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2020-12-14 宿老師語文課堂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注】①「人面」二句化用崔護《題都護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後兩句。

1. 上闕中「鴻雁」和「魚」兩個意象寓指__(2個字)。

2. 請分析「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與所化用詩句在表達技巧和情感上的異同點。

【答案】

【小題1】信使

【小題2】結句化用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或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結情」)抒發了物是人非之感;用「綠波」「東流」象徵比喻別離的惆悵和感情的悠長;以抒情之筆寫景,點出相思之情,頗具情韻。

【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典故的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幹的要求,然後根據課內所學和課外積累仔細作答。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於《漢書·蘇武傳》,後者見於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雲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運典出新,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致。古人認為「鴻雁」「魚」可以作為信使,代人傳遞書信溝通信息。可主人公用精美的紅紙,密密麻麻地寫滿平生相慕之意,想借信使傳達情義時,卻因『『鴻雁』』在雲中,「魚」在水中無法驅遣,把主人公的惆悵表現得更突出。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藝術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這首詞的結尾「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化用了唐朝詩人崔護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意思是「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豔的季節,還是花木扶疏、桃樹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樹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

「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迴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從故事情節來看,這是一首即興的詩,它給人看到的似乎只是兩個簡單的畫面——桃花相映著的人面,人面去後的桃花。但是,由於人物的活動貫串其間,由於畫面與畫面、畫面裡(桃花)與畫面外(詩人)的對比、映襯,便巧妙地顯示了人物感情的發生、發展和起伏跌宕的變化,諸如初遇的脈脈含情,別後的相思,深情的重訪,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隱或現地表達出來了。使用了擬人修辭,賦予自然界中桃花以人的神情「笑」,親切生動形象感人,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徒留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和無限悵惘。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突出了詩人別後的相思,深情的重訪,未遇的失望。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意思是「桃花般的人面不知道何處去了,唯有碧波綠水依舊向東方流去」。化用詩句但同時又賦予它新意。佳人已經不知身在何處,而那曾經照映過佳人倩影的綠水,卻依舊緩緩地向東流去。那無限的相思,也隨著綠水一起悠悠東流。運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結情的表現手法,用「綠波」「東流」象徵比喻別離的惆悵和感情的悠長。以抒情之筆寫景,點出離愁別緒和相思之深情,頗具情韻,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點睛】

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首先,要熟悉各種表達技巧的術語與內涵。其次,審清題幹要求比較的方向(是求同還是求異)、角度(是從哪個角度比較),比較到哪一步, 是只要答出術語還是兼有效果的分析比較。最後,鑑於表達技巧的複雜性,表達技巧的比較還是定位於常見常用的表達技巧。因此,要立足於原詩準確的判斷,尤其注意甄別那些易混淆的表達技巧,如表現手法中的對比與襯託、修辭手法中的借代與借喻。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天仙子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1.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詞乃是詩人臨老傷春之作,開頭寫詩人想借聽歌飲酒來解愁,然而一覺醒來,日已過午,醉意雖消,愁卻未曾稍減。

B. 「臨晚鏡,傷流景」一句中的這個「晚」既是天晚之晚,也隱指晚年之晚,此處僅用了一個「晚」字,而把「晚年」的一層意思通過「傷流景」三字給補充出來了。

C. 「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出人意表,詩人意興闌珊之際,卻見雲開天際,大地上頓時呈現皎潔的月光,花也一掃不久前的暗淡而一下子搖曳生姿,這給作者帶來了意外的欣慰。

D. 這首詞上片寫作者的思想活動,是動態;下片寫詞人即景生情,是靜態。靜態得平淡之趣,而動態有空靈之美。

2. 「風」字是貫穿整個下片的關鍵詞,請結合具體詞句簡要分析。

【小題1】D

【小題2】①因為「風」起春寒,鳥兒才緊緊依偎;②因為「風」散浮雲,月亮才得以重現;③因為「風」起,殘花月下始弄「影」;④因為外面有風,如果簾幕不遮,燈自然會被吹滅;⑤「風不定」,是表示風更大了,縱使簾幕密遮燈焰仍在搖晃;⑥因為「風」起,詞人才猜想「明日落紅應滿徑」。

【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對詩詞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賞析能力。

