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事新聞網(Naval News)等媒體11月19日報導稱,日本全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暫名30FFM)的二號艦,今日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儀式上,該艦被命名為「熊野」號(FFM-2)。
值得一提的是,30FFM一號、二號艦幾乎同時開造,但由三菱重工承建的一號艦,此前動力系統出現問題,建造進度已大幅落後於本該作為二號艦的「熊野」。這就讓計劃中的二號艦「後來居上」,反而首先下水。
資料顯示,該級護衛艦全長133米,寬16.3米,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裝備有一具英國羅·羅MT-30燃氣輪機和兩具德國曼恩12V2833D中速柴油機,航速最高可達30節。武器裝備方面,該艦裝備了127毫米艦炮、兩組四聯裝17式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變深度拖曳聲吶等設備。該艦出於設計需要,還搭了反水雷任務裝備模塊進行相應任務。從下水的二號艦來看,該艦目前在前甲板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空位。按照計劃,此處可安裝16單元的垂髮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該艦採用了一體化桅杆,隱身構型的先進設計,其吸波隱身材料則來源於日本「心神」戰鬥機項目。此外,該艦的設計船員人數約為90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艦上裝備自動化性能提升的水平。其造價也只有普通驅逐艦的三分之二,約為460億日元(約合30億人民幣)。
據Naval news網站9月份的消息,日本的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是為多任務而設計的,該級護衛艦將取代目前負責海防和掃雷任務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還將擔負起巡邏日本周圍海域的任務。 2015年6月,三菱重工集團針對這一設計思路,首次披露3000噸級30FFM飛彈護衛艦方案。2017年8月,日本防衛裝備廳宣布其升級版方案中標,並公布設計指標,標準排水量也從3000噸增大到3900噸,滿載排水量達5500噸。2018年4月,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本部正式為其命名「平成30年度多任務護衛艦」,代號30FFM。2019年10月底,首批兩艘艦分別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和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開工建造。2020年11月,計劃中二號艦首先下水並得到命名為「熊野」。據估計,在舾裝和各種試驗試航後,該艦將於2022年3月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