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朋友找我問了一個問題,說孩子今年7歲了,但是最近老是不聽話,不僅頂撞父母,在學校還頂撞老師。這可怎麼辦是好呢?這朋友孩子的情況我也是略知一二,其實挺乖的小孩,但就是不怎麼愛說話,平時過得確實挺壓抑的說實話,我朋友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總說孩子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孩子越聽頭越低。這樣的做法真的不提倡,孩子不但聽不進去,反而會加速叛逆的到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不能拔苗助長,不能急於求成,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這麼一個階段,那麼家長們需要注意了,要從根源解決問題,不然只會把矛盾激化。
首先我們應該做到的就是樹立正確的觀念。要知道孩子的心理跟我們成年人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成年人的想法都是趨於成熟冷靜且現實的,所以不能以我們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們,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對待。孩子還小,要相信他能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孩子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迫他去做,當然也不能放縱孩子,要鬆弛有度,告訴他做得好才會有糖吃。
第二要做到的就是多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先觀察孩子的特長,然後明確應該往哪個方向去發展。孩子有好奇心是正常的,比如孩子喜歡科學,經常會問一些跟科學有關的問題,以及提出一些設想,我們不應該說:你怎麼事這麼多?問的問題這麼沒營養?我們應該說: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要不我們去圖書館查查能不能找到答案?這樣子既能讓孩子產生興趣也能讓孩子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一舉兩得。
第三要做到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少不了家長的鼓勵與支持,不論是做什麼,都不要一味的打擊他們,多去讓他們自己發揮,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走,也可以多問問他們的想法。只要是積極的,只要是在正軌上的,何不如放開雙手讓他們去闖出一片天呢?
最後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跟孩子多溝通。很多時候,家長跟孩子發生矛盾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溝通。父母覺得自己為了這個家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去跟孩子聊,而孩子則覺得,爸媽是不是不愛自己,久而久之就會讓自己更加的自卑以及孤僻,所以很多問題其實不在孩子身上,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理解他們,他們就應該先理解孩子。
多跟孩子談心,你會發現,孩子會更加的信任你,也就更容易理解你。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一份職責,一份責任同時也是一份有意義的事情。教會孩子做人、做事、成長、成才過程十分重要,不可缺席!只要你做好了細節,孩子成長道路也就更加順暢,叛逆期自然而然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