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在古代有"葉榆水"、"葉榆河"、"葉榆澤"、"西洱河"、"洱河"、"昆彌川"等名稱。洱海之所以最終以"洱"為名,要麼說它"形若人耳",要麼說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則源於雲南的習俗。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為"湖泊稱作海"。這就是說,湖泊在雲南多被叫做"海"。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葉榆水"的名稱多在古代文獻中使用;"西洱河"則主要指洱海西南的出口處開始向西流淌、最後又與漾濞江合流的一段河道;"昆彌川"隨昆彌部族的消失而很少使用;"洱海"就成為這個湖泊最流行的叫法。
洱海,湖面積為251平方公裡(水位為1974米),總容量為25.3億立方米,匯水面積為2565平方公裡,湖長42.5公裡,平均湖寬6.3公裡,湖深22米,平均湖深10.2米,湖周長117公裡。洱海水位1966米時(85高程)南北長42.0千米,東西寬8.8千米,最小3.05千米,水深21.5米,平均水深10.8米,湖面面積252.91平方千米,蓄水量27.94億立方米,湖中島嶼面積0.748平方千米,湖岸線129.14千米,是雲南高原僅次於滇池的第二大淡水湖泊。
大理地區屬中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帶。全年有乾濕季之別而無四季之分,年平均氣溫為15.5℃,全年平均氣溫22.2℃,;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為1000-1100米米,但分布不均,95%的降雨集中在5-10月的雨季,蒼山東西坡降雨有顯著差異。一般年,花甸壩(高山)降雨2034.7米米,海西(包括山麓)降雨1348米米,海東降雨959.5米米。蒼山東坡氣候屬亞熱帶類型,蒼山西坡屬中亞熱帶類型。西坡漾濞年均溫、相對溼度和地溫均高於東坡的下關、大理、洱源,這是因為蒼山南北綿亙象一條巨大的屏風阻擋西南季風而造成的。西坡氣溫年較差大於東坡,旱季降水月雨量低於東坡,原因在於洱海對東坡氣候的調節作用。蒼山山體高大氣候垂直分異明顯,主峰終年積雪,從山麓至山頂具有亞熱帶暖溫帶及寒溫帶3個垂直氣候帶,形成典型的立體氣候特點。冬春季節盛行大風是洱海湖區的一大特點,平均風速為4.1米/秒,大風一般12-14米/秒,風速達20米/秒。洱海湖區春秋季達290天,冬季僅75天,形成冬夏短,春秋較長,四季如春的特點。
洱海分為三島:金梭島,玉幾島、赤文島;金梭島位於洱海的東南部,南距下關水路12公裡,西距大理古城6公裡,島長約2公裡,平均寬370米,總面積約74萬平方米,是大理洱海三島中的大島之一。據大理本主居民相傳,天上一位善織彩錦的仙女將自己的金梭遺落洱海,金梭幻化為島,成為人間美景。又說因島的形狀好像一把織布的梭子,日出東山霞光萬道映入洱海水中,就像金絲閃爍在島上,因此得名金梭島。該島兩頭高闊,中部低狹,用"翼石"形容倒是十分貼切的,與其說它像梭子,不如說它像棒錘更合適。
玉幾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於洱海西面,古時候也叫工幾島、天生營,有"蒼洱一村"的美譽,因島上有玉幾庵而得名。島上保留著很多完好的白族傳統民居,也有新興的現代建築,以伸入洱海的著名建築"青廬"和楊麗萍的"太陽宮、月亮宮"出名。
赤文島,俗稱鹿峨山,系洱海著名的三島之一,是大理市挖色鎮境內,位於挖色村和康廊村之間的一個風光秀麗的半島。據說很早以前,赤文島是洱海中四面環水的一個全島,後來由於地殼的變動和洱海水位的下降才逐漸變成一個半島。遠眺赤文島,如一隻臥虎雄踞在洱海波濤之中。海濱礁石嵯峨,沙灘迷人。島上早在新舊石器時代就有白族先民居住,解放後,我國考古學家多次上島考察,曾發掘出眾多的新舊石器和青銅器文物。臨海的島北有飛簷高翹的觀音閣,島南有八仙臺和白魚洞,洞上方有赤巖如文字,被人們稱為赤文島。島的頂端為古祭天台,全島與海印小普陀遙遙相望。這裡海水一年四季清亮碧澄,全島怪石崢嶸,花草樹木到處可見。水中遊魚成群,岸邊是各種水禽棲息的場所,蝶飛鳥鳴,漁船穿梭,為洱海沿岸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洱海水生動物資源豐富,其中有魚類8科20屬33種,其中土著魚17種,8種為洱海特有種,洱海特有的大理裂腹魚(大理弓魚)、洱海鯉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魚類,大理鯉、春鯉為雲南省二級保護動物。洱海水生植物有26科44屬,共61種,包括沉水植物19種,浮葉植物7種,漂浮及懸浮植物6種,挺水植物11種,其它18種。洱海藻類有195種,屬42科。洱海有各類船隻4000艘,從業人員15000人,2004年水產品產量7130噸,其中經濟魚類產量4717噸,銀魚產量1213噸,蝦類產量1200噸。#免費語音導遊#
洱海旅遊景點推薦1.洱海公園
旅遊景點推薦2.天龍八部影視城
旅遊景點推薦3.才村
旅遊景點推薦4.蝴蝶泉
旅遊景點推薦4.喜洲
旅遊景點推薦5.玉幾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