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

2020-12-24 深更讀史

神龍元年,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五人,聯合太子李顯發動了神龍政變,恢復了李唐神器。這是有大功於社稷的,對於李顯來說,更是有非常大的功勞。所以五人都成為了宰相還封了王。

五人一時間也是權勢燻天,然而還不到一年時間,這五個人流放的流放,自殺的自殺,沒有一個善終的。

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

雖然太子是名正言順的接班人,等到武則天死後,人家可以順理成章的繼位。但是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並不明朗。武氏家族一直是蠢蠢欲動,企圖與太子爭奪大位。而到了武則天晚年,又開始寵幸二張,張易之、張宗昌兩人把持著朝政,太子也好,還是武氏家族也罷,都不吃香了。

由於二人為非作歹,禍亂超綱,所以形勢是非常緊張的,萬一哪天武則天一糊塗,讓這兩位接了班,可就徹底沒戲了。所以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五人發動政變,誅殺了二賊,武則天也鬱鬱寡歡了,不得不退位讓賢。

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這五人都是擁唐老臣,發動政變不排除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更多的還是為了大唐。

況且,這五人雖然權勢燻天,但嚴格意義上都不能算是權臣。所以大權仍然在皇室,並沒有旁落。只不過是官職高罷了,至於封王,那更是毫無意義,可以封就可以撤。

這五人並不能左右李顯的態度,也不能左右他的想法。當然了,更不可能廢立皇帝,這和一般意義上的那種權臣是完全不同的。

這樣的人,在朝為官,幾起幾落都是很正常的。當時的狄仁傑也是如此,甚至還被擼到縣令了。

雖然李顯做了皇帝,但是朝政其實在韋皇后的手裡。所以在當時和李顯關係好,還不如和那個女人搞好關係。

這五王恰恰和這個女人關係都不咋滴。當然了,韋後也看不上這幾位,因為他們可不會同意韋後做第二個女皇帝。

那麼韋後,就要找志同道合的人結成聯盟了,她看上誰了呢?不是別人,這個人就是曾經與李顯爭奪太子之位的武三思。

武則天是聰明人,她為了防止武氏遭到清算,所以讓兩家聯姻,關係越來越緊密了。武三思此人雖然並沒有治國才能,但是他阿諛逢迎是一把好手,搞人際關係很有一套。

兩人聯合起來,第一步就是要搞掉五王。所以通過誣陷等等手段,把五王架空了,隨後又陸陸續續流放了。

只有這樣,朝中沒有威脅他們的勢力存在,才能更好地完成他們的目標,那就是取代李顯,奪取大位。

相關焦點

  • 神龍政變後,發動政變的張柬之等五人封王,他們後來的結局如何?
    神龍政變,亦稱「五王政變」,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別稱,原因在於領導神龍政變的五位重臣都被封了王。張柬之封漢陽郡王、敬暉被封2平陽郡王、桓彥範封扶陽郡王、袁恕己封南陽郡王、崔玄暐封博陵郡王,時稱「五王」,因此神龍政變亦稱「五王政變」。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危,二張居宮中執政。宰相張柬之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武則天統治,中宗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史稱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軟禁,數月後在憂憤中病故。太平公主參與誅殺二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有功,受封鎮國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都食實戶五千。
  • 80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但是,武則天的因果也開始了,705年神龍政變,武后下臺傳位李顯,終究是被李唐皇室扳回了一局。神龍政變是改變了李唐皇室命運的一次大逆轉,而它的主角則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張柬之。在他把迫使武則天退位之後,他後來的結局又如何呢?歷史告訴我們,那是十分悽慘並且憤懣的。
  • 武則天退位百官彈冠相慶,唯有一人痛哭,一年後大笑的人都死了
    武則天神龍政變到了晚年,武則天寵幸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還將權力分給了他們。眼看朝廷被二張搞得烏煙瘴氣,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密謀發動政變,意圖逼迫武則天退位。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率領左右羽林衛500人來到神都紫微城北門玄武門,然後派李多祚、李湛等人到東宮迎接太子李顯。
  • 80歲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最後卻死在流放的路上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武則天執政時期,重視農業生產,並且能夠破格用人重視人才,國力比較強盛,還是算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武則天登基的路上,還是充滿了十足的血腥味。為了做皇帝,武則天殺害了很多人,甚至連親生骨肉也痛下殺手。
  • 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等五人,結局為啥一個比一個慘
    武則天即使不退位,即使沒有神龍政變,李顯即位稍微晚一點而已,不存在不能即位的問題。武則天死後把皇位傳回給李家,這已經是一個既定的國策了,不會更改。神龍政變只是讓中宗李顯早點登基而已,真正撈到好處的是張柬之等幾個人。
  • 安樂公主:被權勢蒙蔽,不惜除掉自己的父親
    中宗一聽大臣們反對就說了一句「我就算把天下都送給韋玄貞又怎樣?」本是一句氣話,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很快就有人向武則天告狀,第二天武則天就帶著大批禁軍廢了李顯,緊接著就扶持了四兒子李旦為唐睿宗,自己徹底掌控朝局,僅僅繼位36天的李顯就被趕到了房州。在去房州的路上,因為是冬天,大雪紛飛。
  • 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揭秘張柬之是如何攻破防線的?
