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圍準備就緒 老百姓要多一份退休金了?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圍準備就緒,老百姓要多一份退休金了?

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造成個人養老準備不足,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應該著力將更多財富留在民間,藏富在民才能提升個人自我養老保障的能力。

試點已經延期半年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改革有新動向。按照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改革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一財經從多個相關部門獲悉,在前期上海等三地試點的基礎上,新一輪更大力度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圍」的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過程中。知情人士稱,目前各部門基本達成了共識,有關政策也準備就緒,距離出臺只差「臨門一腳」。

第一財經了解到,下一步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圍」不僅是指擴大試點地區,也指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範圍從商業養老保險擴大到公募基金等產品。

財政部社保司司長符金陵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上表示,在對試點情況進行全面總結評估的基礎上,財政部配合人社部研究制定《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的措施和政策》,以綜合提高廣大參保人員的養老待遇的水平。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朱俊生在上述論壇上表示,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造成個人養老準備不足,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應該著力將更多財富留在民間,藏富在民才能提升個人自我養老保障的能力。國際經驗也證明,一個國家的私人養老金越充分,這個國家的養老金制度的整體可持續性就越強。

規範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支柱這麼細的詞,還真沒有過。去年末中央首次提出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財富儲備,到現在提出發展第三支柱,政策脈絡是一致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世界銀行的推動之下,我國建立了三大支柱組成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第一支柱為「社會統籌+個人帳戶」的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第三支柱為自願性個人養老儲蓄。

目前,我國已建立比較健全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但不同支柱之間發展嚴重失衡。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第二支柱是「一塊短板」,而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則還是「一棵幼苗」。

我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於2018年5月1日啟動,國家決定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型養老險」),期限暫定一年。

所謂稅延型養老險,是由保險公司承保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納稅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一定額度,對養老金帳戶積累階段的增值收益免稅,等個人領取時,再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種稅收模式被稱為EET,E代表免稅,T代表徵稅,即在繳納和投資階段免稅,領取時徵稅。按照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領取階段的稅收負擔應當低於繳費和投資階段的稅收優惠,以此來吸引國民為自己的老年積累資產。

到今年底,稅延型養老險試點已經比原計劃延期了超過半年。但從實施效果來看,並不太理想。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表示,到今年9月底有23家保險公司參與試點,提供了66款產品,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7億元,參保人數4.85萬人,應該說是剛剛起步,這些數值都比較小。

朱俊生認為,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由於在收入分配格局、養老金結構、稅收激勵政策以及監管制度等多方面存在提升空間,發展的潛力未充分釋放。

朱俊生表示,2008年以來,我國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雖逐步提升至2017年的48%,但仍低於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勞動報酬份額下降導致了居民收入份額的下降,造成個人養老準備不足。

從試點方案來看,也存在稅收激勵不足的情況。「名義上對保險業務有EET,但試點中EET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稅前扣除額度太低,每個月有1000元或是6%的限制,讓人力部門沒法操作,在領取端有7.5%的實際稅率,又太高了。」朱俊生說。

從試點的情況來看,目前第三支柱稅優政策賦予實施的機構對象針對的是各個金融行業,目前只面向保險業,屬於產品制。但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稅優政策載體是第三支柱個人帳戶,而不是產品或行業。

影響從產品制到帳戶制轉型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尚沒有建立面向各金融行業的統一信息平臺,中保信、中登公司以及人行徵信系統三個平臺分別代表保險業、基金業和銀行業,需要進一步整合;二是參與的金融機構與產品範圍有待擴大,目前基金、銀行、信託尚沒有被納入稅收優惠的金融機構與產品範圍。

新一輪政策已上路

鄭秉文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規範發展的意思有兩條,第一是堅持真正的帳戶制,第二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帳戶。同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建立第三支柱的前提不是必須加入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其他支柱之間應該是平行的關係,多一個選擇給老百姓,多一份退休金。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挖掘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發展潛力是完善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路徑。

符金陵表示,正在制定中的《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的措施和政策》,將綜合利用稅收優惠等手段,希望能夠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布局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短板,綜合提高廣大參保人員養老待遇的水平。

