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大氣層,一天後我們才發現,就差一點

2020-12-24 萬象經驗

世界標準時11月14日,天文學家分析了夏威夷小行星撞擊警報系統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在對它的軌道進行分析之後,他們發現早在一天之前它就已經飛掠地球了。現在,這顆小行星被編號為2020 VT4。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數據,世界各地的天文臺對這顆小行星進行了26次觀測,然後根據所得的數據對它的軌道進行了擬合。它的軌道半長軸為0.9078012個天文單位,在地球軌道之內。天文學家估計它的大小在5-11米之間,最靠近地球時與地心距離為6754公裡(這相當於地月距離的0.02倍),也就是說距離地球表面只有383公裡,當時它處於南太平洋上空。

神奇的是,這個高度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是相一致的,但是卻沒有發生碰撞。事實上,那裡的空間是如此之大,而國際空間站和小行星都相對較小,因此他們碰撞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當小行星處在南太平洋上時,國際空間站在阿根廷南部,距離碰撞還有很大的距離。雖然碰撞概率很小,但並非沒有可能,國際空間站曾多次進行機動以避開軌道上的碎片。

根據地球大氣的分層結構,地球大氣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逸散層。其中,熱層距離地表的高度在80到700公裡之間,而小行星距離地表的高度為383公裡,因此小行星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更具體地說,小行星到達了地球大氣層中的熱層。

如果小行星的高度再低一些,那麼它可能會變成一顆流星。這顆小行星的速度每小時四萬八千公裡,科學家估計,如果它達到了距離地表80到100公裡的高度,那麼和空氣的距離摩擦會使它燃燒並發光發熱,即使在大太陽底下,也能看得到光芒。

那麼地球會有危險嗎?答案是不會的,因為這種大小的太空巖石沒有機會完整地到達地球。由於超音速再加上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熱量,它會空爆掉大部分,只有剩餘一小塊碎片到達地表成為隕石。

最有趣的是,這顆小行星原本是一顆阿波羅型的小行星,它每1.5年就能繞著太陽轉一圈。但是,在飛掠地球之後,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它變成了阿登型小行星,繞太陽軌道周期也變成了10個月。

