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很多小夥伴參加過日語的等級考試,他們總是感覺日語聽力太難了,我的小夥伴甚至說:「我都還沒有開始聽,它居然都已經放完了!」經過分析,你會發現做日語的聽力題和卷子上的其他題目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時間不等人,比如我們進行語法題和閱讀理解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在有難度的題目上多花一些實踐,而相對簡單的題目,我們可以儘量減少逗留時間。但是你會發現聽力就不一樣了,其實它給予每道題目的時間也是被限定的,而且它只能播放一次,如果你聽漏了,那麼你就只能靠猜了。所以說在進行聽力時,即時的反應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來,進行聽力測試時為了能夠檢驗你平時日語水平及應用根基,尤其是在日語等級考試中,它並沒有寫作和口語方向的考察,所以聽力就變成我們想要取得優異成績必須要攻克的難關,我朋友中很少有人在此部分的成績高於閱讀理解及其他部分,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它確實是我們日語考試中的一個「難以攻克」的大山。
那麼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該如何提高聽力能力,針對漢字和特殊發音我們需要下苦功去進行訓練:
01|漢字部分
之所以我們在聽日語的時候,很難做到漢字和語音進行及時轉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完全掌握它的發音,例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因為習慣看它的漢字部分,也沒有常識去讀漢字,所以存在你的腦海裡的只有漢字和母語的發音,所以但我們聽日語讀音的時候,卻讓門看起來就像是亮哥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且同一個漢字只日語中有多種不同讀音的情況在日語中非常常見,所以我們最好是以「詞語」為單位去記憶,而不是以單個單個字來記,這樣效率並不高。只有這樣我們在聽力的時候,才不會聽不懂。
02|關於特殊發音
有時候,儘管學到中高級,很多人仍然沒有辦法好好地掌握日語中的長音、促音甚至拗音。有些人聽不出「おじさん」跟「おじいさん」的區別,「ぶか」跟「ぶっか」的區別,還會將「じゃ」同「ざ」混淆。其中以分不清長短音問題最嚴重,所以我們在剛剛學習日語的時候,就要注意它們發音,並努力熟悉發音差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學好,在聽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
除了訓練,研究試題的對策也是非常重要的,以N4為例,N4聽力分為課題理解、重點理解、發話表現和即時應答四個部分:
I.課題理解,要求我們熟悉的考點包括時間、日期、量詞、初級的日常用品、地方名稱、簡單動作、簡單形容詞、人體部分詞彙等,最重要要掌握做事先後次序、所需物品。
II.重點理解,除了課題理解之外,還要學會掌握轉折用語、比較用語、條件用語,可能還要計數,抓句子重點,了解行動原因、最佳條件、方法、推論出結果的能力等。
III.發話表現及即時對應這兩個部分其實就是進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多看日劇對於情境理解絕對有助力作用。前者尚可以硬記,後者相對更難,因為後者必須在短短時間內捕捉說話者語氣、了解說話者與答話者之間的授受關係,所以在平時,我們就需要將授受關係弄個清楚明白,掌握句尾各種情感的表現方法,並分辨出當中的曖昧表達。這些功力都要從平日去增強,變成即時反應,否則難以在考試短短幾秒間作出正確判斷。
研究應試對策不是只為應試,也是去發現自己在日語學習上的不足,打好聽力基礎,就是跨出實際應用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