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蒸發800億人民幣!新能源車的票子還能不能拿了?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文/荀詩林

新能源車,這個資本的寵兒最近似乎過得並不好。

截至本周二美股收盤,蔚來汽車收跌10.23%,總市值蒸發約68億美元,約合450億元人民幣,小鵬汽車收跌10.89%,總市值蒸發約46億美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理想汽車收跌3.14%,總市值蒸發約9.45億美元,約合60億元人民幣。

如果把三家公司蒸發的市值合計計算,它們的市值累計蒸發超800億元人民幣。儘管隨後的一天,三家中概股新能源車的股價都有回漲,但是,短線投資人似乎都遲疑了,擔心是否存在泡沫。畢竟,蔚來今年年內漲幅已超10倍,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登陸美股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短短數月內,也都創造了近200%的累計漲幅。

現階段,難道新能源車已經到盡頭了嗎?這其中真的是存在巨大的泡沫嗎?

股價?泡沫?

「連我媽都知道要買新能源車的股票了。」

A股投資者小洪(化名)對筆者表示,他母親自從退休了以後,就一直炒股。尤其是今年,由於疫情,他母親極少外出,就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股票投資了。

根據小洪的介紹,他母親文化水平不高,並不懂什麼財務報表,但是最近都關注到了新能源車這個題材。

小洪說:「我媽媽最初只是看A股,後來突然發現比亞迪漲得特別多,10月份的時候才100塊錢左右,現在最高都到了190多塊了。」

比亞迪堪稱如今A股新能源龍頭,今年以來,其股價一路上漲,9月初至今股價已實現翻倍,超過上汽成為中國汽車市值第一股,11月初又成為A股首家市值突破5000億元的車企。

「但最讓我們感到莫名其妙的是,雙11那天,這龍頭股莫名其妙暴跌。」小洪說。

11月11日,比亞迪盤中觸及跌停,最終收跌9.98%,市值蒸發498億元。而從當天的消息面來看,比亞迪似乎並沒有什麼負面消息。

小洪向筆者形容:「就跟做過山車一樣刺激,前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倉位紅通通,後一天,跌的時候,也會覺得錢如同雪花一般,譁啦啦地飛走。」

10月末的時候,比亞迪發布了今年三季度報。比亞迪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7.5億元,同比增長1362.66%。而在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一共實現營業收入1050.23億元,同比增長1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14億元,同比增長116.83%。

在12月3日比亞迪發布的今年11月銷量快報中,公司新能源車銷量26690輛,去年同期為11220輛,估算同比增長138%。

其實不僅僅是A股的比亞迪,蔚來、小鵬和理想並稱中概股「電車三傑」,股價近段時間同樣飆升,市值漲幅巨大。同屬新能源車的特斯拉如今已經穩居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高達5392億美元,而排名第二的傳統車企巨頭豐田僅為2224億美元。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比亞迪已超越戴姆勒成為全球市值前五的車企,蔚來的市值也已經超越寶馬。

有10多年炒股經驗的資深稅務師張維西(化名)對筆者表示,他實在不能理解。「你說說,我們那個時代,都是開燃油車的,美國老牌車企通用之類的我們都十分認可,現在突然之間把新能源炒得這麼高,還是挺難接受的。」

小洪也表示,在看到A股和中概股的新能源車接連下跌之後,他也感到有些慌了:「股吧裡總有人吵著是泡沫,說價格太高,所以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市盈率是股民們常用的一種判斷股價的方法,即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截至12月4日上午,比亞迪A股的市盈率為104,特斯拉市盈率則已經達到了1012,而A股茅臺的市盈率僅為49。

「說實話,這麼高的市盈率,還真的挺害怕的。」小洪說。

那麼,新能源車如今的「爆炒」,真的是泡沫嗎?

二級市場一級化

「我認為,邏輯已經完全不同了。」

私募行業從業者王超(化名)對筆者表示,如今用市盈率來評判一個公司的股價是否合理已經過時了。「這都是多少年前的方法了,如今整個市場環境都不一樣了,投資人所看重的點也不一樣了。」

王超舉例說,放在任何一個行業來看,上市公司尋求募集資金的金額都在逐步增加,上市後的股價很多都會超出人們的預估。

「股票的本質就是投資人對某個特定企業的投資,而市值,通俗地來講就是大家認為這個公司值多少錢。有很多人對這波新能源車股價暴漲的原因總結為透支未來的期望,儘管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並不正確。」

今年下半年以來,利好新能源車的政策不斷出臺。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單單今年10月,各地共出臺了13項汽車出行產業相關政策。其中,國家層面4項、地方層面9項,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網聯等方面。

不僅僅國內,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同樣支持新能源車的發展。在競選過程中,拜登承諾了2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其中包括投資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還提議以舊換新現金補貼,針對把燃油車換成電動車的消費者。

英國政府也在考慮,在2035年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這比最初宣布的2040年還要早了五年。日本方面也有這樣的計劃。

根據德勤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維修市場容量將繼續增長,到2025年有望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600億美元)。

