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以下簡稱「301海南醫院」)的任務主要是:
對重點人群進行篩查,儘快確定傳染源,切斷病毒傳播渠道;
派出專家組對市內醫院收治的重症患者進行會診;
派出專家加入三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三亞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醫療專業意見;
為三亞市醫院培訓醫務人員;
……
24小時擴容升級發熱門診;
在非發熱門診篩查出首例輕症狀感染者;
200多名「請戰者」輪候一線危險崗位;
14名專家每天遠程會診危重患者;
每日召開疫情工作例會,當天問題當天會商解決;
為三亞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為政府的果斷決策提供專業參考;
……
數不盡的行動,都記錄著301海南醫院軍人的作風、醫者的擔當。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到來時,他們拿出應戰的速度,舉全院之智、全院之力做好「早發現」這篇大文章,在病毒與健康人之間築起一道道隔離牆,為防止疫情蔓延設置了一道道安全關!
升級設備早檢測:24小時,發熱門診擴容升級開診
1月21日啟動疫情防控!一紙令下,301海南醫院迅速行動起來。
1月22日上午,301海南醫院全面進入疫情防控狀態,門診樓、軍人診療中心、急救部、住院樓等區域對進出樓宇的人員逐一進行體溫排查,引導發熱患者自覺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將可疑傳染源阻隔。
與此同時,301海南醫院積極調配各科室40名醫護人員增援發熱門診,門診、急救部、熱帶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全體人員取消休假,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24小時在崗值班,吃住在一線。
「應對暴髮式疫情最關鍵的就是反應要快!」301海南醫院熱帶醫學科主任、三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救治專家組副組長李慧靈介紹,醫院原來的發熱門診容量小,醫護人員不足10人,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把軍人診療中心改造為發熱門診!缺設備,全國採購!
12小時,設施檢修完成、全部核心物資到位……24小時,開診!
與此同時,來自各科室的200多名醫務人員籤寫「請戰書」,請求充實到最危險的發熱門診一線崗位。在最短的時間內,新發熱門診運行;核酸檢測試驗室開始工作。新購進的核酸設備,具備多樣本同時檢測能力,使篩查速度大大加快,防止更多的傳染源流入人群傳播。
像這樣的速度,在301海南醫院處處可見:
監控每一個運行環節,出問題馬上研究解決;
每天晚上召開例會,梳理當天問題,馬上研究出解決方案迅速執行;
指導南田醫院改造成留觀點,第一時間介入,進行技術指導和支持;
……
快的背後,是辛苦。
51名發熱門診的工作人員連軸轉,10多天回不到近在咫尺的家;
在完成院區診療篩查工作的間隙,301海南醫院一線工作者還和三沙市聯通遠程門診,為西沙永興島上的發熱患者進行遠程會診;
專家們除了自己日常工作,上午會診三亞市內甚至海南省內醫院裡的重症患者,還要為兄弟單位培訓一線醫護人員;
301海南醫院副院長周山身為三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救治專家組組長,每天收集專家組其他成員的建議,白天在醫院忙一整天,晚上要開市裡的會,商會到凌晨;
……
為了儘快找到傳染源,這些軍人,這些醫者,拼「技」拼「力」。
全院動員早篩查:在非發熱門診,篩查出首例無就醫需求病毒攜帶者
「醫生,我絕對沒有感染。」一位患者因為其它病症在B超室檢查時,輕輕咳嗽了兩聲,被敏感的301海南醫院醫務人員警覺,馬上問她來自哪裡。在獲知其來自武漢後,醫護人員告訴她要去做咽拭子測試。經過核酸監測後,確認她是個感染者,並及時成功隔離,避免了病毒傳播。
301海南醫院據此迅速調整就醫流程,要求所有患者就醫時提供身份證。以更精準地篩查出感染對象,更早發現感染者,避免其在不經意間把病毒傳播給更多人。
同時,把核酸檢測關口前移,凡是來自重點疫區的人,不論有無症狀,都需進行檢測,做到早發現。「早發現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只有早發現,才能做到早隔離,早治療。」周山說。
李慧靈說,國家衛健委的大數據分析,目前海南住院患者出現住院期除湖北外全國最短的病例,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做到了早發現,讓患者更早接受治療,避免發展為重症後增加醫療成本,拖長治療時間。同時更有意義的是,找到了傳染者並隔離,避免了更多人感染。
「你看,我們所有醫務人員都形成這樣一種工作作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力求每個環節的關口都把住。不止發熱門診,全院每一個科室每一名醫務人員都處於臨戰狀態,切實把防控的責任扛起來。」周山說。
向政府建議早排查:為網格化、地毯式排查提供決策支持
作為國內綜合實力頂級的醫院,301海南醫院的醫技水平,一直深受三亞市委、市政府信任。
1月21日晚,301海南醫院緊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全面部署醫院應對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抽調14名專家參與三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工作,組建醫療救治專家組,指導三亞市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專家們用專業的知識和及時獲取的全國醫療資訊建言獻策,為三亞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專業支持。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是專家們對防控暴髮式疫情的共識。如何第一時間獲取傳染源信息?政府應該怎麼做能更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地毯式排查,迅速對來自疫區的人進行登記,做到心中有數。」專家們的建議被三亞市委、市政府採納,一場依託網格化管理進行的地毯式排查展開了……這在更大規模更大力度上保障了「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為了防止健康人群感染,專家們在疫情早期就建議三亞市委、市政府發起「出門必戴口罩,決不讓臉『裸奔』」倡議,為儘早地隔斷傳染源、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把住了第一道關口。
李慧靈說:「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病毒的手段,戴上口罩能阻斷8-9成的病毒傳播。希望每個人都更加重視。」
提議並指導海棠區政府升級改造南田醫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留觀醫院;
迅速建立三亞市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實驗室301海南醫院檢測點,每日標本監測能力可達千份;
緊急為三亞市培訓防疫採樣員128人;
……
這每一條寶貴的建議和每一次有效的行動,都使無數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全體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人,扎紮實實、默默無聞,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扛起軍人和醫者面對疫情的雙重擔當!
資料:三亞傳媒融媒體
原標題:《301海南醫院:三亞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神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