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根據諮詢機構波士頓諮詢公司最近發布的一項預測,中國市場將成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唯一一個增長市場。2020年8月,LV上海恒隆店一個月賣出1.5億元銷售額,創下有史以來LV中國最高單店最高月銷售額記錄。
說到奢侈品消費,我們的鄰國日本,曾創造過令世人驚嘆的數據:2006年全世界有一半的奢侈品賣給了日本人,20%的奢侈品銷往日本市場,30%賣給了在海外旅遊的日本遊客。
要說日本人有多迷戀奢侈品,其實光從LV的消費就能看出來。上個世紀90年代,約40%的日本人擁有一件LV產品,其中擁有LV的女性達到92%。這是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根據2016年美國科技媒體Mashable發布的各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數據,作為發達國家中墊底的日本,其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只有39%。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寧可不用智慧型手機,也不想錯過一件LV。
不少外國人很疑惑:為什麼島國人民對LV如此痴迷?日本對LV有什麼難以割捨的情感呢?世界頂尖品牌為什麼如此喜歡使用東方傳統元素?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LV紋樣設計大量取材於東方古典美,與日式審美有著強烈的藝術共鳴,其中體現出很值得玩味的設計理念:立足傳統,尊重傳統,讓人們獲得更大的文化認同感。
LV紋樣與東方古典美
圖案紋樣的使用是產生藝術共鳴的原因之一。日本有些媒體認為,LV Damier紋樣選取日本市松紋樣作為設計元素,Monogram紋樣的設計元素則來自日本江戶時代的家紋。
Damier紋樣
Monogram紋樣
在江戶時代,歌舞伎演員的使用,讓格子紋一躍成為備受民間喜愛的熱門紋樣。棋盤格紋是將兩種不同顏色的正方形交替著鋪滿畫面的紋樣。平安時代,歌舞伎演員佐野川市松在戲服上使用這個紋樣,「市松」紋由此流行。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logo的設計正是採用了市松紋樣。
在2018年LV早春時裝秀上,許多單品採用了日本典型的隈取圖案、武士紋樣、歌舞伎元素。可以說,文化理念在引導著消費的走向,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依舊大放光彩。
2018年LV早春時裝秀上的單品
會有人不知道紋樣嗎?
我們把帶有季節和吉兆等特殊意義的圖案,稱之為「紋樣」。世界各地由於當地不同的風土人情,而產生了不同的紋樣。
紋樣通常具有三重功能:身份的象徵、控制或者擁有的標記、美化裝飾。作為擁有標誌及裝飾之物,紋樣可以在服飾、建築物及文件等各種物品中出現。
東方紋樣相當豐富,有著十分繁複的體系,因此也顯得格外神秘。說到紋樣體系,在歐洲中古時代,產生了所謂的「紋章體系」,之後相應地也產生了以紋章為研究對象的「紋章學」。
歐洲貴族的紋章
日本是紋樣大國,最原始的紋樣可追溯到繩文時代,當時日本人使用繩子、貝殼、竹子等製作紋樣。
在日本古代,傳統的圖案紋樣數不勝數,公家、武家、佛寺等都擁有自己的紋樣傳統。同時,在現代日本社會,各個區市、公司、學校、機構等也會擁有自己的專屬紋樣。
日本首相的五七桐花紋
事實上,日式紋樣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日式經典紋樣與中國文化
日本在平安時代,深受中國古代隋唐紋樣的影響,開始大規模、成體系地出現極具中國風的紋樣圖案。公元6世紀到9世紀,日本大量遣隋使和遣唐使到達中國學習,大量日式紋樣可以說是唐代紋樣的再現。
在公元6世紀中期前後的飛鳥時代,在中國唐朝盛行的唐草紋隨著佛教一併傳入日本,用於裝飾寺廟和法器;在隨後的飛鳥時代,大量波的中國寶貝隨著絲綢之路傳入日本,各種器具上的植物紋樣對日本紋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室町時代,茶文化從中國傳入日本,帶有紋樣的珍貴布匹——「名物裂」也隨之傳入……
中國唐朝的銀平脫盒子
之後,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時代的發展,日本人在繼承與發展中漸漸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文化。如此看來,日式紋樣有著很強的中式傳統元素也是情理之中的。因此,毫無疑問的是,日式紋樣與中國在歷史文化上的因緣為當今中日交流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日式經典紋樣與中國文化之間有什麼文化因緣?
菊紋。菊花為日本國花,菊紋同時也是日本國徽。菊在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受中國民間習俗影響,日本接受了對菊花的文化認知——菊花水具有延年益壽的功能,也象徵著德才兼備、溫文爾雅的高潔品質。日本皇室以此為寓意,把菊花作為自己的家徽。
松柏紋。中國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個神話,在蓬萊山上居住著神仙,松柏茂盛,天空有銜著松枝的「松鶴」。因此,松柏代表吉祥的樹。為了突出不老、長壽的文化象徵,日本產生了老松、幼松、松林等各種形態的松柏紋樣。
日本江戶時代的立湧松紋羽織
桐紋。是從日本天皇家族賜予武士和家臣的紋樣。在中國,人們認為梧桐樹是鳳凰棲居的樹。自平安時代起,梧桐紋在日本代表著高貴。從嵯峨天皇時代開始,天皇的服飾等都會使用桐紋,經過千年變化,桐紋至今依舊是一種上等紋樣。
寶相紋。寶相花是中國古代裝飾紋樣之一,分別取牡丹、石楠花、芙蓉、蓮等各種花朵最美麗的部分組合在一起。
在唐朝時期,中國將薩珊王朝傳入的寶相花紋加入佛道理念,之後寶相花紋由此隨佛教傳入日本。在奈良時代,中國傳入日本的五弦琵琶裝飾著夜光貝製作而成的寶相花。
唐草紋。唐草是模仿蔓生植物般捲曲多變的紋樣,它在奈良時代由中國經絲路傳入日本。蔓生植物的枝條繁盛,連綿不絕,因此多有繁榮茂盛、生生不息的寓意。
龜紋。這是一種因單體形似龜甲而得名的紋樣。紋於平安時期由中國傳入日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龜有長壽和吉祥之意。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綜上,從日式紋樣發展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客觀地說,站在中國的文化視角上來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身的傳統紋樣自古就有著驚心動魄的美,凸顯著古老東方文明的絕妙想像力。
故宮與中國傳統紋樣
紋樣使得古老的東方文化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中國便是最具影響的突出代表。
在很長一段歷史裡,故宮都是古代中國的權力和文化中心。作為我國建築、裝飾、繪畫等藝術、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宮集聚著大量精心創作的紋樣作品。在故宮建築群的牆面、屋簷、窗戶、大門甚至地面上,隨處可見富麗繁複的紋樣。
故宮建築群裝飾紋樣符號種類繁多,有植物紋、動物紋、幾何紋、器物紋等。同時,紋樣也出現在宮廷服飾上,展現出較高的審美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紋樣都有其獨特的寓意。例如,蝙蝠紋樣的「蝠」與「福」 諧音,在故宮文化中,祥雲、仙鶴、喜鵲等不少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被廣泛應用。
故宮博物院藏品:銀鍍金點翠嵌寶石雙喜蝠磬紋簪
在中國文化中,各種紋樣出現在建築、器物、手工藝品上,也出現在服裝、飾品上,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些豐富而瑰麗的紋樣浸染著中國的古今審美。偉大的炎黃子孫把數千年的文化想像力,凝聚在這些日常可見的紋樣裡。
這些紋樣表現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承載著人們對於生活、對於未來的美好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