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圖書館裡的書店:自貢「館店融合」打造城市閱讀空間

2020-12-14 金臺資訊

目前,很多行業和領域都在進行跨界融合發展,除了博物館和文化館以外,這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圖書館。

在不少人印象裡,買書就到書店,借書就到圖書館。不過,隨著全省地市州首創的「自貢市圖書館·新華文軒自貢書城閱讀吧」正式揭牌,如今,在自貢市圖書館裡就能實現「借」「賣」一體化。

探索「館店融合」新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筆記本、手機的普及,數字閱讀日漸興起。實體書店和圖書館面對數字閱讀的衝擊,都儘可能地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爭取當前社會的人流量和購買力。

實體書店和圖書館在各謀出路的同時,作為以讀者為目標人群的圖書運營機構,兩者也具有融合發展的共有基礎,這成為開展「館店融合」的前提。而館店融合的第一步就是物理空間上的融合。這種模式下,讀者無需往返書店和圖書館,可一站式滿足借書和買書需求。

10月16日,在2020天府書展自貢分會場正式開展這天。市圖書館與新華文軒自貢書城舉行了「館店融合」籤字儀式,全省地市州首創的「自貢市圖書館·新華文軒自貢書城閱讀吧」揭牌,並正式對外迎客。

「2017年,四川省圖書館與新華文軒啟動了『圖書館 書店』的全新人文服務模式,共同建立起四川省圖書館『文軒讀讀書吧』,開啟了圖書館與書店『館店融合』的新篇章。這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鑑範本。」市圖書館館長劉衍河表示,在當今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館店融合」勢在必行,「自貢市圖書館·新華文軒自貢書城閱讀吧」成為全省地市州中,首家實體圖書館與書城融合發展的案例。

「放眼整個匯東新區,沒有一家大型的國有書店,常常有到館讀者問我們『你們是否能賣書?』」劉衍河繼續介紹說,該閱讀吧位於市圖書館一樓,是曾經的圖書漂流分享中心,相對於其他人來人往的讀書場館,這裡曾經略顯冷清。「我們採取了以空間換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對閱讀吧免租金、免水電費,由新華文軒自貢書城提供產品、管理和服務。」劉衍河說。

市圖書館年接待讀者約30萬人次,平均800人/天。事實上,將圖書館相對富餘的空間拿出一部分給書店,無疑將帶給書店及時雨,無形中也讓光顧圖書館的大量讀者流成為其潛在消費群。

而圖書館一方,可以得到的是豐富的時效性新書,得到光顧書店的那部分額外讀者流,同時也少了曾經圖書漂流分享中心的場地管理服務費用。

在這裡買書亦可借書

日前,記者在閱讀吧內探訪時遇到了一位讀者孔女士,她正在詢問店員有沒有徐則臣的《北上》賣。

孔女士告訴記者,她剛剛在市圖書館的閱覽室裡讀了《北上》的一些章節,這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寫得十分精彩,她很想擁有這本書,深入閱讀它。所以,她就到閱讀吧裡看看有沒有賣。果然有這本書,這讓孔女士很滿意。

新華文軒自貢中心店經理李雨說,能夠容納近百人的閱讀吧,現有近4000個品種的書籍,主要以少兒、社科、文化和生活類為主。讀者不僅可以在此品味書香,還可以購買、預訂新書,讓市圖書館「既能看書,也能買書」。同時,閱讀吧還將不斷補充書籍內容,為讀者帶來更快、更新、更便捷的購書體驗。

其實「館店融合」的初衷,就是實現圖書售和借的統一。圖書館裡借閱的圖書有一部分在閱讀吧有售,同時閱讀吧裡的書較圖書館裡的書又比較新,讀者可以在閱讀吧裡先看到新書,過一陣再到圖書館借閱該書。

李雨介紹說,閱讀吧的營業時間與市圖書館保持一致,為每天的9:30至17:30(周二上午閉館),雖然才新開業不久,但平時每天都有五六十人走進閱讀吧,周末時更是有上百人次。這樣的形式和業態得到了不少讀者的讚許。

當今社會,習慣於網際網路時代暢遊,有時間讀書在一座城市似乎成了一種奢求。除了提供借書、買書的便利,「館店融合」還將怎樣提升閱讀服務水平和層次?

