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2020-12-22 文墨軒練字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現在很多孩子不聽話,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而且振振有詞。不聽話總是讓家長煩惱的,家長說:「孩子實在是讓我生氣,真是恨不得打他幾下,可打了以後又是自己心疼。」「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講道理,說得我的臉都綠了,但是他還是不聽我的,只有我衝他喊時,他才會聽我說兩句。」

我們調查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以下一些原因是家長的如:家長過去嬌慣孩子,孩子養成說一不二的壞習慣,現在不聽話了。家長粗暴,經常打孩子,孩子反感他們。家長曾傷害過孩子的自尊心。家長沒有起到模範作用,孩子對家長不服氣。孩子經常挨訓,已經和家長形成對抗心理。家長冤枉孩子,孩子很委屈,所以不聽話。家長對孩子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孩子。家長總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孩子不服氣。家長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愛拿孩子出氣,所以孩子不聽話。孩子說的話家長不聽,甚至連解釋也不行,所以孩子就不聽話了。家長太囉嗦,讓孩子厭煩,就賭氣不聽話。家長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孩子做不到。

也有一些是孩子的原因,如:當時孩子的心情不好。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孩子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孩子覺得自己己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了。孩子不相信家長說的話是真的。

家長要首先弄清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後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方法。

(2)不聽話的9種類型。

情緒化型。有時孩子「不聽話」,往往不是成心的,是直覺的、情緒化的,甚至是無理由的。

右後腦優勢型。有的孩子要求父母一起做遊戲、聊天、陪他玩,否則孩子就鬧。這樣的孩子右後腦優勢較好。這些孩子渴望被認同,是屬於感情細膩的孩子。家長對這樣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感情,要拿出時間傾聽孩子講話,參與孩子的活動。

右前腦優勢型。有的孩子好像很任性,不看完動畫片就不吃飯。這樣的孩子右前腦優勢較好,此類孩子具有做事非常投入的傾向。家長要尊重孩子天性,把孩子作息時間安排得當,不要輕易打斷他,他就不會不聽話了。

左前腦優勢型。有的孩子你說什麼他似乎總是常有理,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這樣的孩子左前腦優勢較好,孩子具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家長切忌粗暴否定,不然孩子就不服從你。

右前腦優勢型。有的孩子總是心猿意馬,不能按時、按量完成父母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右前腦、右中顳有優勢。他非常好幻想,任由思緒飛揚。

記憶差型。有的孩子似乎記性不好,丟三落四,告訴他怎麼做,他可能一扭頭就又忘了,總得讓父母不斷提醒。家長對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經常提醒孩子,孩子就會進步。

自辯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在自辯。當大人的批評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時,孩子往往「不聽話」。對於這樣的「不聽話」,家長應該高興並耐心聽取孩子的辯解,孩子說對了,家長應該改正,孩子說錯了,家長要耐心解。

認識不清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這不是通過一兩次談話就能解決的,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孩子提高認識。家長不要急於求成,要容許孩子有個認識過程。

掩蓋過失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為了掩蓋過失。他們往往知道自己錯了,可又怕承認錯誤被家長認為是「壞孩子」,於是就通過「不聽話來掩飾過失,力圖保住「好孩子」的形象。家長應該耐心細緻地引導,使之認識到:犯了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已經犯了錯誤為了掩蓋它再犯「不聽話」的錯誤是錯上加錯。

(3)有些不聽話可以諒解。對於孩子因為認識水平低,無心的不聽話可以諒解。如,太淘氣了,一眼沒看牢,他就把我的化妝品、牙膏擠到牆上「刷牆」,把摩絲噴滿房間,說是「下大雪」、孩子不知道這是不應該的。他是一個充滿創意並敢於嘗試的孩子,千萬不要罵他,否則你可能扼殺了一個小發明他對探索自然感興趣。請為他提供各種顏料,讓他混合,觀察變化,並提供豐富的科普讀物。孩子認識提高了也就不胡鬧了。

再如孩子抓只蟲子放到小朋友頭上,弄得小朋友尖聲哭叫。這是孩子的惡作劇,也是兒童的「幽默」。他要的就是「小朋友尖聲哭叫」的效果。須知幽默是智慧,幽默是樂觀,不可粗暴扼殺。家長可以常帶孩子看幽默漫畫,講幽默故事,同時告訴孩子使人生氣、害怕的行為「不可以」。

