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狐狸法則」育兒,教出來的孩子何有優點?父母要狠下心

2020-12-12 小熊娃媽媽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都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為了迎合大眾的這種心理,社會上也萌生出了許多的育兒理念,結果卻發現很多的育兒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育過程當中,卻並沒有理論來得那麼的有效。

而其實每一種教育理念它所適用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靈活的改變,而有的育兒方法用,因為對於孩子的要求過於嚴苛,所以父母很難忍下心來去嘗試去對孩子運用。其實有很多的育兒方法,它雖然看似嚴苛,但是孩子的成長卻是十分有利的。

在這麼多的育兒方法當中狐狸法則是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倡的,雖然他會比較的嚴苛,但是對於孩子的幫助也是和他的嚴苛成正比的。

那麼什麼叫做狐狸法則呢?

所謂的狐狸法則其實就是將育兒模仿成為狐狸把狐狸的孩子養大了這個過程。在孩子小的時候狐狸媽媽會教孩子不利的過程,讓孩子在角落裡偷偷學習,這樣避免讓孩子受到傷害。

等到孩子年齡開始大了,就會放他們自己出去捕獵,如果捕不到獵的話,也不會心疼他們。狐狸媽媽會毫不留情地讓他們餓著肚子,而在等他們成年了之後就會把他們趕出家,讓他們獨自生活。如果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殘酷而生存下來的話,自然會被社會所淘汰。

其實狐狸打折的教育方式是和適者生存有些相似的,是遵循大自然最為淳樸的生存規律。做家長在聽到了狐狸法則這樣一種育兒方法之後都會覺得非常的心疼,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怎麼會忍心他們餓肚子?怎麼會忍心他們進入社會被其他人所欺負呢?

艾裡姆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狐狸法則雖然會比較的嚴苛,但是他也能夠鍛鍊孩子。

那用狐狸法則去育兒的話,對於孩子成長會有怎樣的好處呢?

1、讓孩子更堅強

父母必須要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和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這是羅斯告訴我們的道理。

或者本身就是人生的必經因素,如果失去挫折的話成長反而更不完整了。而孩子如果不夠堅強,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而狐狸法則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家長能夠狠下心來去教育孩子。孩子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遇到挫折適應力也就更強。

2、讓孩子更獨立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終究是要離開家庭獨自成長的。而這個時候獨立自主能力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就格外的重要,運用狐狸法則就能夠培養孩子自主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增強。

3、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大部分在父母溺愛環境之下所長大的孩子自主力都會比較的薄弱。他們在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之後很難適應會產生戀家的情緒。這其實都是因為他們在家裡被保護得太好了,沒有一定的獨立性,而一個在育兒法則教育之下所長大的孩子,他的獨立性會更強,在一個新環境當中的適應能力也會更強。

既然如此,父母要如何掌握「狐狸法則」的用法?

1、引導孩子

所謂的狐狸法則在前期也是需要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學習本領的,如果孩子在沒有任何能力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情況之下就讓他們去獨立只會打壓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家長要注意在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時,一定要先去引導孩子,要在暗處保護孩子,避免讓孩子遭受傷害。

2、學會放手

孩子都是家長心頭寶,所以家長總是捨不得讓孩子受傷害,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家長也一定要認清放手,對於孩子成長重要性,如果一味地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自己。

3、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孩子撒嬌對於父母來說絕對是最難熬過的一關,比如每一次在下了狠心告訴孩子,不給他們買玩具,不給他們買零食的時候,孩子到了商場就開始大哭大鬧撒嬌,這個時候父母就會妥協而沒有了自己的原則。在教育孩子當中沒有原則是一個大忌,在給孩子制定了規則到時候就一定不要自己去打破這個原則。