劉衍河認為,圖書館、書店在引領閱讀風尚上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服務半徑正在不斷擴大。也就是說,圖書館和書店對讀者服務不能「一借了之」或「一賣了之」, 二者不僅要在物理空間上共存,更要在服務方式上共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搭建作者與讀者,專家學者、文化名人與讀者,出版者與讀者溝通交流互動分享的平臺,提升閱讀活動產生的參與度與幸福感。

未來,在閱讀吧裡,讀者們將能參與到名人講座、閱讀分享、各類讀書會等閱讀文化活動,在這樣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裡,享受美好的閱讀時光。

同時,館店雙方還將攜手更多相關閱覽室,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將異彩紛呈的閱讀活動深入到全市各機關單位和學校,將書香撒入鹽都基層細胞。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只有充盈書香的城市,才是富有精神氣質的城市,才是富有創造活力的城市,才是富有文化魅力的城市,才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新事物總要有人去試,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人們的閱讀生活更便捷、更美好。」劉衍河說。(自貢網記者 周姝)

相關焦點

  • 館店一體,把書店變成自家書房
    安徽合肥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書香城市」,不僅有各級公辦圖書館,大街小巷裡還分布著各類城市閱讀點100多所,構建起一個相對完整的大閱讀空間,編織起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縱向貫通、橫向互動的閱讀服務體系和運營網絡,形成了15分鐘閱讀圈,「書香」遍地。
  • 成都高新這些書店可以免費借閱了!首批「城市閱讀美空間」正式上線
    近日,成都圖書館攜手全城15家品質書店打造的首批「城市閱讀美空間」正式上線,這些書店不僅提供海量圖書資源借閱,而且和全市所有公共圖書館之間實現了通借通還,成都高新區的4家書店也名列其中。城市閱讀美空間「城市閱讀美空間」是一個「館店合一」的項目,致力於為廣大讀者建立一個融合閱讀、生活、美學的多元化文化公共服務空間。更加關注讀者的閱讀體驗感和舒適感,更加關注和聚焦讀者品質閱讀的需求。
  • 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出爐,成都這些書店榜上有名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1月13日,記者從成都圖書館獲悉,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正式公布,成都15個區(市)縣的24家品質書店入選。這是成都圖書館「閱讀+」創新服務的再升級。相較於第一批名單,此次的「城市閱讀美空間」覆蓋範圍明顯擴大,既有位於商業中心、景區的大型書城,也有座落於在社區、人才公寓的特色書店。市民在逛街購物的途中,或是工作、生活的間隙,都可以來到「城市閱讀美空間」,進行「美」的探索與閱讀,並參與現場活動。
  • 杭州的書店悄悄變多了,閱讀暖心,一起到書店貓冬呀
    都市快報訊 剛剛過去的2020,可能你驚喜地發現,這一年,杭州的書店悄悄變多了。來自日本、聚焦全國書迷目光的蔦屋書店,把內地首店放在了杭州。為什麼是杭州?也許正是這座城市自古以來的書卷氣吧。這一年,南宋書房開了,成了講述800多年前臨安皇城故事的寶藏打卡地;這一年,老牌民營書店曉風書屋在杭城開出了第17家門店,這一次走進了古籍圖書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小書店在杭州各個角落悄悄生長、開花,滿庭芳、普通讀者、牡蠣書店、風雨書店……是它們讓杭州,時時處處,書香滿城。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都說閱讀暖心,一起到書店貓冬呀。
  • 語文書店:打造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語文書店舉辦的「三年級閱讀習作」活動。  11月18日,語文書店迎來開業一周年紀念日,書店與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合作的借閱項目也隨之開始。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南小街51號語文出版社院內的語文書店,在該書店負責人劉海紅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了這家極具特色的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我們的初心便是為中小學讀者提供一個走進語文世界、交流語文心得的場所。當我們給閱讀以款待,它也會還我們以豐盛。
