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青島正全力以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12月5日上午,青島農業「國際客廳」啟用籤約活動成功舉辦。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目前「國際客廳」有企業成員313家,擁有國內外企業資源10萬多家。農業「國際客廳」全部建成使用後,每年將增加就業崗位3萬個,實現農產品進出口總額超過100億美元,進一步促進青島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競爭。
開門納客,鄉村振興看青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標誌著我國鄉村振興進入新階段。
鑑於此,青島正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者的姿態發力前行。2020年3月,青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青島市打造農業「國際客廳」三年行動計劃》,通過組織實施農業「國際客廳」建設,加快匯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培育形成千億級產業鏈,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青島堅持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在國際客廳工程的建設上採取了邊建設、邊招商、邊試運行的方式,加快建設進度。據了解,農業「國際客廳」核心區位於青島西海岸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佔地面積4880畝。目前一期國際農業會展交易中心、超級植物工廠、國際農業雙創交流中心等3個項目已竣工並投入使用,有65家企業、6家協會和聯盟團體、313家企業成員積極參與,陸續入駐客廳。
在籤約活動環節,有13個鄉村振興大項目集中簽約,計劃投資額內資212億元人民幣,外資2.2億美元,海外投資8億美元,另有4個合作協議也在啟用籤約活動上簽署。
例如:青島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項目,雙方就鄉村振興、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會展服務、國際合作等領域開展廣泛而密切的合作;水發青島彩色植物科創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總佔地約6000畝,該項目作為鄉村振興項目,將通過整合全球植物領先科技資源,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創建融合科研、生產、消費、生活四大場景於一體的彩色植物科創園;荷蘭循環農業示範園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從建設智慧循環農業、教育+孵化、高端休閒旅遊及綠色農業創融中心等板塊與青島開展合作。
永不落幕,擔負開放新使命
「目前,青島農業『國際客廳』已完成了一期建設,具備了運營的條件,今天的啟動儀式標誌著它可以開門納客了。」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對外合作處處長何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接下來將建設數字客廳,通過數字客廳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客廳。」
義大利馬斯奇奧集團中國公司市場部和出口部經理迪亞戈表示:「今天來到青島農業『國際客廳』,讓我更加全面了解青島農業的發展,今後我們將藉助青島農業『國際客廳』,更好地開拓青島市場和中國市場。」
下一步,農業「國際客廳」核心區將加快二期建設,包含國際農業博覽園、農產品加工中心、農業文化旅遊產業園等功能區的建設。2022年要建成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先導區、國際現代高新農業示範區,輻射黃河流域、東北亞,面向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農業合作交流中心。以農業商務會展、農產品交易為主體,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農業商會、企業及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中國農業企業,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於一體以及提供法律、審計、會計、籤證、生活等全方位配套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促進海內外農業企業對接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青島市農業國際化水平。
全部建成使用後,將舉辦亞洲農業與食品產業博覽會和高級別農業專業論壇活動,每年吸引國內外客商20萬人次來青參展、洽談和採購,預計參展單位超過1000家,入駐單位超過100家。融匯全球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新模式,將建成面向全國、全球開放的農業「超級市場」,帶動全市每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5個,實現全市農業項目新增投資100億元以上,農產品進出口總額超過100億美元。
