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中國式的審美在這個世界遙遙領先,為人類留下無數瑰寶,後來,中國式審美被人們群嘲,花花綠綠街邊招牌、奇葩建築、土味音樂。
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教育充斥著實用主義和藝術無用論,「學藝術賺不到錢!」「讓學生好好學習就行,學校弄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幹嘛?」
畫家吳冠中說:「如今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卻很多」這樣也造就了我們對於審美的缺失,這種缺失,還將影響下一代。
審美,不是一天造就,美,是從生活的小細節開始。從3歲開始,孩子們就進入校園,往後近二十年的時光裡,大半都在校園,孩子們對於環境的感知十分敏感,從幼兒園開始,就該給他們美的環境。
海南省北大附屬幼兒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旅遊城市——海口市,海南的分園園所建立的時間較短建築還很新,幼兒園的負責人為了能夠給孩子們提供更美、更好的環境,希望對幼兒園的戶外、大廳、中庭以及陽臺等空間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
幼兒園大廳△
大廳是人們進入幼兒園的主要空間,是面向家長展示幼兒園文化的空間,從功能上還承擔著參觀接待、兒童活動的功能,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考慮到幼兒家長和園方的需求,在大廳增加了沙發和展示櫃,沙發劃分出了區域,讓空曠大廳中的空間有了邊界,弧形的沙發設計更容易增加安全感,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給予家長親切感,給予孩子安全感。
建築相互圍合形成的中庭陽光充沛,通風條件好,是幼兒園小朋友室內遊戲空間的拓展空間。
幼兒園中庭△
北大附屬幼兒園由於建築結構,形成了大面積的中庭空間,設計師根據需求規劃出不同的遊戲區域和小舞臺,多樣化的活動空間,提高兒童的參與性以及兒童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幾何造型的裝飾物讓過與空曠的頂部變得豐富,頂部的裝飾物和底部的沙發在顏色上相互呼應,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氛圍。
從大廳走向中庭途中,會有一條通向二層的斜坡,園方的想法是這一塊區域也要變得好看且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
因此,設計師對斜坡的地面、護欄、天花以及牆面都進行了改造,黑色的地面與白色的護欄形成鮮明的對比,地面上印有的腳印及字母,能夠引導幼兒向上行走,鍛鍊下肢的力量和平衡能力,牆壁和天花選用了幼兒園logo上的燕子作為裝飾物,是對校園文化的一種延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戶外活動空間是幼兒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慮到幼兒對活動以及幼兒園課程開展的需求,以及海南的氣候風貌,設計師為戶外規劃了椰樹造型的遊樂設施,蹦床、沙水池、跑道、「山洞」等,為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提供有力的支持。
擔心下雨天氣,無法進行戶外的活動,校園裡風雨連廊內的跑道和攀爬設施可以滿足陰雨天氣的戶外活動的需求。
除對於「美」的考慮外,大正幼兒園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秉持一切為了孩子的設計理念,結合園方的需求,從兒童的尺度出發,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