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擊敗三菱!日本新隱身護衛艦二號艦後來居上,比一號艦先下水

2020-12-18 環球時報

據海事新聞網(Naval News)等媒體11月19日報導稱,日本全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暫名30FFM)的二號艦,今日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儀式上,該艦被命名為「熊野」號(FFM-2)。

值得一提的是,30FFM一號、二號艦幾乎同時開造,但由三菱重工承建的一號艦,此前動力系統出現問題,建造進度已大幅落後於本該作為二號艦的「熊野」。這就讓計劃中的二號艦「後來居上」,反而首先下水。

資料顯示,該級護衛艦全長133米,寬16.3米,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裝備有一具英國羅·羅MT-30燃氣輪機和兩具德國曼恩12V2833D中速柴油機,航速最高可達30節。武器裝備方面,該艦裝備了127毫米艦炮、兩組四聯裝17式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變深度拖曳聲吶等設備。該艦出於設計需要,還搭了反水雷任務裝備模塊進行相應任務。從下水的二號艦來看,該艦目前在前甲板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空位。按照計劃,此處可安裝16單元的垂髮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該艦採用了一體化桅杆,隱身構型的先進設計,其吸波隱身材料則來源於日本「心神」戰鬥機項目。此外,該艦的設計船員人數約為90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艦上裝備自動化性能提升的水平。其造價也只有普通驅逐艦的三分之二,約為460億日元(約合30億人民幣)。

據Naval news網站9月份的消息,日本的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是為多任務而設計的,該級護衛艦將取代目前負責海防和掃雷任務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還將擔負起巡邏日本周圍海域的任務。 2015年6月,三菱重工集團針對這一設計思路,首次披露3000噸級30FFM飛彈護衛艦方案。2017年8月,日本防衛裝備廳宣布其升級版方案中標,並公布設計指標,標準排水量也從3000噸增大到3900噸,滿載排水量達5500噸。2018年4月,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本部正式為其命名「平成30年度多任務護衛艦」,代號30FFM。2019年10月底,首批兩艘艦分別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和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開工建造。2020年11月,計劃中二號艦首先下水並得到命名為「熊野」。據估計,在舾裝和各種試驗試航後,該艦將於2022年3月服役。

