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這是清代著名的豪門,而且有人他是超級豪門,他有多少錢?花出去的不算,當年抄和珅家的時候還真有記錄,這事是有一清單,清單的記錄是分類的,因為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他把每一種東西先堆好算帳,叫一庫,再來算這一庫裡邊到底大概是值多少錢或者得有多少東西。
比方在赤金庫這項目下邊有五萬八千兩,夾牆內還藏匿了兩萬六千兩,在銀庫名錄下記元寶五萬五千六百個小塊的金子,你剛才聽好像是五萬八千多兩,好像不算多少錢,但是這小塊的金子和小塊的銀子有多少?有五百八十三萬個,你看多了,蘇克三百一十五萬個,洋錢五萬八千元,在地窖裡邊又找到了一百萬兩銀子,這已經算是不少了。
但是這還沒完,有的項目下,大小、克數都沒記,總體來講大概有六百多斤,剩下的像玉器、珠寶、古玩、綢緞、瓷器、珍饈等等也分庫,一共有十五六庫,家裡邊要什麼有什麼,真是太有錢了。
至於房產,他的商鋪,還有他的銀號、當鋪,各種買賣,田地,簡直是太多了。清代有一本史料小叫做《集申智略》,在這裡邊提到了當時抄和珅家的時候銀號、當鋪,財產多到什麼程度?剛抄了一部分,已經有千餘萬兩了,財富是普通老百姓無法想像的。可是儘管如此,在抄和珅家的時候,筆記當中所記載的抄出來的這些東西的清單,人們仍然認為數字不太準確,有一個副都統叫做薩賓圖,他覺得和珅他們家怎麼能只有這些?於是找了些知道內情的人,把原來給和珅他們家掌管金銀內帳的四名侍女進行審問。
皇上知道了之後,不但沒覺得這位薩賓圖忠心耿耿,注意細節,會辦事,反倒發怒了,認為會被人誤解是在乎些錢的君主。
在民間確實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回頭來講,嘉慶皇帝還真的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真不是為了錢才抄和珅他們家的。
在相聲裡我們都聽過這段子,嘉慶皇帝一親政,或者乾隆皇帝一過世,嘉慶皇帝都沒等過一周,直接把和珅給壓下來了。這事發生得這麼快,是因為明嘉慶皇帝早想這麼幹,但是一直沒逮著機會。嘉慶皇帝和和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事歷來說法很多,也是因為關於和珅這個人非常傳奇,本來他是滿洲正紅旗人,家裡原來並不太富裕,最開始是當上三等侍衛,後來居然當上了公爵,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很多人說和珅長得好,有人和珅聰明,有人說和珅是從我上學的時候,老師講歷史、講語文的時候講,總而言之無非是民間傳說。 還有一種說法,說這是和珅幫著乾隆理財,幫著乾隆斂財等等。
但是今天咱把怎麼得寵,先暫且不表,我們專說他是怎麼得罪了嘉慶皇帝的。
當嘉慶做了皇帝之後,假如從這時候開始,他和和珅之前都沒接觸過,從嘉慶當上皇帝以後,他跟和珅之間的交往也註定了和珅肯定活不下去。因為和珅被逮入獄的時候皇帝公布了二十條罪狀,罪狀裡邊的頭一條講了一件事,高宗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陣前,先帝如意,以雍公自居。什麼意思?就是當時我爸爸確立我是皇太子,這事還沒對外公布。和珅就跑到我面前,先給我遞一個如意來,意思是你已經如意了,我知道內幕了,你能決定我的命運,這事是你該參與的嗎?和珅僭越了。
但是回頭想想,皇上如果在確立接班人這件事情上,自己有點拿不定主意,跟大臣商量商量,這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嘉慶皇帝為什麼要把這事放在第一個罪狀,個人有一點淺見,是皇上可以跟你商量,但你不能拿這事抖機靈,不能說出去,更不能利於未來的皇帝去討好。這是和珅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當然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來看和珅在乾隆皇帝和未來的皇帝之間扮演一個什麼角色?如果你真的聰明的話,把自己的位置擺低一點,可能還能多活一段時間。但是你別看和珅的位置高,擔任四庫總裁,擔任國史館正總裁等等職務,但是他原本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您想想他原來是當侍衛的,而且他是一個八旗子弟,而且平時都是不是認真學習,所以和珅也許他在處理這種關係的時候,他的頭腦不是很清晰,因此目的有可能是在乾隆皇帝年歲已經大了,在某些政令不是很清晰的時候,和珅打著皇帝的名義幹了某些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時候有一個英國人叫斯當東,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英使謁見乾隆》。在這本書裡邊,他還專門寫到和珅叫二皇帝,請注意,乾隆是皇帝,和珅是二皇帝,把嘉慶帝放在哪了?根本沒有嘉慶帝什麼事。當然這時候他講的是嘉慶還沒當上皇帝的時候,乾隆還是當皇帝的時候,對於和珅而言,原來嘉慶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地位就高,未來嘉慶當上皇帝了,也要記得當年和珅比嘉慶皇帝厲害,由於這種心理上轉換不過來,導致和珅在嘉慶皇帝面前有點恃寵自傲吧,和珅有這種驕傲自滿的勁,我想這是很難避免的,而且到後來康熙皇帝禪讓了之後,國家大事實際上還是由他來掌控。
可是時候乾隆皇帝身為太上皇已經快九十了,神志、精氣,肯定不如以前。所以有的時候皇上的批諭當中,可能字寫的不是很清晰,或者是措辭不是很明確。嘉慶皇帝只剩下和珅可以詢問,所以在這種時候和珅的特殊位置,一定會造成他和未來皇帝嘉慶帝之間的這種矛盾和不和睦。
在《嘉慶三年·太上皇起居注》,作者朱熹祖在這本書裡邊提到了這麼一句話,他太上皇帝信之越深,皇帝恨之愈切,太上皇帝御以為功高,皇帝寓意為罪人。所以從記錄來看,嘉慶皇帝對於和珅是相當之反感的。但是很奇怪的是,和珅居然還不太自知。
從我們之前提到的位副都統要幫著皇帝查抄和珅家的時候,這也明除了皇帝本人以外,這些王公大臣對於和珅也不是麼的喜歡。
那麼和珅到底有多少錢?蕭一山在《清代通史》當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和珅家財以比例推算之,貸不下八萬萬兩,甲午、庚子兩次賠款總額僅和珅一人之家產足以當之。
這是蕭一山的看法,美國有一學者叫費正清,他在美國與中國的第五章記和珅被查出來的財產裡邊了這樣的話,照當時美國貨幣推算要值十億美元以上,這大概是空前絕後的最高紀錄。但是這些都是推測,沒有清單。這錢的總數沒有證據,總而言之變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