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來自B站視頻《一起疊熊貓呀!軟軟的可好疊啦》
東方網12月4日消息:2019年度最火的彈幕是什麼?「AWSL」。今天,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布2019年年度彈幕,「淚目」、「名場面」、「妙啊」、「逮蝦戶」、「歡迎回家」等彈幕也入選今年十大彈幕熱詞。
彈幕不僅是B站社區重要的互動方式,由此衍生出的彈幕文化,也成為記錄年輕群體及時代變遷的獨特符號。截至2019年11月底,B站用戶總共發送超14億次彈幕,其中發送年度彈幕「AWSL」3,296,443次。
「AWSL」正是源於「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縮寫。當人們感受到「幸福、快樂、興奮」等各種喜愛之情時,會產生強烈的情感衝擊。簡潔的「AWSL」正抒發了當代年輕人面對喜愛內容時「被狠狠擊中」的情感體驗。在充滿煙火氣的《人生一串》紀錄片中,香味四溢的美食讓人忍不住發出了「AWSL」的感慨,從改編自動畫的魔性舞蹈,到憨態可掬的熊貓,甚至是《巴啦啦小魔仙》的魔仙堡裡,都存在著出於喜愛之情的「AWSL」。
對於「AWSL」的流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高寒凝認為其背後根源在於「AWSL」既具有展現青年文化的使用特點,也符合一定的媒介屬性,流行絕非偶然。「AWSL作為一個年輕人使用的高頻詞彙,背後是某種固定的表意需求在年輕群體中流變後的結果。」高寒凝說:「而流行語的拼音首字母縮寫,也向來是彈幕視頻網站中的高頻詞彙,它與彈幕文化即時性強、即興發布、停留時間短暫的特性最為匹配。」
截圖來自B站視頻《電影《大偵探皮卡丘》玩整版1080P》
基於縮寫,「AWSL」彈幕也衍生出了「阿偉死了」、「啊我生了」、「阿偉瘦了」、「啊我是驢」等各種腦洞大開的解讀。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薛靜看來,「AWSL」的有趣解讀,是B站年輕用戶們創作力的集中體現。「主語的轉換,讓AWSL彈幕背後『死亡』的含義從令人諱言的自身,變成了憑空誕生的『阿偉』,讓人們重新獲得了使用語言、誇張修辭的輕鬆餘裕。不但說明了網絡詞彙在使用時的靈活生動,也體現了年輕人用語本身的生命力。」薛靜說。
2017年,B站首次公布了年度彈幕「囍」。去年,「真實」成為年度彈幕詞,到今年的熱詞「AWSL」,B站年度彈幕已經逐漸成為反映中國年輕群體流行文化的重要標誌。
在今年十多億次彈幕中,除了「AWSL」,「淚目」、「名場面」、「妙啊」、「逮蝦戶」、「我可以」、「歡迎回家」、「注入靈魂」、「正片開始」、「標準結局」等彈幕也入選了十大彈幕熱詞。如其中的「淚目」、「妙啊」、「正片開始」,都是用戶在觀看視頻精彩內容時情不自禁發出的感嘆彈幕。彈幕不僅成為用戶在視頻之外,手動營造出來的樂趣;它也構成了視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喚起著不同時空觀眾的情感共鳴。
選稿: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