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出了一件破天荒的事,鄧公破例為一部電視劇題寫了片名

2020-12-11 這才是戰爭

1980年,出了一件破天荒的事。鄧小平同志破例為一部電視劇題寫了片名,這也是鄧小平唯一一次為影視劇題寫片名。

電視劇的名字叫做《望鄉之星》,由中日兩國當紅演員分別扮演了綠川英子與劉仁(中國男演員高飛扮演劉仁,日本女演員慄原小卷扮演綠川英子)。

高飛與慄原小卷合影

今天我們講述的就是綠川英子與劉仁的故事。

1912年3月7日,在日本山犁縣都留郡大原村猿橋一個富裕的土木工程師的家庭裡,誕生了一名女嬰。女孩的父親叫長谷川幸之助,在東京市政府擔任土木建設課課長多年。他給這個女兒起了個名字叫長谷川照子。

1929年,長谷川照子從東京府立第三高等女校畢業,以後又考入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此時的長谷川照子,開始接觸到奈良地方的勞農組合與各種進步的文化團體。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日本隨後佔領了中國東北。這件事震動了長谷川照子,她對此事件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抗議,這段時期,她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932年6月,她參加了以日本著名進步作家田雨雀學為理事長的日本無產階級世界語同盟的進步活動,並開始學習世界語,接觸到了反對侵略戰爭的左翼文化人士。在一次世界語的學習會上,她激動地表示:「作為一名綠色的世界語者,我毫不掩飾地反對侵略,反對侵略戰爭。」

在她接觸並熱愛上世界語之後,她用世界語給自己取了個名字--綠川英子。如果用世界語稱呼的話,叫維爾達·瑪約(Verda Majo),意思是「綠色的五月」。「綠色」象徵著和平,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願望,「五月」則代表著團結與鬥爭。自從她給自己取了這個名字後,她就一直用這個名字對外和寫作。因此,很多人只知道她叫綠川英子,而不熟悉她的本名:長谷川照子。

不久,綠川英子就因「具有危險思想」和「共產黨同情者」的罪名被日本警方逮捕,釋放後又被學校開除。此時,距離她拿到大學畢業文憑僅差三個月。但綠川英子沒有因此懊悔,在她寫給女友的信中表示:「儘管環境惡劣,但我心情平靜,今後的生活縱然最不安定,而我的意志絕不會動搖。」

1935年,綠川英子認識了在東京的中國留學生劉仁(原名劉砥芳,東北人),共同的志趣和愛好使他們走到了一起。1936年秋,綠川英子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劉仁結婚了。在當時日本國內法西斯主義猖獗的情況下,嫁給一個中國人,無疑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當時日本人普遍有一種瞧不起中國人的偏見。何況綠川英子結婚的對象,是一位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中國留學生,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動。她的父親對此事大發雷霆,許多親朋好友也大惑不解。但綠川英子絲毫沒有理會這些旁人的看法,她認為劉仁值得她這樣去做,後來的歷史也證明,她與劉仁的愛經受住了考驗。

劉仁與綠川英子合影

1937年1月,劉仁先離開了日本,回到中國。4月15日,綠川英子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搭乘英國「皇后號」輪船,只身前往中國。生氣的父親沒有去送她,病重的母親也沒能去送她,只有理解她的姐姐與弟弟,以及小叔子劉維,在橫濱的港口默默的向她告別,祝她一路順風。

四天後,綠川英子順利的抵達了上海。在碼頭上,劉仁握住她的手開心的說道:「我們終於會師了。」

通過上海世界語協會的領導人、《世界》雜誌主編葉簌士的幫助,劉仁在一家小出版社找到一份差事,收入微薄,綠川英子則與中國世界語者合作編印世界語會刊《中國怒吼》。劉仁結識了世界語者、詩人徐雉,熱情的徐雉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當即將自己的兩間屋子騰出一間讓劉仁夫婦居住,使劉仁夫婦總算有了安居之所。