    並且他還非常沉穩有謀對於武家的強權絲毫不放在眼裡行事果斷,一生都在以匡扶唐室為使命。在當時,82歲的女皇武則天由於"風疾",已臥床多日不起。其所有的飲食,起居,湯藥服侍,甚至某些政令的傳達,俱由張氏兄弟負責。因此,張柬之等人顧慮,一旦女皇不測,張氏兄弟有可能會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等的優勢作亂,導致大位未必會順利傳於太子,所以搶先出手。
  • 為什麼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他深愛的姑姑太平公主?
    (然而在實際歷史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卻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姑姑)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可不是為愛情而生的小女人,有著武則天基因的她在長相和性格上都與母親十分相似,對權勢都有近乎痴迷的崇拜(史書記載公主「喜權勢」,武則天也認為不管是長相還是性格女兒都與自己極為類似),是個果敢剛毅的女子
  • 《琅琊榜》:扳倒祁王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他們大約沒有想過,在這場禍事中,扳倒祁王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祁王自己。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活在臺詞中的關鍵人物,祁王蕭景禹。
  • 武則天被推翻後,侄兒武三思為何能免於被殺,並且禍亂朝堂數年?
    文/格瓦拉同志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神龍革命」堪稱中國史上最奇怪的政變,因為它雖然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但武氏家族卻絲毫沒有受到傷害,而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甚至還在此後數年間頻頻幹涉朝政、殘害中興功臣,行為甚是囂張
  • 遊戲王:即使五神龍被打敗,通過與惡魔的交易可成功召喚狂暴死龍
    五神龍卡牌效果融合:這隻怪獸只能以融合召喚來特殊召喚。用5隻龍族怪獸作為融合素材來融合召喚。這張卡不會因與地·水·炎·風·暗屬性怪獸的戰鬥而破壞。動畫遊戲王DM中海馬集團的五名幹部五巨頭的王牌怪獸,不過最後被暗遊戲的幻影之騎士所打敗。
  • 唐中宗為什麼要殺張柬之?
    23年之前,他在這裡登基,他以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但沒想到僅僅當了50多天的皇帝,就被無緣無故的拉下了馬,囚禁於湖北長達14年之久。7年之前,他又被立為了太子,但是不斷遭到張易之兄弟的打擊和誣陷,如果不是神龍政變,他的皇帝寶座恐怕又要淪為一場大夢。
  • 洪秀全不務正業,是如何扳倒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公元1856年,這一年的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對於當時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彼時的太平天國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因為就在這一年太平天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領楊秀清被洪秀全所殺,東王府幾千餘人被殺。
  • 古代歷史上六大致命的政變,直接敲響了王朝的喪鐘,第三自己受益
    六、辛酉政變。鹹豐帝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政變,打殺顧命八大臣。立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加封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大臣。從此慈禧奪取了清朝最高統治權,統治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使當時的中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五、史彌遠政變。
  • 段祺瑞是皖系首領,為什麼直皖戰敗後,便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把持著北京政權,權勢燻天。但好景不長,1920年7月直皖戰爭,皖系一敗塗地。可就此一仗,竟然令段祺瑞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而強盛一時的皖系軍閥也從此一蹶不振,這是為什麼呢?皖系軍閥,顧名思義就是安徽一帶的軍閥。皖系軍閥的首領是段祺瑞,他的老家就在安徽,而皖系的絕大多數將領也都來自於安徽。
  • 龍珠:要這麼多「神龍」幹啥?從地球神龍到超級神龍,已經五隻了
    龍珠中,神龍的存在導致龍珠變成一部死和生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死後去到另個地方修煉一段時間,只要想回到地球就讓活著的人收集一下龍珠,把死去的人復活就可以了。所以說,對於悟空這幫人來說,死反而是一件好事。當初天津飯和雅木茶這些人死了,結果得到界王的指導,比起克林去那美克星冒險好多了。
  • 權勢燻天的藤原氏家族,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這家的女人
    我們可以從幾個核心的家族來簡單闡述日本的歷史,古代日本實際上一直都有幾個權勢的家族控制。蘇我氏、藤原氏、源氏、平氏、足利、織田家族、豐臣家族、德川家族等相繼上臺。藤原氏家族的權勢從公元6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11世紀,而締造這個權勢家族的人就是中臣廉足。中臣廉足崛起於日本乙巳之變。締造者——中臣廉足藤原氏原本不叫藤原氏,而是中臣氏。在大化改新以前,中臣氏和忌部氏一起負責皇室的神事、祭祀,說白了就是祭祀的。
  • 小德張因被親戚嘲笑憤而自宮,入宮歷盡苦難後權勢燻天
    年輕人都是好面子的,被表兄弟如此嘲諷,小德張頓時接受不了,憤然離去,當時年僅十二歲。 那些發大財的人都是能豁得出性命的人吶! 小德張想起以前聽人說過進宮當太監能發大財,像宮中有名的太監李蓮英,錢財多得數都數不清。他心一狠,拿起掛在牆上平時用來割草的鐮刀,在磨鐮石磨了磨,回到炕上,自己給自己「淨身」。結果這一刀下去,差點要了他的小命。幸虧他母親發現及時,強忍著悲痛,用香灰急救止血,在床上昏迷了六天之後才醒過來,救回一條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