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2020-12-10 央視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郎朗)冷凍牛肉、冷凍「甲殼燒」、冷凍豬肉……剛進入12月,短短幾天時間,包括山西、安徽、遼寧等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又是進口食品,又是冷鏈環境,「冷鏈藏毒」防不勝防?

  浙江玉環對所有經營冷凍食品的經營戶進行排查 陳靈恩 攝

  一起接一起!多地冷鏈食品環境核酸陽性

  7日,據河南省鄭州市疾控中心消息,12月5日,鄭州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

  經調查,該批冷凍雞整翅共27噸2700件,貨物未流入市場銷售,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這只是近期國內發生的「冷鏈藏毒」案例之一。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

  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上述地區的檢測樣本涉及冷凍豬肉、冷凍雞肉、冷凍牛肉以及其他冷凍食品,產地覆蓋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厄瓜多、俄羅斯、印度等地。

  由於部分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批次的進口食品已經流入其他地區,目前,多地已緊急開展排查。江蘇沛縣,浙江餘姚、慈谿均發現流入核酸陽性批次進口「冷凍去骨牛腩」,上述地區已將庫存產品全部就地封存,對相關場所環境嚴格消毒,並對涉事食品及外包裝、環境、相關接觸人員開展核酸檢測。

  如果說此前發現的「冷鏈傳毒」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那麼,從近期曝出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通過物流,「冷鏈傳毒」已影響到其他深處內陸的省份。

  資料圖:工作人員對進口凍品進行入庫前的消殺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供圖

  防不勝防!我們為什麼要進口冷凍肉?

  自從「冷鏈藏毒」現象進入公眾視野,「冷鏈」防控難度的特殊大背景就總被專家提及:一邊是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多國疫情出現反彈;一邊是我國肉類進口規模的龐大。

  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6日21時48分,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6700萬例。

  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而近期越來越多的案例正在警示,跨境貨物帶毒的風險不可低估。

  世界貿易組織相關數據顯示,早在2011年中國就成為全球第一大食品農產品進口市場。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各類肉進口總量484.1萬噸,水產品進口量626.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8%和19.9%。

  今年受疫情、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中國進口肉類仍保持快速增長。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此前曾表示,今年1至9月份,中國自歐洲進口豬肉同比增長107.3%,預計今年全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將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

  「國外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極有可能成為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在11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解釋。

  近期,各部門和各地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及覆蓋範圍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隨之增加。

  「這也說明,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李寧說,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資料圖:12月上旬,蘭州市民在超市選購冷凍食品。 高展 攝

  食用冷鏈食品有感染風險嗎?

  從公眾的視角來看,冷凍食品,特別是進口冷凍食品現在還能不能吃?這是最關切的問題。

  「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說,感染風險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等環節,並沒有發現因食用食品本身引發感染。

  張流波介紹,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實現將新冠肺炎病毒滅活,消毒後再接觸表面,感染風險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進行過消毒後,核酸檢測仍呈陽性,公眾不必過度緊張。

  不過,不得不說,冷凍食品「帶毒」的風險點確實較多,「冷鏈」防控必須把工作做到細之又細。

  江南大學教授、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所所長姚衛蓉曾分析,在冷凍食品的包裝前後,只要食品加工環境、運輸、流通、銷售環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為交叉汙染或二次汙染而被汙染上新冠病毒。

  「冷鏈食品流通環節非常繁雜,各地除了做好冷鏈食品追溯工作外,確保投放到市場的食品安全更為重要。」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佔秋此前對媒體強調,對食品外包裝的檢測是一方面,食品內包裝也需要檢測,這樣能確保投放到市場的食品安全性,杜絕沾染了病毒的食品在市場內向更多人群擴散。

  而對於公眾來說,不少專家已經給出建議,冷凍食品烹飪過程要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資料圖:浙江省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應急演練。 中新社發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攝

  圍追堵截!「冷鏈防控網」正在加緊加密

  「冷鏈」已被鎖定,一張「冷鏈防控網」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加密中。

  就在近日,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實現跨區域數據互通互認。接入全國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在線上排查、精準管控、現場處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要將信息化追溯作為「規定動作」,優化完善省級平臺,加快與國家平臺的數據對接,及時準確上傳貨物來源、去向、數量、位置等關鍵數據,確保「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在12月3日召開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李華強表示,為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交通運輸部門聚焦進口冷鏈食品的裝卸和運輸環節,堅持人物同防。

  除強化從業人員(如港口作業人員、司機、裝卸工、船員等)防護、強化運輸工具消毒外,還要強化信息登記管理,冷鏈物流企業要嚴格查驗海關通關單證,如實登記貨物、車船、司乘人員、船員、收發貨以及裝卸貨等信息,為冷鏈物流疫情防控信息追溯提供基礎支撐。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近日也表示,國家衛健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監測預警,指導各地在開展發熱病例、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醫療機構、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環境的核酸檢測,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完)

