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象雄王國四大謎團 古象雄王國都城到底在哪?

2021-01-10 古今奇聞雜談

古象雄王國四大謎團,古象雄王國是西藏高原曾經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相傳古象雄王國還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現如今中史料關於古象雄王國的記載十分稀少,古象雄王國也給我們留下來四大謎團,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古象雄王國:

象雄王國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一萬八千年前。地域遼闊且位於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

象雄,西藏早期歷史上的古國,疆域中心地區位於今阿里地區。漢族學者在歷史的後期稱之為「羊同」,也有寫成「象雄」的,是根據藏文「象雄」兩字的譯音寫成的漢字。它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區的崗仁波齊,是為上象雄;東至今昌都丁青,是為下象雄;橫貫藏北的尼瑪、申扎一帶是中象雄。象雄王宮就建在當惹雍錯湖邊。象雄王國遺址位於西藏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這裡的大片遺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

古象雄王國的四大謎團:象雄官方史料何以「寥若星辰」

「象雄」是個古老的象雄文詞彙,「象」是古代部落氏族名,「雄」即地方或山溝。據少量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王國至少在3800年前開始形成,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公元7世紀初,雅礱部落逐漸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象雄開始衰落。松贊幹布在公元644年前後將象雄納入吐蕃王朝的疆域,至此象雄退出了歷史舞臺。曾經盛極一時的象雄王朝擁有相對發達的文明,可為何史料對其記載少之又少?目前,漢文史籍《隋書·西域傳》有少量記載:「女國」(象雄)曾於隋文帝開皇六年遣使赴漢地朝貢。

只是「其後遂絕」有學者分析,古象雄地處青藏高原西部,受地理環境及路途遙遠等因素制約,象雄王朝與中原漢地交流十分困難,這是導致漢文典籍中對象雄記載甚少的直接原因。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才讓太分析說,從公元7世紀吐蕃擴張開始,青藏高原上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政權與中亞發生政治聯繫的歷史,這很可能是象雄王朝官方史料稀少的重要原因。

古象雄王國的四大謎團:古象雄王朝都城何處尋?

相傳,象雄都城為一座銀白色的城堡,故稱為「穹隆銀城」。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穹隆銀城」,其位置所在也是學界爭論不休的焦點。學術界目前主要有兩個版本,一為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曲龍村西的曲龍銀城遺址,二為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土鄉境內。2004年,四川大學考古學系與西藏自治區文物局聯合在今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土鄉境內一處叫做穹窿·古魯卡爾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據研究,此地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象雄古都穹隆銀城。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李永憲介紹說,考古工作發現。「穹隆銀城遺址」擁有規模宏大的墓葬群、居住建築區、宗教祭祀區、生產工具等遺存,說明這裡曾是一個社會組織穩定、權力集中、經濟生產有自我調節能力的部落集團所在地。「當然,最終證實這處遺址就是象雄王國的都城,還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付出更多努力。」李永憲說。

古象雄王國的四大謎團:是否古絲綢之路「十字驛站」

許多人認為,地域遼闊且位於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看似遺世獨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並非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區域,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雖然史料中對象雄的記載甚少,但這不代表當時的象雄與周邊國家沒有聯繫。才讓太分析,歷史上吐蕃與大食的麝香貿易相當活躍,象雄作為聯繫中西的「十字路口」,與周邊國家發生密切貿易往來的可能性很大。

古象雄王國的四大謎團:西藏文明中幾多「象雄烙印」

象雄人的宗教、文字等深刻影響了吐蕃以及後來西藏社會的各個方面。據史料記載,在象雄十八國時期,「上之辛繞們尊貴,下之國王們威武……」由此可以看出,苯教在象雄王國的社會地位之高。「苯教對後來藏族人宗教生活影響很明顯。」才讓太說,苯教文化中普遍存在對火與光的信仰,今天遍及整個藏區的煨桑現象就是一種火供,很難判斷它與苯教沒有任何歷史關係。「穹氏是苯教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氏族,它的歷史縱貫幾千年,與苯教本身的發展歷史相始終;它遍布藏區,很難找到一塊沒有穹氏後裔的地方,這同樣是象雄文明中苯教文化東傳的一個直接結果。」才讓太說。