D項,「上片寫作者的思想活動,是動態;下片寫詞人即景生情,是靜態」錯誤,上片是靜態,下片是動態。

故選D。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賞析相關內容(詞語或者物象)的能力。

下片開頭「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寫風起了,剎那間吹開了雲層,月光透露出來了,而花被風吹動,也竟自在月光照耀下婆娑弄影。這就給作者孤寂的情懷注入了暫時的欣慰。詞人把經過整天的憂傷苦悶之後,居然在一天將盡時品嘗到即將流逝的盎然春意。這一曲折複雜的心情,通過生動嫵媚的形象給曲曲傳繪出來,讓讀者從而也分享到一點喜悅和無限的美感。「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末四句是說,一重重簾幕密密的遮住燈光,風兒還沒有停,人聲已經安靜,明日落花定然鋪滿園中小徑。

結尾寫詞人進入室中,外面的風也更加緊了,大了。作者先寫「重重簾幕密遮燈」而後寫「風不定」,是說明作者體驗事物十分細緻,因為外面有風,如果簾幕不遮,燈自然會被吹滅,所以作者進了屋,就趕快拉上簾幕。但下文緊接著說「風不定」,是表示風更大了,縱使簾幕密遮燈焰仍在搖晃,這個「不定」是包括燈焰「不定」的情景在內。好景無常,剛才還在月下弄影的奼紫嫣紅,經過這場無情的春風,恐怕要片片飛落在園中的小路上了。作者在末一句所蘊含的心情是複雜的,春天畢竟過去了,自嗟遲暮的愁緒更強烈了,然而幸好今天沒有去赴會,居然在園中還欣賞了片刻春光,否則錯過時機,再想見到「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動人景象就不可能了。下片寫詞人即景生情,是動態,有空靈之美。

(三)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後面的填空題。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三、四句運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現手法,以工筆細描銜泥飛燕、靜睡鴛鴦,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明麗的景物相配合,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的初春景物圖。表現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題空1】動靜結合(寓情於景)

【答題空2】表達了詩人閒適

【答題空3】歡愉之情

【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藝術特色及思想內容的能力。

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是最具有特徵性的動態景物來勾畫。春暖花開,泥融土溼,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這生動的描寫,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還有一種動態美。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緻,「泥融」緊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歸,銜泥做巢而不停地飛翔,顯出一番春意鬧的情狀。第四句是勾勒靜態景物。春日衝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

這也和首句緊相照應,因為「遲日」才沙暖,沙暖才引來成雙成對的鴛鴦出水,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是那樣悠然自適。從景物的描寫來看,和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這兩句以工筆細描銜泥飛燕、靜睡鴛鴦,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明麗的景物相配合,使整個畫面和諧統一,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圖。就詩中所含蘊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詩人經過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的表露。這首五言絕句,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寫作示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

現代文閱讀:老舍先生《記懶人》

寫作指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詩詞鑑賞: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寫作訓練:對抗+和諧為話題

