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杏林孫氏

2020-12-14 騰訊網

杏林孫氏聚集地最密集的地方是在文登、榮成等地,這裡地理條件優越,得天獨厚,非常適合居住。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析牟平、觀陽地置文登縣,因文登山而得名,屬光州長廣郡。今為文登區,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位於山東膠東半島東部。文登孫姓來源較多,孫姓在文登2007年底統計31190人,為第5姓。

榮成市為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膠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裡,是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

生活在榮成偉德山南杏林溝一帶的孫氏族人,稱為杏林孫氏。

杏林孫氏始祖:孫山

遷徙:威海杏林孫氏是膠東較大一支孫氏,系三國孫權大帝後裔,同為福山孫氏八兄弟後代,屬樂安孫氏的分支。修於元代的杏林孫氏族譜序中有這樣記載:「不夜黃溝諸孫氏原系統宗」(譜藏文登圖書館)。八兄弟族譜記載:公元1402年孫廣遷居不夜村。福山孫氏(屬樂安孫氏今廣饒縣)八兄弟的族譜有這樣的記載:三世祖孫廣從八甲遷入不夜。而《杏林孫氏族譜》說杏林孫氏與不夜孫氏原系同宗。

杏林祖山公,為五十四世祖孫成之子,南宋年間成公抗金任紅巾軍總領。元末始祖孫山避亂由即墨石臼夼來到榮成偉德山南的杏林溝一帶(就是現在的俚島鎮杏北臺、杏南臺、燕泊、杏陳家、杏小橋、小泊、草島寨等村)避亂移居,在此地生根發芽,此後枝繁葉茂,子孫繁衍,人丁興旺,自成一族。此後又逐漸發展到文登市區及高村鎮的孫家埠、湯泊楊、虎山、脈田、邢家,澤庫鎮的前島、尹家等村。苘山鎮的楊家臥龍、裴家埠,大水泊鎮的嶺上孫家、陳家埠,汪疃鎮的西黃埠,文登營鎮的張皮,侯家鎮的吳家灘、二馬,米山鎮。榮成的蔭子夼,成山一村及埠柳鎮的蘭格莊,威海市區鯨園及環翠區草廟子鎮打鐵村、洪水嵐、興山,羊亭鎮的埠前、西山口,溫泉鎮等,煙臺市牟平區,高密市,滕州市及省內外,關東,人丁興旺發達,涉及到的有近百個村莊。

杏林孫氏字輩:應、傳、啟、佑、顯、謨、克、守、先、業、祖、元、興、兆、蘭、亭、麟、瑞、欽、受、華、國、洪、恩。

小插曲:杏林孫氏始遷祖孫山是否名落孫山的孫山?因同名同姓不同時期,但時期相近,有待商榷。名落孫山是宋朝吳人,其言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眾所周知。

當代為杏林孫氏尋根事業貢獻最大的,最值得尊敬的人,當屬杏林孫氏二十五世孫嶺顯宗親,為了家族的公益事業,獻出自己畢生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其精神感人至深,精神可嘉,值得讚揚,為膠東孫氏源流提供了不少資料,傳遞正能量。

為了杏林孫氏族譜,孫領顯宗親利用耕作之餘的農閒時間,不辭辛苦,自己騎著三輪摩託車,帶著乾糧手燈,披星戴月,走村串戶,不計報酬,走遍了家鄉的幾十個村子。在續修小組的努力奔波下,現在僅剩下文城市內的原文山下、西門裡、南菜園、孫家臺、孫家窩籠幾個孫氏聚居的地方,因搬遷難以尋找。另外在東海邊裡島鎮境內的幾個村子,因距離較遠,且孫領顯宗親年事已高,心有餘力不足等諸多原因,也難以實現。為此誠望廣大杏林孫氏宗親,利用一點工餘時間、農閒時間把您的支派順序用信件或者電話的方式告訴孫領顯宗親,以便妥善完整地將您的上下三四代人記入族譜,以免以後因遺漏而遺憾,孫領顯宗親的通信地址是: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孫家埠村孫領顯收。

有些人對孫領顯宗親的勞動成果,美其名曰指點,其實只會叫喊,只會評價孫領顯宗親總結出來的家譜怎樣怎樣,如何如何,指指點點地、動動嘴皮子而已,卻沒見到有車有錢喜歡指點的人,到鄉下去一個村子接著一個村子走,去詢問。孫領顯宗親的女兒表示,對於家譜這東西,又愛又恨。愛只為尊重父親,尊重父親的選擇,這是父親畢生的心願。恨是因為不喜歡古稀之年的老父親,為續修家譜到處勞累奔波!因為他的無私奉獻,也沒落到一聲好,更有甚者說,吃飽撐的。

現如今,部分傳統文化在慢慢地消失怡盡,在乎家譜的人也越來越少!我們應該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後輩才有希望。

寫到這裡,真誠地懇請,看到這個內容的兄弟姐妹,可以幫幫忙!不能讓這樣的一位老宗親不在的那天,還留有遺憾!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每個人都有愛好,每個人來到世間都肩負使命,為家族辛勞是一種精神,一種愛好,任何一個人不能剝奪另一個人的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信仰是好好生活下去的最好理由,她是人生的燈塔。