  • 成都這15家書店也可免費借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今起,借書還書,不用只在圖書館了!6月11日,記者從成都圖書館(下簡稱「成圖」)獲悉,成圖攜手成都市15家品質書店打造的「城市閱讀美空間」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以後「城市閱讀美空間」和成都市所有公共圖書館之間實現通借通還,讀者可任意挑選距離自己最近的書店、圖書館進行圖書借閱、歸還服務。除了能用成圖讀者證,市民還能通過成都市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借還書。「想要註冊為成圖讀者的朋友可關注成都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線遠程註冊,免去來館辦理的奔波。」成圖相關負責人介紹。
  • 寶媽賣房開兒童書店獲前阿里高管投資,分級閱讀為啥吃香?
    兒童圖書館是書店裡的「偏門業態」,一畝童書館卻逆勢融資,走到聚光燈下。 四年前,一畝童書館創立,定位「兒童閱讀力教育服務商」。其主打純線上業務,原創推出「一畝寶盒」兒童啟蒙閱讀圖書,分為1-4級。 次年,一畝童書館開始耕耘線下市場。
  • 在康巴什,閱讀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享受
    一個有底蘊的現代社會,應該是一個閱讀社會;一個有魅力的城市,應該是一個散發著書香的城市。瀰漫在城市裡的書香,成為這座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打造圖書館文化陣地,注重活動引領在康巴什人的眼裡,圖書館是居民共有的「文化客廳」,共享的「閱讀空間」。市圖書館設在康巴什區,館藏紙質文獻70多萬冊,電子資源55TB,其中地方文獻、蒙元文獻、古籍文獻近10萬冊,以閱讀為媒,推出的公益講座、培訓、展覽、學術交流等活動讓讀者持續獲得書香浸潤,實現良性循環,打造知識交流的城市文化中心。
  • 公示丨延慶17家實體書店8個特色閱讀空間入圍扶持項目
    根據《北京市延慶區實體書店及特色閱讀空間發展扶持辦法(試行)》,2020年度北京市延慶區實體書店及特色閱讀空間扶持項目徵集自5月7日啟動。經過項目申報、項目初審、項目勘驗、項目覆審等環節,評選出17家實體書店、8個特色閱讀空間(具體名單見附件)。現將入圍單位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日期2020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在此期間,如對入圍單位名單存有異議,請將意見以電話、信函或電子郵件方式反映至北京市延慶區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服務科。
  • 乳山:精準服務提高市民閱讀體驗
    城市書房集閱讀、辦證、借還於一體,與市圖書館總館通借通還,彌補了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不足,解決了公共文化建設「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智慧化的閱讀服務。「寒暑假每天我都會來到城市書房,也能碰到很多同學在這裡學習,學習氛圍很濃,很開心能夠在家門口找到這麼舒適的閱讀環境和學習環境。」市民胡玲瑜說。
  • 開設直播間打造閱讀小鎮,看看這些園區閱讀空間的新變革
    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近日集結專家、媒體記者走進各區,展開「一區一品」全民閱讀調研,在海澱區、東城區、朝陽區,園區裡閱讀空間的新變革引人注目,走到時代前沿,打破閱讀邊界,這些閱讀空間、書店做出了令人尊敬的探索。
  • 你家門口的免費「城市書房」,來自新華書店和鏈家的聯名!
    如此的情景,不是發生在圖書館,也不是在書店,而是在新華書店與鏈家攜手打造的「城市書房」內。今天下午,在2020上海書展的舞臺上,「城市書房」揭牌啟動。此次擁有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和豐富門店資源的新華書店,和全市超過1000家門店的鏈家共同攜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深度融合,共贏發展,也為積極響應上海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
