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之劍」名落孫山(上)——慘敗長津湖

2020-12-24 晨暉紀實

——志願軍鏖戰美軍五大王牌部隊之二

文/陳輝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在突襲仁川港的登陸戰中,陸戰1師再次為美軍贏得榮譽。

美軍陸戰一師在仁川登陸。

8月初,陸戰1師到達朝鮮半島最南端的釜山。此時,整個戰局已經十分險惡。從7月初開始,已經有數支原駐遠東的美軍陸軍師入朝,但仍無法阻擋住朝鮮人民軍強大的南進攻勢,24師師長迪安少將還被抓了俘虜。7月中旬,美第8集團軍和南朝鮮軍被擠壓到了釜山地帶,經過苦戰,雖暫時穩住了戰線,但仍無法擺脫被趕下大海的惡夢。

抵達朝鮮碼頭的陸戰第一師

陸戰1師的到來,使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喜出望外。陸戰1師被派到釜山防禦圈的左翼參加防守。

果然不負所望, 陸戰1師參戰後很快就止住了人民軍的攻勢。固城一戰,打退了一支進攻部隊,贏得了美軍自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勝利。

8月17日,陸戰1師又奉命對已突破釜山外圍屏障洛東江的人民軍進行反擊,在空軍和炮兵強大火力的支援下,他們在五峰嶺一帶與對方連日激戰,雙方都出動了坦克,最後迫使人民軍後撤。

陸戰1師參戰1個半月,表現甚勇,為第8集團軍保住釜山立足點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這僅僅是陸戰1師在朝鮮的雕蟲小技,真正大顯身手是在仁川港。

美軍登陸仁川港扭轉了朝鮮戰局

美軍剛剛介入韓戰之初,「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在醞釀著一個險惡的反攻計劃,利用朝鮮人民軍主力90%都集中在南部的形勢,在半島中部西海岸實施登陸,攔腰一刀,斬斷人民軍細長脆弱的補給線,合圍其於半島南部,徹底扭轉戰局。他力排眾議,決定把登陸地點選擇在沿岸海堤高、海潮落差大、有外島屏護,被專家一致認為「最不適合登陸」,但距漢城僅32公裡的有極大登陸價值的仁川港。在選配登陸部隊時,他指名道姓地提出:「給我派陸戰1師。」

陸軍佔上風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一向對驕狂傲慢的陸戰隊多有不滿,不希望再給他們一個「出風頭」的機會。他們以種種理由搪塞,拒絕了麥克阿瑟的請求。

麥克阿瑟怒氣衝衝的發去電報再次請命,參謀長聯席會議被迫作出了讓步。

9月16日凌晨,搭載陸戰1師的運輸艦連同巡洋艦、火箭發射船隱蔽駛抵仁川海面,扭轉朝鮮戰局的登陸戰開始了。

5時45分,艦隊與航空兵開始實施兇猛的火力準備,數萬發炮彈、火箭彈、炸彈飛向仁川港及其外圍制高點月尾島,把這兩處地方變成了火和煙的世界,烽火中陸戰1師5團3營換乘登陸艇,悄悄駛向月尾島。

6時33分,炮火停止剛過4分鐘,陸戰1師第一批部隊踏上了月尾島海灘,直衝向島上最高的無線電高地。25分鐘後他們把一面美國國旗插上了山頂,接著第二批、第三批陸戰1師的部隊陸續上島。上午8時,月尾島抵抗的槍聲消失了。

攻進漢城的美軍

下午5時左右,陸戰5團1、2營和陸戰1團趁漲潮衝向仁川港,迅速在紅藍海灘上陸,接著攻向仁川市區。朝鮮人民軍對美軍在此登陸估計不足,僅部署了1600人,無法阻擋美軍的優勢兵力和火力的進攻。入夜,陸戰1師已全面奪取了仁川市。

攻進漢城的美軍

次日,陸戰1師沿仁川——漢城公路向東推進,殺向韓國首都漢城,沿途與數支開往仁川增援的人民軍發生激戰。26日凌晨,陸戰1師1團和5團經過激戰,衝入城區,之後經過兩天清剿戰鬥,消滅了城內抵抗的人民軍,奪回兩個多月前失守的漢城。

此後,固守釜山防禦圈的第8集團軍發起了反擊,腹背受敵的朝鮮人民軍為保存有生力量,大舉北撤。

朝鮮戰局急劇逆轉。

至此,陸戰1師百餘年的歷史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然而,爬得高,摔得狠,陸戰1師很快掉進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設置的戰場深淵。