(4)威望與家規。家長的威望是最重要的,家長的言行舉止要讓孩子佩服,孩子就會聽話,孩子相信他看到的遠遠多於相信他聽到的,家長要用行為來教育孩子。如我們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努力進取,可是我們在自己的生話中處於得過且過的狀態,我們這句話就沒有力量。

另外家長要有能力來教育孩子。孩子不知道的、不懂的、不能做到的,我們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教給他、幫到他,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就高,他就信服你,孩子就聽你的話,否則,他就不把你當回事。

要有威望就應該給孩子制定一個家規。在定規矩時,要確定哪些是必須認真執行的,讓孩子知道家規執行起來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告訴孩子,假如他的行為不對,你會怎麼做,而且堅決執行。

臨時遇到問題時要先把道理講清楚,然後根據你的道理定一個臨時規矩,並且讓孩子服氣地接受規矩。

總之,家長按規矩要求孩子一般比較容易聽話。

(5)關注與傾聽。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希望引起家長的關注一個孩子故意將筷子丟到地上,他還自得其樂地向你做鬼臉,這是想以此引起家長的注意特別是有客人時,孩子有時會感到被忽視,而故意「不聽話」引起大人注意即便是挨罵。這時候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摸一摸孩子的頭,親暱地說,「寶貝真乖,把筷子撿起來,我看你能不能把它洗乾淨。」飯桌上權當沒發生這一幕事後溝通,讓他知道,如果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語言表達。最重要的平時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有的孩子常提出種種繁項的要求,如上街說:「我腳痛,要打的。」睡前一會兒說怕黑,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兒又哭叫:「要媽媽陪呀……這種不聽話是依戀沒得到滿足。家長要注意主動親近孩子,每天約定一個特定時間,讓孩子知道這個時間家長屬於她,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

家長要學會傾聽,傾聽永遠是第一步的,為啥孩子想要這麼做,聽聽孩子自己的道理。在孩子「頂嘴」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傾聽孩子「頂嘴」的理由,讓孩子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當他們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許反而能停止要賴。

當一個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終於覺得自己重要了,他才能表現出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應有的樣子,表現出一個成熟負責的態度。

(6)緩衝與暗示。家長要學會緩衝情緒,學會冷處理,也要善於從孩子的話中找到突破口,為孩子的過激情緒鋪出一條緩衝帶,用一個小的動作,用一句溫存的話語,用一種慈愛的眼神去撫平孩子過激的情結。

暗示也很重要,事先約定,當你生氣時用某一個特殊的手勢或動作來暗示以後孩子只要看到這個動作就會自己明白你已經生氣了,應該改變自己的行為了。這樣可以省去許多麻煩。比如和孩子約定逛商場只能買一個玩具,孩子買完一個還要再買,就要做出約定的手勢,鮮明而堅定地拒絕,絕不妥協,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無理取鬧了。

再如,孩子玩起電腦遊戲沒完沒了,家長說:「別老玩,眼睛會弄壞的。」他頭也不回地說:「你真煩,煩死了。」如果你和他討論這個問題,就陷入糾纏不清的討價還價之中。玩電腦時間長了影響眼睛,是孩子已經知道的和你多次嘮叨的。正確的做法是與孩子約定玩電腦的時間,並用鬧鐘或計時器予以控制。必要時家長輕拍孩子的身體給予提醒。

(7)冷靜與沉默。有些家長具有很強的支配慾,他們往往一味地把大人的某些意志強加給孩子,而從不考慮孩子承受程度。一旦孩子說「不」,他們便火冒三丈。這時最需要冷靜,不管孩子反應如何強烈,不管孩子的「頂嘴」多麼沒有道理,我們都應首先冷靜下來。否則肯定是一場「戰爭」。冷靜下來再處理往往比較客觀。

採取暫時退避或保持沉默的態度,可以使孩子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又避免了父母與孩子間的正面衝突,還可避免因在氣頭上說出過頭的話傷害到孩子。

