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想讓孩子聽話,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2020-12-12 硬核奶爸日記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寶媽再去送自己的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一個剛剛入園的4歲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因為媽媽離開而號啕大哭而且還一直大鬧。

老師把哭鬧不止的女孩摟在懷裡,一邊拍著她的後背一邊安慰她說:「老師知道你心裡很委屈,這麼長時間不見媽媽你肯定會想她,但是你要學習,媽媽她也要上班去呀,這只是短暫的分開,你媽媽下午一定回來接你回家的。」經過老師好長時間的安慰,小女孩才停止了抽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時常會遇到孩子發脾氣、哭鬧、扔東西和甚至出現胡亂打人的情況。而我們面對孩子哭鬧和任性,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是想盡方法的哄呢?還是不管孩子狠下心讓他哭鬧呢?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孩子背後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分析一下問題的所在

1、孩子內心世界脆弱

小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跟脆弱的,他們內心裡很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父母、老師、夥伴對自己的認可,他們小小的內心裡邊,渴望被認可,更注重對他們自身的評價,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在對待事物的時候總是顯得比我們大人必要認真,甚至達到了較真的程度。

也許在某一個不經意間,一句無關痛癢的話,或者一件特別不起眼的小事,孩子就可能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委屈,從而傷心。

小孩子的哭鬧,一定是有了家長沒有察覺到的的情緒。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的去了解他們受委屈的原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把他們內心的情緒都宣洩出來,從而才能培養孩子的樂觀的性格。

一般情況來說,孩子任性發脾氣的心理有以下幾種情況,家長們要對症下藥,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也不能任其哭鬧不止:

2、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孩子對父母會有依賴性。小孩子不會分辨情緒,也沒有控制情緒和表達情緒的能力,他們只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告訴父母自己的不滿,來尋求父母的幫助。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把發脾氣當成引起別人注意的一種方法。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應該對孩子以暴制暴,正所以不知者不怪,我們要做的不是對孩子兇,而且要教會孩子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怎麼自己的情緒。

一個正在大哭的孩子,如果父母一直執拗的問:「你怎麼了」,這麼做並不能把愛傳遞給孩子,就算是你說再多的話說孩子的內心也是一種「你不懂我的」的狀態。

如果說一些充滿母愛的話,例如:「對不起啊寶貝,有點事情耽誤了一下,我不是故意來遲的」或者是「以後不會有這種情況了,媽媽帶你去吃好吃的」 說這樣書的話,孩子的心裡會認為父母是在為自己想,並且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心中不滿的情緒自然而然的就宣洩了出去。孩子的心裡,也是快樂的。

3、遭遇失敗很沮喪

小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逃避心理,遇到挫折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只剩下哭了。例如:不會繫鞋帶,學自行車經常摔倒,作為小孩的處理方式就是坐在地下大哭。這不不僅表現出了孩子的負面情緒,還表現出來了孩子抗挫折能力和壓力承受能力差。

出現了這種問題,父母就要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更重要的是要要重點培養給一份抗挫折能力和壓力承受能力,通俗來說就是提來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心裡成熟度差的孩子會不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也不太容易控制自我。

小孩子的哭鬧是一種情緒的發洩,我們做父母的要明白,孩子既然有了情緒,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的情緒,接受了以後再去教孩子怎麼面對,有情緒很正常,恐懼、高興、怕這類情緒很常見,也是人的正常反應,我們不要用我們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和否定孩子的情緒。所以,請家長不要在孩子哭泣時強行的制止孩子了,孩子受委屈時,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調整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德國心理學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為,「其實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小孩子的哭鬧聲,會讓父母感覺到很焦灼,如果父母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裡,就會對孩子的哭聲產生反感的心態。所以父母要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然後才能去正確的去引導小孩子的情緒。

2、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哭泣的時候,不要去打斷,我不要去呵斥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陪在他身邊,陪著孩子,讓孩子盡情的哭,不要著急安慰孩子,我們要表達的是讓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父母都會陪著你,始終都會關心你的感受,等孩子發洩完了就會慢慢的停止哭泣。

