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一、學習目標
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哪些科學知識。通過了解宇宙生命之謎,培養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從小養成熱愛科學、熱愛地球、保護環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生字新詞
謎mí(猜謎)
尚shàng(尚且)
氧yǎng(氧氣)
傾qīng(傾角)
揭jiē(揭開)
斑bān(黑斑)
燥zào(乾燥)
漠mò(沙漠)
磁cí(磁場)
御dǐ(抵禦)
素sù(樸素)
盜dào(盜取)
培péi(培養)
2.多音字
奔
bēn (奔走)
bèn (投奔)
薄
bó(單薄)
báo(薄紙)
著
zhuó(著陸)
zháo(著火)
3.近義詞
猜測——推測
發達——先進
起源——發源
提供—— 供給
適合——適應
足夠——充足
分析——解析
決定——決心
枯萎——乾枯
環繞——圍繞
抵禦——抵抗
探索——探究
滄海一粟——九牛一毛
4.反義詞
猜測——堅信
發達——落後
吸引——排斥
緊密——疏遠
足夠——缺乏
相似——迥異
相信——懷疑
揭開——遮蓋
乾燥——溼潤
稀薄——濃厚
遙遠——鄰近
5.理解詞語
有機分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組成有機物的分子叫有機分子。
理論:人們由實踐概括出來的關於自然界和社會的知識的有系統的結論。
滄海一粟:意為大海裡的一粒穀子,藉以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起源:事物發生的根源。
能源:能夠產生能量的物質,如燃料、水力、風力等。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艱難歷程,說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表達了作者對科學家追求真知、不斷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時激發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四、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人們了解了生命起源的過程之後,認為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2.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行文的嗎?
提出問題——分析探究——得出目前的結論。
3.為什麼又說在火星上生命難以生存?
(1)通過近距離的飛船觀測發現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
(2)從乾燥、大氣、磁場等方面說明火星沒有符合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強調了生命存在必要條件的缺少,氣勢更強,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