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依寺」「郎依」是源自古象雄神聖的「大鵬鳥」家族

2020-12-22 古象雄文化探秘

導語:阿壩這個名字,是源自「朗依」這個大鵬金翅鳥血脈傳承的家族,也就是古象雄六大神聖家族中的「瓊氏家族」。這個家族也世代傳承,一直到今天,從未中斷。

那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用「郎依」這個名字作為家族的名稱?郎依的意思又是什麼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中國古老的象雄文明是藏民族文化的根

一、家族的誕生:

象雄,曾創造了輝煌鼎盛的古老文明,被稱為古象雄文明。它的文化傳統一直傳承延續,是藏民族文化之源。它的文化也影響了波斯、印度、吐蕃等周邊文化,是中華古老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

古象雄的文化傳統從王子敦巴辛饒彌沃創立之後,主要的傳承方式就是家族世系的傳承。在象雄時期,最為著名的就是神聖的六大世系家族。他們一直傳承發展,經歷了數千年的滄桑變幻,至今依舊在延續。

這其中,「瓊氏家族」就是六大神聖家族中尊貴的一支。「瓊」在象雄語之中是指「瓊鳥」,中文翻譯為「大鵬鳥」。「象雄」這兩個的意思是「大鵬鳥所居住的地方。」「瓊鳥是象雄的重要圖騰之一,是非常尊貴和神聖的。

象雄,就是「大鵬鳥所居住的地方」之意

據說,普賢王如來的化身日囊俄吉嘉布為了度化眾生,從他的身、口、意裡化現出三隻大鵬鳥,它們在象雄喀由的花叢裡產下了四個蛋,分別是白色,黃色,花色和黑色。每個蛋裡都生出一個俊美的男孩,這四兄弟就是瓊氏家族最早的起源。

二、家族的遷移:

「郎依」的家族,就是這四兄弟中最小的黑蛋的血脈。他們最早也是居住在象雄的中心,也就是現今的阿里地區。在吐蕃歷史上滅本興佛的時候,這個家族因為自己是古象雄傳統本教的信仰,也因此受到牽連,不得不被迫開始了遷徙。

因為這個家族在象雄相當於土司王的身份,所以不光是整個家族,也連同家族屬下的信眾和百姓,都一起從阿里地區向安多地區遷移。

鼓是密宗的法器,源自古象雄的文化

最初的時候,他們遷移到青海省的果洛,今天班瑪縣一帶。後來又從上阿壩慢慢遷移到今天的位置,並在這裡定居了下來。定居下來後,他們不敢說自己是修雍仲本教的,他們稱自己是打鼓的人,也就是「鼓人」。藏語叫「阿壩」。

因為鼓是密宗的法器,是雍仲本教特有的文化傳統,將自己稱為「鼓人」,是表示不忘祖先的教導和自己文化的傳統。隨著後來大家都叫這撥人為「阿壩」,也就是「鼓人」,所以他們居住地方,也被習慣性地稱作「阿壩」了。這就是阿壩這個地名的來歷。

據郎依家族的描述,他們的祖先剛到這裡時,這裡只有漢族、蒙古族和羌族,後來才慢慢有了藏族,形成了藏族生活的區域。

郎依大師講述「阿壩」名字的來歷

三、「郎依」名字的來歷:

那麼這個「瓊氏」的後裔家族,又怎麼被稱為「郎依」家族的呢?這就要從第一代郎依大師的師父說起。

第一代郎依大師的師父是象雄六大神聖家族中「西氏」家族的後裔,名字叫做「西貢楚西」。他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山洞中閉關修行,九年沒有出關,獨自一人修習「阿嘎九字真言」

九年後,他得到護法神斯巴嘉母的指示,要到安多地區修行弘法。於是,他出關後就到了安多地區,開始修行弘揚教法。

此後,他教授了十八個親傳弟子,這些弟子都成為修行成就的大師。西貢楚西大師為他們各賜不同的法名,但其中都有一個依字,所以被稱為「十八依欽」,也就是十八位名叫「依」的大師之意。而「郎依」就是其中之一。

四川阿壩郎依寺 大經堂

四、第一代郎依大師:

第一代郎依大師名字叫做「多帕欽布」,是安多歷史上著名的三大聖者之一。多帕欽布大師就是象雄神聖的「瓊氏家族」中黑蛋傳承的後裔。

他的父親就是師從西貢楚西大師修行成就,被賜法名為「郎依」「洛珠堅贊」郎依是藏語,中文意思是幻相皆滅,也就是證得覺悟的意思。

據《預言明釋輪》記載:「將來本教日光之輝映時,瑪欽波妥之前盛教法。教法施主其名謂之安,尊者名為安多郎依人。」

如同記載中所預言的,這位尊者將教法弘揚至安多各地區,成為安多歷史上著名的三大聖者之一。

雖然最早被稱為「郎依」的是洛珠堅贊大師,但在安多阿壩地區第一位建寺收徒的正是他的兒子「多帕欽布」尊者。此後,這個家族便稱為「郎依」家族,一直沿襲至今,已經有九百多年的歷史。

多帕大師也成為「郎依」的第一代傳承大師,他的詳細傳記在格西南卡慈誠大師所著《郎依寺志》中著有詳細的記載。

第三十九代郎依大師 嘎讓羅珠嘉措

結語:郎依的家族是源自古象雄六大神聖家族中「瓊氏家族」的血脈傳承。這個家族從遠古象雄開始世代相傳,從未中斷。如今的郎依家族已經傳承了三十九代,嘎讓羅珠嘉措活佛就是現在郎依寺的住持。

四川阿壩郎依寺,就是郎依家族世襲的寺院,也是現今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這裡依舊沿襲著古老象雄的文化傳統,依舊傳承著古老象雄的精神信仰。

「關注並私信我,發送文字「郎依」即可獲取郎依法王訪談視頻資料」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