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定:美國十大「中國通」——有人堅守學術,有人開始「反華」

2020-12-27 網易新聞

(原標題:陳定定:美國十大「中國通」——有人堅守學術,有人開始「反華」)

導讀: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這位精通中文和日文的美國學者,一生致力於東亞和中國研究,被冠以「中國通」稱號。

在美國,像傅高義這樣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的學者還有很多,而隨著中美關係轉向低谷,有關中國的研究也不再那麼「純粹」,或許「中國通」傅高義的離去,正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本文作者、澳門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定定,2015年時以學術、政策和媒體影響力三大指標,評定了他心目中的美國智庫十大「中國通」,這其中有些人甚至已經轉向,有關中國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為政治服務。

觀察者網刊發此文,供讀者參考。

【文/ 陳定定】

我排名的主要指標是學術、政策和媒體影響力。根據這三個指標,我心目中的前十大「中國通」分別是:李侃如(Ken Lieberthal)、蘭普頓(David Lampton)、柯慶生(Tom Christensen)、江憶恩(Iain Johnston)、卜睿哲(Richard Bush)、謝淑麗(Susan Shirk)、傅泰林(Taylor Fravel)、巴裡•諾頓(Barry Naughton)、沈大偉(David Shambaugh)、麥艾文(Evan Medeiros)。

這十位裡面,有些是中國研究的泰鬥級人物,有的是知名智庫領軍人,有的是現今學術界的中堅力量,有的是美國對華政策參與制定者,但共同的一點是都發表過有影響力的學術書籍和文章。

這也是我個人評價「中國通」的一個最重要標準,那就是影響力必需建立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不然的話一些職業外交官可能在政策上更加有影響力。另外,這個名單也涵蓋了「中國通」的老中青三代人,既有傳承,也有創新,展望未來的意味。

第一名:李侃如(Ken Lieberthal)

依我看,李侃如可以當之無愧的排在美國「中國通」的第一名。

首先,他著作等身,自1980年代起就是中國政治研究的領頭羊。他的那本著作《治理中國》(Governing China)現今仍然是很多美國大學中國政治學課程的必讀書目。他在密西根教書研究幾十年,也培養了一大批現今活躍在中美兩國的中國研究一流學者,其中包括上述名單裡面的江憶恩和沈大偉。

除了學術影響力,李侃如的政策影響力同樣很大。他曾經出任柯林頓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局資深主任,對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做出貢獻。2009年他從密西根大學退休後轉到布魯金斯學會繼續發光發熱,擔任過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2012年同北京大學王緝思教授合寫了一篇關於中美互不信任的報告,幾乎所有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在個人論著中都會引用。總之,李侃如是那種他一開口說話,你必定會認真傾聽領會的學者。

代表著作:Governing China: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圖:李侃如

第二名:蘭普頓(David Lampton)

蘭普頓教授同樣是一位中國研究的泰鬥人物。和李侃如教授一樣,蘭普頓也是著作等身,同時在政府和智庫都有巨大的影響力。歐巴馬當年競選的時候就特意挑選他做中國政策的顧問。蘭普頓教授被普遍認為是研究中美關係最理性的學者,他既不親華,也不反華;總是能從一個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中美關係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挑戰。

他最近發表一個被廣泛關注的論點是,「中美關係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他建議美國應該重新考慮是否一定要堅持在亞洲維持統治地位,同時也建議中國謹慎認識自己的實力。我覺得這是目前關於中美關係最精闢的論斷。

代表著作: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Might,Money,and Minds.

圖:蘭普頓

第三名:柯慶生(Tom Christensen)

柯慶生教授是美國「中國通」裡面中生代的傑出代表。柯慶生現在是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普林斯頓——哈佛中國與世界項目主任。

柯慶生教授曾於2006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美國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副助理國務卿,屬於那種政學兩界都如魚得水的人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柯慶生和江憶恩共同創辦了普林斯頓——哈佛中國與世界項目,這主要是一個博士後項目,從2004年建立至今已經培養了幾十位研究中國外交的青年一代人才,被戲稱為中國外交研究界的「黃埔軍校」。

此外,柯慶生教授最新出版的關於聯盟政治和亞洲安全的著作,對理解現在的熱點問題都非常有啟發。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研究中國外交,但影響力超越了中國外交這個狹小的領域的學者之一。

代表著作:Useful Adversaries:Grand Strategy,Domestic Mobilization,and Sino-American Conflict,1947-1958.

