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這個品牌已經聞名多年了,提起茅臺這個名字相信沒幾個人會不知道。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還曾被一名叫做趙軍的研究員稱之為「黃金」。
2010年的時候,他評價到:「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茅臺不僅是高檔白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是黃金,甚至超越黃金!只要貴州茅臺在白酒中地位不變,那麼茅臺的投資價值最終就會超過黃金。」
趙軍甚至還提出了萬億茅臺的論述,他說,在10年後,萬億市值的茅臺必將橫空出世。
有許多人都不贊同他的觀點,因為即便茅臺再怎麼受歡迎,它的主要成分也僅是水和酒精,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不過,10年以來,茅臺雖然經歷了限制「三公消費」的打擊,但又絕處逢生,重新登上「東方神水」之位。按這個勢頭發展下,其所謂的投資屬性確實可以超過黃金。據了解,茅臺在7月6日的市值已經突破兩萬億。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僅過了10天,茅臺又被打回原形。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新媒體平臺在7月15日晚間發文稱,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也不是用來腐的。
貴州茅臺在7月16日應聲暴跌!截至收盤,其股價跌幅7.90%,跌至1614元。在貴州茅臺股價暴跌的影響下,白酒板塊立刻掀起了一場跌停潮,瀘州老窖、五糧液等均以跌停收盤。
僅過了一天,茅臺市值就飛速蒸發1739.94億元。按照目前飛天茅臺1499元一瓶的市場價計算,貴州茅臺公司蒸發的市值,約等於1.16億瓶飛天茅臺。
據了解。茅臺最艱難的一年是2013年春節前後。茅臺從曾經的一瓶難求到無人問津,從2000元一瓶跌落到850元一瓶。
這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發現,當炒茅臺炒得火熱的時候,茅臺就是黃金,但是當冷卻來的時候,茅臺又回歸了它本來的面目——飲品。
據知情人士透露,茅臺的銷售渠道利潤非常豐厚,在「黃金10年」中,不少人到處託關係也拿不到茅臺的經營代理權。但2013年後,茅臺抵不住重重壓力,開始降低門檻向社會招商。茅臺門檻已降低,便吸引一大批新經銷商,這也使得貴州茅臺的業績迅速恢復。
以經銷商為主的銷售模式,在茅臺公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貴州茅臺一次行業深度調整期,經銷商們又一次統一戰線,穩住了茅臺的局面。使得茅臺直銷渠道不斷擴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茅粉」搶茅臺。
但是據了解,有許多茅臺酒並沒有真正地被消費者消費,而是在渠道裡空轉,在酒廠等著身價飆升!
「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我們固然樂於見到茅臺酒的品牌價值得到市場的肯定,但是其品牌溢價必須也要剔除腐敗和惡意炒作的成分。無論是西藏蟲草、貴州茅臺,還是新疆和田玉,或者是各個地方的名貴特產,都要讓其回歸商品價值,回歸市場,而不應該成為權力的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