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豬肉價格反彈受資本市場關注。與此同時,我國生豬期貨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據證監會今日消息,經研究,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今年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
本周生豬價格為32.07元/千克,較上周上漲2.82%;豬肉價格為47.58元/千克,較上周上漲2.48%;仔豬價格79.97元/千克,較上周上漲0.95%;二元母豬價格為4438.20元/頭,較上周下跌0.55%。
數據顯示,12月第1周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出廠均價為41.67元/公斤,環比上漲5.79%;12月第1周商務部監測全國白條豬批發均價為41.27元/公斤,環比上漲4.19%。
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生產國、豬肉消費國。中國生豬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生豬產業受「豬周期」困擾。豬肉價格關乎百姓民生,更關係到市場穩定。今年,隨著生豬期貨獲批在大商所上市,種種問題都有望得到緩解。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自4月份證監會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以來,大商所積極推進生豬期貨上市相關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業務規則體系,並推出生豬期貨仿真交易,讓市場各方提前熟悉生豬期貨交易機制和期現貨價格波動特點,進一步為生豬期貨正式上市做好充分準備。
中信建投期貨養殖產業研究員魏鑫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後,將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幫助市場研判發展周期情況。此外,飽受「豬周期」困擾的產業鏈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操作,有效規避價格風險。更重要的是,生豬期貨完善了我國期貨品種的覆蓋面,將與已有的雞蛋、飼料原料(玉米、豆粕等)、油脂油料、軟商品等共同構建反映我國農產品價值的預期指標。
除了生豬期貨本身發揮作用外,它還有望同保險工具融合聯動,形成風險分散、各方受益的閉環,穩定生豬市場價格。
中華財險總經理助理江炳忠表示,生豬價格保險存在高風險無法轉嫁、生豬定價困難兩大問題。而生豬期貨上市後,其遠期合約價格是最理想的預測價格,可作為生豬價格保險的保障價格確定依據。
「期貨市場的遠期合約已經充分包容了長期趨勢性、周期性、季節性等可預期因素對生豬價格的影響,因此生豬期貨價格更加接近於遠期真實價格。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都可以接受。」江炳忠表示。
關於豬肉價格短期態勢,中糧期貨最新觀點認為,進入四季度,南方臘肉需求漸起,增量超預期,同時近期部分冷鏈凍品查出陽性,冷凍食品銷售受到影響,共同推動近期豬價反彈。12月生豬缺口仍存在,預計豬價有望回升至35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