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2020-12-18 荔枝育兒日記

文/荔枝育兒日記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注意溝通方式。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特別乖巧的,而且聽家長話,特別不喜歡他們在生活當中和自己大吵大鬧。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情緒,或者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出現了大吵大鬧。

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與其採取強制的方法進行制止,不如把這幾招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應對孩子哭鬧沒有任何問題的。

楊女士最近特別煩惱,因為自己家孩子越來越喜歡哭鬧,而且在平時生活中經常和自己頂嘴。

以前孩子挺乖的,自從自己上班忙碌之後,對孩子的照顧沒有以前多了,孩子動不動對自己發脾氣,有時候面對著客人會使脾氣,讓楊女士覺得特別的丟人。

楊女士也沒有辦法,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如此愛鬧騰呢?孩子心裏面到底在想什麼呢?和家長之間有很大的矛盾,而自己並不知道。

為何孩子會出現經常哭鬧呢?

想讓父母多多關心自己

之所以孩子喜歡在家長面前哭鬧,可能是父母在平時生活當中,對孩子的關心並不是很夠,很多父母總是忙於自己的工作,選擇把孩子放到了一邊,這樣會導致孩子總想通過哭鬧的方式贏得家長的在乎。

這種做法很明顯是想要讓父母多多關心自己,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而且小孩子本來心裏面,有一種想要把父母的愛霸為己有想法,所以他們會用哭鬧的方式讓父母多多關心自己。

讓父母看到自己身上閃光點

平時孩子愛哭愛鬧,他們想通過一系列的行為把自己表現出來,孩子平常生活中大多數比較孤獨,關注孩子的人比較少,楊女士家的孩子一樣,平時總是一個人玩耍,才會見到母親之後不停地哭。

大家要觀察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把孩子的表現多多的誇獎下,當然要讓他顧及周圍人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心理想法說出來,和孩子好好進行溝通,不要讓孩子覺得一個人是孤獨的。

家裡的孩子很活潑

往往我們看到了,如果家裡面的孩子很活潑的,他們通常會呈現出來愛哭愛鬧的狀態,這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有的孩子天生比較沉默,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卻比較活潑

一般樂觀的孩子發生任何事的時候,他們總能夠很好地處理,但是悲觀的孩子便做不到合適處理。一般孩子比較單純,他們會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從而把別人的感受忽略了,所以每個愛哭愛鬧的孩子,往往都是有原因的。

很多父母總是容易忽略,覺得孩子的正常情況,其實大家應該了解一下,或許在孩子心裏面,可能有一些其他想法,只是家長不知道而已。

父母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變得乖巧呢?

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我們經常提到這樣一句話,無規矩不成方圓,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變得乖巧聽話,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和他制定一些規則。

孩子表達出來自己的感受之後,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應該把自己乖巧的一面展現出來,而不是把所有的感受都表現出來,讓孩子知道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別人面前總是愛哭鬧,家長應該給他一些小小的懲罰,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胡鬧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的事情,只有通過這樣的做法,孩子才會收斂自己的情緒,並且變得越來越乖巧。

正確地教導孩子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胡鬧之後,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處理,直接地採取了暴力,顯然這樣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

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把自己的原因說出來,等到他慢慢地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再告訴他應該如何做。更多時候孩子胡鬧,僅僅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每個人都希望孩子變得乖巧一些,所以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對孩子太過於嚴厲,也不要對孩子太過於軟弱,只有正確的做法,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在面對孩子胡鬧的時候,會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呢?