(8)感受與換位。很多家長用心良苦,為孩子不惜一切代價,可是孩子卻不領情,這是因為家長給孩子的是「家長想給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感受不到「愛」又被強給,孩子內心壓抑,就會不聽話。所以家長的良苦用心讓孩子「感受到」才管用。

教導孩子做或不做一些事,要讓孩子感到是「為他著想」。比如不能玩電器插座,要讓他感到是為他的安全,怎樣感到呢,就是把危險展現給他看。

有些孩子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例如攻擊別人。這個時候,可以換位情景再現。例如孩子打了別人一巴掌,在和別人道歉處理完以後回到家中,讓他當被打的小孩,爸爸變成他,也打他一巴掌,問問這樣疼不疼?問問這種處理方式好嗎?讓孩子自己分辨對錯,當他意識到錯誤以後,家長要引導他思考出遇到這種情況後最合適的行為。

(9)心理準備與保護面子。有的孩子一出去賴著不肯回家,這種孩子精力特別旺盛,玩性特別強或是平時玩得太少。對待這樣的孩子,首先要讓他儘可能玩盡興,平時給孩子更多的戶外運動機會,使其充沛的精力得到釋放。其次是每次出去前跟他約定玩的時間,快回家時提前告訴離開時間(如再過10分鐘回家),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會取得較好的合作。

家長對孩子的「不聽話」要就事論事,要立足現在,而不要「揭瘡疤將孩子以往所犯的錯誤一一列舉。要對事不對人,要讓孩子知道你生氣是因為他的不恰當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他本人,媽媽和爸爸還是愛他的。

孩子「不聽話」也不要當著眾人的面說孩子,這會使孩子感到臉面過不去,而產生更加強烈的逆反情緒。

(10)冷淡與離開現場。有的孩子無理取鬧,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大哭大鬧,如果是無理的哭鬧,家長不要搭理他,告訴他哭完了、鬧完了咱們再談談等他的哭聲很小以後,把他抱到懷裡,問他為什麼哭?告訴他哭鬧是沒有用的,可以和媽媽來講理,但不能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小孩子當眾耍鬧,趕快抱起來,帶他離開現場,找個人少的地方。這個時候他的聲音會慢慢縮小,沒有人圍觀,小傢伙也沒有什麼興趣表演了。讓他在僻靜的地方思過一會兒,直到他完全冷靜下來。要和孩子堅定地表示你的態度儘量自然地,以一種冷靜堅定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行為舉止。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保持你威嚴的同時,讓孩子知道自己當眾耍鬧、不聽話是錯誤的。

(11)逐漸認同與二選一。當孩子因無理要求未滿足而發脾氣時,父母不宜立刻與孩子對著於,而要對孩子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進行引導。比如為了消除或弱化孩子的防範心理和對抗心理,先提出讓孩子能接受的要求,再逐步提高要求,一步步地與所要求的目標縮小差距,最後使孩子能夠接受一開始自己不接受的要求。

有時孩子不聽話,可以用二選一的辦法。如,孩子不睡午覺,給孩子有限選擇:「要麼睡午覺之後,可以去公園:要麼繼續玩,不去公園。」孩子處於兩難境界,可能就聽你的了。當然你給他的兩個方案,一定想辦法讓他選你希望的那你希望的那一個,一定要能引起他的興趣。

(12)警告與制止。如果向孩子表明了你的心情之後,孩子還不聽話,那就需要向孩子提出警告:「你再這樣的話,今天晚上就不許看電視了」,「再這樣把玩具到處亂扔,下次就不給你買玩具了」,這樣可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行為要有分寸。如果孩子還不聽話,那就只能採取一點處罰措施了。

有些情況必須當時禁止。有的孩子看到鄰居家孩子玩什麼,立刻追過去搶著要玩。別人騎木馬,竟會把別人拽下來,自己騎上去。若孩子2歲,這種行為尚屬正常,4歲值得注意,8歲就是霸道,說明家庭教育存在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態度堅決、口氣平和地制止搶奪行為。孩子哭,就讓他哭一會兒事後再講道理。

一定要向孩子表明你的不高興的態度,告訴他,「你這樣做我很不高興「我要生氣了」,讓孩子知道他做了不對的事情。總之要旗幟鮮明,使孩子明孩子摔東西或者一些破壞行為,一定要讓他自己承擔後果,例如摔了玩具讓他自己去修理,否則就不給買玩具了。撕了書讓他自己粘起來,否則就不給買圖書了。一定要讓他知道,犯了錯誤就要承擔後果,這個後果不是父母的責罵,而是自己受懲罰。