相關焦點

  • 春風十裡不如你,那些古詩詞裡的「春意」愛情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離愁、相思,愛之深,思之切,為君漸瘦,人面憔容,終究是一個情字難解。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國唱詩班—相思》篇感悟)。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田間花開,你可會緩緩歸來,思念?催促?離愁?九字之內,千年相思,千秋溫柔。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 「詩詞鑑賞」不知春色落誰家?在古詩詞裡欣賞最美的春色!
    蝴蝶飛來過牆去,不知春色落誰家。行走在暖暖的春風裡,聆聽著鳥語花香,尋找最美的春色。春色在哪裡?春色在溼衣細雨裡,在蛺蝶翩翩裡,在草木芳華裡,在詩裡,在詞裡。在古詩詞裡欣賞最美的春色!春色宋-邵雍去歲春歸留不住,今年春色來何處。洛陽處處是桃源,小車漸轉東街去。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古詩詞鑑賞是歷年中考的必考題型,屬於難度較高的題型,失分率也相對較高。但其實古詩詞賞析是有題型規律的,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失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詩詞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二、意象意境意象包括意和象,是指詩人的立意與所描寫物象的結合,是詩歌中浸染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象指作者思想情感寄託的載體,有實象和虛象兩類。意象有直接意象和間接意象之分,間接意象又分為比喻象(明喻、暗喻、隱喻)、象徵象。下圖為詩詞常見意象意義。
  • 二晏:山長水闊,何處認郎蹤?應是記取畫眉時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宋·晏殊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蝶戀花·梨葉疏紅蟬韻歇宋·晏殊梨葉疏紅蟬韻歇。銀漢風高,玉管聲悽切。枕簟乍涼銅漏咽。誰教社燕輕離別。
  • 「碧」字飛花令——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代·杜甫《絕句二首·其二》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豔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唐代·李白 《望天門山》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又迴旋向北流去。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許多人不相信所謂的緣分,堅定不移地認為,只要努力付出,終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對於愛情也是如此,真是如此嗎?古人用「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給出回答。提到古詩詞,不得不佩服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文筆,把內心的情感融入作品。「一日看盡長安花」是開心,「潦倒新停濁酒杯」是惆悵;「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激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
  • 古詩詞鑑賞:白描+細節描寫《南浦別》《喜見外弟又言別》
    古詩詞鑑賞:表現手法之動靜結合古詩詞鑑賞:理解含義題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古詩詞鑑賞:鷓鴣天﹒懷王道甫百天衝刺複習之古詩詞鑑賞:杜甫——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 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
    古詩詞鑑賞: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高三複習之古詩詞鑑賞題: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詩詞鑑賞:江亭晚望+諸將五首宿老師講古詩詞鑑賞:桃李無言一再風,黃鸝惟見綠匆匆古詩詞鑑賞:鷓鴣天﹒懷王道甫
  • 古詩詞鑑賞|人稀路靜雪紛繽,正值鍾馗捉鬼神
    推薦讀睡詩人古詩詞《市景》文/楊柳飛絮臨窗眸市景,靜謐未聞聲。疫患驚風起,街頭不敢行。《無題》文/北羊人稀路靜雪紛繽,正值鍾馗捉鬼神。華夏同心除疫患,助荊援楚待新春。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春風十裡,陪娃讀一讀這些關於春天的古詩詞
    春天裡的詩意,不用刻意尋找,陪娃讀一讀有關春天的古詩詞,很容易就找到了詩和遠方。古詩詞薰陶儘量生活化,不用局限於端坐書桌前,可以隨時隨地,設置情景,讓孩子脫口而出,真正學以致用。關於春天的古詩詞不計其數,我結合幼兒園和小學必背古詩詞目錄,挑選出來這20首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目,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走進明媚的春光裡,感受這些意蘊優美的古詩詞吧。1.《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語文老師:古詩詞鑑賞,我就教這「34首」!全班「無一人做錯」!
    語文老師:古詩詞鑑賞,我就教這「34首」!全班「無一人做錯」!語文是一個需要積累很多知識的科目,而且它是我們的母語科目,再加上它是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階段古詩詞鑑賞這類題目,很多孩子從來都沒有引起過重視,導致在考試當中這類題幾乎都是全軍覆沒,而往往這類題都是一些送分題目,如果說孩子能夠把這類題的知識積累夠多那麼這5~10分基本上都是送分題,看到這類題很快就能拿到分數。
  • 這15個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孩子一不小心就會理解錯,一起來積累
    所以,積累儘可能多的典故,也是古詩詞閱讀的基本功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古詩詞中常用的典故,希望能夠對小朋友們的古詩詞學習有所幫助。1、長城:《南史 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藉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裡長城!」
  • 衡中班主任直言:初中語文必考古詩詞鑑賞,列印練習,考試少丟分
    衡中班主任直言:初中語文必考古詩詞鑑賞,列印練習,考試少丟分語文是初中階段三大主科最為重要的科目。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考試中很多題型都增加了難度和分值,其中考得最多的就是古詩詞這類知識點了,不僅提升了難度,並且還越考越多。
  • 武亦姝:初中古詩詞鑑賞我就「練」這34首,3年考試都一分不扣
    武亦姝:初中古詩詞鑑賞我就「練」這34首,3年考試都一分不扣古詩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核心重點知識,在小學階段,只是一些簡單的古詩詞學習,只要求學生們能夠背下來就足夠了。古詩詞鑑賞題是初中語文考試的一類常考題型,並且所佔的分值比例也不低,但是作為老師,我發現在每一次的考試中,古詩詞鑑賞幾乎是「全局覆沒」。其實總結下來,在初中的語文考試中經常會考到的詩詞鑑賞題永遠都只有那麼幾類,都是一些經典的篇目,所以只要學生們能夠將這幾篇經典的篇目掌握好了就可以了。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暮秋,遇見最美暮秋 層林盡染 風光無限!
    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暮秋,層林盡染,風光無限!汴上暮秋唐-許棠獨立長堤上,西風滿客衣。日臨秋草廣,山接遠天微。岸葉隨波盡,沙雲與鳥飛。思鄉雁北至,欲別水東流。倚樹看黃葉,逢人訴白頭。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樓。
  • 【詩詞鑑賞】小雪時節,讀10首詠雪古詩詞,絕美之至!
    小雪時節,讀10首詠雪古詩詞,絕美之至! 詠雪 南北朝-吳均 不似柳綿歸計晚,人只解,惜殘紅。 小重山-詠雪 清-張振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3首古詩詞。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稱道。但實際上,詩人所要表現得並非闊大之貌。而是以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反襯自己的伶仃孤苦。「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詩人說,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詞寓意順口溜
    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麼,意象又是什麼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