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建築大師今天腳步來到亞洲四小龍的香港,一起領略下維港之濱的中銀大廈。
當香港中銀大廈遇到樂高?
「維港最美天際線」
Bank of China Tower,作者:Spencer_R
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全稱:中國銀行(香港)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時七年有餘,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綁縛」著的侷促土地。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香港中銀大廈因其獨特的外表造型已經深深的印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香港中銀大廈由貝聿銘事務所設計規劃,貝聿銘曾經設計過許多舉世聞名的經典建築,如:羅浮宮擴建部分、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等。
建築的外形如同一把尖刀,代表著「中國人民的抱負」,同時也如同竹子的「節節高升」,銳意進取。
作者展示了樂高搭建過程中的結構藝術,科技空件做主支撐,顆粒件從四個角一直堆疊到塔尖,中間交叉的管件起到固定的作用。
(看下中銀大廈兩個突出主體之間相連的部分,大廈使用的深藍色透明磚塊配上白色顆粒,完美的還原了中銀大廈的華麗低調的外觀)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有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蓋。其獨特外型設計因此讓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
(俯視圖)欣賞中銀大廈最佳位置就是在尖沙咀沿岸的星光大道或者尖沙咀天星碼頭,白天你可以坐上天星小輪,在維多利亞港暢遊的同時,欣賞中銀大廈。而夜晚,你也可以坐在叮叮車二層的最前方,當車行駛至金鐘道時,除了看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抬頭還能近距離的欣賞這有著強烈空間感的幾何形大廈,在夜晚燈光下異常的稜角分明。
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徵為銀行帶來佳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