這次事件讓一些科學家感到擔憂,因為我們還沒有能力檢測到所有小行星。如果很不幸,這顆小行星比較大,而且會撞上地球的話,那麼這對於地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而我們卻全然不知。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日前將「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更多的數據來了!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美媒稱,一顆體積與一輛汽車差不多,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將在11月2日,即美國2020年大選日的前一天掠過地球。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8月24日報導,2018VP1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機率只有0.41%。即使進入了,它最終也很可能會被燒毀。
  • 小行星明日掠過地球 大如辦公室或大爆炸後瓦解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6日報導,美國有實驗室發現,一顆小行星將於明(27)日中午在距地球8000英裡的太空中掠過,其大小「如一個辦公室」,較以往貼近地球的小行星大至少一倍。然而,專家表示即使小行星撞上大氣層,最多只會在大爆炸後瓦解,不會墜落地面引發大災難。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幸運的是,這三顆小行星都平安地從地球附近掠過,沒有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1 月 4 日,一顆小行星 " 路過 " 地球1 月 4 日,新年首個工作日,又有一顆名為 "2021 AB" 的小行星悄悄與地球 " 擦肩而過 "。" 中午 12 點 03 分,這顆小行星在距離地球 85 萬公裡的距離飛掠。"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隨後的晚上8點,又有一顆小行星「2020 YP4」飛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大約219萬公裡。 幸運的是,這三顆小行星都平安地從地球附近掠過,沒有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趙海斌介紹,「2021 AB」是科學家們這兩天新發現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從軌道類型分,一種是阿莫爾型,這類小行星的軌道不與地球軌道發生交叉,從地球軌道外側「切」地球軌道。第二種是阿坦型,它的軌道比地球軌道小,通常從地球軌道內側和地球「相切」。
  • NASA預警:11月18日,又一顆太空巖石掠過地球,直徑高達220米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警告稱,一顆與地球軌道相交、被描述為「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將在一周內掠過我們孤獨的藍點。它被貼上了「潛在危險」的標籤,因為它在飛行期間靠近我們的星球。這塊太空巖石被命名為2019UR2,估計寬度為220米,比溫布利球場還大。
  • 一下來倆!9月25日,兩顆巨型巖石將掠過地球,直徑達100米左右
    我們知道,已知的最大的小行星撞擊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結束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此類現象沒有再次發生,但地球軌道並不太平,近地天體中心證實,美國宇航局正在追蹤兩顆直徑100米左右的小行星。
  • 科學家在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在11月2日,有與地球接觸的可能性!
    小行星真的要來了?2年前就已經被發現,預計在11月2日靠近地球!在太陽系當中,小行星撞擊事件時常發生,通過月球表面的坑洞就可以看得出來。正是由於月球的存在,才幫助地球阻擋了更多的危險。這顆小行星在進入地球的大氣圈之後才被監測到,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的運行軌道比較特殊,是順著太陽光的方向進入地球的,由於太陽光太過於強烈,導致地球上的設備無法捕捉到這顆小行星的身影,一直到進入大氣層之後燃燒,發生的爆炸,墜落在俄羅斯地區之後才受到關注。
  • 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了非隕石類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紀錄,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剛剛創下的3000千米紀錄。
  • 美國航天局:在未來會有四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瑪雅預言要成真?
    眾所周知,地球存在於這個宇宙中大概是在46億年的時間裡,地球經過時間長河的不斷演化與發展,才有了如今這般生機勃勃的樣子,而地球更是這個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不僅擁有生命,更有著太陽系中最優越的地理位置,實在是神秘。
  • 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重新映入眼帘,正悄無聲息地靠近地球!
    在8月23日,又有一則報導爆出一顆小行星預計在11月份將會與地球相撞,這一消息的流出,引發眾人的熱議,它到底會不會撞擊到地球呢?對地球又會帶來多大的威脅呢?會不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存亡呢?這一系列的問題油然而生,這讓人不禁聯想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人類與恐龍相比,既沒有龐大的體型,也沒有靈敏的四肢,唯一的優勢莫過於大腦了,如果人類站在恐龍面前,估計都沒有還手之力,很難想像這麼強大的生物也會走向滅絕。科學家們將所有的原因歸結為小行星的撞擊,足以見證小行星的威力是有多大。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重新映入眼帘,正悄無聲息地靠近地球!
  • 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
  • 【科普君】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目前,這顆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預計於北京時間11月20日8時8分與地球交會。 「此次飛掠過程中,2020 VA1與地球的交會距離約為448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1.7倍,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說。
  • 1顆小行星高速朝地球飛來,NASA:若撞擊將引發核冬天和物種滅絕
    在太陽系之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八大行星、天然衛星等之外,還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移動分子」——小行星。根據天文學家們的觀測預估,太陽系中小行星的數量至少有上百萬顆,在地球存在的46億時間裡,小行星多次對地球造成威脅,而且還引發了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
  • 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或11月2日撞擊地球,概率0.41%
    這顆小行星的威脅有多大?這些數據肯定是大家最為關心的,所以我們下面要重點來看看,當然對於小行星而言,其實進入我們「地球圈」也不是奇怪的事情,畢竟太空小行星太多了。而在太陽系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小行星在移動之中,確實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以及我國的小行星監測中心等都在每天探索與發現,所以大部分的小行星都是可以看到是否存在威脅,只有極少一部分小行星是「漏網之魚」,而如今我們介紹的這顆小行星就是提前所發現的。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多大?影響大嗎?2020年真來?
  • 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當時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了非隕石類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紀錄,打破了小行星2020QG於今年剛剛創下的3000千米紀錄。
  • NASA蹭熱點稱小行星接近地球,其實不到2米,關於小行星的科普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為6.5英尺(約1.98米),而且稱,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發生撞擊的概率很小,只有0.41%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小行星,大家就會明白了,這顆小行星的特別之處只有接近地球的那個時間是美國大選前一天這個時間點。大家都知道落在地球上的小行星和隕石大都是來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於其威力的恐怖,甚至有人推測人類滅亡的危險之一就是小行星撞擊,所以人類對其監測從未停止。
  • 小行星撞地球時,你該怎麼辦?
    2015年2月,黎明號宇宙飛船向地球發回了迄今為止距離穀神星最近的一張照片。這幅圖像呈現了位於小行星表面的光斑,而關於這些光斑,天文學家至今還無法解釋。地球附近有多少顆小行星?太陽系其他地方有許多小行星,有時被稱為「軌道家族」,其中包括大約10,000顆近地小行星或近地小行星。這些隕石沿著太陽附近軌道(或路徑)運行,同時它們的軌道也靠近或者跨過地球的軌道。
  • 2021年初將有3顆小行星接連衝向地球,地球將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
    地球將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歷史記錄 2013年一顆小行星將近距離掠過地球 5顆小行星今日將接連衝向地球
  • 每秒約12.3公裡,「熊熊火球」掠過印度洋上空,發生了什麼?
    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8月16日,發現一顆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地球非常近,只有2950公裡,這是有史以來觀測到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 2020QG以每秒大約12.3公裡的速度移動,對於其他小行星的運動速度來講,這顆隕石的速度可以說非常緩慢,處於「一檔」狀態。
  • NASA警報響起,小行星將撞擊地球?以每秒9.4公裡相對速度接近!
    在宇宙這個大千世界裡,地球是渺小的,它在宇宙中是很不起眼的,但是地球也是很了不起的,它孕育出了生命,為人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不過宇宙環境又是複雜的,每天都有很多小行星發生碰撞,有時候地球也會面臨撞擊的危險,不過月球常常會幫助地球阻擋一些撞擊,所以月球表面是坑坑窪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