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寵初期,我對貓的一切都產生著極大的興趣,一方面是為了學習養貓經驗,方便更好地照顧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我長久以來的好奇心。我爺爺在我十幾歲的時候養過一隻狸花貓,那時候我就覺得貓跟狗的區別很大,自己養貓以後就更想知道,貓究竟是什麼來歷,這算是一種追根溯源的獵奇心態吧。
查閱很多資料以後,最可信的一種說法是,貓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完全被人類馴化,以後會不會被馴化,也很難說。
單從貓咪的表現來說吧,制空本領能給動物帶來至高無上的優越感,正是這種優越感,會讓他們唯我獨尊,絕不會輕易服從別人的命令,雖然它們有這種潛能,也休想讓它們乖乖聽從主人的安排,甚至,在它心裡,你跟它是平等的,應該有很多鏟屎官都會有這種感受吧。
霧莊就是這樣的,收養它以後我擔心它在樓房裡關太久,忘記自由的快樂,興衝衝的網購了牽引繩,想著能像狗子一樣溜它,可現實卻很打臉,它被拴起來後抵抗的非常激烈,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舉動。就是現在,它還是無法適應被拴著遛彎,可能是因為這種行為挑戰了它的尊嚴和權威吧。
這更激發了我刨根問底的欲望,它們究竟是什麼來歷。首先,家貓最初是由沙漠的埃及貓或波斯貓馴化而來,已經經歷了3500年之久。貓咪有不同品種,主要還是因為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環境,所以在同一時期不同的環境中,它們為了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不斷地在進化,貓咪就長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家貓是被人類由野貓馴化而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捕殺老鼠。說是馴化,在我看來,捉老鼠本身就是貓的天性和本能,不存在馴化不馴化,它跟人類親近更像是一種合作關係,尤其是農村散養的養貓方式,貓咪一般都在野外捕獵和覓食,如果沒有捕獲獵物,也不用擔心餓肚子,甚至在吃飽的情況下也經常回家加點餐,這樣散養方式我認為對貓咪是最好的,因為它們既可以享受自由,也能改善嚴峻的生存條件,最起碼不會忍凍挨餓。這樣對雙方都是有利的,貓驅趕家裡的老鼠,順帶用萌萌的外表迷惑人心,讓它自己生活得更加舒心愜意。
為什麼有人說貓不忠誠,餵不熟,養了好幾年還是說走就走了,那很有可能是因為它跟你合作不愉快哦。
這應該也是很多人喜歡貓的另一種原因吧,身上帶有野性的它們,神秘莫測又個性十足,有著高傲的姿態和不屈服的靈魂。
人的信仰是上帝,狗的信仰是人類,而貓的信仰是它自己。
~如果你對這個小故事感興趣,請記得關注並轉發,我會持續更新我的養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