遵守了自己所制定的規則,那麼才能夠給孩子樹立威信,才能夠讓孩子正視你所制定的規則。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
    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都在譴責這個男子不懂事,啃老,不成熟,其實這何嘗不是父母教育上的失敗呢?任何孩子都有變成白眼狼的可能性,如果不想孩子變成白眼狼,那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01、讓孩子獨立「你會掃地嗎?讓媽媽掃吧!」
  • 李玫瑾:獨立意識父母要早培養,get狐狸法則,提高孩子獨立能力
    有這樣一個關於狐狸成長的故事:狐狸爸爸覓食時被捕獸器夾住去世,狐狸媽媽為了養活7個孩子,在它們很小的時候,就讓小狐狸們自己獨立出去覓食,沒有覓到食物,就任由孩子們餓著,狐狸媽媽只是遠遠地在周圍看著,結果這些長大的小狐狸比其他的狐狸更健康、強壯,生存能力更強。
  • 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但是有的寶寶卻不行,吃飯也需要人喂,一有些什麼事情都要需求父母的幫助,不然就會放聲大哭,感覺非常的脆弱,有的家長問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同樣都是2歲,但是差距那麼大呢?「狐狸法則」所謂「狐狸法則」,其實是一個小故事,在森林中有兩隻狐狸一隻叫富來普,另一隻叫萊拉,它們相愛了,但是在一次外出覓食的時候,萊拉不慎被獵人打中死去了。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父母運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性
    在家裡凡事兒靠父母也就算了,都上了小學,處處也都要麻煩身邊的同學,因為孩子獨立性很差的問題,被老師找了好多回,騰飛作為家長也非常的頭疼。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了解「狐狸法則」,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小狐狸在長到一定的年齡時就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單獨去生存,這就是遵循了「適者生存」的原則,凡事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長久。
  • 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為什麼孩子的負面心理影響會那麼大呢?其實和"習得性無助"有很大關係。"習得性無助"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來的心理學概念,他用狗做了一個經典的實驗:他先把一隻狗放在籠子裡,接受電擊。重複多次後,打開籠門,這時狗可以隨時逃出籠子。
  • 別再「嗷嗷叫」吼孩子,斯託夫人:「自然法則」是教娃的最好方法
    有多少家長是靠「打罵」來教育孩子的?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總是抱怨。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並沒有考慮如何安慰孩子,它正在考慮如何教育和懲罰兒童。斯託夫人警告:「自然法則」是教嬰兒的最佳方法斯託夫人是美國非常著名的作家。她從卡爾維特的思想中汲取營養,並結合自己的實踐理論,提出:「自然法則」是教育兒童的最佳方式。什麼是「自然法則」?簡單地說,自然法則是父母遵循孩子的天性,自然地「教」和「養育」孩子。
  • 《萬箭穿心》:做成熟父母,拒絕用「過山車式育兒」
    總是用「過山車式育兒」的家庭,嘔心瀝血養出來的孩子再精英,於家庭也是冷漠生疏的客。做成熟父母,拒絕用「過山車式育兒」或許很多父母都會說,自己也知道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但有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具體怎麼做才能不做「過山車式育兒」父母呢?
  • 孩子地上痛哭,年輕爸媽卻不聞不問,現在的父母一個比一個「狠」
    在街頭巷尾,小孩死活要買東西,不然賴著不走的行為和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這讓很多單獨帶孩子出門的寶媽都痛苦不已。 孩子哭鬧著不買東西不走,有治他的辦法嗎?難道父母就只能被哭鬧撒潑的孩子,牽著走了嗎?
  • 這10個教育方法,被猶太人稱「黃金法則」,家有孩子的別錯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猶太民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民族,教育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天才,他們堅信:家庭教育方法有多優秀,孩子就會有多優秀。這10個教育方法,被猶太家庭稱為黃金法則,家裡有孩子的一定要知道!
  • 「三腳凳」理論告訴你:育兒的本質與孩子無關,與父母自身有關
    仔細看這三條腿,它的主要負責人就是父母。關於育兒,無論父母還是孩子,大部人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育兒就是要把孩子教好,所以要求孩子要做到極好,而父母的行為好像就被自動忽略了。這種想法就完全背離了"三腳凳"理論。
  • 黃磊揭秘育兒經:羅森塔爾效應說明,好孩子是父母暗示出來的
