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文/荀詩林
新能源車,這個資本的寵兒最近似乎過得並不好。
截至本周二美股收盤,蔚來汽車收跌10.23%,總市值蒸發約68億美元,約合450億元人民幣,小鵬汽車收跌10.89%,總市值蒸發約46億美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理想汽車收跌3.14%,總市值蒸發約9.45億美元,約合60億元人民幣。
如果把三家公司蒸發的市值合計計算,它們的市值累計蒸發超800億元人民幣。儘管隨後的一天,三家中概股新能源車的股價都有回漲,但是,短線投資人似乎都遲疑了,擔心是否存在泡沫。畢竟,蔚來今年年內漲幅已超10倍,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登陸美股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短短數月內,也都創造了近200%的累計漲幅。
現階段,難道新能源車已經到盡頭了嗎?這其中真的是存在巨大的泡沫嗎?
股價?泡沫?
「連我媽都知道要買新能源車的股票了。」
A股投資者小洪(化名)對筆者表示,他母親自從退休了以後,就一直炒股。尤其是今年,由於疫情,他母親極少外出,就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股票投資了。
根據小洪的介紹,他母親文化水平不高,並不懂什麼財務報表,但是最近都關注到了新能源車這個題材。
小洪說:「我媽媽最初只是看A股,後來突然發現比亞迪漲得特別多,10月份的時候才100塊錢左右,現在最高都到了190多塊了。」
比亞迪堪稱如今A股新能源龍頭,今年以來,其股價一路上漲,9月初至今股價已實現翻倍,超過上汽成為中國汽車市值第一股,11月初又成為A股首家市值突破5000億元的車企。
「但最讓我們感到莫名其妙的是,雙11那天,這龍頭股莫名其妙暴跌。」小洪說。
11月11日,比亞迪盤中觸及跌停,最終收跌9.98%,市值蒸發498億元。而從當天的消息面來看,比亞迪似乎並沒有什麼負面消息。
小洪向筆者形容:「就跟做過山車一樣刺激,前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倉位紅通通,後一天,跌的時候,也會覺得錢如同雪花一般,譁啦啦地飛走。」
10月末的時候,比亞迪發布了今年三季度報。比亞迪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7.5億元,同比增長1362.66%。而在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一共實現營業收入1050.23億元,同比增長1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14億元,同比增長116.83%。
在12月3日比亞迪發布的今年11月銷量快報中,公司新能源車銷量26690輛,去年同期為11220輛,估算同比增長138%。
其實不僅僅是A股的比亞迪,蔚來、小鵬和理想並稱中概股「電車三傑」,股價近段時間同樣飆升,市值漲幅巨大。同屬新能源車的特斯拉如今已經穩居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高達5392億美元,而排名第二的傳統車企巨頭豐田僅為2224億美元。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比亞迪已超越戴姆勒成為全球市值前五的車企,蔚來的市值也已經超越寶馬。
有10多年炒股經驗的資深稅務師張維西(化名)對筆者表示,他實在不能理解。「你說說,我們那個時代,都是開燃油車的,美國老牌車企通用之類的我們都十分認可,現在突然之間把新能源炒得這麼高,還是挺難接受的。」
小洪也表示,在看到A股和中概股的新能源車接連下跌之後,他也感到有些慌了:「股吧裡總有人吵著是泡沫,說價格太高,所以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市盈率是股民們常用的一種判斷股價的方法,即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截至12月4日上午,比亞迪A股的市盈率為104,特斯拉市盈率則已經達到了1012,而A股茅臺的市盈率僅為49。
「說實話,這麼高的市盈率,還真的挺害怕的。」小洪說。
那麼,新能源車如今的「爆炒」,真的是泡沫嗎?
二級市場一級化
「我認為,邏輯已經完全不同了。」
私募行業從業者王超(化名)對筆者表示,如今用市盈率來評判一個公司的股價是否合理已經過時了。「這都是多少年前的方法了,如今整個市場環境都不一樣了,投資人所看重的點也不一樣了。」
王超舉例說,放在任何一個行業來看,上市公司尋求募集資金的金額都在逐步增加,上市後的股價很多都會超出人們的預估。
「股票的本質就是投資人對某個特定企業的投資,而市值,通俗地來講就是大家認為這個公司值多少錢。有很多人對這波新能源車股價暴漲的原因總結為透支未來的期望,儘管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並不正確。」
今年下半年以來,利好新能源車的政策不斷出臺。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單單今年10月,各地共出臺了13項汽車出行產業相關政策。其中,國家層面4項、地方層面9項,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網聯等方面。
不僅僅國內,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同樣支持新能源車的發展。在競選過程中,拜登承諾了2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其中包括投資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還提議以舊換新現金補貼,針對把燃油車換成電動車的消費者。
英國政府也在考慮,在2035年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這比最初宣布的2040年還要早了五年。日本方面也有這樣的計劃。
根據德勤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維修市場容量將繼續增長,到2025年有望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600億美元)。
「所以無論短線股價如何波動,當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提出了相關利好的政策,新能源車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肯定是向好的。」王超表示。
王超還表述了「二級市場一級化」這個概念。他認為,這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裡新能源車股價暴漲的重要原因。「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了,但是用一級市場的方法來預計二級市場標的的成長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投資判斷越來越前置,比前幾年要誇張得多,這在美國上市的科技股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實際上,相較於二級市場的評估,一級市場的評估則更加靈活。以天使輪投資為例,多數投資人都看重的一種方法是,如果投資人認為創始人團隊很優秀,就會投資。但是這種方法到了後面的階段時,所佔比重可能又會降低。
車主孫哲(化名)對筆者表示,即使自己認為燃油車的體驗遠超新能源車,「但是,我感覺這個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我也在慢慢接受,我們家正在考慮買車,可能就是要買新能源的了」。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