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場3-2逆轉副班長謝菲聯,索肖的曼聯在少賽一場的情況下上升到積分榜第六位。雖然對手較弱,但本場比賽帶來的啟示足夠多。
開場年輕門將亨德森的失誤送禮沒法推卸責任,不過,本質上是曼聯雙高后腰讓對手看到了機會,然後進行了針對性的高位逼搶。曼聯能完成逆轉,是針對性的衝擊了謝菲聯防線的身後,更依靠B費與博格巴本場比賽的「雙核」輪轉。
但更應該看到的是,送出助攻的博格巴在上下半場謝菲聯體能充沛階段連續被逼搶斷球,以及馬蒂奇的表現不佳展現出了足夠多的東西:下輪面對高位逼搶與推進速度奇快的謝菲聯,索肖要是再上雙高后腰,就要被教育了。
【出場陣容】
曼聯:26-亨德森、27-特萊斯、2-林德洛夫、5-馬奎爾、29-萬比薩卡、31-馬蒂奇、6-博格巴、18-B費(79'34-範德貝克)、11-格林伍德(74'8-馬塔)、10-拉什福德、9-馬夏爾(90'39-麥克託米奈)
替補未出場:1-德赫亞、23-盧克-肖、17-弗雷德、21-詹姆斯
謝菲聯:1-拉姆斯代爾、2-巴爾多克、3-斯蒂文斯、6-巴沙姆、12-伊根、19-傑克-羅賓遜、4-弗萊克、8-貝爾吉(12'15-賈吉爾卡,63'11-穆塞特)、22-阿姆帕杜、14-伯克(73'24-布魯斯特)、17-麥戈德裡克
替補未出場:21-維裡普斯、16-諾伍德、23-本-奧斯伯恩、10-比利-夏普
【謝菲聯敢高位逼搶,瞄準的就是曼聯的雙高后腰短板】
雖然謝菲聯本賽季在進攻端表現不佳(本輪前場均進0.42球倒數第一),但是,他們中前場配置上的球員進行瘋跑與逼搶還是能做到的。尤其是,本場比賽索肖安排了馬蒂奇與博格巴的這對高大後腰組合的時候,謝菲聯猛然發現:俺們製造大新聞的機會來了。
謝菲聯的逼搶策略是什麼?
第一,爭取在前場逼迫曼聯把球交給邊後衛,限制萬-比薩卡的出球以及讓對抗搶斷體格有短板的特萊斯;第二,讓博格巴與馬蒂奇沒辦法接球轉身,就算曼聯完成後場的橫向傳遞,那謝菲聯回到高位紮緊籬笆就好。
於是,我們在前20分鐘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圖1+2:謝菲聯的高位逼搶策略
更為關鍵的是,謝菲聯球員對於本場首發的曼聯門將迪恩-亨德森太了解了。這位在租借謝菲聯時的大腿門將,經驗與短板目前看還是有的,他的前隊友的針對性逼搶,造就了進球。
圖3:謝菲聯本場的第一個進球展示
客場、率先丟球,這機會已經成為曼聯本賽季英超客戰的基本走向。但不能忽視的是,索肖本場比賽的輪換部署,確實給了丟手狠狠打擊自己的機會。
【雙核輪轉+衝擊對方身後,曼聯完成逆轉】
作為上賽季的升班馬黑馬,謝菲聯本賽季至今不勝+積分墊底,問題不僅僅是他們沒有補強且遭遇到「二年級牆」,核心還是他們的低位防守出現了問題。
這主要體現在,高位的逼搶限制隨著體能的下降逐漸鬆散,防線的協防與選位不斷展露出漏洞。然後,上賽季在伯恩茅斯表現出色,在理論上可以替代迪恩-亨德森的拉姆斯戴爾,被連續的丟球打沒了自信。
圖4+5:此前拼勁全力被萊斯特城絕殺,謝菲聯的防守問題就很「直白」
因此,曼聯需要做的東西很簡單:
第一,前鋒時刻準備前插身後,對方中衛之間的空當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第二,抓住對手體能下降後在高位的限制下滑,讓博格巴與B費完成前後的配合衝擊,到時候打擊謝菲聯防線運動中的站位不穩就可以。
於是,曼聯一下子進了3個球。
圖6+7+8:曼聯本場比賽的3個進球展示
從這3個進球可以看出,曼聯對於謝菲聯防線身後的利用是達標的。而且,隨著謝菲聯因為高位瘋搶帶來的體能下降,曼聯的快速推進成功打擊了對手的防線空當。進球,還是十分流暢的。
【未雨綢繆,下輪對陣利茲聯索肖千萬別玩雙高后腰了】
曼聯的高大後腰短板,早就不是秘密。此前穆裡尼奧執教時期,曼聯的陣型是壓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問題,但是不夠。
簡單來說,就是陣地防守的時候可以通過壓縮空間降低對手的滲透成功率,但是在對方快速守轉攻時,高大後腰不能覆蓋的區域就會被對方針對性的衝擊。從17-18賽季歐冠被塞維亞擋在八強之外開始,成為對手的針對性衝擊區域。因此,弗雷德憑藉著自己表現提升的上位並變得不可或缺,趨勢不可逆。
下輪,曼聯需要對陣的是利茲聯。貝爾薩的球隊,高位逼搶力度大,進攻提速快,肋部配合衝擊堅決。對於曼聯來說,如果再排出短板較為明顯的雙高后腰,那麼,球隊被對方快速衝亂陣型完成橫向打擊或在肋部用機動性的傳跑完成滲透,就是常態。
可以看下,可以看下,利茲聯本賽季的進攻吧。
圖9+10:利茲聯的守轉攻速度以及肋部的配合衝擊,十分出色
【結語】
從結果來看,客場有輪換的情況下拿到3分,而且讓B費拿到了10分鐘以上的休息時間,多名關鍵球員被對方踢了幾腳但是沒有出現傷病,這個結果是可以滿意的。
但是,本場比賽暴露出的問題,是十分明顯的。曼聯要想完成進一步的提升,雙高后腰是真的不能再用了。而且,下場比賽球隊在防守上的壓力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