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警報響起,小行星將撞擊地球?以每秒9.4公裡相對速度接近!

2020-12-05 洋子話科學

在宇宙這個大千世界裡,地球是渺小的,它在宇宙中是很不起眼的,但是地球也是很了不起的,它孕育出了生命,為人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不過宇宙環境又是複雜的,每天都有很多小行星發生碰撞,有時候地球也會面臨撞擊的危險,不過月球常常會幫助地球阻擋一些撞擊,所以月球表面是坑坑窪窪。

根據NASA的最新數據顯示,有一顆小行星在不斷向地球「奔來」,這個天體被命名為2019UO,它正以每秒 9.4公裡的相對速度接近地球,它的直徑大約有560米,這讓NASA拉響了警報,因為如果2019UO按照這個速度繼續接近地球的話,那麼地球很有可能會被這個小行星撞擊導致毀滅。

科學家對這顆2019UO進行了分析與研究,表示這顆小行星並不會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雖然這次它會掠過地球,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它在未來也不會與地球相撞。2019UO其他的小行星不同,它是擁有自己的固定軌道的,並且它也將圍繞著太陽運轉,未來與地球相遇的機會還有很多,所以在未來或許會與地球進行「親密接觸」。

其實在宇宙中還有很多小行星都想與地球進行「親密接觸」。曾經有幾顆小行星距離地球都很接近,比如一顆編號為2019XO2的小天體以17.31公裡每秒速度接近了地球,還有一顆編號為2019WR3的小天體以每秒7.50公裡速度接近了地球,以及2019 XQ3的小天體以每秒27.83公裡速度接近地球等等。

雖然在宇宙中有很多小天體都無比接近地球,但是他們對於地球的威脅是微不足道的,大家不用過於擔心。很多直徑小於140米的小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就會燃燒化為灰燼。另外要與地球相撞並且對地球產生影響的天體,一般直徑都要超過1公裡,而直徑超過1公裡的天體基本都會乖乖按照自己的規律來運轉,是不會輕易撞擊地球的。