1937年6月,她參加了上海各界群眾舉行的示威遊行,要求釋放被國民黨政府拘捕的「救國會七君子」。她是當天遊行隊伍中唯一的一名外國女士。事後她自豪地說:「幸虧我是個世界語者,在這裡,我不是多餘的人。」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上海,綠川英子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她懷著無比憤恨的心情,以筆代槍,寫下了《愛與恨》、《中國的勝利是全亞洲明天的關鍵》等文章,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她大聲疾呼:「我憎恨,我竭盡全力地憎恨在兩國人民之間進行的那種屠殺。我的心叫喊著:為了兩國人民,停止戰爭!」她滿懷悲憤地寫道:「日本人在空中投下了好多燃燒彈,又給地上的平民灑上了汽油,他們封鎖了道路,用機槍掃射那些逃命的市民。………這些士兵屠殺著中國人,而他們自己也是日本法西斯的犧牲品。」

日軍佔領上海後,劉仁夫婦無法繼續在上海待下去了,在葉簌士的幫助下,他們從上海轉移到廣州。

在廣州,因為一件戲劇性的小事,綠川英子被國民黨特務懷疑為日本間諜,由廣州強行遣送到香港。直到1938年6月,在郭沫若等人的積極幫助下,國民黨政府才終於發給了綠川英子入境特別通行證,準許她到武漢。

然而,綠川英子並沒有把這次誤解當作一回事,一到武漢,綠川英子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立即投身於中國的抗日戰爭。在郭沫若的推薦下,她進入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對日宣傳科,負責對日播音工作。具體工作是在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播音室,擔任日語播音員,執行瓦解日軍官兵士氣的廣播任務,綠川英子從此正式公開的參加了中國的抗戰事業。

1938年7月2日,綠川英子來到了設在武漢關附近的怡和街怡和洋行樓上的國際宣傳處。從這一天起,她那柔和流暢的女中音,就隨著電波傳向四面八方。她用標準而流暢的日語,向日本人民,向正在中國作戰的日軍官兵大聲疾呼:「現在是中國廣播電臺對日播音時間,日本同胞們,當你們的槍口對準中國人的胸膛,當你們大笑著用刺刀挑死一個個無辜的嬰兒,當你們手舉火把點燃一棟棟草房,當你們撲向可憐的少女時,你們可曾想到過,這是罪孽,這是全世界人民不可饒恕的滔天罪孽!當你們高喊著誓死效忠天皇,一腔熱血盡灑中國大地之時,你們可曾知道,這是在為誰賣命?又是在為誰效忠?聖戰祭臺上的亡靈,是英雄,還是罪犯?同胞們,別錯灑了你們的熱血,你們的敵人不在隔海的這裡……」

綠川英子的對日廣播,非常有效。她用甜美的語言,歡快的節奏,感人的話語,打動著那些被日本法西斯驅趕到中國的日軍下層官兵。她的播音像一把鋼刀,刺向日軍的咽喉,讓日軍驚恐萬狀,膽戰心驚。當時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某部通訊兵掘銳之助,曾寫短詩表述聽她廣播後的激動心情:重慶廣播,偷偷傾聽,那流暢的日語,心中難以平 靜。

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直到這時,日本警方才查明,那個在中國操著流暢日語對日廣播的女播音員,真名是長谷川照子。11月1日,日本東京報紙《都新聞》在頭版顯著位置上,刊登了綠川英子的照片,污衊她是「用流暢的日語,惡毒地對祖國作歪曲廣播的嬌聲賣國賊和赤色敗類」。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還給她的父親寫恐嚇信,要他們全家「引咎自裁」,給她家門口掛上了「賣國賊」的牌子。對此,綠川英子嗤之以鼻。面對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攻擊,綠川英子英勇地表示:「誰願意叫我賣國賊,就讓他去叫吧!我對此無所畏懼。」