中國人民對陸戰1師並不陌生。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是這個師;1945年9月,入侵中國,配合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製造「平安事件」的是這個師;1948年,在北平強姦北京大學女大學生沈崇,製造「沈崇事件」的也是這個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中國人民洗雪百年恥辱的時機終於來到了。

1950年9月中旬以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向北進擊。10月7日,開始越過「三八線」。10月19日,佔領朝鮮首都平壤,疾速向整個朝鮮北半部蔓延,麥克阿瑟狂言要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結束戰爭,佔領整個朝鮮。

陸戰1師於10月13日從仁川上船,繞行至朝鮮北部東海岸的元山港上陸,加入東路集團美第10軍,與西面相距80公裡的第8集團軍並行向北進攻,到達元山北面的鹹興。

10月30日,麥克阿瑟的副手、美軍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將軍飛來前線,命令陸戰1師從鹹興出發,即刻到達北面100公裡的山區中的長津湖水庫,然後從西面繞過水庫,繼續向北推進100公裡,直插鴨綠江。

第27軍79師官兵戰前誓師

陸戰1師死到臨頭了。宋時輪指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於11月初開始從吉林省的集安渡江,隱蔽向長津湖地區開進,美第10軍仍未發現志願軍第9兵團部隊已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他們的身前、身側,仍在兵分數路向北前進中。

11月27日晚,第9兵團第20軍、第27軍完成了攻擊準備,突然發起反擊,一夜之間,將美第10軍指揮的美陸戰第1師師部和第5團、第7團的兩個多團,及美第7師1個多團,分割包圍在長津湖東西兩側及湖南的新興裡、柳潭裡、下碣隅裡三個孤立的點上。

那麼陸戰1師是怎樣自投羅網的呢?開始陸戰7團擔任先鋒,向鴨綠江進軍。11月1日到達山區邊緣的煙臺峰、龍水洞一線。在這裡,他們終於遇到了強大的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了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手的第一仗。

陸戰7團在空軍的支援下,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據守的山頭髮起了兇猛的進攻,但遭到極其頑強的阻擊。伊賽連兩個排在衝向一個山頭時,被一陣「前所未有的密集手榴彈火網」炸得暈頭轉向,狼狽退回。2營包紮所被一名志願軍狙擊兵一氣打倒6名官兵。黃昏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突然主動撤離。

陸戰一師士兵在坦克掩護下前進

11月4日,陸戰7團在40輛坦克支援下,進入山區盤山公路,向北推進到真光裡,再次遭到強大的火力阻擊,可不久中國人民志願軍再一次神奇地從戰場上撤走,在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岭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史密斯師長認為,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

11月10日,陸戰1師奉命由真興裡繼續北上。此時,朝鮮北部已進入隆冬季節,氣溫降到零下16度。阿爾蒙德不斷催促陸戰1師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但史密斯卻憑著直覺,感覺到部隊已處在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中。

陸戰一師士兵山區雪地中行進

11月24日,部隊未遇抵抗,到達長津湖水庫附近,7團和5團分別佔領了西面的柳潭裡、南岸的下葛隅裡以及兩地之間的新興裡。與此同時,美7師推進到水庫東面。他們的下一步任務就是要從水庫出發,殺向鴨綠江。他們完全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實際上,11月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美軍面前的主動撤退並不是「怯戰敗去」,而是一個「誘敵深入」之計,就在東西兩路美軍得意洋洋向北推進的時候,幾十萬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神不知鬼覺地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擺好了陣勢。東面第9兵團的12個師秘密推進到了長津湖水庫的北面和西面,其中27軍數個師就埋伏在陸戰1師的正前方和左前方。

在長津湖之戰中狼狽不堪的美軍官兵

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6個軍首先在西線發起反攻。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第8集團軍迅速崩潰。東線美軍不明底細,還在繼續推進。27日,天空普降大雪,氣溫降至零下30度。7團出擊佔領了柳潭裡周圍環形分布的小山。

27日晚10時,長津湖一帶突然響起了驚天動地的槍炮聲: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東線反攻打響了。