相關焦點

  • 二號艦比首艦先下水!日本新護衛艦造價兩倍於054A,火力弱一半
    (FFM級護衛艦首艦還沒下水,二號艦先下水了) 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船舶工業較為發達,但是軍事工業相對較弱的國家來說,發展大型水面艦艇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造個船殼
  • 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下水 命名為熊野
    30FFM一號、二號艦幾乎同時開造,但三菱重工承建的一號艦此前動力系統出現調試安裝問題,建造進度大幅落後於二號艦。最終導致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命名。日本共計劃建造22艘新型多用途護衛艦,「熊野」號預計於2022年服役。
  • 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命名為「熊野號」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當地時間11月19日,在三菱重工三井E&S造船集團旗下位於岡山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出席儀式,並宣布將該艦命名為「熊野」號。「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首次真正使用的「護衛艦」這一艦種,其旨在取代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30FFM是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提高到5500噸,這個體量已經超過了很多驅逐艦。
  • 日本新型護衛艦下水,竟用二戰重巡之名!待遇超規格,可升驅逐艦
    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30FFM飛彈護衛艦二號艦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下水。當天還進行了新軍艦的命名儀式,這艘戰艦按照傳統繼承了二戰時期舊日本海軍「熊野」號重巡洋艦的名稱!這簡直是史無前例的超規格,因為就算是不少日本驅逐艦也只是繼承了舊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名字,一艘護衛艦用重巡洋艦之名,可見日本對這艘艦的重視程度之高!「熊野」號護衛艦下水典禮,該艦與同時期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建造的一號艦均是30FFM項目首批建造的2艘艦之一。不過二號艦在一號艦前下水,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麼到底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呢?
  • 日本新下水的30FFM護衛艦造價堪比052D,性能如何?
    據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11月19日報導,日本下水了30FFM護衛艦的二號艦「熊野」號。[30FFM的二號艦「熊野」號下水]30FFM是日本三菱重工(MHI)和三井造船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建造的新一代多任務護衛艦。作為二號艦的「熊野」號的下水之所以引起媒體注意,是因為承建一號艦的三菱重工的建造進度大幅度落後於承建二號艦的三井造船公司,因此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並獲得命名。
  • 日本新護衛艦一點都不像傳統日本艦
    外形一點都不像日本的艦艇——30FFM2020年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迎來新艦的下水,這次下水的是30FFM大型護衛艦首艦,然而有趣的是這次的首艦卻是二號艦,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新型5500噸護衛艦下水,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相控陣雷達
    當地時間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一代多用途護衛艦30FFM二號艦「熊野」號,在三井造船廠舉行命名和下水儀式。那麼這艘新型護衛艦具備什麼樣的戰力?未來地區格局中發揮何種用途?時下眾說紛紜,風雲認為該級護衛艦具有4大技術上的特性,本期《沙場風雲錄》將和大家一探究竟。
  • 海自地方隊不再低調—新一代5000噸級護衛艦下水,將殲20當假想敵
    11月19日,海上自衛隊新一代多功能護衛艦「30FFM」二號艦「熊野」 號(JDS Kumano,FFM-2)在三井造船玉野工廠舉行下水儀式,防衛大臣岸信夫出席儀式,並宣布該艦命名。
  • 近海作戰「馬前卒」 日本新飛彈護衛艦曝光
    正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建造的新型飛彈護衛艦2號艦    近日,日本社交媒體上出現網友拍攝的海上自衛隊最新型30FFM飛彈護衛艦2號艦照片,該艦目前正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建造    與自衛艦隊主力艦隻質量大幅提升不同,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地方隊投入較少,只是將自衛艦隊淘汰的飛彈驅逐艦調撥地方隊,與地方隊裝備的老式阿武畏級、夕張級等飛彈護衛艦一起應對近海威脅。然而, 這些20世紀80年代下水的老艦不僅在武器系統、信息化方面難以適應近海防衛作戰需求,就連艦體也隱患重重,近年來多次發生火災。
  • 075一號艦和二號艦下水時間相隔239天?這是誰挖的坑,到處被轉載
    在075二號艦下水前後,我發了兩篇文章,明確指出,一號艦和二號艦下水時間相差約7個月。可是,自從昨天075二號艦下水後,不斷有媒體報導兩艘艦下水相隔239天。下面這個報導更離譜,連下水日期都搞錯了,075一號艦明明是9月25日下水的,在它這裡卻變成了9月26日,真是無語了。這些報導說239天的,到底數據是怎麼計算來的,我個人實在想不出來,就算用最簡單的算法,即從2019年9月25日到2020年4月25日,這中間剛好相隔7個月,那應該是210天啊。
  • 印度歡呼又一艘隱身艦下水,噸位與052D艦相當,上層建築卻還沒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防務世界」網站12月14日報導,近日,印度海軍第二艘國產P17A隱形護衛艦「希姆吉裡」號在加爾各答(Kolkata)舉行下水儀式,該艦由印度加登裡奇造船工程公司 (GRSE)生產製造,是該船廠負責的3艘P17A隱形護衛艦項目中的第二艘。
  • 滬東造船廠新船出塢,二號艦可能下水
    自2019年9月25日我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075型下水以來,有關075的消息便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有網友便拍攝到,在上海黃埔江邊滬東造船廠的船臺上,多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建造中,二號艦艦體已經大致建造完畢的。
  • 日本下水亞洲最強護衛艦?靠4國提供零件組裝,比印度強不到哪去
    30FFM二號艦「熊野」號下水與命名儀式 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30FFM飛彈護衛艦二號艦在三井重工的玉野造船廠下水。除了舉辦隆重的下水儀式外,當天還進行了該艦的命名儀式,該艦延續了日本二戰時期的命名規則被命名為「熊野」號。而二戰時期的「熊野」號則是一艘搭載203毫米口徑主炮的重型巡洋艦!如此超規格的命名方式也體現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重視。
  • 縮小版的055,日本最新的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
    今天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30FFM)第一艘艦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並被命名為熊野號,預計於2022年服役,這是日本最新的護衛艦,隱身能力相比目前的戰艦有了質的飛越。
  • 日本新護衛艦造價超過052D,性能卻差得多
    日本近些年一直在尋求發展本國軍事實力,雖然受到戰敗影響無法發展軍隊,但自衛隊的建設可以說是風風火火。尤其是海上自衛隊,日本更是投入了許多心力。近期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報導了一則新消息:日本下水了30FFM護衛艦的二號艦「熊野」號。這也是第一艘下水的30FFM護衛艦。
  • 畫055不成反類犬,細看日本30FFM護衛艦,造船工藝一年不如一年
    日本新一代多功能護衛艦30FFM的二號艦「熊野」號下水已有近一個月時間了,如今正停靠在三井造船玉野造船廠的碼頭上進行舾裝。最近,有關這艘艦的一批新角度照片又曝光了,讓人看到了籠罩在光環背後的一些真實的東西。
  • 桅杆造型類似我055萬噸大驅,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下水
    日本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土面積不到我們中國一個省面積的日本,繼改「出雲號」航母后,又下水一款新型隱身護衛艦,意在建造一直強大的航母編隊。不知道此時無暇顧及日本的美國又將作出何反應。根據日本方面媒體高調報導稱:日本最強新型隱形護衛艦下水,此艦艇被命名為「熊野」號
  • 對殲20隱身?日本新型護衛艦完工在即,中國054B如何借鑑?
    根據日本「爬牆黨」最近拍攝到的照片,由日本三菱重工擔任主承包商的日本海自「平成30年度多功能護衛艦」(30FFM)首艦已經在位於長崎的三菱重工造船廠船塢內成型,除了艦體已經建造完畢、前部上層建築也已經搭建得差不多了,而位於艦橋上方的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顯得十分顯眼。
  • 隱身能力雖然不錯,但日本熊野號護衛艦,或只有空調是自己產的
    「熊野」號護衛艦隱身性能不錯 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了一艘新型護衛艦「熊野」號,這艘護衛艦外型採用簡潔流暢的隱身設計,看起來猶如縮小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此外還採用了綜合式一體化桅杆和雙波段雷達以及綜合光電系統,這些配置從技術角度看與我國055級萬噸驅逐艦非常相似,因此「熊野」號護衛艦也被網友稱之為
  • 075型兩棲攻擊艦進度喜人:二號艦今試航 與一號艦僅隔4個月
    圖片說明:二號艦今試航 圖源@燃燒的哈爾科夫東方網·演兵場12月22日報導:今日,有網友拍到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解纜起航,離開位於上海黃浦江邊的造船廠,緩緩駛向東海某處海域開展試航工作。圖片說明:二號艦今試航 圖源@燃燒的哈爾科夫相比一號艦試航時的一波三折,此次二號艦的試航之路明顯順利得多,今天天氣也頗為晴朗,不必擔心像一號艦那樣遭遇惡略天氣後延期。回顧075艦頭一、二號艘艦的下水試航度,也可以明顯感受到整體項目正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