「所以無論短線股價如何波動,當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提出了相關利好的政策,新能源車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肯定是向好的。」王超表示。

王超還表述了「二級市場一級化」這個概念。他認為,這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裡新能源車股價暴漲的重要原因。「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了,但是用一級市場的方法來預計二級市場標的的成長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投資判斷越來越前置,比前幾年要誇張得多,這在美國上市的科技股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實際上,相較於二級市場的評估,一級市場的評估則更加靈活。以天使輪投資為例,多數投資人都看重的一種方法是,如果投資人認為創始人團隊很優秀,就會投資。但是這種方法到了後面的階段時,所佔比重可能又會降低。

車主孫哲(化名)對筆者表示,即使自己認為燃油車的體驗遠超新能源車,「但是,我感覺這個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我也在慢慢接受,我們家正在考慮買車,可能就是要買新能源的了」。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5天市值蒸發2000億:新勢力「三劍客」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自11月24日以來,蔚來、小鵬和理想股價分別累計下跌16.12%、24.82%和27.15%。近日,造車新勢力陸續公布了11月的銷售數據。
  • 一夜市值蒸發800億元!銷量飄紅股價卻大跌 造車新勢力「頭部三兄弟...
    理想汽車3家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11月交付數據全部出爐。等傳統車企。   此外,小鵬汽車總市值也達到3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72億元),理想汽車市值為2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5億元)。   具體到股價漲幅方面,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2月1日收盤,今年以來,蔚來累計漲幅達10.28倍;小鵬汽車自8月27日上市以來,累計漲幅達249.07%;理想汽車自7月30日上市以來,累計上漲203.13%。
  • 李嘉誠退休兩年多:旗下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能源等業務虧損巨大
    在甩賣了「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僅僅幾天之後的11月4日,長和集團就證實,向西班牙電訊基建服務商Cellnex出售歐洲電訊基建資產一事,已達後期商議階段,預料交易將套現100億歐元(約907億港元)。 對於回籠的資金用途,高盛此前發表報告估計,長和出售鐵塔資產所得款項,或會用作減債、派息或回購股份之用。
  • 新能源車,股價到底應該多少錢?
    牛腩認為,當下的新能源車行業,要用趨勢思維來看。新能源車行業剛剛步入正軌,現在就說有泡沫,就好像在蘋果超越諾基亞的時候說智慧型手機到頂了一樣。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給新能源車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在諾基亞稱王的年代,誰能想到手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之外,還能做那麼多事?
  • 途觀L新能源車怎麼樣?一款實力不允許其低調的車
    L新能源車怎麼樣呢?這款作為大眾集團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車型,其實力可不容小覷。途觀L新能源車怎麼樣?續航給力對於新能源車型的消費者而言,最關注的選車因素肯定包括續航表現,甚至於直接決定一款車型是否值得購買,而途觀L新能源在這方面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其綜合續航裡程可超過800km,這在目前的新能源SUV車型中,屬於相當給力的續航表現,要知道途觀L新能源屬於中型SUV,能夠將續航裡程做到這一水平,足以見得上汽大眾的實力。
  • 中國又一新能源汽車獨角獸,成立僅5年,估值高達300億人民幣
    在這個大環境下,本土出現了三大電動車陣營,一是傳統車企,二是以恆大為代表的跨界玩家,三是造車新勢力,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 根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威馬汽車估值為300億人民幣。 可以看到,無論是蔚來汽車、理想汽車還是小鵬汽車,它們能取得今天這種成績的背後,都離不開各自創始人多年來的辛苦努力,威馬汽車也是如此。 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從小學習成績優異,17歲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就讀,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結構工程和工程管理碩士學位。
  • 度普新能源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亮相,開啟目的地共享充電新模式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越來越多傳感器、晶片、動力電池等新的汽車電子產品進入到汽車行業,「車規級」這個詞也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如今,一款「車規級」充電樁產品正式亮相。
  • 新能源車企竟獲百億融資!新能源汽車重新洗牌
    威馬,一個從萬千新能源車企亂戰中殺出的一個造車新勢力成立至今也不過幾年時間,一個新能源車企為何有這麼大的吸引力竟能獲得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融資,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威馬要了解威馬,就必須首先了解一下它的創始人沈暉他是一個在廣州長大的上海人,有關家庭情況在公開報導中並不多見,大致了解到他出生於高知家庭
  • 比亞迪股份:解決新能源車安全和價格兩大痛點,銷量爆發勢如破竹
