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申請日本留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由於日本特有的內諾制申請制度,需要我們通過跟教授套磁來獲得內諾,那麼要想順利獲得內諾,在套磁過程中和教授「鬥智鬥勇」就顯得格外重要。
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儘可能做到「知彼知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分析日本教授的招生心理,從而幫助大家能在套磁過程中更遊刃有餘。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套磁對象——日本教授和研究室的基本情況。
日本教授的工作內容
日本教授除了平時授課以及會發表一些論文之外,也會出版一些書籍;
一個教授同時參加4、5個學會以及不定期國際會議的情況也比較常見;
同時教授也會接手和社會企業合作的一些研究項目,有的也會帶著學生一起做。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的教授不愛回信或者回信慢了。
日本研究室介紹
首先研究室成員包括教授、副教授、助教、秘書、學生等,研究室成員一般在10~20人左右。
有的研究室還會招實習生或者研究員,相當於學校的在職職工,每月大概有10萬日元月薪。
在我們申請研究生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極個別的教授會招收實習生或者研究員的情況。
在教授比較忙的時候,就會出現助教或者秘書代為回信的情況,偶爾也會有研究室的學生代為回信。
了解了基本情況之後,我們來看看日本教授的招生習慣。
日本教授招生時間
日本修士考一般有兩次,分別是8、9月或1、2月,修士畢業時間為4月或9月。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研究室的容量是不變的要素,也就是達到研究室的承載量之後,教授就不會再招生。
同樣,每年4月或9月之後,就會有從研究室畢業的學生,所以,日本教授招生時間一般為春季生前一年4月開始;
秋季生前一年9月開始,招生的高峰期為春季生9~11月,秋季生2~4月之間,所以立思辰留學建議大家要把握好黃金時間,提前做準備,抓住機遇。
日本教授招生重點考察內容
1、研究能力:
研究室並非是學習的平臺,而是共同研究的平臺,所以要提前做好規劃,大量查閱相關文獻、多參加本大學教授的研究項目或者專業相關社會實踐,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
2、學習能力:
GPA3.0+或者對專業課程成績有要求。在校成績是教授評判是否能通過修士考的重要標準。還有機會的同學,要儘可能提升GPA。
3、語言能力:
按照申請專業的方向來看,一般情況下文商科需要達到N1-120+、理工醫藥藝術N2-120+,託福80+/託業730+/雅思6.0+,同時面試也會考察口語和聽力,平時也要多加練習。
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教授會建議直接參加修士考,一般修士考提交英語成績是必須的,所以建議大家提前考出英語成績。
4、出身院校:
以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為代表的帝大及排名靠前的學校,尤其是理工類專業申請,對出身院校的要求較高,如果在出身院校方面沒有明顯優勢的同學,建議儘量尋找其他優勢或亮點來折服教授。
5、志望理由:
在和教授溝通過程中,要明確表示有且只申請了這個教授,並且需要注意志望理由是否「合理」,留學日本不是因為單純喜歡日本文化,而是研究內容,注意志望理由要和教授研究室內容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