相關焦點

  • 【藏北故事】科考古象雄王國遺址
    古象雄王國,曾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聖湖」當惹雍錯一同並世的古象雄王國遺址,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尼瑪縣境內仍然有無數斷壁殘垣。  這樣神秘的地方,自然是我所參與的「藏北高原無人區科考團」少不了的內容。  2001年盛夏,清晨微雨中,我們從尼瑪縣城驅車出發,沒走多遠便開始翻山。
  • 揭秘拉達克(上):象雄、古格,藏地密碼
    拉達克早期的歷史,是青藏高原史書的重要縮影:象雄王子創建苯教,承載高原千載文明又稱「苯波教」,因以「十」雍宗圖符為教徽,亦稱雍宗苯教,相傳約於公元前五世紀由古象雄王子辛饒·米沃且創建。苯教是藏族遠古時期的主體文化,有自己的創世神話和神聖的家族傳承世襲。
  • 「郎依寺」「郎依」是源自古象雄神聖的「大鵬鳥」家族
    導語:阿壩這個名字,是源自「朗依」這個大鵬金翅鳥血脈傳承的家族,也就是古象雄六大神聖家族中的「瓊氏家族」。這個家族也世代傳承,一直到今天,從未中斷。那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用「郎依」這個名字作為家族的名稱?郎依的意思又是什麼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 西藏寺院巡禮——坐落在象雄王都「穹隆銀城」旁邊的「古如江寺」
    這個名叫象雄的神奇存在,一度曾是高原上的霸主,是西藏最早與中原王朝的溝通的國家。《隋書·西域傳》記載:象雄(羊同)曾於隋文帝開皇六年,遣使赴漢地朝貢,只是「其後遂絕」……。《唐通典》、《冊府元龜》、《唐會要》等載:「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闐,東西千餘裡,勝八九萬」。
  • 西藏阿里:最古老的象雄文明,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絕對會愛上這裡
    其實,象雄是要遠遠早於古格王朝的文明,史學界呢一般會把象雄文明稱為阿里的第一文明時期,把古格王朝稱為阿里的第二文明時期,相對於歷史學界對古格王朝非常詳盡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目前對於象雄王朝的歷史發展還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 揭秘公元前7世紀,釋加牟尼的前世今生
    臃腫苯教佛教約公元前1500年,青藏高原岡底斯山脈的古象雄王國迎來一位偉大的王子古象雄王國臃腫苯教佛教在古印度盛行,古印度北部的小國也臣服了青藏高原上的佛國——古象雄王國。「白幢天子」曾多次跟隨最早的佛祖,青藏高原的古象雄文明的苯教佛教創始人敦巴辛饒米沃學習佛法。這也說明印度佛教的起源基於臃腫苯教佛教的基礎理論。
  • 四大天王也翻車了?網紅鐵隕石古佛竟然是個假貨!
    ,重達10公斤,描述的是一佛教護法之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梵文中稱為毗沙門天王。雍仲本教的造像根據經典記載,是源於4000年以前的古象雄時期。當時的雍仲本教祖師辛饒彌沃傳授了天文、歷算、醫學、佛學、繪畫、建築、造像等等技術,使象雄成為輝煌一時的古代文明。
  • 無生無限不動搖的救度音聲就是古象雄傳來的雍仲本
    「本」 字在象雄語稱為「潔」,翻譯成藏語音「本」;是念誦,呼喚的意思,也是用來總稱萬物的詞語。 在本教的經書裡,「本」還有知識、基道果、真理、文化、認知、宗教、智能和教法等九種不同的定義。在般若經中,「雍仲本」的意思,是「無生無限不動搖的救度音聲」。
  • 《王國風雲3》古騰塔克民兵怎麼樣 古騰塔克民兵屬性效果一覽
    導 讀 《王國風雲3》是一款由P社製作並發行的中世紀題材下的策略戰棋遊戲,在遊戲中有很多的兵種,對於這些兵種可能很多玩家還不是很熟悉
  • 《教師招聘面試解析-古巴比倫王國-教案》-初中歷史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古巴比倫王國的自然環境,知道古巴比倫王國的代表性成就《漢謨拉比法典》,掌握《漢謨拉比法典法典》的內容及意義。【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提高分析和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地方,是化石的王國,還是古動物的伊甸園
    這裡是化石的王國,世界的和政;這裡是全國最大的古動物的伊甸園。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的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 2000多年前的牛虎銅案,第一次揭開古滇王國的神秘面紗
    在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個王國,疆域主要在今天的雲南滇池一帶,但關於它的記載卻只有司馬遷的史記中留下的寥寥數語,其他沒有留下任何一點痕跡。它神秘感十足,在地球上大概存在了500多年,然後突然神秘消失了,沒有流下任何文字。
  • 衝繩 與古琉球王國「一期一會」(1)
    作為衝繩縣首府,這裡是日本本島之外當之無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古琉球王國首都首裡城遺址的所在地。在「二戰」時期,首裡城飽受戰火摧毀,但至今,兩尊威武雄壯的石獅依舊守護在這座曾經的王室城堡大門外。實際上,在那霸甚至整個衝繩,這種被稱為「琉球獅子」的形象幾乎無處不在。
  • 張彌曼:守護「古魚王國」需付出極大努力—新聞—科學網
    她是我國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學家、中科院資深院士,在早期肉鰭魚類化石及魚類登陸過程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奠定了中國古魚類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這天的交流會上,她分享了一個名為《失落的古魚王國》的微視頻,視頻中講述的是她的學生、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朱敏和團隊守護「古魚王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