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此前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政策制定難在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第三支柱涉及人社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以及央行等,改革還涉及一些帳戶登記的機構,這些工作量是比較大的。但到目前為止,部門之間已經達成了共識,相關政策也在擇機出臺的過程中。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目前我們國家儲蓄存款、理財、保險資金三項加起來規模合計已經超過150萬億元。居民手中並不是沒有錢,主要是缺乏養老用途和養老功能的長錢,需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改革,將個人儲蓄和個人投資的一部分資金轉化為商業養老資金。

朱俊生認為,應適當降低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第三支柱發展提供空間。我國第一支柱繳費率水平雖有所降低,但仍排在世界前列。可對養老保險三個支柱的繳費率統一進行調整,適當降低第一支柱繳費率,為提高第二、三支柱繳費率創造條件,著力提高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替代率。

相關焦點

  • 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圍準備就緒 老百姓要多一份退休金了
    按照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改革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一財經從多個相關部門獲悉,在前期上海等三地試點的基礎上,新一輪更大力度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圍」的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過程中。知情人士稱,目前各部門基本達成了共識,有關政策也準備就緒,距離出臺只差「臨門一腳」。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政策紅利 第三支柱金融產品有望「擴圍」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接近2020年年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建設明顯提速。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諸多民生關懷,其中,會議強調,「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網友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很多人都把退休金和養老金誤認為是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退休金和養老金都屬於退休待遇,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而且差別還很大。最顯著的差別就是:一般情況下,退休金要高於養老金。
  • 你見過退休養老金最高的有多高?離休老幹部的退休金,真驚人
    工資單裡的八萬多,包括三大塊費用,離休費15847元,離休生活補貼8200元,福利62280元。 不過,經過了解,這八萬多並不全都是當月退休金,而是包含了新年福利。 不含福利的話,這位老首長平時的待遇也就是一兩萬。
  • 退休養老金有多高?離休老幹部的退休金高達8萬,網友:值得!
    說起退休金大家都並不陌生,只要在年輕的時候正常繳納了養老保險,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都可以享有退休金的待遇。大家都知道退休金的待遇有高有低,絕大多數人在退休後,僅僅只能夠獲得一個相對較低的退休金待遇水平,有的人的退休金甚至比起在職期間的工資都少。但是,最近網絡上有一張高達8萬的退休金的工資單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管家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退休金和養老金並不是一回事,兩者差距竟這麼大,養老金如何計算
    很多人會把退休金和養老金混為一談,認為每月繳納養老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金了,但實際上兩者並非一回事。那麼退休金和養老金到底有什麼不同,今天給大家仔細說清楚。1.概念不同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給公務員、國家機關單位人員的「養老錢」;而養老金也就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企業「合同制」員工的「養老錢」。簡單說就是人群不同,退休金是針對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是針對除去退休金範圍以外的企業職工。2.
  • 「聲音」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養老金運作影響之簡析
    事實上大部分美國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在設立退休投資方案時會利用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而養老金投資服務機構除了提供投顧服務以外,也會提供一系列的附加服務比如投教、稅收規劃、定期市場研究報告等來增加與客戶之間的互動和信任。第三支柱IRA退休金帳戶中資金流的進出大體平穩,未退休投資者的定投與已退休投資者的資金提取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變動。
  • 1月份養老金幾號發?1月退休金發放時間
    最近,沒有被年終總結工作纏身的上班族在關注1月退休金發放時間,1月24日是除夕之夜,那養老金會不會在1月24日之前發放呢?因為諮詢的人很多,所以有的地方也專門調整了養老金發放時間,滿足人們過節前領錢的願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經濟日報: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
