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做一個俗氣至極的人,平生只願有人愛。
愛是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想得到的東西,也是很多人嗤之以鼻不屑去談論的,可今天,我偏要把它拿到檯面上來談。
愛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每個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經受著來自身邊人的愛意。愛分很多種,親人的呵護是愛,朋友的陪伴是愛,戀人的心心相印也是愛。可以說,從小到大,我們都生活在「愛」這個蜜罐裡。
01
親情,是最純粹的愛
小時候,我們是不諳世事的小公主、小少爺,以「年幼」的名義無償獲得來自長者的愛。這其中最重要的愛來自我們的父母,但母愛和父愛又是不同的。
最初時,我們同母親的關係是更為親近的,我們自母體中孕育、長大,在母親的子宮裡發育十個月才會呱呱墜地,那句「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我們本身就是母體的一部分。
大概是因了這,母親所給予我們的愛大多是包容的,無私的,她們毫無理由地愛你,只因你是你,是她的兒女。無論你做出任何事情,好的或壞的,母親都會一如既往地相信你,甚至當你做出過分的事來,她也會自我安慰道:「沒事,他還只是個孩子,會長大的。」
母親像水一樣,溫柔、清冽。
母親和孩子
而父親的愛不同,父愛是有條件的,他之所以愛你是因為你做了讓他認同的行為,因為你足夠優秀。大概是沒有「十月懷胎」的「痛苦」歷程,父親對子女的認同和親近感要遠遜於母親。
和在母親身邊的自然慵懶不一樣,很多時候在父親面前我們總是小心翼翼,想要表現出一個完美的自己。我們妄想著拿自己的「完美」換父親的一句讚賞,一個擁抱和甜甜的吻,到了這時候,我們才可以感覺到父親原來是愛我的。如果說母親教會我們柔和的一面,那父親的角色就是教會我們堅毅,敢於去挑戰自己。
它更像是山,需要我們敬仰,也需要我們馴服。
父親和女兒
02
嘿,請給我上一份不摻雜利益的友情
後來,隨著成長,我們開始走出家庭,走向社會,開始認識更多的人,接觸到更大的世界。我們在被愛的同時,也在學著如何愛別人。
我們有了很多朋友,親近的,疏遠的,靈魂上的,酒桌上的,我們在各式各類的人中周旋,尋找與自己最為契合的靈魂。「我一點也不貪心,只求月光下與二三知己小酌幾杯,在即將喝醉過去之前跟他講今天的月色真美」
真正好的友情無關乎利益,就只是三觀契合的兩個人分享彼此的經歷和人生。特別羨慕像李白和杜甫這樣的友情,相見恨晚,結為忘年之好,在一起時喝喝酒、看看山水、聊聊理想人生,分開之後即使難再重逢,也不會相忘於江湖。把彼此放在心裡很重要的一個地方,無須時刻念著,但總在那裡。
最喜歡的相處狀態是我想著你,你念著我,想你了打個電話,心裡就一團熱流湧動起來。
可現在,我們的圈子擴大了很多,交友成本也在逐漸降低,我們看上去有了更多交朋友的機會,卻再難交到純粹的朋友。社交軟體上的好友幾百個,可大多是點讚之交,心情差到爆炸想傾訴時也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煲電話粥的人。
可即使這樣,也一直有人默默陪伴在我身邊,我也依然相信,總有朋友願意好好待我。
一對老朋友在咖啡廳外交談
03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
我也一定要在最美的年紀愛一個人,管它對還是錯,就是放心大膽地去愛。柏拉圖曾經說過,在很久以前,這個世界就存在著男人、女人和雙性人,後來上帝為了懲罰人類,就把一個人從中間劈開,劈成兩半,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的使命,就是去尋找遺失的另一半。
尋求另一半是我們最原始的信念,無關乎性別。
真正好的愛情需要尊重、理解、包容。愛不是一個馴服的過程,不是誰為誰失去自己,變成一個陌生的個體。愛是雙方相互陪伴、成長,並且保護好自己內心那個最初的小孩子。
真正成熟的愛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在保留自己個性的前提下與他人合二為一。人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使人客服孤寂和與世隔離感,但同時又使人保持對自己的忠誠,保持自己本來的面貌。
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我。只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會有愛情,正像在一首古老的法國歌謠中唱的那樣,「愛情是自由之子,永遠不會是控制的產物。」
我希望可以遇到一個合格的另一半,他能夠包容我一切的壞脾氣,給予我自由和空間成長。我希冀著他是那個在我行路坎坷時攙我一把的人,而不是從最初就硬要我走康莊大道的人。
我希望他始終純粹地愛著我,感情乾淨地像不摻雜一絲雜質的琉璃。
遇見那個對的人之前我可能會愛上很多個不合適的錯誤的人,可尋求愛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這世上幾十億的人口,要想找到前世另一半有多難。
不過,總會找到的。
一對熱戀中的小情侶
平生只願有人愛,其實是一個毫不俗氣的的願望。
生而為人,我們一生都在逃避孤寂。在周遭人的關心和愛裡,我們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有一種被認同的欣喜。
有人渴望活出自我,活得瀟灑恣意一些,來這人間走一遭,大鬧一場。
而有些人的願望則簡單的很,就是好好愛人,也有人愛。
正如標題所說的那樣,不論怎樣,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願意愛你。
無論你的願望是哪一種,都祝你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