3、與孩子對話

等孩子停止哭泣,哭夠了,父母這時候再從各個方面來跟孩子進行談話,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達到平衡,這個時候更容易跟小孩子溝通,這種溝通也是比一邊哭一邊溝通更加有效。

家長可以通過問問題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引導孩子走出不愉快的情緒。例如:今天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呀,給媽媽講講好不好?最喜歡看什麼動畫片呀?你最喜歡誰?之類的問題,使孩子忘記不愉快同時孩子也會感到父母的溫暖。

相關焦點

  • 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學會這幾招,保準讓孩子越來越乖
    01、一受委屈就哭鬧,可能是以下幾種心理原因在作怪俗話說:能說出來的委屈都不叫委屈,當孩子哇哇大哭時,並不一定是孩子受了多大的傷害,在哭鬧時,孩子往往會有以下幾種心理表現,父母一定要知道,這樣可以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
  • 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孩子受委屈總哭怎麼辦?父母學會3招,巧妙改善孩子「蛋殼心理」
    跟當幼兒園老師的朋友甜甜聊天,說起幼兒園孩子,她說:「班上有一個4歲左右的小女孩,人挺乖巧,就是經不住說。比如她搶了小朋友玩具,告訴她不要搶玩具,要分享玩耍,她就會覺得受了委屈,就會哭。」我反問她:「那她的爸媽對這件事怎麼看呢?」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有的孩子在父母批評他或者是讓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像沒聽到一樣,毫無反應。哪怕家長加大音量再多叫幾聲,他依然坐在那兒一動不動。有時候非得到了家長忍無可忍大發脾氣的時候,才再慢悠悠地站起來。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
  • 孩子不買玩具就哭鬧,面對「耍無賴」寶寶,媽媽這幾招就可以對付
    但是好多孩子只要父母不給買玩具,就是無休止的哭鬧,面對這樣的「耍無賴」寶寶,家長們也是紛紛表示無奈。案例姍姍帶著女兒去逛商場,小機靈鬼一進了商場就跑到了兒童玩具的商品店裡,看著陳列的一排排精緻的玩具,小傢伙開心的合不攏嘴,蹦蹦跳跳的在貨架中穿越著。
  • 孩子不停地要買玩具怎麼辦?學會這五招教會孩子如何節制
    做父母的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經過商場玩具局域的時候,孩子總會不停地要買玩具,明明家裡已經有很多了,甚至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孩子還是會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就是要買。相信很多家長經歷過這種事情都會特別的苦惱,那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幾招。
  • 孩子有「幼兒園恐懼症」?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緩解孩子哭鬧
    娃跟娃圍著滑滑梯一起玩,大人坐著在旁邊聊天,討論著:這都快6月份了,半年過去了,也該開學了吧。有個家長說:別提開學了,我家娃在家玩瘋了,前兩天跟她說要準備上幼兒園了,可以見到小朋友了,立馬就哭了,我們這是上的中班,之前上小班的時候,鬧過一次,好不容易適應了,不鬧了,這回一休假,「一切回到解放前」,估計下次開學又得要哭鬧好久才適應,晚上還會突然哭醒,愁!
  • 寶寶總是哭鬧怎麼辦?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情緒,或者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出現了大吵大鬧。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與其採取強制的方法進行制止,不如把這幾招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應對孩子哭鬧沒有任何問題的。
  • 這3種「不聽話」孩子,正確引導更容易成才,父母要學會因材施教
    很多家長都很喜歡用「聽話」來誇獎孩子,有一個聽話順從的孩子,會讓家長感覺到很驕傲,在大人的眼中,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有一個標準就是這個孩子是不是聽話,聽話的孩子,確實會讓父母很省心,但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很難有出息,因為,從小到大無條件的順從父母,孩子沒有機會學習做選擇,不懂得為自己負責,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他離開家的時候
  • 孩子想買玩具零食,父母應該怎麼辦?在孩子哭鬧撒潑時講道理沒用