「未來,國際客廳將發揮重要作用,促進海內外農業企業的相互交流,不斷提升農業企業的競爭力,推進青島市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何明表示,「『國際客廳』是以產業為依託的,包括交流、建設共18個事項,通過這些大項目的帶動,促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帶動我們整個現代農業的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青島校友會聯手院士智谷籌建華農育種與農業推廣技術孵化器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姜吉吉)12月5日,以「匯智思變聚勢共贏——後疫情時期各行業的發展與思考」為主題的華中農業大學青島校友會2020智谷論壇在院士智谷成功舉行。該論壇由華農青島校友會聯合嶗山院士智谷園區主辦,時創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記者了解到,華中農業大學青島校友會將與嶗山院士智谷聯手,在青島籌建華農育種與農業推廣技術孵化器,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共贏模式,把華農眾多具有更高品質、更好市場前景的農產品引入青島,進一步增強山東農業的科技實力。
聚焦後疫情時期行業發展
「2019年,華農青島校友會以論壇形式舉辦了首次活動,與會30多人,成效明顯。今年是我們總結經驗並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在此舉辦的第二次規格較高、規模較大、力求效果更好的智谷論壇。」華農青島校友會會長陳衛剛介紹,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經濟運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適應環境、總結經驗、學習探索與創新實踐已經成為必要選擇。基於此,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聚焦後疫情時期各行業的發展與變化。
組委會特別邀請了五位極具分量的演講嘉賓,他們結合各自專業特長,從多個方面進行分享,共同探討現實的挑戰、未來發展的新機遇。
時創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承辦方,圍繞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思考和實踐,率先做了精彩發言。時創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技術研發和為現代農業與健康食品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公司。公司業務聚焦新鮮果蔬、飼草及能源作物、生物反應器三大方向,整合各業務領域的全球人才與資源,針對客戶需求進行技術研發和運營模式研究,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並持續提供技術和運營服務。2019年在內蒙古巴彥淖爾金伯利農場進行蜜瓜、番茄等作物的高效設施農業示範推廣,當年即帶動新模式種植蜜瓜、番茄3000畝以上,農民增收3000萬以上;2020年推廣面積達1.5萬畝以上,帶動農民增收1.5億元以上。公司經過多年的深耕細耘,已經進入國內蜜瓜、西瓜、番茄等種子產業的一線行列,西瓜、蜜瓜種子已經成功出口美國、韓國、日本。
隨後,民生銀行青島分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牟曉東就「後疫情時代的資本市場投資機遇與金融政策」做了分享。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秦芳圍繞著「智隨『心』動」與大家做了互動分享。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青島世紀通運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許花圍繞著「新經濟形勢下的人力資本價值重構」這個話題,做了精彩演講。北京小愛科技產品顧問及杭州蝸殼眾包項目負責人曹錄寶做了「直播經濟下的細分領域機遇與人才紅利」的主題分享。分享環節由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王彩霞主持。
推動山東農業科技創新
「華中農業大學是百年名校,也是國家『雙一流』高校聯盟成員單位,勤讀力耕、立己達人是我們華農的校訓,報國興農是我們華農人的情懷,山東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強省,我們很願意在這裡實現我們的創業抱負。」華農山東校友會會長蘇武說。
蘇武介紹,目前除了時創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外,諸多華農校友在青創業發展,尤其在農業、科技、金融等領域表現突出,成績沛然。2019年周發鬆博士就在青創立了國內首個智能基因組育種平臺,下一步將通過晶片育種技術進一步改良青島人喜歡吃的槓六九西紅柿等地方作物優良品種,實現產品更耐儲存、品相更好、品質更佳、口感更優。
「前不久,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蔬菜崗位科學家、園藝林學學院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樹是從茄科植物的種間雜交中選育而來優質砧木品種,母本為野生茄長成,非轉基因品種,嫁接後結茄子、西紅柿、辣椒等茄科作物。茄子樹的產量是普通茄子的5倍。我們校友會經過商討,想與嶗山院士智谷聯手,在青島籌建華農育種與農業推廣技術孵化器,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共贏模式,把華農眾多具有更高品質、更好市場前景的農產品引入青島,進一步增強山東農業的科技實力。」
論壇上,嶗山院士智谷的相關負責人還推介了園區運行機制和優惠政策。論壇結束後,與會人員參觀了院士智谷。嶗山院士智谷由青島市人社局和嶗山區政府聯合打造,於2016年10月26日開園,是國內首家運營的院士專家產業化項目聚集園區,目前已入駐多個高端院士項目。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