志願軍第27軍圍攻柳潭裡美軍陸戰第一師

攻擊目標首先落在駐守柳潭裡的陸戰1師5團和7團頭上,志願軍吹響震撼美軍的軍號,在雪地裡突然躍起,一邊扔著手榴彈一邊衝上來。柳潭裡北、西、南三面小山的美軍同時遭到攻擊。7團士兵據守山頭,拼命抵抗,打退了志願軍多次進攻,但志願軍緊接著發起更堅決的衝擊。北山1282高地,被志願軍突入了陣地,與美軍展開了血腥的白刃格鬥,連長菲利普斯被亂槍打死。他的連只剩下了不足10人,志願軍完全佔領了1282高地。當夜,東山1240高地也被奪走。

在柳潭裡東南面,7團2營的福克斯連把守著德洞嶺,此地位於柳潭裡和下葛隅裡之間,控制著連接兩地的主要道路。當日午夜過後,長於穿插包圍戰術的志願軍向這裡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試圖切斷柳潭裡5團和7團的退路。手榴彈雨點般地扔過來,美軍陸戰隊員抓起鐵鍬像擊壘球一樣狂舞,以擋開手榴彈,但仍有不少人被炸傷、炸死。志願軍突入陣地,雙方展開徒手搏鬥。福克斯連拼死抵抗,總算制止住了這一次攻勢。但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彈藥也將告罄。

麥克阿瑟終於意識到他的一隻腳已踏上了一個巨大陷阱的邊緣。28日夜,命史密斯把部隊從柳潭裡撤回到下葛隅裡,手下參謀驚叫起來:「我的天,我從未想到陸戰隊會參與退卻。」史密斯極不願意聽到「退卻」這個詞,他叫喊著:「『退卻?』見鬼去吧!我們不過是向另一個方向進攻。」

史密斯的話並沒有全錯,當柳潭裡的部隊在30日開始全面後撤時,確實是展開了一場艱難無比的「進攻戰」,志願軍第9兵團發現獵物要跑,便派出部隊,插向美軍後撤道路兩旁的山嶺上進行圍堵。利茲伯格派1個營在道路兩側攻佔掩護陣地,餘下的人馬或乘坐汽車,或徒步,以坦克和大炮開道,沿公路南下,且戰且退,炮兵每前進900米就下來發炮射擊。一路上頻頻與志願軍發生混戰,雙方在沿途每一條山脊、每一個高地上反覆角逐爭奪。在德洞嶺,福克斯連連日鏖戰,死傷慘重,兩名士兵因恐懼而神經失常。

但這個連及時得到了空投補給物資補足了彈藥,同時得到了戴維斯營的增援,總算保往了這個咽喉要道。美軍海軍航空兵的飛機從海上飛來,不分白天黑夜地轟炸,把上百噸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傾瀉到志願軍陣地。在一次戰鬥中,海盜式轟炸機對志願軍佔領的一條山脊整整轟炸了25分鐘,把山頭炸成一片火海。美軍駐守下葛隅裡的1團也派出部隊北上接應。

12月1日晚7時,陸戰1師5團、7團首批人員終於到達下葛隅裡郊區。他們困頓疲憊,狼狽不堪。隨行的汽車裝滿昏迷不醒的重傷員。

林柳潭裡到下葛隅裡僅21公裡路程,可他們卻足足爬行了3天!

戰史學家評論道:「在陸戰隊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如此悲慘的艱辛和困苦。這簡直是一次地獄之行。」

困在雪地裡的美軍士兵

史密斯手忙腳亂地指揮部隊開始第二階段後撤。他利用剛建成不久的簡易機場,把從長津湖敗退下來的傷員空運回後方,但很快發現有不少步兵輕傷員裝成重傷員矇混上了飛機,氣得他不得不實施重傷員「資格檢查制度」。

12月6日晨,陸戰1師鑽入大霧瀰漫、冰雪覆蓋的山道,從下葛隅裡南撤,又一次開始了令他們毛骨悚然的歷程。他們穿過一段數公裡長的「火地獄溪谷」,到達古土裡。這時又被志願軍第20軍58師堵住了退路,截殲其800餘人;在上、下通裡以北地區,第20軍第59師又截殲美陸戰第1師600餘人。

志願軍戰士在冰天雪地下就餐

在這段路途中,志願軍始終死死咬住陸戰1師不放,頑強勇猛地追打,不顧陸戰隊猛烈的火力,一次次衝向前來,「其視死如歸的精神令陸戰隊肅然起敬」。多虧有強大的空中火力掩護,才使得陸戰隊一次次地逃出了全師滅亡的威脅。