    可想而知,凡是聽到孩子哭鬧的店員和顧客,無不煩躁鬱悶,全都齊刷刷地轉過頭望著孩子的父母;而孩子的父母自然感到羞憤交加,朝著孩子怒吼訓斥,可是那小孩子全然不顧旁人詫異的眼光,依然是自顧自地哭鬧和撒潑。孩子想買玩具零食,父母應該怎麼辦?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聰明父母5招解決叛逆行為,家長不用再煩惱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化解孩子叛逆?有位家長私信問,「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還叛逆,我應該怎麼辦?」我想了想,回問家長,「調皮搗蛋挺正常的,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聽話?」當家長越希望孩子聽的時候,孩子的表現可能越叛逆,這時,家長就會如臨大敵一般,覺得孩子要出大問題了。之後的做法就像唐僧念的緊箍咒一樣,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念上幾遍,妄想讓孩子成為馴服後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我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可憐,也很想問問那些家長,「你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叛逆嗎?」
  • 孩子動不動哭鬧,如何讓「迷走神經」乖乖聽話?情緒訓練四步走
    也就是說,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迷走神經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孩子的情緒。既然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情緒,同時,情緒調節能力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讓「迷走神經」乖乖聽話從而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管理呢?這裡介紹約翰·戈特曼的情緒管理法!
  • 孩子哭鬧著要玩具怎麼辦?學會這個步驟,教你輕鬆應對
    一進商場,孩子看到什麼都想要,不給買,先是生氣對抗,然後大吼大叫,最後倒地打滾。加上周圍人異樣的眼光,一般的父母都抵不過孩子這三招,最後只好妥協:「好吧,這是最後一次了。」可,事實證明,這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有的孩子似乎記性不好,丟三落四,告訴他怎麼做,他可能一扭頭就又忘了,總得讓父母不斷提醒。家長對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經常提醒孩子,孩子就會進步。⑦自辯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在自辯。當大人的批評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時,孩子往往「不聽話」。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上幼兒園之後尿褲子的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可能習慣了被把尿,但是在幼兒園沒有人幫他,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去上廁所,要讓孩子慢慢獨立的去完成如廁這件事。
  • 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讓搗蛋鬼乖乖聽話
    收拾爛攤子的家長們恨不得棍棒伺候,可是打罵吼已經不適用於孩子的教育。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達達從小就是一個頑皮精,幼兒園老師都常常都說他是小馬達,每天都跑來跑去的。達達性格好動,並且極具冒險精神,小男孩還非常執拗,常常給大人們搞得頭疼至極。
  • 「媽媽,我就要他手裡的玩具」孩子不合理要求,父母要如何拒絕?
    看到妞妞哭,很多家長就會勸自家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一次兩次妞妞就學會了這招,每次想玩別人家孩子的玩具,要不過來時就哭鬧,一哭鬧別人會覺得不好意思,就會哄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慢慢妞妞在家裡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說一不二,她要月亮,父母不敢給她摘星星。
  • 延遲滿足:父母要學會讓孩子經歷風雨,方見彩虹!
    她說元旦自己去逛超市,看到一個孩子纏著奶奶要買草莓。冬天的草莓價格很貴,要40元一斤。奶奶看到草莓那麼貴捨不得買,孩子就一直哭鬧。 在生活中,應該也有不少父母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孩子看上了一樣很貴的東西,比如幾十塊錢一斤的水果,一百多塊的玩具。這些東西父母買了也不會讓自己破產,只是覺得沒有必要。水果可以買幾塊錢一斤的,玩具也可以買更便宜的。
  • 「你已經是大孩子了」,這句「聽話咒語」,很多父母都用錯
    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和孩子說,「你已經是大孩子了……」,然後總會迎來孩子各種不屑,誰說我是大孩子,人家還是個小寶寶呢?父母的諄諄教誨變成了一張白紙,甚至讓孩子感到厭煩,其實這是一句「聽話咒語」,可惜很多父母都用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