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民李榮山:1974年,那年國慶,我第一次在天安門前留影

2020-12-16 媒體大搜索

在廣場上選了好幾個角度,那一刻,心裡的那股子激動勁就別提了

《姑蘇晚報》2020年10月04日 A04版

口述人:李榮山

記錄者:本報記者 胡毓菁

我今年77歲,是姑蘇區滄浪街道瑞光社區的居民。我愛攝影、愛旅遊、愛集報,喜歡拿著相機到處跑。我拍過祖國錦繡河山,也拍過姑蘇古城風貌、社區居民活動,更多的是喜歡用相機記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變遷。家裡40餘本珍貴相冊,都是我的寶貝。不過,在我的相冊中,有一張不是我拍的照片,卻是我的「最愛」。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時,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留影,那一天正是國慶節。

記得那是1974年,當時,我在甘肅蘭州工作。國慶前夕,因工作需要,領導安排我去北京出差幾天。得到這一消息後,我很開心,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我能去一趟首都,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穿上新買的中山裝,坐了20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我終於來到了北京。

在北京,我抓緊時間完成了相關工作,隨後,就開始了我的第一次「首都之旅」。那時候,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和公交車。於是,我就坐著公交車去大柵欄品嘗炸醬麵、豆腐腦;到天壇、故宮遊玩,還買了六必居的醬菜和茯苓餅、蜜餞等土特產。

國慶節那天,天氣格外晴朗,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天安門廣場。至今,我還記得,當時從公交車上下來,一路走到廣場上,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大」。偌大的廣場,好像一眼望不到邊。廣場上遊客並不多,也沒有像現在過節時搭建的那種花團錦簇的小品布置,顯得十分空曠。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之後,我看到了不遠處的天安門城樓。那一刻,心裡的那股子激動勁就別提了。突然,我發現廣場上有幾個收費的拍照點,可以為遊客拍照。我立刻找到其中的一個攝影工作人員,請他以天安門為背景,幫我拍張照片。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我們在廣場上選了好幾個角度,工作人員還提醒我整理一下中山裝。伴隨著「咔嚓」一下,相機把我興奮的笑容和雄偉的天安門記錄在了一起。從北京回來之後,隔了約一周時間,我收到了天安門拍照點寄來的照片。黑白照片上寫著「北京天安門留念」的字樣,成為我珍貴的回憶。

退休後,從事業餘攝影到現在,我已堅持了15年。這些年來,我拍攝各種各樣主題的照片。有蘇州建築物的、社區活動的、轄區景點的,有居民日常生活的、小街古巷變化的。我希望用鏡頭、照片記錄祖國的發展、社區的變化、家庭的變化,給遠在國外的女兒分享自己的生活,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記錄身邊「眾相」。我時常會拿著相冊,翻看自己這幾十年來珍藏的照片。相冊中有的照片已經泛黃、有的已經卷邊,但每一張都是時代發展的見證。