日本報紙對於綠川英子的污衊之詞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同年12月,綠川英子經桂林等地來到戰時陪都重慶,繼續在中央電臺從事對日播音工作。不久,國民黨中宣部又專門成立了由國際宣傳處直接管轄的國際廣播電臺,負責對世界各地的播音工作,與中央電臺在一起,地點就在現在的渝中區中山三路151號重慶人民廣播電臺大樓處。這段時間,與她一起擔任對日播音工作的還有一位由日本回國的中國青年池步洲。

1939年初,重慶各界群眾為支援前方抗戰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義賣獻金活動。綠川英子也要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晚上回到家中,她翻箱倒櫃地折騰出全部家當。可是,家裡值錢的東西早就進了當鋪,只剩下幾本不值錢的書,工資也還沒有發。最後一狠心,擼下了手上的戒指,這是她身上唯一還值點錢的東西了。也是她母親送給她的最珍貴的紀念物。睡覺前,她把戒指小心地放在枕邊,說最後陪媽媽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綠川英子就匆匆趕到設在都郵街的獻金臺,等待獻金的人們早已排成了長隊,等了好一會才輪到她。正當她高舉雙手把戒指恭恭敬敬地遞上去,對方還沒有接住之時,後面忽然有人喊了一聲:「她是日本人!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我們不要她的幾個臭錢,快滾她媽的蛋吧!」「什麼?日本人?她是日本人?」人們開始騷動了。幾個碼頭工人揮拳喊起了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人們叫罵著向她揮起了拳頭。綠川英子儘量蜷縮著自己瘦弱的身體,她覺得黑壓壓的一片憤怒的拳頭正在向自己揮來。

獻金臺上的幾位工作人員一把將綠川英子拉上了臺去。一位認識綠川英子的政治部三廳幹部向臺下騷動的人群大聲喊道:「同胞們,她雖然是日本人,但是她是同情中國人民的,她在三廳工作,她是來獻金的,我們不應該排斥她,我們應該歡迎她才對呀!」說完,他向綠川英子鞠躬致敬,並接過她手中的戒指舉過頭頂。 「我代表中國人民向您表示感謝!您是第一個來獻金的外國朋友。」臺下的人們再次騷動起來,一張張憤怒、驚愕的臉龐霎時變成了讚美和欽佩,人們對綠川英子肅然起敬,隨之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綠川英子站在臺上,不好意思的向下面的中國人民鞠躬致意。儘管綠川英子一再婉言拒絕,但幾個好心的青年學生還是堅持把她送回了家。

1940年7月,日本著名反戰活動家鹿地亙在重慶發起組織了「在華日人反戰革命同盟」,總部就設立在重慶,綠川英子被選舉為總部的領導成員。為此,她經常和鹿地亙等人到設在南泉的日本戰俘營去,對被中國軍隊俘虜的日本戰俘進行反戰宣傳工作。同時,她還與青山和夫、鹿地亙等人應邀受聘到國民政府舉辦的「留日學生訓練班」用日語講課,她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向學生們講授「對日宣傳技術」,深受學生們歡迎。

1940年9月,軍事委員政治部第三廳被國民政府撤銷了,重新設立以研究工作為主的文化工作委員會,還是請郭沫若當主任。這時,綠川英子已經在國際廣播電臺工作了兩年多時間,因為看不慣國民黨的腐敗與無能,便辭去了原來的對日播音工作,加入了文化工作委員會,表示願與以郭沫若為首的進步文人在一起。她在文工會裡專門從事對日宣傳與敵情研究的文字搜集整理和編寫工作,負責文化工作委員會下屬的世界語工作室,同時也協助重慶世界語刊物《中國報導》作編輯工作。

1941年7月27日,在重慶文化界紀念郭沫若回國四周年的會上,周恩來同志對綠川說:「日本帝國主義者把你稱為『嬌聲賣國賊』,其實,你是日本人民忠實的好女兒,真正的愛國者。」綠川聽了很激動,回答說:「這對我是最大的鼓勵,也是對我的微不足道的工作的最高酬答。我願做中日兩國人民的忠實的女兒。」籤名時,鄧穎超同志有意把她的名字寫在綠川名字旁邊,並對綠川說:「我們是並肩戰鬥啊。」席間,周恩來同志領頭向郭老祝酒後,又提議為在座的綠川英子、鹿地亙等日本朋友乾杯。

