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膠東半島的範圍內,孫姓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姓氏,在很多縣市區都有分布,淵源不盡相同。有的相傳是唐代以來的土著,有的相傳是明初方至的移民。這次就帶大家走進一個孫姓人聚居的膠東村落,它的名字叫做「祥東」村,位於煙臺海陽市行村鎮境內。
祥東村位於行村鎮的西部,距離萊陽的地界不遠。實際上,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這裡都屬於萊陽管轄,一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才劃到了海陽。
從行村鎮駐地出發,向西走到南廒子村附近轉到北面,過了迎春村之後,就可以到達祥東村。
根據村志記載,祥東村有400多戶人家,包括孫、呂、翟、趙、張、宋等姓氏,其中以孫姓居多。
關於祥東村孫姓的由來,村志的記載是:明嘉靖年間,從湖南省衡東縣遷此建村,取故省簡稱「湘」字和 故縣末字「東」,命村名湘東,後演變成祥東村。民間關於「祥東」的由來,說法不一,但從湖南遷來這一點,是比較流行的觀點。
在祥東村裡,還保留了一座老輩的孫氏宗祠。這座孫氏宗祠,位於祥東村的東邊,聽村裡老人說,有百餘年的歷史,大概是清末民初時的建築。現在這座建築保存相對完好,過年也會開門。
總體來說,這座宗祠分為大門和正屋兩部分。正屋是五檁大房,這一點跟膠東其他的古祠堂差別不大。而大門則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大門的上方,除了懸掛「孫氏宗祠」的木匾之外,還探出一塊磚石雕砌的牌坊式的建築。兩邊刻著「奉先」「思孝」的大字,中間則寫著「永言孝思」。這種大門的建築風格,多少給人一種南方的風格。
這座宗祠用料精細,做工講究,石階、石鼓、楹聯、廊柱、磚雕等一應俱全,兼具文化意義和建築藝術,是一處難得的古蹟。配圖主要就是宗祠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