相關焦點

  • 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哭鬧發脾氣,一般是由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乖巧聽話的歡歡脾氣突然變得暴躁起來,小傢伙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脾氣又哭又鬧,這讓爸爸媽媽十分困惑。其實對於歡歡這種情況,心理學家分析:小孩子在三歲到五歲時期進入逆反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大特點就是喜歡發脾氣。
  • 「我的孩子特別乖巧」,這是「討好型」人格的特徵,家長不要大意
    鄰居點點的爸爸媽媽都在超市上班,每天早上6點多就會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而接孩子放學的事情,拜託給了鄰居的阿姨。點點媽媽總是對我說:「點點可乖了,在鄰居家還經常幫著幹活呢!」有一次在小區碰到他爸下班回來比較晚,點點一直纏著爸爸陪他玩。爸爸被纏的無奈就吼她:再不聽話,就把你送人!點點馬上變得特別乖巧。
  • 孩子有「幼兒園恐懼症」?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緩解孩子哭鬧
    娃跟娃圍著滑滑梯一起玩,大人坐著在旁邊聊天,討論著:這都快6月份了,半年過去了,也該開學了吧。有個家長說:別提開學了,我家娃在家玩瘋了,前兩天跟她說要準備上幼兒園了,可以見到小朋友了,立馬就哭了,我們這是上的中班,之前上小班的時候,鬧過一次,好不容易適應了,不鬧了,這回一休假,「一切回到解放前」,估計下次開學又得要哭鬧好久才適應,晚上還會突然哭醒,愁!
  • 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輕鬆上幼兒園
    幼兒園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三、四歲的孩子準備入園,家長們有些擔心孩子不能適應新環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孩子準備入園的家長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孩子入園之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呢?
  • 孩子「家裡熊,外面慫」?家長避免這3個錯誤,讓孩子在家也乖巧
    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表現同事的兒子是個6歲的男孩。他在幼兒園通常表現很好,從不和孩子吵架,也不搶玩具,表現的很有禮貌。但是一到家,兒子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傲慢而專橫。他和9歲的姐姐吵架。二、孩子「窩裡橫」的性格有什麼影響「窩裡橫」的孩子在外膽子很小,在家裡盛氣凌人。這是因為他們的家人會保護他,他們在家裡越「橫」,在外面就會越慫。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們一時的壞習慣將會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 《成長的秘密》:別強制按下的孩子哭鬧「停止鍵」,這4步更有效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沒有注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過度的寵溺孩子,在家裡孩子隨心所欲有家長包容,但是如果到了外面就不會有人無條件的容忍,孩子自身需求如果被遭否定,就會產生落差感,從而情緒低落失控哭鬧起來。
  • 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想讓孩子聽話,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老師把哭鬧不止的女孩摟在懷裡,一邊拍著她的後背一邊安慰她說:「老師知道你心裡很委屈,這麼長時間不見媽媽你肯定會想她,但是你要學習,媽媽她也要上班去呀,這只是短暫的分開,你媽媽下午一定回來接你回家的。」經過老師好長時間的安慰,小女孩才停止了抽泣。
  • 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很多家長說,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跟天使一樣,真是可愛;但是當他哭鬧發脾氣時候卻像個小惡魔,講道理沒用,強行鎮壓更是搞得雞飛狗跳,兩敗俱傷。父母們總是認為孩子有負面情緒就是不好,是孩子的性格差,是做父母的失敗,是孩子對自己的挑戰,覺得時刻都快樂的孩子才好,於是就可能會過度去保護,這些想法使得父母們無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正面管教中有個核心工具就是先連接再糾正,也就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候,父母要先觀察孩子情緒,解決情緒,與孩子連接起來再糾正行為。
  •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或許孩子只是「遲緩型氣質」
    容易型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擁有這類氣質的嬰兒大多溫和乖巧,生活有規律,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強,所以家長在照顧這類氣質的寶寶比較容易,孩子不容易大吵大鬧,或者情緒不愉悅。孩子長大之後也更加乖巧聽話,對於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學習能力也強。家長也願意給予孩子更多的照料和關心,孩子做事起來也乾淨利落,自信開朗,有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 孩子乖巧懂事不粘人,爸媽引以為傲?「迴避型依戀」要警惕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不粘人,這樣自己出去工作也方便一點,不用老是擔心孩子離開父母會哭鬧。但小小年紀的孩子,又怎麼會不粘自己的父母呢?有的孩子,也許並不是真的懂事而不粘人。