郭沫若對綠川英子十分了解和器重。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虛歲49歲的生日。按照周恩來和南方局的安排,在重慶,文化工作委員會為郭沫若舉辦了一次盛大的祝壽活動,「皖南事變」後陪都上空沉悶的政治空氣為之一新。綠川英子積極響應,懷著對郭沫若先生的無比崇敬,她撰寫了《暴風雨時代的詩人》一文,發表在《新華日報》上。祝壽活動集會當天,綠川英子抱著剛滿一百天的兒子,在會場上熱情洋溢的朗誦了她的這篇祝詞。郭沫若聽後十分興奮和激動,當場即興親筆為綠川英子在一塊二尺見方的紅綢上題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相贈:茫茫四野彌黮暗,歷歷群星麗九天。映雪終嫌光太遠,照書還喜一燈妍。

郭沫若在詩中將綠川英子比作寒夜中一顆閃亮的星,一盞明亮的燈,用自己的光芒照耀著身邊的同志們。對綠川英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1944年下半年,根據周恩來的意見,綠川英子、劉仁轉到高崇 民領導的東北民眾抗日救亡總會工作,擔任該會機關刊物《反攻》半月刊的編輯工作,劉仁任主編。

1945年上半年,《反攻》雜誌連載了綠川英子從日本到上海、香港一年流浪生活的回憶錄。這是她的《在戰鬥的中國》一書的第一部 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幾天後,高崇民傳達了周恩來的指示,要求東北幹部迅速返回東北開展工作。9月18日,《反攻》半月刊停刊後,綠川英子夫婦帶著兒子開始北上。1946年1月11日,綠川英子夫婦帶著兒子秘密到達了上海,隨後又登上了北去的輪船。經過奔波,綠川英子一家終於平安的到達了哈爾濱。1947年1月,經東北行政委員會第13次會議決定,任命綠川英子為東北社會調查研究所研究員。

綠川英子夫婦之墓

解放戰爭爆發後,組織上安排他們一家撤退到佳木斯,她還被聘到東北大學講課。1947年1月10日,35歲的綠川英子因為手術感染,不幸去世。她的丈夫劉仁,由於悲痛致病,在綠川英子逝世100天後,也離開了人世。佳木斯的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將他們夫婦二人安葬在佳木斯烈士公墓裡。

1982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綠川英子為國際主義戰士。1983年8月,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在佳木斯南郊四豐山上的烈士陵園,為綠川英子夫婦修建了陵墓和紀念碑,墓碑上鑲刻著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的手書:「國際主義戰士綠川英子暨劉仁同志合墓」。綠川英子夫婦戰鬥的一生永遠鐫刻在這塊紀念碑上,也永遠鐫刻在中日兩國人民的心中。