家譜文化就需要這樣的人,這樣的杏林孫氏精神,才能更好的發展。電視劇《闖關東》播出後,不少東北、內蒙古等地的孫姓後裔來文登孫家埠村尋根問祖。遼寧本溪市懷仁縣退休教師孫成芳一行專程來到孫家埠村,高興地找到了先祖的名諱。現住內蒙古赤峰阿魯科爾沁旗的孫國章老先生也曾多次聯繫尋根問祖事宜。《樂安孫氏通譜》主編孫以欣先生也撰文論定從威海遷於內蒙古赤峰支派孫氏為樂安孫氏。

杏林孫氏後人遍布於全國各地,據統計,有大量杏林孫氏外遷到關外,杏林孫氏族譜最後一次續修字輩在清朝末期編續,距今已經是近百年前。由於闖關東的時間不同,部分字輩不同。

宗親尋根問祖,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百家姓王、李、張人口前三,姓氏的歷史源流有什麼故事?
    為了說清楚這個事,先給大伙兒說說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這個王、李、張三大姓它的源流有密切關係。所以這是姓氏的一個源流,這個源流就決定了為什麼王、李、張能成為大姓,什麼原因,首先一個先說王為什麼成為大姓呢,它是因為氏出多元,什麼叫氏出多元呢,就是這個分支下來特別多姓王的,你看歷史上相傳,據說這個黃帝的後代有姓王的,商朝那比幹的後人有姓王的,其他什麼堯舜禹什麼後人,都有姓王的,就是最開始,黃帝有不少孩子,其中有的孩子呢,不能繼承王位,到這個地方來,但大伙兒都說
  • 組圖:走進海陽市祥東村,參觀百餘年前的孫氏宗祠
    在膠東半島的範圍內,孫姓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姓氏,在很多縣市區都有分布,淵源不盡相同。有的相傳是唐代以來的土著,有的相傳是明初方至的移民。這次就帶大家走進一個孫姓人聚居的膠東村落,它的名字叫做「祥東」村,位於煙臺海陽市行村鎮境內。
  • 舜帝後裔10大代表姓氏,有你的嗎?
    而姓氏則連接著每個家庭成員,表明一個家庭的血緣關係。 在中華姓氏中,其實有許多姓氏是同根同源的,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 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13.7億人,其中舜裔總人口約為2億人,約佔總人口的14.5%。
  • 沛縣孫氏迎風破浪修家譜
    點擊上面「宗譜尋根」加入孫氏大家庭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孫;請點擊上面「宗譜尋根」關注,擁抱中華孫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孫氏文化,共建繁榮孫氏,傳播孫氏正能量,共築和諧繁榮孫氏。然而,自明洪武以來的600多年中,雖然經常有編撰家譜的願望,甚至有編撰全縣統一的孫氏家譜的呼聲,也有不少熱心的孫氏族人奔走操持,但由於條件的不足,至今只是編修了幾部分支的家譜,而全縣統一的家譜還遠遠沒有形成。那麼,沛縣孫氏家譜的基本概況和編撰的過程是怎樣的呢?筆者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大致敘述如下。孫氏族譜的第一次撰修。
  • 中國最尊貴的八個姓氏,一直是百家姓中的佼佼者,至今從未衰落
    文/一度歷史觀V姓氏是中華民族最為源遠而流長的存在,在五千多年以前的上古時代,姓氏就淅瀝瀝形成了,並且經過千年來,逐漸發展擴大,成為中國人血脈中最無法分離的一部分。在上古時期,中國有六大姓,主要分成了兩大支系,一是姜姓,源於炎帝;二則是源於黃帝的姬、姚、姒、贏、媯姓這五個姓。現今所存的姓氏基本都是從這六大姓中演變而來的,是為源流。
  • 為什麼醫界稱為杏林?杏林指什麼?
    杏林作為醫界的別稱由來已久,但是為什麼單單杏林作為醫學界別稱,今天用一則故事來詮釋為什麼醫界稱為杏林,杏林指什麼。杏林"這一稱頌醫界的代名詞,雖然早巳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然而對於它的來源卻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這個杏林代名詞的來歷和董奉有關,下面為什麼網小編來談談為什麼醫界稱為杏林。
  • 孫氏聚集地:合肥西鄉
    合肥郊外的城西橋九郎墩(現屬合肥市高新區轄區)系合肥西鄉孫氏始遷祖卜居地。據合肥西鄉《孫氏宗譜》記載,本支為媯姓孫氏,郡望堂號為「樂安郡·映雪堂」。遷肥始祖孫信,行二,明朝洪武初年,偕家人由皖南太平府當塗縣輾轉遷徙至廬州府合肥縣西鄉,編籍「民九圖七甲」,戶名「南孫二」。孫信公宅心仁厚,耕讀持家,樂善好施,被鄉人稱為「盛德長者」,皆稱信公。
  • 孫氏聚集地:武進漕橋河
    江蘇陽湖孫氏不同於安徽黃山陽湖孫氏,同為陽湖孫氏,名字相似,此陽湖孫氏非彼陽湖孫氏。武進漕橋鎮的孫氏家族,名人有孫慎行,孫星衍。孫慎行(1565年~1636年)字聞斯,號淇澳。江蘇武進人。明朝開國功臣燕山忠愍侯、全寧侯之後。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軍事學家唐順之。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朱之蕃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累官至禮部侍郎。
  • 梁姓有怎樣的姓氏源流
