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技術在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為全球經濟、供應鏈以及遠程工作的員工提供了支持,它將繼續成為組織尋求在2021年提高可擴展性、業務連續性、成本效益的基本方法。
根據思科公司的研究,94%的工作負載將由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控制。不過IDC公司最近的調查表明,IaaS市場在未來5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3.7%。
以下是人們將在2021年看到的優秀雲計算趨勢:
1. 混合雲計算將在2021年佔據主導地位
到目前為止,許多組織都使用混合雲計算系統來維護其工作流程和生產。許多專家認為,到2021年,各行業組織都將採用混合雲。人們希望從混合雲中獲得理想的速度、出色的控制和改進的安全性。
2. 無伺服器計算
無伺服器計算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這是由於對傳統創新的不斷增長的要求,以使無伺服器發展成為可能。它通過隔離應用程式的開始和結束來重新分配整個基礎。
例如,按需支付系統是一種結構普通的無伺服器模型。這樣的項目非常靈活,可以使組織對雲計算託管的成本擁有更多的控制權。
3. 邊緣計算
多雲的實用程序(以及不斷增加的用例)反映了數據環境的不斷發展。由於當前的疫情而導致孤立的程度正在促進這種模式,並且提高採用邊緣計算的可行性。逐漸異構的條件從根本上增強了連接它們的需求,而這是多雲部署的優勢所在。
4. FaaS在雲中的實施
功能即服務(FaaS)是雲計算服務的主要部分。它在代碼使用方面為工程師提供了支持,同時與採用複雜基礎設施保持距離。
FaaS是無伺服器計算的一部分,主要圍繞網關、存儲、API展開。這些是FaaS服務類別。與IaaS和DaaS合作夥伴相比,它是一種更簡單的幫助,它使開發人員可以節省編程時間。組織可以使用FaaS更快地創建代碼。
到2021年,更多的科技公司將選擇FaaS作為其運營工作的工具。正如Cision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的那樣,FaaS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72萬美元。因此,其年增長率將達到32.7%。
5. 雲計算提供商開展合作
2021年將看到更多的雲計算和多雲提供商開始合作,因為雲計算供應商承認他們開始合作以加快上市速度,利用各自的優勢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Oracle公司與微軟公司在2019年6月開展合作就是一個例證,利用了Oracle公司的網絡技術和微軟公司的機器學習能力。
6.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在數字時代,即時消費推動企業以驚人的速度工作。他們需要其IT框架以比任何常規框架都更快的速度提供服務。他們同樣需要可以快速擴展以提供增長需求的IT基礎設施。組織在數字時代對業務的這種需求加大了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需求。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可以迅速地擴展規模,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在Markets&Markets公司的研究報告中,評估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市場在2017~2022年將以26.3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7. 數據安全
用於移動數據的安全策略以軟體定義的邊界為例,該邊界通過加密來協調公鑰訪問,同時短暫地開放一個安全的UDP埠以構築應用程式級連接。容器平臺的自動化功能解決了多雲訪問問題,因此,組織採用了引人注目的方式,可以用自動化方式描述各種雲計算供應商或各種雲計算策略。
8. 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的聯合服務
隨著與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結合,雲計算將在2021年得到改善。毫無疑問,主要的科技廠商將加入整合的服務,這使其成為一種趨勢。大數據和物聯網都在不斷發展,一些組織已經在採用這些技術。
在處理和分析大數據之後,大數據可提供與特定企業標識的數據。物聯網是具有合法互連的物理設備可以用於生產的地方。
根據需要,如果雲計算與大數據和物聯網融合,組織可以提高其生產力。組織可以獲得其競爭對手的關鍵信息,並為確定未來的業務選擇投入更多精力。
9. 自動化的雲編排和優化
雲平臺將繼續創建自動化的雲計算流程編排和優化,因為跨應用程式監督互連服務的質量和數量超過了IT公司的處理能力。
自動化的服務和性能管理必須成為2021年選擇雲計算提供商的主要部分之一,因為組織可能需要處理來自某個雲提供商的更多服務。
10. 災難恢復即服務
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的業務實現數位化,停機時間帶來的損失正在迅速擴大。Gartner表示,IT宕機的平均成本為每分鐘5600美元。例如,在電子商務公司的停機時間中,將會喪失或減少銷售機會。此外,很多組織正在遵循GDPR等準則來謹慎處理客戶數據。
組織在制定災難恢復策略時應遵循所有合法條款。因此,當今的組織正在逐步轉向「災難恢復即服務」, 這是一種可以完全縮短災難恢復時間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