今年國慶節前,我又專程去了一次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我站在當年拍照的地方,又拍了一張同樣場景的照片。今昔兩張照片的對比,讓我覺得,社會發展、時代變遷贈予我們的,不只是每個家庭越來越幸福的小康生活,更是整個社會日益美好、國家日漸強大的時間記憶。每一個普通鏡頭,都是這些記憶的定格,都是值得珍藏的。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那年中秋,那年國慶:我生命中難以逾越的兩個日子(散文)
    我們商議決定,趁此機會坐高鐵去北京,坐飛機回武漢,坐北京地鐵,遊天安門廣場。(圖:2013年9月20日,天安門廣場留影。自左至右:弟弟、大姐、三哥、大哥、二姐、作者。小女孩為大姐孫女,未能拍到正面照)二哥的手術很成功,享受了「機器人」微創、精準的高科技手術。
  • 天安門降旗儀式,父親隔空比心天安門站崗兒子:入伍後第一次見面
    10月4號,天安門廣場降旗儀式現場,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一支隊戰士梅帥旗的父親向國旗前站崗的兒子比心,想讓兒子能在人群中看到他,一年沒見兒子,梅帥旗的父親想趁國慶假期到到天安門廣場尋求偶遇,而父親對兒子說:「這是你的榮譽,也是咱們全家人的榮譽」,這也是梅帥旗入伍後父子兩的第一次相見,讓不少網友為之動容。
  • 老照片:1974年的蘇州,莊重肅穆的西園寺已逾七百春秋
    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圖為1974年的蘇州運河1974年的蘇州老城街道,馬路兩旁的成蔭綠樹下是許許多多摘菜的婦女1974年的蘇州西園寺。
  • 老照片: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帶給人們的美好回憶
    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時值國慶, 北京的街頭張燈結彩,充滿了節日的氣息1990年的北京天安門,人山人海,每逢國慶,天安門前必定聚集著超過十萬的遊客1990年的北京天安門,來自西藏的兩位僧人在天安門金水橋前留影紀念1990年的北京,為了慶祝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天安門前也立起了亞運會的吉祥物熊貓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誼、盼望迎來優異成績1990年的北京天安門前絢麗多彩的孔雀雕像
  • 去年今日,北大方陣走過天安門!
    楊虎老師參加方陣訓練1999年,還是北大學生的他參加北大國慶群眾聯歡,第一次深切體會到參與到重大活動中的政治意義和人生價值。2009年,楊老師參加國慶60周年群眾遊行活動,是「我的中國心」群眾遊行方陣信息宣傳崗負責人。2019年,楊老師參加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活動,擔任「凝心鑄魂」方陣教育宣傳組組長。楊老師認為,「這樣意義非凡的重大活動,讓自己接受了一次次系統、全面、深刻、持久的人生歷練和精神洗禮。就像邱書記所說的,『我們平常也走路,但現在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為祖國而走。』」
  • 百度地圖十一出行預:京城遊火爆天安門廣場有望成熱門景點TOP1
    眨眼之間,2020年已過去四分之三。當中秋與國慶「強強聯合」的八天長假終於到來,你是不是也重新憧憬和追尋起「詩和遠方」了呢?如果被我猜中,那這份由百度地圖發布的《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出行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請務必查收!
  • 見證新中國軍服發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自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式之後,從1950年國慶一周年至1959年國慶十周年,我國連續在天安門舉行了十次閱兵式;此後,又在1984年國慶三十五周年、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各舉行了一次閱兵式。在歷次國慶閱兵式上,受閱部隊穿著不同時期的軍服,展示了新中國軍服發展的光輝歷程。
  • 父親隔空比心天安門站崗兒子,網友熱議:不能相見……只能通過這種...
    虎撲10月7日訊 近日,天安門廣場降旗儀式現場,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一支隊戰士梅帥旗的父親向國旗前站崗的兒子隔空比心。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父親隔空比心天安門站崗兒子#:入伍後第一次見面】10月4日,天安門廣場降旗儀式現場,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一支隊戰士梅帥旗的父親向國旗前站崗的兒子比心,想讓兒子能在人群中看到他。一年多沒見兒子,梅帥旗的父母趁國慶假期到天安門廣場尋求偶遇。
  • 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已經佇立了500年,到底有什麼用?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心中最為嚮往的地方,因此有很多的人選擇前往北京工作或者生活,但是北京只有那麼大,能夠容納的人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人們就會想盡辦法前往北京旅行,而去北京長城是一定要爬的,故宮是必須要去的,天安門廣場是絕對不能少的。
  • ...放假安排|2020年國慶中秋放假時間安排|2020年中秋國慶時間安排表
