樂」並未受到影響。追番、看漫畫、聊同人周邊、開展直播cos秀……宅家期間,視頻、漫畫、社區、音頻等不同類型的二次元APP成為了愛好者們的「主戰場」,由此也帶動了二次元APP的日活增長。
  • 選讀|廈門銀行:「移動優先」打造對公業務數位化轉型新門戶
    此外,對公客戶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給銀行資產質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在此形勢下,廈門銀行結合全球銀行業新格局和行內數位化現狀,制定了數位化轉型策略。其中,橫向以體驗創新為先導,完善線上服務,實現傳統對公業務的數位化進階,積極嘗試創新,重塑客戶體驗;縱向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積極尋求體外業務切入和提升機會,實現數位化單點突破。
  • 甘肅銀行王文永:利用數字資源全面驅動銀行業務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央網聯合中國電子銀行網共同發起「銀行家談創新」專題報導,並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機構,聚焦數字經濟時代下中小銀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疫情給銀行帶來的改變。一方面,精準匹配不同客群的金融需求,增強客戶識別的精準化、智能化;另一方面,通過API、SDK 等技術,對外輸出產品和服務,借力第三方平臺,增加客戶線上觸點,構建「流量平臺+手機端」獲客模式,實現「獲客活客」。產品創新方面。
  • 零售3.0數位化轉型質變:招商銀行App9.0重磅上線
    今年是招商銀行App發展的第十年,相較於前幾次大版本迭代, App9.0更加聚焦優勢業務與場景,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不斷下鑽經營深度,提升經營質效。如何通過招商銀行App這一億級用戶經營平臺,實現用戶價值與銀行價值的長久共贏,是招行此次迭代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