圖:柯慶生

第四名:江憶恩(Iain Johnston)

我把江憶恩教授排在這個位置可能很多人會有不同意見,因為江憶恩教授既沒有加入知名智庫,更不經常為媒體發表看法。可以說他是有意躲避媒體的學者(從照片也能看出來),那麼他的影響力從何而來呢?來自於他的理論功力。

他以建構理論的方式來影響美國政策圈對華政策辯論方式。可以不誇張的說,江憶恩教授是目前研究中國外交的理論第一人,而且這點是很多學者公認的。

江憶恩的成名之作是他在密西根博士論文基礎上改編出版的《文化現實主義》(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並在中國研究圈引起極大反響,據稱改變了很多人對中國歷史傳統的看法。他後來陸續出版的幾本著作,我私下認為,本本都是經典,都值得精讀細讀。而且,他的每一篇論文我都會建議學生認真對待,因為沒有一篇不是頂尖水平的。

代表著作: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

圖:江憶恩

第五名:卜睿哲(Richard Bush)

卜睿哲現在是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資深研究員,同時也將在桑頓中國中心兼任資深研究員。他可能是這個名單裡面在美國政府裡面任職歷史最悠久的學者,曾經在美國國會,國防部和國務院都擔任重要職務。

同時他也不僅僅是中國問題專家,他也精通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事務,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亞洲通。聽卜睿哲討論亞洲問題,你才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想要了解美國的亞洲政策,你第一個應該閱讀的就是卜睿哲。

代表著作:The Perils of Proximity: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圖:卜睿哲

第六名:謝淑麗(Susan Shirk)

謝淑麗教授在中國研究圈子是一個有傳奇色彩的人。她1971年到中國訪問並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謝淑麗教授主要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寫了幾本關於中國政治經濟互動關係的經典著作。

她的那本《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邏輯》(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至今也沒有被後輩超越。謝淑麗教授後來也曾經在柯林頓政府擔任主管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並根據她的工作經歷寫了一本《脆弱的超級大國》的書,這本書是那些對中國前途雄心萬丈的人最應該閱讀的。

代表著作: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圖:謝淑麗

第七名:傅泰林(Taylor Fravel)

美國的中國研究實力強大舉世公認,但是強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才濟濟,不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傅泰林教授就是「中國通」青年一代的最傑出代表。他2004年才從史丹福大學博士畢業,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他主要研究中國的安全戰略和領土爭端問題,經常接受美國各大媒體的採訪。因為最近幾年中國跟亞洲其他國家的領土爭端問題,傅泰林教授是最受媒體關注的一流學者。

代表著作:Strong Borders,Secure Nation: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hina’s Territorial Disputes

圖:傅泰林

第八名:巴裡·諾頓(Barry Naughton)

諾頓教授是這裡唯一專門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教授。他現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國際關係和太平洋研究生院任蘇君樂講座教授,也是美國外交學會的成員,並且是華盛頓特區布魯金斯學會的客座研究員。

他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幾十年,那本《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The Chinese Economy:Transitions and Growth)是任何研究中國經濟改革人士的必讀書目。跟很多中國通對中國經濟的悲觀判斷不一樣,諾頓教授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實際是好事情,因為中國提前畢業了。增長和改革,仍然是中國經濟面對重重挑戰最有利的武器。

代表著作:The Chinese Economy:Transitions and Growth

圖:巴裡·諾頓

第九名: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沈大偉教授我們就不用多介紹了,因為他那篇引起轟動的中國進入殘局的文章(《即將到來的中國瓦解 》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拋開這篇文章不論,沈大偉教授在中國研究學界一直是最活躍的人物之一。

沈大偉教授著述很多,而且跨領域很廣是他的一大特點。他既研究中國的軍事問題,也研究中共問題,還研究中歐關係問題。某種意義來說,他是一個全面的中國通。

代表著作:China Goes Global:The Partial Power

圖:沈大偉

第十名:麥艾文(Evan Medeiros)

最後介紹的這位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麥艾文和傅泰林一樣,是「中國通」青年一代的傑出代表。跟其他青年學者不同的是,麥艾文能文能武,不僅能做出高質量的學術研究,也親身參與美國對華政策的制定。

他現在是歐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局資深主任,作為一個青年學者,這是非常難得的成績。今年6月以後,他會離開這個職位,可能重新回到他曾經任職的蘭德智庫或者其他智庫。正因為他的年輕和資歷,麥艾文將會是未來20,30年最能影響中美關係的學者官員之一。

代表著作:Reluctant Restraint: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onprolifer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1980-2004.