12月15日,陸戰1師官兵沿平原公路經鹹興到達東海岸的興南港,此時他們已精疲力竭,個個蓬頭垢面,不少人還穿著因腹瀉而沾滿了糞便的褲子。大難不死的各路殘兵敗將匯成一股,在興南附近擋住了尾隨跟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聖誕節前夜,他們全部乘船南逃,上演了一場「敦刻爾克」大敗退。

長津湖地區被打死的美軍屍體

長津湖一戰,陸戰1師自己統計傷亡了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減員。志願軍統計殲敵1.1萬餘人,使陸戰1師蒙受了它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慘敗。

許多年以後,師作戰處的鮑澤上校還心有餘悸地說,幸虧中國人民志願軍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援和通訊設備,否則,他們決不會逃離長津湖,「陸戰1師不過是僥倖生還」。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現年91歲的美國老兵羅蘭德馬鮑參加過「二戰」和韓戰,他把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了一本509頁的回憶錄,卻因故沒有出版。最近,他的回憶錄被商人湯姆比蒂創辦的「親歷戰爭」非營利虛擬圖書館收錄。

已經步入耄耋之年的馬鮑,當年是如何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手的?

馬鮑寫了509頁的戰爭回憶錄,記錄了他在「二戰」時期及之後的韓戰中參加過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比如發生在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戰役、朝鮮北部的長津湖戰役等。

儘管戰爭已經過去了60多年,但在馬鮑的內心深處,慘烈的戰爭場面從未消失,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場景甚至更加清晰起來。

在韓戰爆發60周年之際,美國媒體策劃了一系列報導。比蒂讀了某報一則題為「朝鮮長津湖17天血戰」的報導後,才知道羅蘭德馬鮑這個老兵。他通過這家報紙打聽到了馬鮑的下落,並採訪了他。

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長津湖戰役從1950年11月27日打響,持續了近一個月。馬鮑當時是一名上尉,手下有500名士兵。

戰鬥中,馬鮑所在的海軍陸戰隊被志願軍分割包圍,他們憑藉強大的火力與優良的裝備突圍,撤退到朝鮮半島南部。馬鮑在突圍時負傷,被送往日本治療。

馬鮑一共在長津湖戰場上呆了17天,他的500名士兵只剩下16人。

長津湖戰役以志願軍的勝利告終。在1949年至1953年任美國國務卿的迪安艾奇遜認為,長津湖之戰,是「美國軍隊自第一次布爾河戰役(發生於1861年美國內戰時期)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

長津湖之戰極其慘烈,馬鮑在向比蒂回憶這場戰役時,數度哽咽。馬鮑說,當他們扼守的一座山頭快被志願軍攻陷時,他向士兵們下令:打光最後一顆子彈,實在不行就拼刺刀。

「不要以為我會為這話感到自豪,當時我們在做不得不做的事。」馬鮑告訴比蒂。氣溫驟降到攝氏零下30度,兩國軍隊的許多武器失去了作用,許多士兵凍死凍殘。

美軍彈藥的代號是「圖齊羅爾」(一種太妃糖),負責裝運空投彈藥的後勤人員以為要往飛機上裝載真的太妃糖,於是不久,在前線凍得半死的馬鮑他們收到了從天而降的「甜蜜」。

馬鮑說,在極低的氣溫下,食物和水已經凍成了冰坨。「不過你可以把一顆圖齊羅爾放在腋下,一會兒就變得鬆軟……」

「我總是在凌晨3點鐘從噩夢中醒來,」馬鮑老淚縱橫,語調也有些激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與中國士兵的肉搏戰,他們的腳都凍爛了,卻一個勁兒地往前衝,一波接一波。他們只是孩子,卻不怕死。」

韓戰結束後,馬鮑退役,成為一名郵差。他的好友雷戴維斯繼續留在軍中,後來成為四星上將。已於2003年去世的戴維斯也參加了長津湖之戰。回憶起昔日與老友在戰場上的歲月,馬鮑淚流滿面。

美國記錄片《被忘卻的韓戰》的解說詞對長津湖之戰這樣進行描述:在第十軍區域,陸戰第一師的先頭部隊發動他們的攻勢,當史密斯的整個部隊擠在一條長35英裡的狹窄的難以防守的主要補給道路上時,史密斯意識到他的部隊處於危險境地。