相關焦點

  • NASA:26日凌晨4點,直徑210米的小行星,將接近地球
    NASA研究近地天體的數據中心公布了這樣一則消息,在格林威治時間25號晚上8點20分將有一顆小行星飛越地球,也就是和地球達到最近點。北京時間比格林威治時間快了八個小時,所以算下來,北京時間就到了26號的凌晨4點20分,這時我們已經屬於深度睡眠時間了。為什麼能預報出這個小行星接近地球呢?而預報不出來玉樹上空的哪個小行星呢?
  • NASA蹭熱點稱小行星接近地球,其實不到2米,關於小行星的科普
    今天很多媒體都在報導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22日稱,一顆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將在美國大選的前一天11月2日接近地球。,是2018年在加州帕洛瑪天文臺首次被發現。這顆小行星直徑約為6.5英尺(約1.98米),而且稱,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發生撞擊的概率很小,只有0.41%
  • 歐洲航天局:4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現代科技能否保障人類安全?
    瑪雅預言,將被驗證?由此可見,古今中外無數的天文愛好者們曾經都仰望過同一片星河。人們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會好奇「宇宙洪荒、滄海桑田」,也會感嘆「生如蜉蝣、白駒過隙」,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會作出種種預言。大名鼎鼎的瑪雅預言就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預言之一。經歷過2012年的人們,應該對曾經風靡一時的「末日理論」記憶猶新。而近日歐洲航天局再次發出一則消息,似乎將會印證瑪雅預言。
  • 1顆小行星高速朝地球飛來,NASA:若撞擊將引發核冬天和物種滅絕
    根據資料顯示,在去年,就曾有多顆小行星與地球來了一場「親密接觸」,其中最接近地球的,是一顆名為「2019 TA7」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僅有150萬公裡之外的地方,完美的與地球擦身而過,並且創下了115年來,與地球距離最近的小行星記錄。
  • 一顆直徑4公裡,秒速31公裡的小行星正向地球趕來,不過不用怕
    很多人會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發生巨大的自然災難,實際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只是絕大多數的小型的星體都非常小,而且絕大部分都會在大氣層中摩擦燒蝕掉,根本到達不了地球表面,即便是能到達地球表面的,一些小行星的體積也都很小,很難造成較大的災難。
  • 2月29日,小行星BK509將接近地球,會不會有危險?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Asteroid 2015 BK509」。顧名思義,這顆小行星是2015年發現的,這四年多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跟蹤它的軌跡。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它將於29日達到與地球最近的距離,這個距離為0.04792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為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這樣折算下來,它與地球的距離為716萬公裡,約為地球與月球的18.8倍。
  • 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果有多嚴重?模擬推演,人類文明可能就此中斷
    依常規的統計數據,從木星火星之間小行星帶出來的小行星,我們設定它和地球的相對速度會達17公裡每秒。這顆直徑50公裡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最終以45度角衝向地球…(倘若真有那麼一天,只願它是以0度角呼嘯而過,不帶走一片雲彩)關鍵數據來了。約相當於70億億噸(億字沒多打…)TNT當量的爆炸能量瞬間在地球表面釋放!
  • NASA模擬:2880年,一顆1公裡寬的巖石墜落大西洋
    2月底3月初,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太空巖石紛至沓來,雖然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但是足以拉響警報,這讓我們想起了6500萬年前的那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這顆巨型巖石撞擊了海洋,引發了海嘯,終結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那麼,你可曾想過,假如一顆小行星再次撞擊地球海洋,會發生什麼呢?
  • 6600萬年前的滅世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要說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大家聽說得最多的就是6600萬年前那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當時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撞擊瞬間拋起巨量灰塵、土壤和水汽高達幾十千米衝入大氣層遮天蔽日,同時引發了全球性火山噴發和海嘯
  • 小行星撞地球:NASA稱比英國大本鐘還大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13日報導,NASA稱有一顆被命名為「2020 XO」的小行星將會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經過地球軌道,和我們擦肩而過。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介於46米到100米之間,整體面積略大於英國名勝大本鐘,正在以33000英裡(約99000公裡)的時速朝著地球飛馳而來。按照美國加利福尼利亞太空研究所的觀測數據,「2020 XO」將於當地時間周一,12月1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2點18分和地球軌道擦肩而過。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撰文 / 鄭永春近日,國內很多媒體和網站報導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的消息。據說,美國宇航局警告,4月29日18:00左右,將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的速度達到每秒9000米,相當於時速31,320公裡。而高鐵的時速300公裡,小行星的飛行速度是高鐵的100多倍,完全稱得上是飛奔而來。那這顆小行星會撞地球嗎?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今年早些時候利用斯巴魯望遠鏡獲得的觀測數據進行計算,發現受雅科夫斯基效應影響,阿波菲斯正在經歷一次異常加速,以每年約170米的速度偏離純粹的引力軌道。最新研究表明,這顆小行星由於軌道的細微變化,將有可能在2068年4月12日撞擊地球。「雅科夫斯基效應是指,小行星在太陽發射下升溫,繼而向外輻射熱量而受反衝作用,如同給小行星安裝了小型助推器。」
  • 國際航天局將用一艘宇宙飛船撞擊一顆小行星
    時機已經成熟,我們準備用一艘宇宙飛船去撞擊一顆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叫做迪蒂莫斯-B,是迪蒂莫斯雙星系統中較小的一顆。該太空飛行器是美國航天航空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此次撞擊實驗是為了測試太空飛行器的撞擊是否可以改變小行星的軌道,從而保護地球免受太空巖石的傷害。
  • NASA拍到的!直徑20米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進軍,9月2日距地球最近!
    但偶爾也有意外情況,有時便會出現一顆小星體,突破了軌道的束縛,與地球來一個「親密接觸」。根據NASA的最新監測數據來看,他們監測到有一顆小行星正向地球極速運行,預測將在9月2日的零時12分與地球距離最近,距離在12萬公裡左右,它就是2011ES4。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行星是怎樣定義的?
  • 小行星撞擊地球!面對地外天體威脅人類準備好了嗎?
    能引起全球性災難為標準(也就是大約幾公裡-十幾公裡量級的撞擊物)對地球來說,這樣的撞擊平均每1000萬-1億年發生一次,7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大撞擊差不多是十幾公裡的撞擊物,平均一億多年才發生一次(呵呵,即使這麼罕見的撞擊也沒有滅絕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其實都有著與月球類似的遍體鱗傷、千錘百鍊。
  • 小行星偏偏用了最壞的角度撞擊地球!
    我們知道,6600萬年前,一場驚天撞擊結束了恐龍時代,那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時代,或許是恐龍的強大讓其他動物黯然失色,小行星來到了地球,將這個世界重新「洗牌」!然而對於數千萬年前的那場災難,科學家仍然心存好奇,到底是如何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大滅絕,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為這個答案揭開了可能的答案!
  • 2021年初將有3顆小行星接連衝向地球,地球將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
    據NASA介紹,2021年1月1日、2日,直徑為15米的小行星2019YB4將以64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飛越地球。然後,又有2大塊宇宙碎片緊隨其後,分別以150萬公裡和210萬公裡的距離經過,它們分別是15米長的2020YA1和21米長的2020YP4。地球將在一天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有三顆小行星將會衝向地球,但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並沒有「瞄準」地球。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事實上,那是一顆正以20公裡每秒速度向地球高速飛馳而來的小行星。不久後,天空亮如白晝,這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穿過了大氣層,撞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灣。小行星在海底撞出了一個直徑約180公裡的巨大隕石坑,釋放的能量等效10億顆廣島原子彈。高速撞擊掘起大量海底物質拋向平流層。巨大的海嘯吞噬了整個墨西哥灣,沿岸變成一片汪洋。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