  • 西西弗書店北京首家城市旗艦黑標店全新啟幕
    當西西弗於北京的17家門店相繼落成之後,接下來的商業布局思路,是繼續深挖北京市場,並與城市標杆項目合作,強強聯合打造城市文化地標。4月27日啟幕的西西弗北京黑標旗艦國貿店,則是西西弗書店進駐北京高端商業體、深耕北京閱讀文化市場的重要布局行動。北京國貿商城,迄今已有三十年歷史,是北京乃至中國起步最早、起點最高的城市商業綜合體。
  • 開直播間 打造閱讀小鎮 設置圖書角 園區閱讀空間新變革引人注目
    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近日集結專家、媒體記者走進各區,展開「一區一品」全民閱讀調研,在海澱區、東城區、朝陽區,園區裡閱讀空間的新變革引人注目,走到時代前沿,打破閱讀邊界,這些閱讀空間、書店做出了令人尊敬的探索。
  • 2020合肥各大圖書館、書店、悅書房開放時間及借閱書籍注意事項
    好消息,2020年疫情防控情形下,合肥書店、圖書館、閱讀空間&悅書房陸續開業啦!整理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各大圖書館、書店、悅書房開放時間,溫馨提示市民入內須戴口罩並保持距離。3月15日,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有序開放全市文化和旅遊場所的通告(第25號)》。
  • 「學習強國」、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聯合開展「讀書中國」主題閱讀活動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史競男)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學習強國」和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聯合開展「讀書中國」主題閱讀活動。同時,新華書店總店聯合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推出新華書店網上商城第二屆讀書大會暨新華萬店主題出版物線上線下聯展等系列活動,通過閱讀推廣凝聚抗「疫」力量。
  • 24小時全新閱讀空間靜候讀者
    不過,圖書館從未改變心意:無論怎樣都要和讀者在一起。世界讀書日到來前後,朝陽區圖書館就與眾多社會閱讀推廣組織合作,以「書香飄京城 悅讀頌小康」為主題,於4月18日至4月26日舉辦「閱讀行走——朝陽『悅』讀周」系列活動,「雲遊」閱讀空間、線上閱讀打卡、名家薦書活動等參與者超過3萬人。一家圖書館推廣閱讀的全新探索嶄露頭角。
  • 言幾又成都凱德天府店關閉 實體書店二次關店潮來臨?
    據悉,成都凱德天府店是言幾又全國第一家門店,於2015年5月開業,至今開業共5年整。目前言幾又全國共有61家門店,主要分布在成都、上海、北京、西安、杭州、廣州、深圳、天津、廈門、重慶等各大城市,是拓展速度較快的民營連鎖書店代表之一。數年前,由於電商衝擊,實體書店經歷過一波倒閉潮。
  • 打卡網紅書店 免費借書看
    在網紅書店借書不需要花一分錢,還有專門獨立的區域進行借閱,與成都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1月13日,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正式公布。這是成都圖書館「閱讀+」創新服務的再升級。  近年來,成都圖書館不斷升級「閱讀+」創新服務,通過打造「閱讀+旅遊」「閱讀+書店」「閱讀+酒店」「閱讀+高校」等服務,讓公共閱讀服務走出成圖,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市民打造出「身邊的圖書館」,真正提升市民的閱讀獲得感和幸福感。彰顯書香成都文化特色,推動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 城市書房RFID科技賦能,駐馬店聯合遠望谷打造智慧閱讀
    建設「城市書房」是駐馬店市政府2019年十項重點民生實事之一,為了打造智能化、標準化、規範化的城市閱讀空間,遠望谷為驛城區打造16座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書房,城市書房充分融合了遠望谷領先的RFID核心技術,應用各類自助圖書借還設備和消殺設備,讓城市書房成為駐馬店的「精神地標」和廣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