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據科學家考察,原始人時期他們就會用椰子殼、大烏龜殼等堅硬的東西來保護自己的頭部,避免在追捕野獸或者格鬥時受到傷害。後來冶金技術出現,金屬頭盔便誕生。發展至今頭盔運用於多個領域,材質也不斷升級,軍用頭盔的功能性更是越來越多。
雖然和平一詞越發受到關注,但21世紀裡依然伴隨著戰火衝突。戰火雖然無情,可士兵有頭盔之後自然是可以降低一定傷害的。不過,從印度士兵諸多照片中,能夠發現一個現象,頭巾包裹頭部的出場率高於鋼製頭盔。
這肯定不是印度研發出的黑科技,畢竟現代戰爭中,一切都從科技角度去考量,顯然頭巾式頭盔防禦性不敵真正的頭盔。那印度軍人此舉到底為哪般?說到底都是源於信仰。
印度是個人口大國,也同樣是個宗教大國,並且在印度人眼中事關宗教信仰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儘管有3秒鐘就能戴上頭的頭盔,印度士兵也寧願花30分鐘去裹頭巾。
這些寧願花更多時間裹頭巾也不願佩戴頭盔的士兵,基本都是錫克教教徒。在錫克教信仰中,隨意拿下頭巾屬於對宗教的褻瀆。所以,即便是在戰場上生死一瞬間,信奉錫克教的印度士兵也不願意換成防禦能力更強,且有利於作戰的標準金屬頭盔。
錫克教教徒的特色除頭要裹長頭巾外,鬍子往往也留得很長。由於該教徒人數眾多,總給外界一種印度男子標準形象就是長頭巾加長鬍子。
在頭巾選擇上他們也有明確固定,顏色搭配、頭巾長度都涉及到等級制度,不能胡來。往往高層人士的頭巾就比較厚實,頭飾也會多一些。
其實印度軍方也意識到,頭巾無法對士兵頭部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本著尊重士兵宗教文化,也無法強行要求錫克教教徒取消裹頭巾。
加上印度軍隊中,錫克教教徒人數佔比非常高,軍方自然也擔心強行要求,會引起不良的嚴重後果。
於是協商之後,軍方專門打造出一款方形頭盔,為帕特卡頭盔。據悉,這種頭盔較於標準頭盔要輕上不少,雖然防禦效果比不上標準軍隊頭盔,但肯定要比頭巾好上數倍。
相較於裹頭巾,這種頭盔的舒適性也更好。夏天不至於太悶熱,冬天也能有一定保暖效果。從作戰效率出發,這種頭盔的利遠大於頭巾。
不僅可以安裝通訊設備,夜視儀、測距儀等也能加裝,對於提高軍隊戰鬥力效果顯著。不過從目前印度軍隊中方形頭盔和裹頭巾數量來看,軍方特意打造的頭盔普及率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