但是要明確一點,是針對孩子這件事情,不是針對孩子個人。

最重要的是平時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不可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切忌溺愛。

相關焦點

  • 微課堂|孩子難管、難教、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微課堂|孩子難管、難教、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2020-12-2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閨蜜小曼今天跟我打電話時告訴我,覺得生了孩子真的很沒有快樂。我很疑惑,閨蜜是個很喜歡孩子的人,從剛認識她的時候就聽她一直提著以後生了孩子會怎麼怎麼樣,現在怎麼會這麼說呢?後來閨蜜解釋說,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聽話了。
  • 孩子頂嘴不聽話怎麼辦?3個小妙招,養成「乖寶寶」
    9歲的婷婷媽媽因為孩子頂嘴不聽話特別鬧心。上學之前,婷婷長得可愛嘴又甜,真的可以說是媽媽的小棉襖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起,她學會了發脾氣。並且就算知道自己做錯事情,媽媽說她幾句,就開始頂嘴。婷婷媽媽白白生了一肚子氣,孩子白白挨了一頓打,但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解決。其實對於孩子不聽話喜歡頂嘴,不止是打,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那麼我們也一起來看看。
  • 孩子不聽話叛逆怎麼辦?先別急!教育貴在堅持循序漸進
    前不久,一朋友找我問了一個問題,說孩子今年7歲了,但是最近老是不聽話,不僅頂撞父母,在學校還頂撞老師。這可怎麼辦是好呢?這朋友孩子的情況我也是略知一二,其實挺乖的小孩,但就是不怎麼愛說話,平時過得確實挺壓抑的說實話,我朋友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總說孩子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孩子越聽頭越低。
  • 孩子不聽話應該怎麼辦,這樣教育孩子,既懲罰又不傷自尊
    最近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性的有一些叛逆的決定,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怎麼教育都不聽,把這件事情和身邊的朋友說了之後發現他們家也是一樣的情況,可是對於孩子的教育,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起到孩子能夠聽話而且孩子也不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呢?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聰明父母5招解決叛逆行為,家長不用再煩惱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化解孩子叛逆?有位家長私信問,「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還叛逆,我應該怎麼辦?」我想了想,回問家長,「調皮搗蛋挺正常的,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聽話?」有這種想法的孩子估計經常被家長罵、挨訓,可能從來就沒有被表揚過,無論孩子做什麼,得到的結果都是批評。「既然做什麼都不對,那乾脆就和你對著幹,你說對或不對都不重要,我就是不聽你的,我就想看你們生氣的樣子。」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孩子6歲後,練字關鍵期,「萬事開頭難」,從控筆開始練字最紮實
    如果有需要記什麼事兒,恰巧手邊只有一本漂亮的,那我寫完之後,就會把這頁完完整整的撕掉,不留一點痕跡……●字漂亮,更自信字寫得醜,拿不出手,小時候可能不覺得怎樣,但是大了就會發現,字醜真的會自卑,遇到手寫的,都害怕別人看。
  • 老師說「孩子在學校叛逆、不聽話」,家長怎麼辦?試試這四種做法
    如果,你自己心裡的好孩子被學校老師說是「叛逆」、「不聽話」,你會怎麼辦?暑假到了,很多家長都在計劃著帶孩子出去旅行或者探親。總之,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儘可能的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鬆一下,給自己和孩子放個假。但是,鄰居李先生一家卻是放鬆不下來。用李先生妻子的話是「我們家最近的氣氛比較緊張。」