    梁姓在中國姓氏排行中是第22名,作為中國的人口大姓,梁姓有怎麼博大精深的文化呢?姓氏源流源於嬴姓,以國為氏。顓頊帝之孫伯益的後裔被封於夏陽梁山。所以古代一些捕魚為生的漁民很多人也以梁為姓氏。梁姓遷徙秦朝時期,梁國被秦國所滅後,梁國子民紛紛逃亡各地,一部分梁姓族人散居於河東也就是現在山西,其中就包括了梁康伯的玄孫梁益耳,梁益耳也成為河東梁氏的始遷祖。後來康伯的九世孫梁鱔晚年遷往曲阜,他的兒子梁聰又遷往鄆州,就是現在山東省的範圍內了。
  • 浙江天台縣姓氏及姓氏來歷
    根據1990年末,戶籍資料中全縣共331,973份人口身份證卡片中共有297個姓氏,其中10人以下的有151個姓氏,10人以上1000人以下有93個姓氏,1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有47個姓氏,1萬人以上有6個姓氏。人數最多的是陳氏,有46,919人,次為王、許、徐、龐、周。
  • 名人家族譜系——孫氏始祖傳承至孫眉與孫中山兄弟倆
    不論是老百家姓中按照政治身份排名的「趙錢孫李」,還是新百家姓中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的姓氏,孫氏都排在了前幾位。在歷史的長河中,孫氏可謂人才濟濟,不容小覷。從春秋時期的軍事家孫武到戰國時的孫臏,再到三國時吳國君主孫權,一直到「國父」孫中山。這些英雄人物不僅同姓孫,還同屬於樂安孫氏一支。
  • 傅氏家族:傅姓得姓的九種源流,看看你是哪一種
    源流三 出自祁姓,帝堯子丹朱之後,《國語》記載:(周代丹朱之神顯靈時)。王使夿宰忌父帥傅氏及祝、史奉犧牲、玉鬯往獻焉。 源流四 源於姚姓,出自舜帝之後裔所建傅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 河北邱縣姓氏統計及部分姓氏來歷
    從明初到現在,人口數量時有增減,邱境人口的源流,大體上有4部分組成。一是原籍人,二是山西,山東等地移民的後裔。三是災年逃荒要飯或經商落戶,四是建國以後工作分配或因婚姻遷入。以下是邱境搜集到遷民家譜資料:見圖
  • 中國6大高貴血統姓氏是什麼?看看榜上有你的姓氏嗎?
    人們常說,人無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有些東西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比如我們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都是已經註定好的,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有些姓氏已經被定上了高貴血統的符號,不僅是從血統來講,更是從姓氏來分析,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中國6大高貴血統姓氏有哪些?
  • 這十大姓氏的圖騰,有你的家族姓氏嗎?快來看看
    早在三皇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姓氏,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和沉澱,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姓氏文化。《百家姓》據統計,共收錄1381個姓氏。而這些姓氏,都代表著一個宗族。
  • 「杏壇」與「杏林」
    這條信息美中不足的是誤將「杏林」當「杏壇」。說「筆誤」是託詞,「沒文化」「張冠李戴」確是實情,貽笑大方也就在所難免。文章中的字可改,標題中的字尚無修改權限,也曾有過刪除——修改——重發的念頭,後又想,能看出的一眼就看到了,看不到的重發也未必能發現。
  • 丁崗孫氏祠堂 孫家村鑄銅遺址 斷山墩遺址徒步尋訪記
    2020年1月4日,文旅網城市山林組織30多位文史愛好者,前往丁崗觀音街孫氏祠堂、孫家村鑄銅遺址、斷山墩遺址進行徒步人文尋訪活動。尋訪視頻1丁崗孫氏祠堂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一座座宗祠書寫著各個姓氏的歷史淵源,讓人感受到他們變遷、發展的軌跡。
  • 姓氏介紹
    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姓的始祖。   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一昌意一顓頊一稱一老童(卷章)一吳回一陸終一(羋)季連一附沮一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目旬])—王子(艹為)章([目旬])—(艹為)叔伯呂臣--?--(艹為)賈伯嬴—(艹為)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
  • 《三國志14》孫氏怎麼樣 武將屬性評價
    導 讀 在《三國志14》中,武將有很多,其中不乏女性武將的存在,孫氏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孫策的女兒。
  • 孫氏源流:天錫堂
    每個家族都有堂號,孫氏家譜比較出名的有樂安堂,映雪堂,富春堂。為紀念晉代映雪夜讀成名的孫康採用映雪堂號。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十三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每個堂號都有來歷和家族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