圖:麥艾文

最後補充一句,這個排名完全是比較主觀的看法,很多完全可以排在前五名的泰鬥人物和領軍學者我都忍痛割愛了,比如何漢裡(Harry Harding)教授和狄耿蒲(Bruce Dickson)教授。另外,因為專業關係,我這裡的中國通其實應該叫中國外交通更合適一些,還有許許多多的研究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泰鬥人物都未能包括進來。或許以後哪家智庫可以分領域來排一排,代際也可以分開來,那樣會更加公正全面。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胡淑麗_MN7479

相關焦點

  • 「要勇敢批評中國」,美國公然脅迫日韓反華,如今卻成「局外人」
    【撰文:佳華/編輯:小懶】我國自古以來秉持中國民族優秀文化,向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面對任何國家公然的挑釁我國絕對會抗爭到底,我國畢竟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美國瘋狂對我國進行挑釁,這已經引起了我們國家人民的憤怒
  •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口出狂言,指責中國幹預美國大選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口出狂言,指責中國幹預美國大選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政客抹黑中國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前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發表反華演說,後有美國國家反間諜與安全中心領頭人埃維尼納「指責」中國和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現在又有白宮官員公開向中國潑髒水。
  • 美國政府到處煽動「反華」情緒,中國代表:打住!
    美國政府在各大國際會議及論壇中發布辱華言論,對中國形象造成了影響。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紀念會議上,美國總統川普公開發布辱華言論,認為中國政府應當為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買單,這場空前的世界浩劫應當由中國負責。
  • 英國政客反華無極限:中國敢武統,就斷交!還以為自己是大英帝國
    為策應美國一系列反華政策,英國保守黨內的部硬派政客於今年年中在議會外交事務委員主席湯姆·圖根哈特的帶領下,專門成立了一個「中國研究小組」。該小組試圖影響和改變自卡梅倫時代以來確立的對華友好政策——在他們看來,英國就應該與中國這個「價值觀上與西方有著本質不同」的國家保持距離。
  •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揭露美國「反華陰謀論」炮製套路:官方「放...
    我沒去過中國,我應當去武漢看看,與醫生交談,與當地人交談。在美國,沒有任何一個標榜自己為中國問題專家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他們中的許多人有理由升級與中國的摩擦,有人受到軍火商資助,有人由國務院直接資助,一些人思想上是反共的,想擊敗中國共產黨。還有一些人對中國不滿,認為美國的許多工作機會轉移到了中國。我個人也認為美國應在本土製造產品,如果我們製造自己的口罩,美國也許在抗擊疫情方面會表現得比現在好。
  • 120萬劑中國疫苗剛到印尼,24小時不到就有人行動,這次不是美國
    不過幸運的是,在前幾日印度尼西亞已經正式接收到了中國送達疫苗將進行接種。印度尼西亞看好中國疫苗據參考消息報導,中國目前為印度尼西亞提供12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已經正式抵達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在中國首批疫苗抵達印度尼西亞當天,印度總統也對中方提供新冠肺炎疫苗表示感謝,本次送達印度尼西亞疫苗是由中國科技生物企業所研製。先前也曾經在印度尼西亞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第3期臨床試驗反響較好,沒有出現重大問題。
  • 美國反華議員碰瓷中國 稱中國是「帝國主義國家」
    被NBA球星球衣背後「黑人的命也是命」、「我不能呼吸了」等標語刺痛之後,美國反華議員霍利開始無下限碰瓷中國了。很明顯,球員可以展示的標語多與當前美國國內的嚴重社會矛盾有關。於是,這成功戳到了川普所在共和黨政客的敏感點,其中就包括霍利。他拿所謂的「言論自由」說事,指責NBA將球衣上的標語限制為「預先獲批的社會正義口號」,還陰陽怪氣地聲稱NBA在中國賺了很多錢,建議展示亂港標語。沒有得到回應,霍利便自行定製了一件碰瓷中國、印有亂港標語的NBA火箭隊球衣。
  • 外交部回應美國限制中國在美外交官活動:得了反華妄想症
    9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會後問及:美國國務院9月2日發表聲明,要求中國駐美高級外交官訪問美高校和會見美地方政府官員、中國駐美使領館在館外舉辦50人以上的文化活動均須報美國務院審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揭秘政治滲透、培訓反華教師的基地!美重金布網,洗腦香港中小學生
    來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大公報(記者:施文達、李斯達),微信公眾號「香港連線」(ID:HKconnect),微博@點新聞由美國駐港領事館主導的香港中文大學港美中心,表面上推動學術文化交流,實質淪為政治滲透、培訓反華教師的基地。美國駐港領事館公然資助港美中心,大搞所謂大學辯論及研討會,從中發現並培養親美反華新血。
  • 楊舒平的大學,竟長期從事反華情報與顛覆活動,與美國情報部門關係最密切
