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

2020-12-22 澎湃新聞
2020-07-01 04:46 來源: 澎湃新聞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原創 Protein & Cell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責編 ∣吉相佳

喜報

C

2020年6月29日,在美國湯森路透發布的2019年度《SCI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19年度影響因子首次突破10,達到10.164,在SCI細胞生物學學科195種期刊中排名第19位,較上一年度上升了11名。在中國大陸全部學科SCI期刊中位列第7名。

英文學術期刊《Protein & Cell》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創辦,Springer負責海外發行。2010年1月創刊,每月以紙質印刷和在線兩種形式出版,全文開放獲取(Open Access,OA)。《Protein & Cell》主要報導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維度跨越分子、細胞、模式生物、生物技術、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對象涵蓋微生物、植物、動物、人體,是一本國際化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期刊堅持多樣化的欄目設置,發表包括研究論文、綜述、新聞評論、人物故事等多種文章類型。

《Protein & Cell》堅持以OA形式出版,力爭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科學傳播做出貢獻。及時、公正地發表中國科學家爭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華人學者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是P&C的辦刊初衷,也是發展過程中始終踐行的原則。《Protein & Cell》始終堅持學術期刊非營利性,堅持免費開放獲取(OA)出版,為華人學者,尤其是年輕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開闢綠色通道,及時、公正地發表中國科學家爭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華人學者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以上是《Protein & Cell》的辦刊初衷,也是發展過程中始終踐行的原則,形成了《Protein & Cell》鮮明的辦刊特色,並大大提高了國際知名度。另外,特色欄目Recollection向全世界學者介紹了中國近百年來卓越生物學家的事跡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已經成為展示學科歷史的重要窗口。

《Protein & Cell》影響因子首次破10,受益於國內外同仁的鼎力支持。站在新的起點,《Protein & Cell》將繼往開來,不驕不躁,繼續堅守辦刊理念,服務科研界,力爭成為一個學術水平高、可讀性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期刊品牌。

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

更多信息

請訪問http://www.protein-cell.org

原標題:《【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閱讀原文

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相關焦點

  • 【喜報】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再次入選年度「中國最具國際...
    收錄於話題#學會動態7個供稿 | Protein & Cell編輯部責編 | 吉 佳2020年12月17日,由中國知網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研製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再次入選,在中國所有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
  • Cell收編的醫學期刊,適合國人投稿,今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漲到10分
    影響因子分析以及預測Molecular Therapy 影響因子今年一直呈上升趨勢,2018年的影響因子是8.402分,2020年6月公布的最新影響因子分數8.986分,接近9分!目前,這本雜誌2018,2019年的文章在2020年的總引用數為3645次,文章數目是379篇。所以計算的即時影響因子是3645/379=9.6174分。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國刊Cell Research首次突破20分
    6月2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版(2019 年)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SCI影響因子:期刊引用報告(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測序揭示和表徵人轉錄效應因子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測序揭示和表徵人轉錄效應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5:34:28 美國史丹福大學Lacramioara Bintu和Michael C.
  • 《細胞研究》創刊30年:中國自主創辦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中,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
  • 明年SCI期刊影響因子計算重大改變!
    一篇Early Access出版日期為2020年、最終發表日期為2021年的文章,它帶來的引用將被計入構成2020期刊影響因子的分子,但不會計入2021期刊影響因子的分子。2. 同樣這篇文章將被計入計算2021年和2022年影響因子的分母,但不會被計入計算2023年影響因子的分母。
  • 多本期刊勢頭兇猛,環境領域262本期刊最新即時影響因子出爐!
    為了提前了解各期刊明年影響因子的情況,學之策開始了新一輪即時IF預測。本期對262本環境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截止2020.10.21)。後期將對材料、化學等各學科領域IF分別預測,歡迎關注。
  •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是與非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是與非大約2月前,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再次把SCI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那麼SCI期刊影響因子自然也難逃被眾人討伐。那麼,什麼是影響因子呢?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2020年的影響因子即將出爐,按往年的公布情況,影響因子將於6月中下旬公布。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在前列腺癌中的最新研究,並基於這些發現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價值的觀點。二、FOXA1的編碼突變引起轉錄因子活性改變有研究報導,影響Forkhead Wing2 loop的突變,例如M253K,FENG254-7> C和F266S可以降低FOXA1的DNA結合親和力。這些突變體表現出功能喪失的表型,比如在野生型FOXA1敲低的LNCaP細胞中,它們無法恢復FOXA1介導的基因表達。
  • 中國力學學會學術期刊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要
    2020年7月12日,中國力學學會學術期刊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導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由分管期刊工作的副理事長鄭曉靜院士主持。鄭曉靜院士首先介紹了學術期刊指導委員會的成立目的和工作職責。指導委員會將對學會主辦期刊的出版工作的方向進行研判和規劃、對期刊出版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對學會主辦期刊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希望通過3—5年的發展,提升力學學會期刊的國際和國內影響力,為推動我國力學學科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索引_期刊_影響因子_分區詳解
    索引_期刊_影響因子_分區國際 SCI、EI、ISTP是世界三大重要檢索系統,其收錄文章的狀況是評價國家、單位和科研人員的成績、水平以及進行獎勵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被四大系統收錄的論文數量逐年增長。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中科院分區:收稿範圍:CST期刊關注整個催化科學界的最新發展,同樣重視異質,均相,有機催化和生物催化領域,其中包含基礎,技術導向,實驗和計算方面的原始研究和評論的均衡組合。
  • Elsevie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JCR影響因子的公布時間也正式敲定
    據悉,最新的2020JCR影響因子將於6月29日,也就是下周一公布。除了這個俗稱的SCI影響因子外,Elsevier基於Scopus資料庫,也每年發布一個影響因子指標,正式名稱為CiteScore,但每年發布均極為低調,小編剛剛發現:Elsevier又悄悄地發布了最新的CiteScore。
  • ...郵電大學丁磊教授榮獲2020年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南京郵電大學丁磊教授榮獲2020年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最佳論文獎   近日,2020年IEEE工業電子學會(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IES))國際年會(IECON 2020
  • 【ICBC2020】福利多多!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
    【ICBC2020】福利多多!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 原創 ICBC2020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責編 ∣吉 佳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的「第十八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將於2020年11月15-18日在廣州召開。
  • 2020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CR2019),CA未到300分,10分期刊300多本
    2020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CR2019)終於正式公布,CA未超300分(292.278),10分期刊300多本,5-10分期刊800多本。為了核實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的真實性,本公眾號將本帖子中每個期刊的IF均在web of science中的JCR中進行了核實。
  • 上海交通大學主辦、電院承辦的英文學術期刊《納微快報》 影響因子...
    6月29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2019年SCI期刊影響因子IF發布。上海交通大學主辦、電院承辦的英文學術期刊《納微快報》Nano-Micro Letters 最新 IF 指數為:12.264。
  • 2020年12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12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2月1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1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enetic interaction mapping informs integrativ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 創刊40餘年的老牌腫瘤期刊,預計明年影響因子會在7分以上
    影響因子分析及預測Cancer Letters期刊近些年的影響因子相當穩定,自2014年首次突破5分以來,該刊影響因子一直維持在5分以上,並且還逐年上升。今年獲得的最新影響因子已經高達7.36分。Cancer letters這本雜誌2018,2019年的文章在2020年的總引用數為6383次,文章數目是934篇,所以計算的即時影響因子是6383/934=6.834分。按照目前的引用頻次,預計在2021年,Cancer letters影響因子仍將超過7分,會接近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