本文作者:季雨,「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片名能為一部電影帶來多大加成?
    一個引人入勝的片名能夠為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帶來巨大的前期熱度,相反,一個不夠恰當吸睛的片名也能夠導致一部好電影就此蒙塵。 當然,隨著市場和觀眾審美的變遷,「好片名」的定義也在不斷變化。 對於不同類別的電影來說,什麼樣的片名能讓觀眾多看一眼?又是什麼樣的片名容易錯失目標受眾盤?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盤一盤。
  • 中國電視劇片名被魔改,《如懿傳》還行,《可怕的丈夫》是什麼?
    其實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很多電視劇都會被改成遵從本國人口味的片名,這也是約定俗成的了。當然了,我們國內在引進國外的影視作品後,大多都會改成一個相比受歡迎的片名。讓得當時這部電影的海報上的英文翻譯過來就是《DYING TO SURVIVE》,中文直譯的意思就是《向死而生》,雖然說與中文版本的片名有著較大的差別,但總體來說還是很貼切的。中國有很多的電視劇在出口到國外後,他們對於原片名的翻譯也成為了很多國人的笑點。原因無它,只是因為片名都被魔改了。尤其是日本,他們改名的水平還真的令人不敢恭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1980年代,曾有一部電視劇該不該有吻戲?卻引起對一個時代的思考
    1980年,在中國有一部名叫《敵營十八年》的電視劇,正在持續熱播。這讓從未接觸過連續劇的中國人倍感驚喜,尤其是裡面還有不少描寫男女之間的愛情戲,這使看慣了正統戲的電視觀眾充滿好奇。據說,其實劇中有一場接吻的戲碼,可惜被剪掉了。事實上,《敵營十八年》是中國人自己製作的首部電視連續劇。
  • 《第一滴血》第五部定片名 或為該系列最後一部
    《第一滴血》第五部定片名 或為該系列最後一部 時間:2014.09.11 來源:電影網 作者:紅領巾 分享到:
  • 徐小鳳:殿堂級天后,寧分手不改國籍,春晚破天荒為她破例
    本該順勢進入歌壇的她,卻因父母的反對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但徐小鳳並不甘心,3年後,她開始在香港的各大夜總會駐唱,每天從晚上7點唱到凌晨2點,漸漸地,徐小鳳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1969年的徐小鳳,憑藉自己的努力進入了樂壇,之後的她發行了專輯《風雨同路》,迅速風靡全國,她不僅在香港的銷售超過20萬張,同時還獲得了白金唱片獎。專輯中的歌曲《賣湯圓》更是讓她在中國內地受到關注。
  • 俗語「破天荒」的由來——這個詞語來自於古代科舉考試的典故
    現代俗語『』破天荒『』的意思,是形容從來沒有過的,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在古代,常常用『』破天荒『』來比喻某人平日裡默默無聞,因為某件事情而突然得志揚名。破天荒的近義詞有:前所未有、史無前例,都是從來沒有過的意思。為什麼『』破天荒『』會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俗語?有什麼歷史由來?這與古代的科舉考試有關,這裡面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典故。
  • 日本人原來是這樣翻譯中國電視劇片名的
    在進出口影視作品時,都免不了翻譯片名。有些片名翻譯會錦上添花,比如《WaterlooBridge》原本直譯為《滑鐵盧橋》,普普通通,而引入中國時被翻譯成了《魂斷藍橋》,瞬間變得很有味道直譯:中午12點鐘的灰姑娘光看這個譯名一定猜不到這是哪一部劇吧
  • 日本人原來是這樣翻譯中國電視劇片名的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國外動畫電影輸入中國時,片名翻譯以「總動員」結尾就完事了。比如《汽車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等等。在進出口影視作品時,都免不了翻譯片名。有些片名翻譯會錦上添花,比如《Waterloo Bridge》原本直譯為《滑鐵盧橋》,普普通通,而引入中國時被翻譯成了《魂斷藍橋》,瞬間變得很有味道但也有一些片名翻譯反而拖累了電影本身,比如印度電影《3 idiots》被翻譯成了《三傻大鬧寶萊塢》,很多人就因為這個名字覺得這是個爛片
  • 曹承佑,1980年3月28日出生於首爾,是一名韓國演員。1999年
    曹承佑,1980年3月28日出生於首爾,是一名韓國演員。 1999年,他主演了林寬澤導演的《春之傳奇》,之後又出演了《網絡宿命》、《骯髒人生》和《如果愛有宿命》。2005年,他在電影《馬拉松》中飾演一名自閉症青年,並獲得了韓國電影貝爾獎和百思藝術獎。
  • 撒貝寧為她致悼念詞,北大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天之嬌女紅顏薄命