    二、楊舒平就讀的馬裡蘭大學揭秘:與美國情報機構最密切、長期反華反共1、馬裡蘭大學是與美國情報部門聯繫最緊密的大學,超過西點軍校。實際上,這個中心是專門從事反華情報活動,專門向中國輸送大批的反華官員與顛覆分子。
  • 澳機構收美國巨額資助用以反華 外交部:自取其辱
    文章舉例稱,作為ASPI最大外國「金主」,美國國務院過去一個財年的資助近140萬澳元,同比爆炸式增長367%,並且全部用於反華項目。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家所謂「研究所」究竟是在搞學術研究還是在散播謊言和虛假信息,它究竟是獨立學術研究機構還是其背後「金主」利益的代言人,世人對此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 「腦補『外國怪物』,『通俄門』劇本也用中國身上了」
    訪談簡介寫道:「美國正用熟悉的『通俄門』劇本在新冠危機中妖魔化中國:似是而非的說法、製造恐慌、推卸本國(應對疫情)功能失調的責任。」辛格在採訪中對抹黑中國「掩蓋疫情」、「實驗室播毒」的不實消息逐條批駁,並直指美國以此煽動反華情緒非常危險。
  • 智庫專家:部分中國人攻擊美國「政治正確」,其實助長了反華派
    美國黑人領袖是中國的貴賓——杜波伊斯,他甚至被邀請在中國國慶慶典上與中國領導人一起站在講臺上。因此,看到部分中國媒體攻擊「政治正確」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在美國,推崇「政治正確」特別意味著強烈反對種族主義和其他形式的歧視。
  • 中國網友票選世界大國印象詞 美國霸道日印反華先鋒
    美國:霸氣哥、戰爭迷中國知名學者閻學通不久前撰文稱,目前世界格局已經開始向「兩超多強」轉變,兩超指的是美國與中國。這一論斷道出中美兩國的微妙關係。作為新興超級大國的國民,中國網友們對老牌超級大國——美國最大的印象是什麼呢?
  • 終於知道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反華了
    縱觀澳大利亞反華勢力,口口聲聲宣稱獨立自主,卻大多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或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拿美國錢,罵中國壞。然而,這些人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澳大利亞確實面臨著外國幹涉。但幹涉澳的不是中國學生,也不是中國記者,而是ASIO等安全情報機構背後的美國和臭名昭著的「五眼聯盟」。
  • 美國「反華急先鋒」突然「叛變」?亂港分子措手不及
    比如近日所謂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在美國參議院表決,眾多亂港分子原本對此信心滿滿,但最終結果卻令他們措手不及,該涉港法案不但未能通過,而且投下反對票的還是此前亂港分子的「老朋友」——常年高舉「反華」旗幟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
  • 俄外長:印度「反華遊戲」背後是美國
    他表示,印度正受到西方國家操縱加入「反華遊戲」並背棄莫斯科。拉夫羅夫說,「隨著西方國家試圖讓印度參與反華遊戲」——諸如美國領導的「印太戰略和四方安全對話」,印度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堅持不懈、咄咄逼人、陰險狡詐的政策的一個目標」。他在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發表講話時說:「同時,西方正試圖破壞我們與印度的親密夥伴關係和優先關係。這就是美國對新德裡施加強大壓力的目的。」
  • 人大智庫專家說,部分中國人攻擊美國「政治正確」,其實助長了反華派
    美國黑人領袖是中國的貴賓——杜波伊斯,他甚至被邀請在中國國慶慶典上與中國領導人一起站在講臺上。 隨著美國反華仇外心理和反華族主義的抬頭,反種族主義和反歧視運動與中國的關係正變得更加直接——這股反華風潮與川普試圖將新冠貼上「中國病毒」的標籤直接相關,從而導致美國針對華裔或中國公民的人身攻擊和言語攻擊事件不斷增加,美國的反華情緒也愈演愈烈。 這種反華仇外心理,反過來又導致美國國內出現反對這種反華趨勢的新動向。美國大眾傳媒一向偏愛攻擊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或華裔。
  • 華春瑩出手後,美國共和黨「反華劇本」也被美網友怒懟了…
    北京時間4月27日6時30分左右,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再達新高。但眼下令人觸目驚心的,恐怕不僅僅是這組數字——在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的美國,正同時上演著一出更讓人目瞪口呆的「反華大戲」。近日,一份由美國共和黨主導炮製的「反華劇本」遭到美媒曝光,這份長達57頁的內部文件,通篇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如何通過攻擊中國來應對此次疫情所暴露的政治危機」。「劇本」一經曝光,引發輿論譁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第一時間將其在推特上「掛」出示眾。
  • 來論丨美國政客拼湊反華同盟能成功嗎?
    來論丨美國政客拼湊反華同盟能成功嗎?蓬「不畏」疫情,兩次往返歐洲,訪問英國、丹麥、捷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波蘭等國,呼籲西方國家要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在美國個別政客持續鼓譟之下,真有一些人開始擔心中國會被所謂「自由世界」孤立,成為國際社會的「少數派」,擔心美會領導西方世界一起來遏制與其意識形態不同的中國。事實真會如此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