    黃磊夫婦的育兒觀1、鼓勵孩子,用暗示引導孩子自信根據羅森塔爾效應,家長給予孩子正面的暗示,通過這種正向的暗示會引導孩子準建建立起自信心和獨立意識。黃磊夫婦的育兒之道1、父母要與孩子做朋友很多明星都喜歡與自己的孩子以「哥們」「姐妹」相稱,這種稱呼是為了讓父母的心態產生變化。以朋友相處會讓彼此都放鬆,當父母放鬆下來時,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緊張。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世界上最頂級的9大教育法則(父母必讀)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錯重要。 最健康的教育是,放手任孩子思考,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 但是,除此之外,一切都要自己承受,咬牙堅持。 聽完了媽媽這番話,拉吉夫平靜的做完了手術,沒有一點哭鬧。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一個道理: 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父母不可能永遠庇佑他們。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越想越氣,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小年就是故意坐在電視面前,說什麼都不去做作業,為此和母親大吵了一架,小年的母親氣得差點都哭出來了。吼叫式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危害?1、變得叛逆父母用什麼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也會用什麼方式來「回敬」父母。父母對孩子吼罵,把負面情緒傳給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對父母也大吼大叫,變得叛逆,難以管教。
  • 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想讓孩子聽話,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時常會遇到孩子發脾氣、哭鬧、扔東西和甚至出現胡亂打人的情況。而我們面對孩子哭鬧和任性,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是想盡方法的哄呢?還是不管孩子狠下心讓他哭鬧呢?一般情況來說,孩子任性發脾氣的心理有以下幾種情況,家長們要對症下藥,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也不能任其哭鬧不止:2、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孩子對父母會有依賴性。
  • 金庸小說裡深藏的這些育兒經,才是培養孩子的最好方法,父母必讀
    其實,只要你仔細去思考,對他的這個稱號一點都不奇怪,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中筆下有那麼多的大俠,豪傑,他們的人生成長軌跡都是靠金庸先生一筆一字的詳細描述出來的,包括那些大俠們從出生到小時候的成長環境、父母的家教、師傅的教導、自身的各種經歷……這些都決定了各個角色最終的命運。
  • 馬伊琍發文直言:孩子拿再多的獎又有何用?家長看完後陷入深思
    當今社會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僅像以前一樣,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不挨餓就足夠了。如今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品德素質教育,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基礎上,給孩子豐富的精神食糧,培養他們的禮儀與品德,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作為一名優秀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 用「偶像」的力量,培養孩子內驅力,讓他愛上學習其實很簡單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不想學習時,家長狠狠懲罰,他就能記住教訓嗎?家長狠下心給孩子立下一些自覺學習的規矩時,他就一定會遵守嗎?父母用盡時間、精力來陪孩子寫作業,他的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嗎?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可能一次、兩次有作用,但當獎勵不再能讓他滿足時,家長又該怎麼辦?孩子只會越管越不自覺,越來越難管,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
  • 心理學專家林紫: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父母育兒必知的10個關鍵詞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安全感是我們人生幸福的基石,安全感讓我們可以有力量獨自面對人生。著名心理學專家林紫首部育兒寶典《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用10個育兒關鍵詞,來解答很多父母的育兒困惑和焦慮。舉個例子說吧,孩子寫作業不會,家長急吼吼地熊他,你看你是不是上課沒有注意聽講啊?孩子其實不是這個原因,他被冤枉的委屈的情緒伴隨眼淚一起出來了,生活裡其他瑣事都忘記了,父母的教導也記不清字句,但是這個畫面,他可能會記得很久很久,包括父母那張嫌棄不耐煩的臉。
  • 暗含育兒方針的電視劇,看完之後大家都會教孩子
    教育不僅是學校和孩子之間的事情,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事情。今天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老少皆宜的電視劇,看看在這些電視劇中,我們能學會那些育兒方針。一起看看吧! 劇中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勇於向孩子認錯,努力去與孩子溝通;他們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嚴厲;他們還會去接觸孩子們的興趣與愛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其實也許我們每個人並不是生來就會當父母,努力拿到「做好父母」這堂課的成績,與孩子一同進步,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