    招商證券(香港)12月4日發布對比亞迪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11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138%,漢銷量破萬驗證高端車突破能力擬增發不超過總股本6.7%,加碼研發投入助力電動化智能化發展公司在純電動和混動領域分別解決了新能源車的安全痛點和價格痛點,明年將進入大爆發周期,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340港元新能源車翻倍增長,漢月銷破萬11月汽車銷量5.4萬臺,同比/環比增長31%/13%,單月銷量創2019年以來最高。
  • 「恐高」新能源車估值 機構「抱團」開始鬆動
    儘管不少資金仍熱捧新能源車優質標的,但部分今年以來依靠該板塊獲得出色業績的基金經理卻透露,近期已經高位套現新能源車標的,且調倉幅度不小。機構「抱團」能否持續基金經理幾乎一致看好新能源車行業未來前景,但短期投資判斷分歧卻在拉大,機構「抱團」能否持續,成為市場熱議話題。融通基金王迪認為,新能源車行業未來會誕生出數個巨頭公司,對板塊的高估值可以適當提高一點容忍度。
  • 新能源車概念股「泡沫」會不會破?
    事實上可以看到,不光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股的整體估值都在水漲船高,著名投資人經緯創投張穎近期在《估值的朋友》一文中以造車新勢力為例探討了這一現象。張穎表示,「特斯拉本身,當市場認可了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預期後,這個故事就變得非常值錢,市場開始按『車企的營收+科技股的利潤率』來估值。
  • 富途證券|新能源車行情火爆,四大新能源車企同時入駐富途企業號
    而隨著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接近5%,很多投資者想起了此前的智慧型手機,認為新能源車賽道將複製當年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發展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隨著新能源車企的新車交付數量不斷攀升、造車技術持續沉澱、造車成本(尤其是電池、電控成本)不斷降低,新能源車的產品快速迭代,生產成本也會快速下降,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想像空間。
  • 狂虧近250億元後 李嘉誠止血昔日「現金牛」赫斯基能源
    在赫斯基能源股價自高位暴跌超80%後,其最大股東李嘉誠也坐不住了,同意赫斯基能源與競爭對手Cenovus Energy合併。自收購赫斯基能源股票以後,李嘉誠家族的持倉已經蒸發了近250億元人民幣。10月25日,赫斯基能源宣布,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以Cenovus Energy Inc.的名義運營。此次收購的總價值為236億加元(約合180億美元)。
  • 「國潮好物」來敲門 BEIJING汽車「10億新能源消費券總動員」即將...
    8月6日,由京東商城發起的「國潮好物」直播帶貨活動將於晚8點啟動,本次活動由BTV主持人春妮擔當推薦官,覆蓋出行、餐飲、購物、旅遊等多個領域。在出行領域,BEIJING汽車將攜BEIJING-EU7現身直播間,同時帶來10億新能源消費券壕禮!
  • 大敗局:5年,超150家新能源車企倒下,造車終究是一場高投入的持久戰
    「鬧劇」不止這一樁,今年6月底,短短一周時間裡,三家新能源車企相繼倒下:6月23日,江蘇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賽麟汽車進行查封;6月30日,博郡位於上海的辦公地點被查封;6月30日,拜騰中國全面停工停產。 最盛時期的200多家新能源車企,如今只剩40餘家。
  • 從能源延伸至新共享出行,IDG能源投資(0650.HK)的收購邏輯是什麼?
    從計程車客運量結構變化來看,2018年我國網約計程車完成客運量約200億人次,佔計程車客運總量的36.3%,相當於每3個打車的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網約計程車,這一比例較2015年明顯提升了26.8個百分點。
  • 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的大潰敗 拜騰8億美元蒸發簡史
    來源:36氪拜騰上海品牌體驗店 來源:拜騰汽車官方原標題:獨家揭秘:拜騰大潰敗,8億美元「蒸發」簡史  作者:張一「沒救了」,「可惜了」,「恨鐵不成鋼」。欠債86億,北京、上海辦公室退租,北美和德國辦公室申請破產,南京總部停產停工,全球員工總數將迅速從約1500人銳減至百餘人規模。昔日含著金湯匙出生、被寄予厚望的新勢力優等生拜騰,光環盡散,夢碎造車。各地員工通過儘可能多的渠道打探消息,敏銳捕捉管理層和股東方每一絲細微的決策動向。
  • 數創出品:誰引燃了新能源車市?11月銷量同比增長超1倍
    誰引燃了新能源車市?11月銷量同比增長超1倍 特斯拉市值一度衝破4萬億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回暖,資本市場對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熱情也隨之高漲。美東時間11月27日收盤,蔚來(NYSE:NIO)總市值為72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88.4億元),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銷量走強,市值衝高,到底是什麼引燃了新能源汽車市場?
  • 新一輪造車潮背後,是汽車行業的變革,也是能源戰略生死局
    這兩天,巨頭們不約而同又瞄準了同一個地方——新能源車。由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領先的上一輪電動車大戰才剛剛交出成績單,眼下,新一輪造車大潮已經洶湧來襲。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同時吉利將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無獨有偶,近期蘋果公司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電動車Apple Car。
  • 光伏、新能源車ETF吸金明顯 基金經理持續看好大新能源板塊
    日前光伏、新能源車兩大板塊接連爆發,相關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場內價格大漲並獲得資金淨流入,3天內20億資金流入光伏ETF。  多位公募人士認為,中國新能源已克服關鍵障礙,未來數年將大舉發展新能源,長期看好包括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在內的大新能源板塊後市行情。  12月23日,新能源概念表現極為強勢,新能源車產業鏈等板塊繼續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