    節日來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 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
  • 港警「一哥」天安門看升旗:他的目光和我們一樣!
    鄧炳強聽後,轉身面向天安門城樓,迅速扯了扯自己的衣領、整理了面容和衣服上的皺褶,再轉回身,點了點頭。張錚/攝中國長安網2019年度照片——《我和我的祖國》記錄了這一瞬間。「感受到了鄧炳強對這次升旗儀式的尊重和重視!」
  • 40年60萬張照片!他的「辦公室」是天安門廣場 | 中國有故事
    40年60萬張照片!敬請收看《中國有故事》第二季第8集:天安門攝影師(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擁有一張天安門廣場的「官方留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件奢侈的事一張黑白照七毛五
  • 天安門前每一句歌聲後面都寫著不簡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安門廣場上進行三千人無伴奏合唱還是第一次。今天,現教小編帶你走進這動聽歌聲背後的閃亮的人們,聽聽他們難忘又感人的經歷。故事一三次參加國慶慶典首次挑戰無伴奏合唱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合唱教師石昕很幸運,參加過三次國慶慶祝活動。
  • 奕歐來奧特萊斯煥新綻放國慶假期
    上海2018年9月28日電 /美通社/ -- 金秋十月,涼風送爽。十月伊始,即可喜提七天長假。然而面對悠然假期,大家是不是正在經歷如下的顧慮:想出國買買買,卻又擔心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想 GET 明星同款,卻又面對高價望洋興嘆。
  •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放假安排|國慶中秋放假安排表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放假安排|國慶中秋放假安排表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1974年的今天,人民海軍為馳援西沙,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
    深度摘要:中國海軍雖然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南海艦隊缺少大型水面艦艇的短板,因此中央急調東海艦隊3艘護衛艦直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馳援。這也是人民海軍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 山河無恙家國夢圓 這個國慶像「過年」
    71年的風雨歷程,讓春光永駐華夏71年見證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71年見證了一個走向輝煌的中國71載的坎坷,71載的風雨71載的奮鬥,71載的改革使祖國更加堅強、富強!國慶中秋雙節的來臨也讓沉寂了大半年的旅遊業在8天小長假中迎來一波「小高峰」。
  • 北京華都天安門醬酒走進廣安
    四川新聞網消息(田祖國 遊伍瓊 攝影報導)11月21日晚上,廣安京源酒業有限公司在金福酒店舉行北京華都天安門醬酒走進廣安財富分享會,這也寓意著華都天安門醬酒正式走進小平故裡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國家級白酒評委朱華先生介紹說,華都酒廠是一家與共和國同齡的酒廠,從1949年4月19日建廠,到生產出的十三陵牌精製二鍋頭榮獲加拿大裡加納春季國際酒展覽會金獎;從1974年白酒泰鬥周恆剛老師在華都成功研製出麩(fū)曲醬香型白酒——燕嶺春酒,開創北派醬香的先河,到1975年因「八大名酒進北京」,華都與茅臺結緣,70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成就了華都今朝的蓬勃發展
  • 《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6
    寫在前面:一、《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是小荷創始人馮斌老師(河馬國王)前幾年的一部作品。二、馮老師喜歡教育,也喜歡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樂事。這部關於蘇州老學校的圖書,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見證。三、另,2020年10月1日,中秋國慶佳節,傾注了馮老師數年收藏心血的「畢業證書·蘇州老學校博物館」,在小荷中園湖西三院隆重開館,在現代化的園區金雞湖畔,樹立起了一座文化地標,其亦為中國第一家老學校博物館,展示了自清末至當代,蘇州及其他省市、港澳臺地區的畢業證書,很多是第一次展出,彌足珍貴!其亦將成為馮老師教育收藏的文化窗口!
  • 開國大典在即,天安門附近的一個「飛馬」牌菸頭暴露了特務的陰謀
    1949年7月1日,中共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地區、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代表,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舉行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紀念大會。就在這次大會召開的前三天,公安部接到天津市公安局情報:國民黨保密局刺客崔鐸已經潛入北平,準備在大會期間,對毛澤東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