11月27日上午,萊莫率領的第五團第二營,由柳潭裡出發繼續推進,這時氣溫已是攝氏零下二十幾度,從西伯利亞刮過滿洲的勁風,吹打著陸戰隊員,推進不到一英裡,該營就遭到兩邊山上猛烈火力的攻擊,於是前進停止了,很清楚他們所面臨的是強大的中國軍隊。

11月28日上午,在經過一夜殘酷搏鬥後,陸戰隊發現他們身後的路已被切斷,整個部隊陷入重圍,在長津湖的另一邊巴爾率領的第七師的部隊也遭到攻擊,一支1053名士兵的部隊,試圖衝出去,但只有181人突圍出來。

在柳潭裡以南14英裡的下碣隅裡,史密斯將軍率領的陸戰隊布好陣勢,等待中國部隊的進攻,戰鬥在28日晚上打響,勇敢的陸戰隊員堅守著陣地,運輸機開始向被圍困的陸戰隊投放補給品。

在長津湖之戰中狼狽不堪的美軍官兵

但陸戰隊損失之大,令舉國震驚,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軍事判斷力首次遭到置疑。

當陸戰隊佔領的柳潭裡、下碣隅裡、古土裡和真興裡這幾個重要據點時,中國部隊已經在多處切斷了其主要的補給線。現在擺在第十軍面前只有一種選擇,這就是全線向南面78英裡外的興南港撤退。

12月6日早晨7點,被圍困的陸戰第一師開始長距離大撤退,在他們上空,陸戰隊飛機向漫山遍野的中國部隊進行連續不斷的攻擊。這時有人問史密斯將軍為何部隊要撤退,將軍大叫著回答道:撤?撤退?滾你媽的,我們是在向另一個方向進攻!儘管躲在積雪覆蓋著的山上的中國部隊切斷其退路了,第一陸戰師還是繼續後撤。但整個部隊卻時不時停下來,因為其先頭偵察分隊爬上山去與山上陣地裡的中國軍隊交上了火。

長津湖戰役中饑寒交迫的陸戰一師官兵

堅守德洞嶺的福克斯連,經過浴血奮戰,付出重大傷亡後,終於死裡逃生。

這時氣候異常寒冷,氣溫在攝氏零下二十幾度,靴子裡面的汗水一下子就結成了冰,幾百人被凍傷,嚴重者被送上卡車,加入傷病號的行列。血還未凝結就凍住了,在這裡凍住的咖啡要放在嘴裡才能化開,一爐火要燒幾個小時才能使用。

12月3日黃昏,陸戰隊這兩個團一路打過來,終於退到了下碣隅裡,重傷員被立即空運到一個剛完工的不久的小型機場。到此時陸戰隊員們才松馳了一下,但很快又把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銷毀掉,並開始撤營繼續趕路。

撤退的美軍士兵

但處境最糟的大多數還是撤退中的陸戰隊員。12月7日一早,整個部隊碰上了由古土裡出來接應的普勒上校率領的第一團的先頭部隊,幾小時後,一萬士兵和一千輛各種車輛開始擁進這個小山村。因為古土裡的小型機場跑道太短,雙引擎的運輸機無法降落,另一種新型飛機被用來運走屍體和傷員,一共有600多傷亡者從這裡撤退。部隊精疲力竭,但拖延就可能致命,所以抑制了中國部隊對該山村的一次猛攻後,整個隊伍又從古土裡南面10英裡的真興裡撤退。

幾個小時後部隊又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礙,一座至關重要的橋被炸掉了,在這個狹窄的山道上,出現了一條29英尺的深溝,沒有別的小道可走,逃跑之路被封鎖了。於是陸戰隊的工程兵迅速聚在一起商量,最後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很快,八根鋼梁被空運到現場,並用特殊的降落傘投了下來。修橋工作很快開始,幾個小時後,部隊再次啟程趕路。

12月10日一早,這支疲憊至極的部隊,開始撤進真興裡。至此,從長津湖到興南的長途跋涉已過一半,而剩下的那一段是平原地帶,且大部受聯合國軍控制。

一名受傷的美軍隨軍教士向掩埋在冰雪中的美軍士兵屍體進行哀悼儀式。

12月11日,史密斯將軍率領美第一師陸戰師剩下的勇士開進興南。兩周前雷諾上校在長津湖一帶說的預言現在成真的了,我們陸戰隊真的又死又傷,且裝備損壞不少。撤離興南前,為了炸毀港口設施,美軍安放了500噸受凍炸藥和上萬枚炸彈。阿爾蒙德將軍指揮的第十軍最後一批部隊於1950年聖誕之夜登船離港。