  • 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5歲的孩子迷上了手機,不給就哭鬧?這3招有效
    但話說回來,如果不給手機,孩子就大哭大鬧,家長絕不能不管。一是容易讓孩子養成用哭鬧來達成目的的壞習慣,二來也對孩子視力和成長都不是特別好。那家長該怎麼辦比較有效呢?我的建議有三個:1.從大環境做起。我們家就是這樣一個原則,全家是上下一致執行,這樣孩子就知道,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不僅要手機的時候哭鬧不行,要其他東西也一樣不可以。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孩子哭鬧的問題。培養了孩子跟他人良好溝通、積極溝通的能力。
  • 寶寶總是哭鬧怎麼辦?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小微就習慣性地哭了起來,果不其然父母馬上就來抱著小微安慰著她,這一招對於小微來說那是百試不爽,每次遇到點什麼事情,只要她不開心哭鬧起來,父母總會第一時間來安慰她。對於小微的父母來說,他們也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才好,總覺得孩子特別的嬌氣,動不動就哭鬧,讓他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每次孩子哭鬧,他們也不敢不理孩子,只好硬著頭皮去哄她。
  • 孩子「玻璃心」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變得更堅強
    最近,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奇的差。隨便說兩句孩子就承受不了了,開啟又是哭又是鬧,一宿一宿不睡覺的模式。家長忍不住納悶,我真的不是養了個玻璃娃娃嗎?其實這樣的現象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們帶孩子經常會遇到這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當我們帶孩子出去聚會、遇到熟人時,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懂禮貌、嘴巴甜,能夠主動地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但有時候這些小傢伙卻偏偏不願打招呼,不管你怎麼催他、教他,他就是不打招呼、有的還往家長身後躲。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此時如果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從而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進行反抗。此時,家長們如果還採用責備這一老套路,那無疑是在「甩黑鍋」給孩子,不僅無法解決哭鬧的問題,還會惡化親子關係。
  • 孩子在幼兒園表現乖巧,一進家門就調皮,這是怎麼回事?別嫌煩
    這不,這小姑娘在家不好好吃飯,一上飯桌就要擺上五六套兒童餐具才肯開始扒飯。看,這小朋友在大冬天的清早起來不肯好好穿衣服,每天早上都要把裝滿襪子的抽屜打開全部看一遍,然後決定要穿回前一天晚上洗了晾在陽臺的溼襪子,軟磨硬泡半天才肯在滿抽屜的襪子裡面找一雙夏天的網眼薄短襪。
  • 孩子一受委屈就哭鬧?學會這幾招,保準讓孩子越來越乖
    孩子的心智一向單純,所以他們做事情時,也往往為自己考慮的比較多,當受到一點小小的委屈時,便大哭大鬧。這兩天我在超市看見了這樣一幕。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因為地面有些滑,所以其中小孩子便不小心摔倒了。瞬間孩子就哇哇大哭起來,現在這個季節孩子穿的衣服還比較多,所以孩子並沒有擦傷。
  • 媽媽帶寶寶孩子去理髮,乖巧模樣太可愛,網友:長大可以靠臉吃飯
    今日問題:寶寶在剪頭時很是抗拒,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眼裡的世界總是美好的,所以孩子總能給家庭帶來歡聲笑語。不少夫妻在結婚後,都會對寶寶的到來迫不及待。寶寶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同時也是脆弱的。
  • 《成長的秘密》:哪些行為會對哭鬧的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但是在巴學院中的老師面對孩子的情況,反而不急不躁,用堅定和溫柔改變孩子的現狀,家長們都可以學習一下這種非常有效的止哭經驗。孩子在大哭大鬧一方面是宣洩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得到家長或老師的注意,希望家長和老師幫助解決問題。但是孩子在這時候是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不能在這時候置之不理。華生就是根據哭聲免疫法教育自己的兒女,她對自己的兒女哭鬧時候,總是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兒子和女兒都患有了一定的精神疾病,甚至都嘗試過自殺。最終好好的一個家庭變得妻離子散,兩個兒子一個自殺,一個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