    隨著全球老齡化發展趨勢明顯,「三支柱」模式正成為各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主流選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何為三支柱模式?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要求,人社部將抓緊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實現全國統籌,促進位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圍繞養老金保值增值,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也在提速擴容。日前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較好實現保值增值目標。
  • 鄭秉文: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財富儲備,首先要打造資產型養老金...
    第一、第二、第三支柱的關係,不是只有參加了第一支柱才能建立第二支柱,參加了第二支柱才能購買第三支柱,他們之間不應是這樣的關係,建立多層次的目的只是給居民多了一個選擇而已,就是為給老百姓(603883,股吧)多提供了一個方便,多了一個安心。有些群體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參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方便的話就應允許他買。這樣的制度安排也是國際慣例,對中國也是適合國情的。
  • 中央財經大學褚福靈: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隨著全球老齡化發展趨勢明顯,「三支柱」模式正成為各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主流選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何為三支柱模式?我國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含三大支柱,其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是與職業關聯、由國家政策引導、單位和職工參與、市場運營管理、政府行政監督的補充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是個人利用金融手段增加養老保障供給的有效形式。
  • 第1支柱養老金的替代率不足50%,對自己將來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要弄懂一個概念,就是什麼叫做第1支柱養老金,對於這個第1支柱養老金指的就是我們參加的社會保險當中的養老保險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稱之為是第1支柱養老金,當然既然有第1支柱養老金,那麼還會有第2支柱和第3支柱養老金。什麼叫做第2支柱養老金呢?
  • 朱俊生:第三支柱是養老基金積累最重要力量
    在疫情衝擊下,中國大量企業面臨很大的壓力,再談自動參與或者準強制,大家可能又覺得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在這種狀況之下,第三支柱可是當我們關注養老金跟資本市場關聯的時候,第三支柱可能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市場。
  • 退休老幹部養老金曝光,高達87192元!網友:我2年工資都沒那麼多
    據悉,這8萬多,包含了新年補貼,相當於我們的年終獎,但平時,這位老幹部退休金也有一兩萬!不過,這是他們用命換來的,無法跟一般人比較,因為很多人沒有經歷過紅軍的艱苦生活,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成立,也沒有我們今天的好生活,所以,這是他們應得的!
  • 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
    今年以來,監管方面也多次喊話,引導銀行理財和信託業穩妥轉型,建立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多家銀行推出了養老系列理財產品。不過,有資深銀行人士指出,我國現有銀行養老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養老特徵不突出。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需規範與統一產品設計原則,兼顧適配性、穩健性。
  • 月薪8千退休金才2千!?延遲退休下我們該如何養老?
    自2020年11月起,我國多地社保新規正式施行,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新規的實施將直接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錢袋子,因為不僅會使部分公司的用人成本增加,而且我們每個月要交納的社保金可能也會變多。
  • 自主繳納養老金,全額繳納,還是60%更好?
    那麼很多人就會問,社保養老金的繳納,到底是哪種方式更好?建議選擇100%繳納。很多人會說,條件允許繳納100%,條件不允許繳納60%。我覺得如果條件不允許,那麼還是不要靈活就業,去選擇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比較好。
  • 多部門權威發聲勾勒養老金投資路線圖
    這是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上釋放的重要政策信號。  當天論壇上,來自財政部、人社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相關部門的權威人士齊發聲,釋放了加快我國建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政策信號,明確了下一步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路線圖。  財政部社保司司長符金陵表示,對於人口老齡化國家已經做出有效的政策儲備。
  • 2020年中人退休金補發最新消息 中人退休金怎樣補發?
    日前,國務院正式發布通知:2020年疫情期間退休人員養老金也可以正常地按時、足額進行領取,這下讓不少退休的老人放了心。不過這也提醒了另一群「特殊」的群體,這群人至今都沒有領到正式的退休金!  這個特殊的群體就是退休中人。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新規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國發【2015】2號文件。
  • 29年工齡和30年工齡,「退休金」有什麼差別?退休金的計算公式
    29年工齡和30年工齡,「退休金」有什麼差別?內行人說出實情一些在上班的人應該都知道,自己是有一定工作年齡的。這是從你開始工作的時候算起的,要是你以每個月的工資為生活來源的話,那麼工作一年,就有一年的工齡。對於一些退休的人來說,工齡是很有關係的。29年工齡和30年工齡,「退休金」有什麼差別?內行人說出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