整個國家被長津湖的災難所震驚,報紙稱之為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遭受的最大失敗,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55%的國民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

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追尋先烈足跡】長津湖戰役|「氣多」戰勝「鋼多」的殊死之戰
    侵入長津湖地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是美國最精銳的部隊,二戰中他們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衝繩島戰役中戰功赫赫,號稱「常勝師」,被稱為「美利堅之劍」。長津湖戰役時,美第1師配備有重武器坦克、榴彈炮、迫擊炮及戰防炮以及空中支援。反觀第九兵團,步槍、機槍、手榴彈、爆破筒是主要武器,加之山路險峻,美軍飛機猖獗,大量汽車被毀,補給十分苦難。
  • 死鷹嶺上的5天5夜,是整個長津湖戰役的縮影,志願軍消失的番號!
    陸戰1師是麥克阿瑟手中最信任的開路先鋒,被譽為「美利堅之劍」,是一支從太平洋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王牌」。在不明不白挨了一夜的痛擊之後,陸戰1師的反應也非常之迅速。
  • 史詩戰爭電影《長津湖》正式開機
    影片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電影《長津湖》由於冬擔任出品人及總製片人,黃建新任總監製及聯合編劇,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製、聯合導演,張和平任藝術總監,王樹增任歷史顧問,蘭曉龍任編劇,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
  • 《金剛川》領銜抗美援朝題材電影 《長津湖》正式開機
    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表示,長津湖戰役充分展現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通過電影書寫好這段歷史,展現這場戰役,意義十分重大。「我們一定要把《長津湖》拍成一部好片子,在明年把這部影片奉獻給為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獻出生命的最可愛的人,奉獻給廣大觀眾。」李國奇說。
  • 長津湖之戰慘烈無比,志願軍做了充足準備,美軍為何能逃出包圍圈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國的立國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志願軍戰士留下了光榮戰績。其中長津湖一戰,是我志願軍獲取勝利的一場重要戰鬥:我志願軍9兵團迎戰美軍第7步兵師31團。
  • 電影《長津湖》開機,再現志願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昨天,電影《長津湖》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了開機發布會。影片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導演,張和平任藝術總監,王樹增任歷史顧問,蘭曉龍任編劇,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精銳部隊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電影《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寒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表現了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和不懼強敵、敢於戰鬥的英雄氣概。
  • 長津湖戰役,我們究竟是勝利還是失敗了
    此時的美軍已經向著長津湖進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長津湖地區團滅美軍。而就在此刻,天降大雪。讓長期駐紮在江南部隊難以適應,凍死凍傷的人數急劇上升。1950年11月27日,志願軍九兵團向長津湖美軍發起總攻。依靠口袋戰術包圍進攻美軍。
  • 美在長津湖慘敗,想通過和談獲取喘息機會,被毛主席識破
    儘管在戰場上只能發現零星的中國士兵,但陸戰隊的飛行員卻報告說,大批卡車接連不斷地通過鴨綠江駛入朝鮮。飛行員的報告不斷地形容著從中國南下的運輸規模,說交通量很大非常之大,大的驚人,巨大無比。十一月二十四日,也就是最後攻勢的發起之前,陸戰一師的三個團都已經進入到了長津湖以東的地域。第七團已經佔領了水庫以西六公裡的柳潭裡,準備直取壓力。
  • 「長津湖」「金剛川」 石獅兩老兵曾參戰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期熱播的《金剛川》讓我們知曉電影背後的金城戰役,以及更加壯烈的、擁有「冰雕連」英勇事跡的長津湖戰役。 「咱厝兩位老兵曾分別參加過長津湖戰役、金城戰役!」
  • 長津湖戰役,宋時輪將軍淚流滿面,美軍將領: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他立即將庫存的5萬件日軍大衣、棉鞋全部拿出來調給9兵團使用,東北邊防部隊的幹部戰士也脫下身上的衣帽送給9兵團戰士,可這麼一點臨時調撥和脫下的衣帽,也有很多沒能來得及送上入朝的火車。所以長津湖戰役我們雖然是在與敵人作戰,但實際上也在與嚴寒作戰,長津湖戰役中,後者對我們的殺傷力更大。