  • 練字輔導班怎麼收費?練字班賺錢嗎?
    以前聖礬也想過買個字帖,報個班練練字,但是沒練多久就放棄了。是不是跟你做項目一樣一樣的,買了項目,看一下覺得不好或者做了一段時間感覺不好就放棄了。練字這個市場也是很大,聖礬上大學的學校旁邊有一個練字的輔導班,學費是一季度1000塊。
  • 孩子堅持練字卻沒效果?一定是方法錯了
    從小,桐寶就是一個自我要求極高的孩子,日常原則就是:事情不做就不做,但一旦開始了,就一定要做好。這不,剛上小學二年級,練字才4個月左右,寫字水平進步神速:桐寶媽媽說她和桐寶都很喜歡聽老師的點評,尤其是桐寶,每天都會認真的去看小田老師教學視頻,對老師點評中的細節糾正很是重視,要反反覆覆練習很多遍。
  • 等我有時間了,就去練字?
    練字每天練多久合適?沒有時間怎麼辦呢?當你對別人一手好字心生豔羨之時,嘴裡卻只是默念著「等我有時間了,就去練字」。說到這,可以問問自己「這時間到底什麼時候會有呢?」。如果你說你起不來的話……沒有如果,你就不能早點起來嗎!!
  • 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練字是個好辦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要不要給孩子報培訓班?無數家長每天都因為這些問題感到糾結。其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日常就是最好的陣地,而練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以平時寫字為例,孩子通過正確的引導,在日常練字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 教育部: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上大學(父母必看)
    筆順不規範好多孩子寫字會有倒筆順的現象。筆畫不規範的直接結果,會導致書寫歪歪扭扭,看上去自然就不美觀。認識到書法學習的重要性首先家長要重視並為孩子講明書法學習的重要性,並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練字環境,幫孩子制定一個每天練字半小時的計劃,如每天晚上七點至七點半。固定時間利於孩子習慣的養成,形成條件反射,培養學生的練字興趣,並且堅持下去,據說一件事堅持21天就會形成習慣,堅持90天以上就養成了穩定的習慣。
  • 狗狗不聽話怎麼辦?
    可套用「熊孩子不聽話,多半是裝的。打一頓就好了」。開玩笑,小狗是要教的,蘿蔔大棒,蘿蔔給多點,棒子揮少點輕點,畢竟也是個不會說話的小盆友,也不用指望成龍成鳳或者出去賣藝掙錢養家餬口啥的,所以毛孩子開心健康就好。執子之爪,鏟屎到老,不拋棄不放棄,才是一個合格的鏟屎官。
  • 孩子叛逆不聽話怎麼辦?這些父母的做法太絕了
    孩子到了特定的年齡之後,就會開始叛逆,不聽話,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當父母也需要有創造力。也許你正為孩子的叛逆期而頭痛,但這些父母想出了一些絕妙的辦法,可以讓孩子主動去做家務,不再和兄弟姐妹吵架,按時回家等等。
  • 孩子練字很不錯,寫作業卻沒效果?家長請別急!
    於是家長們就開始納悶了,孩子在練字的時候寫得挺工整挺漂亮的,可到作業本上就完全變樣了。然後有些家長就開始鬆懈,要麼對培訓機構產生懷疑,要麼強硬要求孩子反覆擦除直到寫好。
  • 讓孩子練字、報書法班到底有沒有用?為什麼孩子作業一寫快就亂?
    相信有不少人都是感同身受,小學生練字的時候,字寫得還像回事,但一寫作業就又快又亂,這種情況聽到周圍不少家長反映,包括我家孩子也有這樣類似的情況,只是每個孩子表現的輕重不同而已。 練字為什麼不管用?
  • 孩子叛逆不聽話總是作對怎麼辦?這樣做,比家長喊一萬句都有效!
    「不知為什麼,聽話的孩子學會了生氣,總是和我對著幹。最近天氣很冷,我讓他穿毛衣,他說:"沒這個必要。「他的頭髮很長。我說。"你的頭髮都長得遮住眼睛了,既礙事又沒顯得沒精神,去理髮店理個頭髮吧。「他立即反駁說:「我喜歡這樣!反正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給你一個「不」字。
  • 小學生練字要注意的幾點事情,幫助孩子走出書寫誤區
    最關鍵的是,練字時,每個筆畫都是有輕重變化的,2B鉛筆可以很好地將這種輕重變化展現出來。HB鉛筆比較硬,寫不出這樣的效果。2、橡皮的選擇橡皮推薦使用黃色的4B橡皮,擦拭十分乾淨,而且橡皮屑不多。一年級學生寫錯字時,容易擦破紙張,有時候是因為用力不當,有時跟使用的橡皮也是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