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星異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異象」)宣布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辰海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星異象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專注開發周杰倫概念電影的企業,目前是創映電影公司獨家合作夥伴(劉畊宏和周杰倫為創映電影公司共同創始人),據介紹,雙方將共同開發「星創宇宙」電影作品,打造文化娛樂IP。
在「流量經濟」大潮下,明星IP越來越受資本青睞,明星個人IP資產正在加速商業化。周杰倫曾在演唱會上對歌迷開玩笑說:「即將上市的新專輯,聽就好,可以不用買,因為我不是靠這個掙錢。」作為歌手、演員、導演,周杰倫的商業觸角遍布各個領域,打造出了一個頗具個人色彩的商業帝國,在娛樂圈堪稱明星個人IP商業化的典範。
周杰倫影視內容的商業化
據悉,星異象在獲得天使輪融資後,將用這筆資金用於擴大團隊,尤其是編劇創作者的招募,並加速電影的開發。目前,輕科幻電影《風車裡的男人》已進入劇本開發階段。
「星異象目前孵化的電影劇本,來源於創映電影多年籌備的故事內容,作為創映的創始人,周杰倫會提出他想要實現的想法,我們一起把想表達的內容,以高水平的電影呈現給大家。」星異象創始人耿展表示。
出道二十年來,周杰倫的商業觸角涉獵多個領域,除了開潮牌店、餐飲店,投資社交網站、KTV,周杰倫還投身電競行業,擁有自己的戰隊,並參與耳機設計等。此外,周杰倫IP在影視領域的商業化同樣可圈可點。
2005年,周杰倫主演了影片《頭文字D》;2006年,周杰倫出演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2007年1月,周杰倫與好友註冊成立音樂公司,取名為「杰威爾」(JVR)。JVR是周杰倫(Jay)與方文山(Vincent)、楊峻榮(JR)三人英文名的縮寫組合。同年,由JVR參投、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上映,該片在當年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電影主題曲《不能說的秘密》成為周杰倫經典曲目之一。
周杰倫把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自己和桂綸鎂所穿的校服,作為其投資的一家義大利餐廳的侍應生制服。這家餐廳還擺放著一臺三角鋼琴——正是周杰倫和桂倫鎂在片中共奏的那臺,上面放著一張紙條:「請勿亂彈,以免被送回20年後——葉湘倫。」
2012年,周杰倫在臺北師大商圈開設餐廳,以電影《頭文字D》中的「藤原豆腐店」命名。2013年,在周杰倫個人投拍的電影《天台愛情》上映之後,「天台食堂」順勢開業;歌舞片《天台愛情》由創映電影公司製作出品,收穫了1.2億元票房。
2016年年底,周杰倫、方文山分別以「最強創意顧問」和「首席文化官」身份,加盟愛尚傳媒,並將《蒲公英的約定》《愛在西元前》《說好的幸福呢》《三年二班》等十個經典音樂IP影視改編權,授予愛尚傳媒,進行音樂IP影視化。
2018年,創映電影公司與量能文創共同策劃「創能計劃」,啟動了賽車電影《叱吒風雲》,劉畊宏、彭康育(小刀)任製片人,周杰倫任監製。
資本戀上明星IP
「在媒體碎片化的年代,好的IP資產,除了覆蓋垂直人群,更需要能穿透人群,引起廣泛共鳴。周杰倫的內容,正是這個時代稀缺的IP資產。」辰海資本合伙人陳悅天表示。
據CBNData星數的不完全統計,出道二十年來,周杰倫至少擁有25個品牌代言人身份,橫跨家電3C、服飾鞋包、休閒食品等多個品類。這些代言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並非一些高端品牌,而是優樂美、美特斯·邦威、愛瑪電動車等平價品牌,在「傑迷」群體中,周杰倫代言「接地氣」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明星自身的影響力賦予他們天然的商業優勢,通過一系列投資合作,具有周杰倫個人色彩的品牌「MR.J」,已延伸經營至餐飲、潮牌服飾、生活用品、文創、動漫產品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為了將個人IP發揮更大商業價值,明星們或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與明星朋友合夥,尋求投資標的。演員黃曉明投資過的「明星級」項目包括愛財有道、芭比辣媽、顏值App、明星衣櫥等。黃曉明工作室還投資了網際網路、飯店、醫療、收藏甚至環保項目。頭頂演藝明星的光環,黃曉明旗下基金在募集資金時,也比普通基金順利很多。
2016年5月,歌手林依輪創立的辣醬品牌「飯爺」在天貓、京東上線。「飯爺」瞄準年輕的網際網路群體,上線2天賣出3萬瓶;上線僅3個月,「飯爺」便獲得8300萬元融資,估值3.6億元,資本正是看中林依輪作為美食節目主持人的IP影響力。
在音樂教育領域,明星IP同樣受到資本追捧。許飛吉他私塾定位為「音樂便利店」,由創作型歌手許飛創辦,希望為學員提供便利的場景應用、課程學習和指導。據悉,項目在創立早期就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
星礦科技是一家明星IP商業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創始人兼CEO王梓冰認為,在網紅經濟和粉絲經濟的大背景下,明星、網紅等KOL(關鍵意見領袖)的IP價值劇增已成行業共識;但長期以來,IP與其受眾之間尚未構建起可靠的連結及互動機制,明星IP的商業價值無法最大化呈現。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高新科技賦予了個人價值騰飛的全新可能。基石資本副董事長、合伙人林凌認為,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4G和5G等技術,帶來了更多的內容表現形式,以及更豐富的傳播渠道與應用場景。對於內容創造和IP產生型公司,「頭部IP無疑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但必須考量其保鮮期和分層性。」
5月29日,周杰倫首個中文社交帳號在快手開通,粉絲數迅速增長。6月1日,周杰倫發布首條視頻,不到兩天的時間,該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9000萬。今年年初,快手獨家冠名周杰倫為發起人的旅遊綜藝《週遊記》,該節目也以官方帳號的形式入駐快手。
對於IP型文化產品而言,如果沒有消費者的認可,IP的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就無法實現。明星IP的跨界開發就是要不斷深化和強化「粉絲效應」,有效延長IP的生命周期,實現明星IP的可持續開發。來自北京大學學報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粉絲」是忠誠度和熱情度都非常高的受眾,IP孵化與開發的目的,是將更多的普通受眾轉化為超級「粉絲」,通過「粉絲」的忠實消費,實現IP價值開發最大化,進而延長IP的生命周期與變現能力。
「偶像產業蘊藏著巨大市場。」陳悅天表示,「一般來說,每個頂流偶像的產值大概在3億—5億元,毛利率超過50%,利潤則由公司和偶像根據經紀合約進行分成。除了頂級偶像,偶像行業另外一個重要的產品形態是偶像團體,其具體產出也達到了幾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