  • 劉偉強徐克等聯合執導,趕工的《冰雪長津湖》,能否拍出史詩感?
    以抗美援朝為背景、備受期待的主旋律大片《冰雪長津湖》,結合多方面資料佐證,已低調開機。70年前那場「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長津湖戰役,即將被搬上大銀幕。與家喻戶曉的上甘嶺戰役相比,慘烈程度超出數倍的長津湖戰役卻是鮮為人知。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從軍事上來說,志願軍也處於極端的劣勢處境,他們缺少飛機和坦克,輕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來自世界各地,不是統一的建制,甚至還有漢陽造這種50多歲的老古董。而美國一個團的火炮數量,比志願軍一個軍還多。而且口徑威力都不是志願軍的小山炮和迫擊炮可以比,更不用說他們還有讓人談之色變的原子彈。不管怎麼看,美國對中國的優勢都是碾壓式的。麥克阿瑟要是不輕視中國,反倒是不正常。
  • 凱蒂·佩裡是如何評價,「黴黴」紀錄片《美利堅女士》的?
    前不久,泰勒·斯威夫特發布了自己的紀錄片《美利堅女士》(Miss Americana)。這個紀錄片中披露了很多她在聚光燈下的生活,歌曲創作過程和她的生活等等。這部紀錄片讓粉絲們對這位歌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利堅女士》的紀錄片自從上映後,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好評,凱蒂·佩裡承認,她看了泰勒·斯威夫特的紀錄片。
  • ...長津湖|抗美援朝|彭德懷|愛德華·阿爾蒙德|麥克阿瑟|中國人民...
    第一次戰役快要結束的時候,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給毛澤東發去電報:「因消滅敵人不多,我軍實力尚未完全暴露,擬採取「鞏固勝利,準備再戰」的方針,構築必要工事,如敵再進,誘其深入後殲滅之。」毛澤東當即就同意了彭德懷的建議部署。為了給「聯合國軍」造成志願軍人數上的錯覺,以便誘惑敵人進入預定戰場。
  • 冰血長津湖:「氣多」戰勝「鋼多」
    ●美陸戰第1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長津湖戰役,是鋼鐵部隊在和鋼鐵的人作戰。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中,以敢打硬仗、善打惡仗著稱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的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
  • 血戰長津湖:中國人民志願軍條件艱苦,是如何擊敗美軍的?
    而陸戰一師則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擁有絕對制空權的美軍可以從空中和地面同時完成對陸戰一師的日常補給需求,即使陸戰一師被第9兵團徹底包圍,補給線路被徹底切斷,固守在包圍圈內的美軍也能通過空投進行補給支援,從而作困獸之鬥。
  • 《長津湖》:陳凱歌+徐克+林超賢的導演組合,值得令人期待嗎?
    《智取威虎山》【《長津湖》:陳凱歌+徐克+林超賢的導演組合,令人期待還是無奈?】 2020年10月25日,獻禮片電影《長津湖》在京舉辦開機發布會,正式宣布本片的主創陣容。《長津湖》片方公布的劇情是,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整個長津湖戰役敵我雙方投入兵力近30萬,場面非常宏大,但如果只聚焦一個連隊,那應該才多大的戲呢?多大的戲碼,需要動用三位大導演聯手呢?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國產戰爭片要爆發了!
    如今,還有多部頭部級抗美援朝題材新片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與製作中,包括《長津湖》《最冷的槍》和《上甘嶺之四十三天》等,有望在明年與觀眾見面。 《長津湖》已經在10月25日正式宣布開機,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製、聯合導演,吳京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將在冰天雪地取景,是一部挑戰難度極大的戰爭史詩大片。
  • 平史 長津湖的冰與上甘嶺的火,是最真實的冰與火之歌!
    其偉大之處有三:從軍事上來說,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極致;從政治上來說,宣告了西方幾百年來掠奪殖民歷史的終結;從文化上來說,宣告了中華文明重新崛起,文明終將戰勝野蠻!就是這場今天看來意義非凡的戰爭,當年選擇是否打這場戰爭卻頗費周折。
  • 史詩戰爭電影《長津湖》開機,這陣容說一句國內最強不過分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史詩戰爭電影《長津湖》開機發布會,於今日下午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 據悉,《長津湖》電影籌備多年,光國家電影局交給博納的劇本就有13萬字,編劇蘭曉龍打磨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故事背景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又稱血戰長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