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貓爸一直猶豫是否要聊這個話題,害怕被人指責思想有問題,也害怕戳中一些人的痛處。但是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分享一個過來人的經歷,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示,更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走出這個怪圈。
我的父母35年前生了我,一個女兒,月子的時候奶奶來了,告訴媽媽養好身體,過兩年再生個兒子,第三天奶奶就走了,我父親也不高興,甚至很鬱悶,所以對月子中的媽媽也是不理不睬。
整個月子,是我外婆一直照顧媽媽和我。二年後,我妹妹出生了,從那時候開始,爺爺奶奶再也沒有來過我家。我父親兄弟姐妹5個,除了一個姑姑外,其餘的兄弟姐妹都生了兒子。
那個時候一般一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但是我們那裡管的寬鬆一點,如果第一胎是女兒,是可以生二胎的。但是如果第一胎是兒子或者兩胎都是女兒,那是絕對不允許再生的。我鄰居家一胎生了兒子,二胎又生了個兒子,結果家裡連個完整的碗都找不到了。
本來媽媽也想生第三個地,看到鄰居家的情況,媽媽最後還是放棄了,於是只能憋屈自己了。這麼多年,我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痛苦,畢竟自己的兄弟姐妹和鄰居都有兒子,所以他們一直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即使我家的生活條件不錯,是村裡最早一批買電視的,我還是村裡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這些都沒辦法讓我爸爸媽媽釋懷,他們還是覺得低人一等,覺得在自己家裡抬不起頭,始終覺得自己是「絕戶」。
「絕戶」這個詞在農村是非常不好聽的詞,但是村裡只有女兒的家庭,都會被暗地裡叫「絕戶」,因為有女兒不算有後人。而這種壓力,也讓我父母心裡發生了嚴重的扭曲,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能扯到沒兒子這件事情上。
比如有一年因為家裡修院牆,本來這個牆的位置就有爭議,但這個時候我爸媽就會感嘆,鄰居之所以不讓著他,就是因為他沒有兒子看不起他。父親還當著我和妹妹的面說,我生你們兩個丫頭有什麼用?打架都打不過,現在修個牆都被人欺負。
平時看到家裡的表哥們工作好了、生意好了,爸爸也會羨慕的說,男孩就是男孩,就算小時候學習不好,長大了一樣有出息,不像女孩,學習再好有什麼用,長大後還不是結婚、生孩子,天天在家洗衣做飯。
我明白爸爸這是說給我聽得,因為我目前全職在家帶孩子,生孩子前的工作也不穩定,而妹妹的工作也不是特別好。所以爸爸也一直擔心沒人給他養老,畢竟農村人一般是沒有退休金的,於是這些年爸爸一直在表哥表弟裡物色可以依靠的人。
但是表哥表弟都已經長大了,平時只是想要爸爸的幫助,真說到養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這些年爸爸可以依靠的人沒找到,卻把自己僅有的一些存款全幫助了外人,現在家裡有事情,真正可以依靠的還是他這兩個「不爭氣」的女兒。
我和妹妹都生了一個男孩,這一點讓爸爸媽媽很欣慰,特別是我二胎也生了個兒子,而且還讓兒子跟我姓後,爸爸就更高興了,走到哪裡都把我兒子帶著,在親戚和鄰居面前炫耀,那種笑容,我很多年都沒見過了。
而我婆婆家也是如此,第一胎是男孩子還不滿足,還希望第二胎也是男孩。而我的一個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二胎懷的是女兒,硬是被家裡人逼著打掉了,而這樣的悲劇我身邊已經發生了很多次。
家庭的經歷和朋友的經歷,對我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現在我自己也不想生女兒,因為我不想我女兒把我遭過的罪再受一遍,經歷生孩子的痛苦,還要經歷產後那些難熬的時光。
貓爸說:
幾百年後,99%的人都會絕後,所以與其爭取那幸運的1%,不如自己活好一世,這也是我們這一遭來世的最大價值,如果想清楚這一點,我想很多父母都會放棄生兒子的執念。「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才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最美姿態。