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一直是我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它關係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數據顯示,從建國開始,到現在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9.7元上升到了5.8萬元,是一個量級的改變。但是實際上,仍然有一群人很低。為了保障這些人的收入,國家制定了最低工資標準。
前幾天發布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6省份的榜首檔月最低薪酬標準超越2000元。其間,上海最高為2480元,北京為2200元,廣東為2100元,其間深圳為2200元。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方面,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4省份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均超過20元。北京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24元;其次是上海,為22元。有26個地區將月最低工資標準調至多檔,大部分省份分為三檔或四檔,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西藏以及青海僅設一檔。
此前唯一划分為五檔的福建省,也縮至四檔。和去年相比,福建省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各檔平均值平均增幅為8.4%,接近10%,年均增幅為3.3%,第一檔距離2000元門檻也僅差一步之遙。廣西計劃在明年將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130元,其中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1810元,非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為17.5元/小時。
如果不制定相應的標準,那麼他們的收入只會更低。因此,為了保障這些人的收入制定了最低工資標準。但是,由於地區差異,不同地區的收入也不同,因此最低工資標準也不同。但是總的來說,最低工資標準保證了老百姓的生活收益和勞動所得。
點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