相關焦點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冷凍牛肉、冷凍「甲殼燒」、冷凍豬肉……剛進入12月,短短幾天時間,包括山西、安徽、遼寧等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又是進口食品,又是冷鏈環境,「冷鏈藏毒」防不勝防?浙江玉環對所有經營冷凍食品的經營戶進行排查 陳靈恩 攝一起接一起!
  • 大連:進口與內貿冷鏈食品貨櫃、散貨的消殺信息將納入進口冷鏈...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大連發布  關於對提離大連水運口岸的進口與內貿
  • 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本報訊 通訊員謝曉蓉報導: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同防」疫情防控策略,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理常態化防控工作,連日來,崇陽縣市場監管局周密部署重點對涉事凍品流入境內的排查,監管處置有關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壓實企業責任。
  • 我市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線運行!將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
    我市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線運行!據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平臺」指的是黑龍江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它依託「黑龍江冷鏈」微信公眾號,綜合運用雲計算、區塊鏈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著力構建進口冷鏈食品全域全程全鏈條監管追溯系統。
  • 築牢冷鏈食品安全防線 江頭街道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監管人員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檢查。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 通訊員 曾燕妮 葉雅麗)為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防控風險,江頭街道食安辦、江頭市場監督管理所全方位部署,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近期,江頭市場監督管理所組織轄區第三方冷庫儲存單位及相關經營單位召開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
  • 哈爾濱:進口冷鏈食品 必須具備「三證」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2月17日,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第19號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在未取得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前,一律下架停售、專區存放。該公告的發布,旨在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疫情風險。公告指出,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以下簡稱「三證」)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 德州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冷鏈三證」不全一律不得入德...
    關於啟用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的通告為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確定自2020年12月3日起,啟用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集中監管專倉),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凡進入德州域內的進口冷鏈食品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國務院聯防聯控:尚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多個省份,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為何頻繁出現這一現象?進口冷鏈食品新冠陽性率不到萬分之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發布會上表示,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近期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 盧龍縣:迅速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檢查工作
    為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和健康,進一步織密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規範冷藏冷凍食品經營秩序,11月19日,盧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檢查工作。檢查組先後對盧龍縣樂佳食品有限公司、興隆廣緣超市、豐園海鮮家常菜等地的冷鏈食品進行檢查。
  • 回應| 進口冷鏈食品,天津人能不能放心吃?
    進入天津的進口冷鏈食品,如何保證安全?目前在源頭管控方面,進口冷鏈食品的防控手段主要有兩項,一是外包裝消毒,二是核酸檢測。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關以後,首先由海關進行相關手續審查和檢驗檢疫,同時對於貨品外包裝進行消毒。
  • 中檢集團: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本報訊(記者 張欽)國資委11月18日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有害生物防治產品線組織技術專家制定《中檢集團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 首單進口凍大馬哈魚入倉!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
  • 24人違規網購進口冷鏈食品被罰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1日電 據微信號「湖北發布」11日早間通報,湖北一地24戶居民違規網上採購進口冷鏈食品每人被罰200元,黃州公安分局已對美團優選黃州區合作方進行立案,依法嚴肅查處。消息稱,12月8日上午,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武漢市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黃州區24戶居民通過美團優選平臺網上採購了上述同批次的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
  • 違反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規定,這些單位被查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威海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消息,為防範新冠肺炎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強化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根據山東威海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於規範冷鏈食品報備及追溯管理的通告》要求,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全力推進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對發現的不執行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措施的行為,一律停業整頓,公開曝光,納入誠信體系,實施聯合懲戒;致使疫情擴散的
  • 丹陽確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金山網訊 13日,記者從丹陽獲悉,近期丹陽市市場監管局在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下,全力推進集中監管倉建設,並確定江蘇中合新農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為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據了解,江蘇中合新農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3樓冷庫總面積1750平方米,9、10、11、12號庫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庫,集中監管倉內只存放進口冷鏈食品,已經基本具備集中監管倉的防控要求。目前,公司正在加緊推進硬體改造以及人員招聘培訓工作,預計5天內可以啟用。
  • 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
    原標題: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傑 通訊員 曹文靜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據悉,該批次凍大馬哈魚將抽樣採集36件樣本,隨後將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山東省進口冷鏈食品銷售需公示批次追溯二維碼
    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自12月20日起,我省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時需公示批次追溯二維碼,今後消費者如發現無追溯二維碼的,要慎重購買並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 四川省發布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指南
    摘要:1月10日,四川省發布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指南,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進口冷鏈食品生產加工中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如何處置?
  • 武漢最初的新冠病毒由進口冷鏈輸入?真相是……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歐美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而在國內,各地都在嚴防與境外冷鏈輸入相關的感染病例。按照「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武漢等城市近日在對一些批次冷鏈倉儲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曾暴露在全世界聚光燈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年前,那裡是否同樣存在境外冷鏈食品?
  • 進口冷鏈食品進入南京將可全部溯源查詢啦
    該系統可為進口冷鏈產品進入南京提供「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責任可究」的全過程信息鏈條,實現了智能化防範化解進口凍品疫情傳播風險。為進一步守好外防輸入防線,11月12日起,南京市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進入南京的進口冷鏈食品要全部「集中進倉」,消殺、核酸檢測並取得證明後方可「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