    這年輕的生命無法擺脫病魔的侵襲,她叫張培祥,生於1979年,一生只留在24歲的年紀。臨終時,她還是我國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最高學府之一,學校甚至破例在八寶山為她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紀念儀式。除了她的同學和玩伴,還有一位學校領導,以及央視《今日說法》的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出席了這次追悼會,為她表示哀悼。
  • 1980西班牙經典動畫片《堂吉訶德》39集國語版
    1980西班牙經典動畫片《堂吉訶德》39集國語收藏版 【原文片名】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出bai品年代】1980年 【國別歸屬】西du班牙 【劇集總數】39
  • 趙露思新劇《我喜歡你》又一部年上男和年下女的故事
    林雨申、趙露思《我喜歡你》預告已在微博可以觀看主要講述了毒舌的吃貨總裁路晉與女廚師顧勝男,在美食與愛的雙重魔力下最終相愛,收穫美滿幸福的故事通過預告看該劇又是一部年上男和年下女的電視劇啊!男主林雨申出生於1980算起來是40歲了,通過其過去的作品看出演的作品都是十分經典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守望的天空》等以前的資源看上去是十分給力的,畢竟他出生於藝術世家,母親是導演,李少紅是乾媽在這樣的關係之下,資源鐵定不會差了。
  • 片名「罵髒話」,霍建華感嘆:幸福只屬於她
    片名「罵髒話」,霍建華感嘆:幸福只屬於她  最近提到林心如夫妻,網友們聯想到的可能都是一系列因表情而引發的鬧劇。從婚禮現場的嚴肅到街頭的不歡而散,有幾個人能不質疑其中的微妙變化呢?但兩人事後的澄清都解釋了這些事的起因。在所有夫妻關係中,吵鬧都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明星的他們自然也一樣,在爭吵之後,他們還不是要繼續生活並一起工作?
  • 1980年《大眾電影》封面,經典的銀幕形象,一代人的懷舊時光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這是一部反四人幫題材的電影,表現形式是政治破案片,內容充滿了中國人熟悉的陰謀、暗鬥。 影片中,李仁堂演得很不錯,得百花影帝也算實至名歸。
  • 鄧公的心裡其實非常的明白
    而我們看當時的鄧公的致遠號,似乎這兩點因素都不具備,而且鄧公是令戰船全速前進的,身為海軍將領的鄧世昌是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是有去無回的。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要注意,致遠號和吉野號的噸位是有差距的,致遠號的排水量為2300號,而吉野號的排水量則是4150噸,是致遠號的近兩倍,以低噸位的致遠去猛烈的衝擊吉野,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吉野不一定會沉沒
  • 為何基努·裡維斯堅持更改,《疾速追殺》最初的片名?
    電影的名字,通常也是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當一些觀眾看到電影無趣的名字之後,他們就失去了對探尋電影內容的興趣。簡單來說,想要吸引觀眾的興趣,電影的名字是重要的一步。這是基努·裡維斯教給《疾速追殺》幕後人員的一件事。
  • 這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電影,不看會後悔!
    聽到片名《第六感生死緣》,你也許會覺得很惡俗,這部電影的中文名已經被吐槽得不行,加上劇情拖沓,時長長達3小時,很少有人花時間靜下心去看。其實,《第六感生死緣》是一部意外好看的電影,就是一開始覺得不怎樣但是越到後面越想看完的電影。
  • 暴露年齡的五部電視劇:你若全都看過,那真的是老了!
    (順序不分排名) 第一部《上海灘》 主演:周潤發、趙雅芝 播出時間:1980 短短二十五集卻表達了很多東西。每個人的身不由己都表現得真實到位,甩現在的腦殘劇幾百條街。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引進的20部外國電視劇,血疑阿信卞卡神探亨特
    2.美國21集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 1980年國內播出該劇1977年在美國播出,1980年中央電視臺譯製播放了這部美國科幻電視劇,片中男主角麥克的太陽鏡在當時的時尚青年中風靡一時,該劇是我國引進的第一部美劇。影片講述了來自大西洋底的奇異生物麥克·哈裡斯幫助人類探索大西洋的故事。
  • 電視劇小知識:80年代引入的第一部美劇,你猜是什麼題材?
    80年代引入的第一部美劇是科幻劇愛看美劇的人很多,當前美劇的題材非常多樣、品類也十分豐富,回想過去國內最早的美劇,應該是80年代引入的美國科幻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電視劇的英文名叫「The Man from Atlan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