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場0-2落後的曼聯,在下半場比賽中憑藉著卡瓦尼的2射1傳與B費的進球,在客場3-2逆轉了此前狀態極為出色的南安普頓。
從比賽的實際進程來看,曼聯的開局是較為出色的,在客場實現了反壓。不過,兩個定位球丟球讓曼聯的部署被打亂,再加上聖徒利用曼聯心態出現的波動進行硬度逼搶,索肖的球隊在上半場末端表現下滑。球隊能在下半場比賽實現逆轉,卡瓦尼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人,但是,也不會忽視弗雷德的關鍵作用。
【出場陣容】
南安普頓:1-麥卡錫、2-沃克-彼得斯、4-韋斯特高、35-貝德納雷克、3-伯特蘭、6-羅梅烏、8-普勞斯、17-阿姆斯特朗(89'27-迪亞洛)、12-傑內波(71'7-肖恩-朗)、32-沃爾科特、10-亞當斯
南安普頓替補未登場:44-福斯特、5-傑克-史蒂芬斯、23-泰拉、40-蓋爾-恩倫杜盧、14-奧巴菲米
曼聯:1-德赫亞(46'26-亨德森)、29-萬比薩卡、2-林德洛夫、5-馬奎爾、27-特萊斯(83'33-布蘭登-威廉士)、17-弗雷德、31-馬蒂奇、34-範德貝克、18-B費、10-拉什福德、11-格林伍德(46'7-卡瓦尼)
曼聯替補未登場:38-圖安澤貝、24-福蘇-門薩、21-丹尼爾-詹姆斯、8-馬塔
【高位逼搶對拼中佔優,紅魔開局佔優的關鍵】
英超中小俱樂部裡,也有「精於」高位逼搶與硬度限制的球隊,南安普頓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且,上賽季複賽後能2-2戰平當時狀態神勇的曼聯,他們依靠的就是硬度逼搶與快速衝擊。
此番對決,曼聯與聖徒在開局都選擇了高位逼搶,比賽的局面十分激烈。但是,這次佔優的是曼聯。關鍵因素是範德貝克,他負責的是兩個邊路的封鎖,這是一個異常關鍵的部署,填補了雙前鋒與B費無法覆蓋的區域。
圖1:範德貝克本場比賽的活動熱圖與反搶數據
活動範圍大,而且能實現兩個邊路的覆蓋,範德貝克本場比賽足夠積極。而且,他的反搶數據主要出現在兩條邊路,就是覆蓋雙前鋒與B費兼顧不到的區域。
在這種情況下,曼聯讓聖徒沒有打出此前對陣紅魔時的那種中場邊路接球後斜傳身後的套路。只能不斷高位進行長距離傳遞,效果並不算好。
圖2:曼聯高位逼搶的效果展示
高位逼搶限制聖徒之後,曼聯是如何在開局階段破聖徒高位逼搶的?B費回收較多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三名中場在高位做得足夠好。而且,曼聯的高位逼搶還在第30分鐘斷下了聖徒門將麥卡錫的傳遞,由格林伍德與B費完成了連續的射門,可惜遭遇到神撲。
圖3+4:曼聯在開局階段兩次代表性的破高位限制
雖然範德貝克在本場比賽的進攻端過於「無私」,但是,能帶來覆蓋反搶的同時,他在前20分鐘破聖徒高位逼搶時的價值十分突出。上面的兩個gif,帶來的都是曼聯能直接衝擊聖徒的身後防線的效果,十分出色。
【丟球打亂部署,慌亂紅魔短時間被壓制】
南安普頓在第23分鐘利用一次出色的角球配合,率先取得了得分。然後,又在第33分鐘利用定位球機會擴大了領先優勢。短時間丟2球,不僅打亂了曼聯的部署,而且最大程度的影響了曼聯隊員的心態。
這時候,南安普頓選擇了「發力」。
他們前提了陣型,也進一步強化了此前就硬度很足的對抗。羅梅烏、沃德-普勞斯早已經成功「試探」了主裁的判罰尺度,這讓他們此後在逼搶、對抗時能更好的「發揮」。
圖5:上半場兩個時間段南安普頓的搶斷與犯規數據
在聖徒利用角球得分前(前21分鐘),他們的搶斷與犯規主要集中在中後場。因為,高位逼搶效果不佳後,他們只能在曼聯將球過渡到危險區域前尋求化解;在聖徒取得進球後,他們的搶斷與犯規發生的位置明顯前提。尤其是犯規數據,4次全部發生在曼聯的半場。
這對於丟球後心態失衡的曼聯來說,影響是很大的。索肖的曼聯,雖然除了兩個丟球外沒有留給對手太好的進攻機會,但是本方的進攻組織卻陷入到了混亂之中。
【卡瓦尼登場成勝負手,弗雷德成紅魔反撲基礎】
中場休息之後,索肖用迪恩-亨德森換下了受傷的德赫亞,同時,用卡瓦尼換下了依然需要比賽來提升狀態的格林伍德。
要想實現反撲,曼聯的中場必須要拿出足夠的硬度與調度,這是讓B費有體能完成最後一傳與一射的基礎條件。下半場比賽裡,範德貝克的主要職責是策應,而且在進攻端並不主導調度。撐起對抗與調度的,是弗雷德。然後,經過調整的曼聯重新開始高位逼搶。
圖6:曼聯本場比賽三個階段的高位逼搶數據
圖7:弗雷德在上下半場的傳球數據對比
結合上面兩個組合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曼聯下半場的高位逼搶力度,恢復到了前20分鐘壓制對手的水準,這是實現反撲的基礎;全隊下半場在攻防對抗上硬度足夠(其中弗雷德下半場4次犯規),值得肯定;而且,弗雷德下半場比賽的傳球距離要更長,在高位的調度作用更加明顯。
卡瓦尼呢?此前足夠多的場次完成替補登場,以及對陣伊斯坦堡首發打滿出戰,讓他與球隊的默契(尤其是B費)、體能狀態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本場比賽,他在曼聯反撲階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無球跑動、傳遞策應以及對禁區空位的搶點上。
圖8:卡瓦尼下半場比賽的熱點圖與傳球線路圖
在這種情況下,恢復高位逼搶並實現反壓的曼聯,又有了弗雷德與回撤的B費進行組織梳理,進攻越發的流暢。而且,卡瓦尼的跑動、策應以及包抄,也最終兌現了效果。
圖9+10:弗雷德、卡瓦尼與B費,成為曼聯反撲的核心關鍵
【結語】
從索肖執教曼聯開始,球隊遭遇到對方硬度限制與速度衝擊的場次足夠多。從防線的狼狽應對,到如今開始與對手進行高位逼搶的對拼,這是曼聯的一個重要轉變。基礎,是中場機動性的提升,弗雷德、麥克託米奈再度成為後腰的首選,是最為直接的體現。只是,最近麥克託米奈因為受傷連續缺戰。
更加關鍵的是,曼聯想要提升進攻,不能只依靠速度反擊。在B費加盟之後,曼聯極度需要鋒線的跑動與跟B費進行傳跑配合。逐漸找到比賽感覺的卡瓦尼,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雖然沒有馬夏爾的持球精細度,但是他在攻防兩端的無球跑動對曼聯十分關鍵。可惜的是,33歲的卡瓦尼能否應對如此頻密的賽程?這是考量索肖給他重新定位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